「永和豆漿」訴「永和喜年來」商標侵權被駁回

2020-12-24 光明網

提到豆漿、油條等中式點心,滬上老百姓都會想到「永和豆漿」、「永和大王」、「永和喜年來」等生意不錯的快餐連鎖店,然而,這幾家豆漿店之間卻為了「永和豆漿」的商標頻起紛爭。「永和豆漿」、「永和大王」的商標之爭剛剛偃旗息鼓,今年3月,「永和豆漿」又將「永和喜年來」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告上了法庭。上海市第一中級

人民法院日前對該案作出了一審判決,駁回了「永和豆漿」的訴訟請求。

臺灣弘奇公司於1995年2月經核准註冊了由「永和」中文文字、拼音字母以及圖形「草帽臉」三部分組成的圖文組合商標,原告上海弘奇公司、林先生經許可獨佔使用該商標。2000年6月,林先生在浦東開設了第一家永和豆漿店。而「喜年來」文字商標於1998年4月28日經核准註冊,經轉讓給邱先生後許可給被告上海尚介青食品公司使用,該公司開設的豆漿店店招為紅底白字,服務標識的文字部分為「喜年來永和新一代」,外賣杯和便利袋上也印有相同文字。在被告的菜單及店堂中均懸掛了「喜年來」快餐店歷史變遷的照片,其中一組題為「成長的故事」。

原告認為,被告擅自使用「永和新一代」字樣,侵犯了自己的商標專用權;被告杜撰「成長的故事」,將永和豆漿和喜年來豆漿混為一談,系不正當侵權行為。故要求判令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

被告則辯稱,「永和」系地名,原告不享有「永和」文字的專用權。

法院經審理認為,就「永和」兩個字本身而言,因其在區別不同商品和服務來源時顯著性較弱,故不能成為商標的顯著識別部分。由於「永和豆漿」商標系圖文組合商標,與「喜年來」所使用的「永和」兩個文字有明顯區別,且以公眾的一般注意力進行觀察和判斷,兩者在整體上並不構成近似。被告使用「永和新一代」字樣,「成長的故事」等照片也不會產生貶低原告商品和服務聲譽的結果。因此,原告認為被告構成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張均不能成立。

據悉,「永和豆漿」起訴「鮮和尚永和豆漿店」的商標侵權糾紛案件也一審宣判,法院也駁回了原告的訴請。

相關焦點

  • 商標不相似不侵權 「永和豆漿」扳不倒「喜年來」
    「永和豆漿」、「永和大王」商標之爭剛偃旗息鼓,今年3月,「永和豆漿」又將「永和喜年來」以不正當競爭告上法庭。昨天,市一中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永和豆漿」的訴訟請求。與此同時,在「永和豆漿」訴「鮮和尚永和豆漿店」商標侵權一案中,法院昨天也一審駁回原告訴請。
  • 「永和豆漿」未扳倒「永和喜年來」
    「永和豆漿」的商標引起紛爭。9月28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了一審判決,駁回了「永和豆漿」的訴訟請求。  臺灣弘奇公司於1995年2月經核准,註冊了由「永和」中文文字、拼音字母以及圖形「草帽臉」三部分組成的圖文組合商標,原告上海弘奇公司、林先生經許可獨佔使用該商標。2000年6月,林先生在浦東開設了第一家永和豆漿店。
  • 擅用「永和豆漿」宣傳,法院判決造成商標侵權
    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下稱海澱法院)針對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永和公司)訴被告青島易燕網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易燕公司)等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易燕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永和公司經濟損失等3.3萬元。
  • 擅用「永和豆漿」宣傳,一審被判商標侵權
    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針對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永和公司)起訴被告青島易燕網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易燕公司)等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易燕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永和公司經濟損失等3.3萬元。
  • "永和"與"豆漿"不能隨意混搭 合肥多家永和豆漿店被判侵權
    對於廣大愛美食的朋友來說,永和豆漿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名字了,然而最近位於合肥的十多家標識有「永和豆漿」的店面被訴至法院,將這些店起訴至法院的是擁有永和豆漿商標使用權者。對於是否構成侵權,原被告雙方在庭審時展開激辯。
  • 從「永和豆漿」的商標維權之路,論商標註冊到底有多重要?
    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針對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訴被告青島易燕網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侵犯商標權糾紛案做出一審判決,判決易燕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永和公司經濟損失等3.3萬元。其中最早的商標第730628號「永和及圖」商標,於1993年8月提交註冊申請,1995年2月經批准,核定使用在豆漿、米漿、茶、烏龍茶、豆花等商品上。2001年,經國家商標局核准,該商標轉讓於永和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同時永和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許可上海弘奇公司獨佔使用第730628號商標,永和公司還擁有第9862735號「永和豆漿」圖文商標專用權。
  • 永和豆漿又被侵權?一杯豆漿咋這火?
    永和豆漿又被侵權?一杯豆漿咋這火?前些天小編才為大家報導了一起永和豆漿商標侵權案,結果永和豆漿又被侵權了,一杯豆漿咋這麼火呢?「永和豆漿」品牌是1982年由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創立餐飲業知名品牌,1995年跨過臺灣海峽,來到大陸發展。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永和豆漿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已成為消費者信賴和喜愛的品牌,並逐步發展成為臺灣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
  • 山西一餐館擅用「永和豆漿」字樣,永和公司起訴獲賠3萬
    永和公司發現逸香緣飯店未經其合法授權,擅自在其經營的「永和豆漿」餐館(以下簡稱涉案餐館)的門頭招牌及餐具上突出使用涉案商標中的「永和豆漿」這一顯著文字部分,並且在三快公司運營的網站「美團」(以下簡稱涉案網站)可以查詢到逸香緣飯店相關信息,商戶名稱為「永和豆漿」,容易使消費者混淆商品和服務來源,侵害了永和公司的商標權,故二被告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 美團外賣、快餐店擅用「永和豆漿」字樣 被訴侵權
    驅動中國2018年1月16日消息今日上午,北京海澱法院發布消息稱,因認為被告快餐店在店鋪招牌及「美團」平臺擅自使用其「永和豆漿」商標,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將該快餐店及美團外賣平臺的運營者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商標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
  • 快餐店、美團外賣被訴侵權:因使用 「永和豆漿」字樣
    1月16日上午消息,海澱法院官網發布案件快報,因認為被告快餐店在店鋪招牌及「美團」平臺擅自使用其「永和豆漿」商標,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將該快餐店及美團外賣平臺的運營者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第9862735號商標的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日前,海澱法院受理了此案。
  • 擅自使用「永和豆漿」字樣 快餐店、美團外賣被訴侵權
    千龍網北京1月17日訊 據海澱法院網消息,因認為被告快餐店在店鋪招牌及「美團」平臺擅自使用其「永和豆漿」商標,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將該快餐店及美團外賣平臺的運營者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第9862735號商標的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日前,海澱法院受理了此案。
  • 山西一餐館擅用「永和豆漿」字樣 永和公司一審勝訴
    新京報記者今日(11月26日)從北京市海澱法院獲悉,法院一審判決逸香緣飯店立即停止侵害商標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3萬元及合理開支3000元。餐館擅用「永和」商標,一審被判侵權原告永和公司訴稱,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系涉案商標的專用權人,其將上述商標的獨佔使用權授予永和公司,許可使用期間為2014年4月7日至2024年2月27日。
  • 用「永和豆漿」4個字做宣傳就被罰了?
    隨後,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下稱海澱法院)針對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訴被告青島易燕網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易燕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永和公司經濟損失等,永和公司還擁有第9862735號「永和豆漿」圖文商標專用權。
  • 永和豆漿、臺鄉永和…… 哪家才是正宗的「永和」
    他是溫州三陽食品有限公司的副總,公司目前是「永和豆漿」在溫州地區總代理,已在溫州開出27家連鎖店。「只有我們的品牌能叫『永和豆漿』四個字。」他如此說,並向記者展示了國家商標局加蓋印章的商標註冊證。不久前,他們和「傳統永和」在商標上還發生了爭議,因為對方招牌上特別凸顯「永和」,而「傳統」兩個字小小的靠在一邊。現在,「傳統永和」的招牌字都一樣大了。
  • 永和豆漿:快餐店擅用 "永和豆漿" 字樣,美團需賠償 90 萬
    11月26日上午消息,據海澱法院官網消息,「永和豆漿」在大陸開展業務企業,即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因認為快餐店未經許可擅自在門店招牌及美團外賣網站上突出使用「永和豆漿」,遂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分別將青島市市南區永和豆漿華聯快餐店、市南區永和豆漿中山路快餐店和市南區臺食工坊小吃店訴至法院,且「美團」經營商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三案的共同被告
  • 山西一餐館擅用「永和豆漿」字樣,永和公司維權一審勝訴
    餐館擅用「永和」商標,一審被判侵權原告永和公司訴稱,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系涉案商標的專用權人,其將上述商標的獨佔使用權授予永和公司,許可使用期間為2014年4月7日至2024年2月27日。永和公司發現逸香緣飯店未經其合法授權,擅自在其門頭招牌及餐具上突出使用涉案商標中的「永和豆漿」這一顯著文字部分,故被告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 李逵遇李鬼 棗莊一「永和豆漿」涉嫌侵權賠償3萬元
    ,法院判令棗莊市某區永和豆漿店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規範使用字號,賠償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濟損失3萬元。據悉,2017年7月26日,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將棗莊市某區永和豆漿店訴至法院。永和公司認為,某區永和豆漿店使用「永和豆漿」標識經營,侵害了公司的商標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要求法院判令某區永和豆漿店立即停止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並賠償永和公司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10萬元。
  • 你喝的「永和豆漿」可能不是正宗的,永和豆漿維權,要求賠償90萬
    一杯豆漿和一根油條。一條條白色的麵團,丟入滾燙的油鍋中漸漸膨脹,一想到它泡在豆漿裡的那股香氣,內心總是抑制不住那份喜悅。說到豆漿,永和豆漿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吧!但是你有想過你喝的永和豆漿是否是正宗的嗎?永和豆漿」是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自1982年以來創立的知名品牌。 2009年11月8日,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永和豆漿」開始邁進大陸。商標權人,並將商標獨佔使用權許可給弘奇永和公司。
  • 長沙永和豆漿其實不"和" 此"永和"非彼"永和"
    記者 王翀鷹 攝昨日本報報導《喝豆漿喝出一頭漿糊》後,許多讀者致電本報表示,不僅自己買的到底是現磨豆漿還是衝泡豆漿,讓人搞不清,而且現在長沙號稱「永和豆漿」的店也很多,到底是在哪個永和店吃的豆漿也分不清。8月11日,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永和豆漿在長沙沒有分店,僅有一家在醴陵。然而,在長沙街頭卻隨處可見「永和豆漿」,這是怎麼回事呢?
  • 合肥永和豆漿被指山寨貨 臺灣永和稱在肥無授權店
    有戴草帽豆寶形象的永和豆漿永和豆漿、永和大王、喜年華永和豆漿、博士永和豆漿……走在街頭,消費者總是會被這樣一些相差不多的品牌繞暈。在長江東路,記者看到一家店面的名字為「博士永和豆漿」。在站前路,一家店面的名字是「喜年來永和豆漿」。而在北一環上一家店的名字卻叫「品尚永和豆漿」。這些豆漿店的名稱和標示都不一樣,店面設置也不一樣。很多店面的招牌均以紅色為主打,不仔細看確實很容易混淆。仔細比較幾家「永和」店經營的菜品,豆漿、油條都是主打。另外,每家店都有其他的一些小吃、炒飯套餐等,具體的菜品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