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在虎英公園舉行義診。
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吳金華)今天(10月10日)是第2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定為「心理健康,社會和諧」。當天上午,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在虎英公園舉行義診,義診內容包括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諮詢,情緒管理諮詢,睡眠相關障礙諮詢,產後抑鬱諮詢,老年心理健康諮詢。
義診現場,有家長的小孩上四年級,開學一個月後不願上學,怎麼哄他,甚至罵他,小孩還是不願上學。聽了家長的詳細介紹後,市精衛中心兒童青少年學科帶頭人李思特分析,這是上學恐懼症的表現,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心裡問題。「孩子因為出現情緒波動,不能自我克服,產生了焦慮和難受。」
李思特建議家長做一回「陪太子讀書」,先和老師商量好,陪孩子一起上學。「陪他走進學校,陪他進教室,和他一起上課。先跟他坐一排,慢慢地坐在他後面,在慢慢地坐到門口,等小孩適應了,家長再離開學校,讓小孩獨自上學。」
活動現場,不少老年人就失眠、睡眠質量不高等問題諮詢醫生。他們很多人發現身體不適後,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病因。市精衛中心老年精神學科帶頭人苗國棟表示,這很可能屬於身心疾病,即在軀體上表現出症狀,但其成因跟心理因素關係密切。「如果老人情緒低落,暴躁,易怒焦慮,很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問題,導致軀體疾病,應該到精神科就診。」
目前,手機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很多人愛不釋手,吃飯、開車、開會等場合離不開手機,甚至一分鐘玩好幾次手機。這是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呢?對此,苗國棟認為,現在是科技進步的集聚階段,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少人通過手機了解諮詢,參與社交,這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果玩手機過於頻繁,不當使用,像網癮一樣,就需要強制幹預。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