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管教,是陪伴

2020-10-17 冰晶靈

母親總是責怪我不管孩子,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對這個孩子有多看重,我不是不管她,我只是用我自己方式在管她,在陪伴她成長。

我這個女兒特別的來之不易,可以說歷經了千難萬苦。

我是婚後一年的時候聽父母的意見開始備孕的,主要是二人世界還沒過夠,又還在租房子,根本沒有生孩子的打算,可是父母老了,他們希望我早點生孩子,好讓他們能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幫我們帶帶孩子。我想想也有道理,女人生孩子的最佳年齡在30歲以前,對孩子、對生孩子後自己身體的恢復都有好處,遂與老公商量備孕。

買了懷孕的書、防輻射的衣服、可愛的毛毛熊、葉酸、仙人球,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好消息的來臨。可是三個月過去了,驗孕棒買了一根又一根,肚子一點消息都沒有,我倆有點懵,這是有啥問題了?看論壇多了,各種不孕的故事也看了很多,我開始胡思亂想,拉著老公去深圳最好的私立婦幼醫院做了檢查,結論是老公精子活性不高,讓下個月再懷不上就去複查。

複查結果還是活性不夠,開了藥,我和老公都開始緊張了,不會那麼倒黴吧,這種事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接到奶奶病重的電話,我和老公從深圳趕回江蘇,奶奶說話已經不太清楚,指著我的肚子拼命使眼色,我明白,她是想知道我是不是懷孕了,我告訴她,我肚子裡已經有寶寶了,她開心地笑了,我有點恍惚,感覺肚子裡真的有個小生命在悄悄地誕生。

回深圳後,老公出差,這是我和老公在一起後的第一次分開,白天看的電影中的鏡頭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總感覺家裡有人,就這樣硬生生的被自己嚇哭了!直到發現內褲上有咖啡色的痕跡,我有點明白,可能是懷孕了,我的心情波動這麼大,可能也跟懷孕後的激素水平變化有關!我趕緊打電話給老公,老公安慰我,他一直通著電話,讓我別怕,他第二天一早就回來。

第二天我去買了驗孕棒,看到鮮紅的兩道槓,我欣喜萬分,又如釋重負!



還沒等我欣喜夠,痛苦卻如約而至——我開始瘋狂的早孕反應,還有流產先兆。每天吐十幾次,咖啡色分泌物一直有,醫生囑咐要靜臥,不能下床。孕吐吐到住院的,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唯一的一個,反正我是從沒聽說過。

就這樣熬過了四個月,我被折磨得生不如死,以為這樣就結束了?不,才剛開始!

生產時,我看了很多書說是打無痛對孩子不利,於是堅持沒有打無痛,把我痛得死去活來;好不容易上了產床,醫生又說胎位不正,要打催產素手動調整胎位,無盡的煎熬中,我苦苦哀求醫生救救我,我不想生了,給我來一刀吧!十二個小時,我終於生下了七斤多重的女兒,之後又經歷胎盤粘連、手工剝離、胎盤殘留吃中藥、毛細血管破裂滿臉滿眼紅點、乳腺炎發燒、感冒發燒,好不容易出了月子,女兒又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日夜顛倒,晚上整晚不睡覺,我和老公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晚上哭鬧得隔壁都報警好幾次。

總之,這個女兒,我和老公耗費了無數心血,發誓這輩子再也不生第二個,再也不要經歷第二次!且不說以上的種種,光是從懷孕開始的胎教、出生後每個階段的學習,諸如嬰兒操、對話練習、爬行練習、認字、兒歌、詩詞、英語、輔食、奶粉、尿不溼,每一樣我都煞費苦心,各種學習比對,生怕在科學育兒上落後了一步。

所以,說我不管女兒,可能嗎?

其實我明白母親指的是什麼。自從女兒上了小學,我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她獨立思考和做決定的能力;在家裡也不怎麼陪她玩,而是讓她自己找自己的事做;我有意識地和她保持著距離,讓她有機會和自己獨處;吃飯吃多少是什麼、穿衣穿多少穿哪件、做作業什麼時候做、看電視看多久看什麼,我都讓她自己安排,我只是給一些意見,不過多幹涉。

比起大多數家長陪伴孩子的方式,我的陪伴更多的是給她思路上的指導。

前幾天,我陪女兒躺在床上哄她睡覺,關了燈,屋子裡漆黑一片,女兒有點害怕。

她問我,為什麼不能開著燈睡覺?

我解釋,因為開燈睡覺會影響體內一種叫「褪黑素」的激素的分泌,一旦這種激素較少分泌,你就會變醜變笨還會長不高。

女兒很驚嘆,說:媽媽,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知識!

我趁機告訴她,要多學習多看書,知識的積累就會越多,知道的也會越多,學習不該是被動的學習,不該是別人告訴你什麼學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思考去學習,從日常生活中帶著問題去學習,多看多問多想,遇到任何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對什麼都要保持好奇心,就會進步的非常快。

我指著天花板上的燈問她:你知道為什麼燈大多數是圓的嗎?



她若有所思,可終究沒答出來。

我告訴她,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據我的思考,可能是因為圓形安裝方便,不需要考慮和牆的邊線對齊的問題,你看隔壁客廳的燈就是長方形,對於安裝的要求就很高,歪一點點都會很醜。

她很開心,說很有道理!

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是個特別宏觀的大命題,作為第一次當媽媽的我,其實還一直在摸索中,但我的陪伴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她感受到愛,為以後的人生做好所有思想和品質上的準備:善良、感恩、正直、誠信,有思想、有內涵、有氣質、有教養。

我不想通過填鴨的方式教給她太多,我希望她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這個世界,積累她感興趣的知識,領悟她應該明白的道理,我希望她能儘快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個性,儘快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我希望她的人生不用太精彩,卻足夠開心,足夠幸福,擁有足夠的愛——無條件的愛!

如何陪伴孩子,我想我能做的,就是默默地站在她身邊,告訴她,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是她最堅強的後盾,是她最溫暖的懷抱,我會無條件的愛她,陪著她,她只管放心大膽地向前走,去看這個世界,去做想做的事,去走想走的路,去盡情體驗人生,什麼也不用怕!


相關焦點

  •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常言道: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陪伴。但其實陪伴還有另一層含義,陪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感情和關係。父母別無他法,只能耐心修復,而不是粗暴認為孩子不是當初那個「孩子」,從而割捨彼此的連接。>讓孩子知道他並不是一個「透明人」。
  • 陪伴,不是時間的堆積:愛的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李玫瑾教授說:陪伴是一種教育。陪伴在身邊,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六一」兒童節,父母與孩子共同的節日。這節,該怎麼過?「父母早期的陪伴與愛,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玩一晚上手機而遺憾,你會因為沒能多陪孩子一小時而後悔。不要讓親情遲到,不要讓愛缺席。
  • 【幼兒園家長】如何用愛管教孩子
    最愛孩子的是父母,最應該管教孩子的也是父母,但有的家長卻說自己既不會愛也不會管,因為愛多了孩子不聽話,管多了反而孩子感受不到愛。那麼這些困惑的家長是如何管教孩子的呢?你不準!你必須!這不是用愛管教孩子。相比於考試得了100分,其實孩子在竭盡全力卻沒有及格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的愛。愛有十種不恰當的表達方式。第一種是給孩子特殊待遇。一家人在吃飯的時候,一道菜因為孩子特別喜歡吃,其他人就把菜全都留給孩子一個人吃,這就是特殊待遇,會助長孩子自私的心理。第二種是過分注意。
  • 父母的愛,是給孩子一生最好的陪伴
    父母的愛就是孩子溫暖的港灣,永遠支持和鼓勵他們做更好的自己。從兩個爸爸對待孩子的愛、一個兒子感受母親的愛、一個媽媽對待三個兒子的愛中體會父母的愛。而我們將在10月開啟的第一本書《陪一顆心長大》,它的作者是兩位充滿愛、願意陪伴孩子、拓展孩子內在空間的資深心理諮詢師爸爸,共同打造少見、從心理專業角度出發的親子教養書!
  •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你是不是常常也當這樣想:這是我第一次當爸媽,我能做的就是把我所經歷過的教育運用到你的身上又或者說隨意的管教孩子。有些人因為自己童年不幸遭遇,無底線的溺愛孩子,又或者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期盼導致你嚴厲專制讓孩子更加的叛逆。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唐燦和月亮就因為過度的嚴厲讓他們和父母的關係陷入僵局。
  • 管教≠懲罰,用愛管教,孩子自律,父母放心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習慣用懲罰來建立和孩子之間的界限,甚至動用「竹筍炒肉絲」和「男女雙打」。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管教和懲罰背後的真正含義——愛!管教和懲罰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通過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來達到控制的目的,沒有愛的管教和懲罰只會讓孩子感到仇恨、抗拒、冷漠、孤立、甚至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 管教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不管」,有多少父母做錯了
    看到這條朋友圈,我挺吃驚的,都什麼年代了,管教孩子竟然還用得著體罰這種手段,而且還是用戒尺這種古時私塾老師懲罰學生用的專用工具。我很想告訴她,管教孩子不能如此簡單粗暴,這樣做不僅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不利,而且也達不到她管教孩子的初衷和目的。或者,乾脆推薦她看幾本科學育兒的書,但又想著,我一個未婚未育的人,主動給別人提這方面的意見,又有點不太合適。
  • 愛與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他們「為孩子計深遠」是把他送回老家給奶奶養嗎?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除非有什麼特殊的情況,沒有哪對父母希望和孩子分開,何況是有缺陷的孩子,孩子的不幸,當父母的怎麼能在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這也許就是有了孩子帶給我的改變。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如何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一直是我所關注的,有時我也經常會關注下育兒短視頻,學習下專家的課,可我聽著聽著感覺有的地方不適合,當你作為一位父親、母親真正去管教孩子的時候
  • 溫和而堅定地陪伴女孩成長《女孩的正面管教》出版發行
    西安新聞網訊 美國心理、教育學者詹姆斯·多伯森說過: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哪怕是以愛的名義,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也只能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近日,《女孩的正面管教》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期待讀者從資深青少年教育專家的案例中,獲取對於女孩教導、陪伴的88種經驗方法。管教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年齡特徵及成長軌跡,才能因材施教,因時而教。女孩任性又驕縱?女孩刁蠻不講理?女孩在外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女孩膽小不敢參與社交活動……女孩在情感方面更為敏感,因此也要更為注意教育方法。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昂貴的玩具,而是陪伴
    不過她總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和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凡事都自己來,很少依賴父母。直到現在,她自己當了媽媽,說要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不想讓孩子像她那樣。同學的父母當時確實也是不得已,但從小就沒有父母的陪伴,也給同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經常聽到要「富養孩子」,什麼是富養?給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富養嗎?其實在我看來,父母能陪伴孩子,看著孩子成長,就是最好的富養。為什麼說陪伴對孩子很重要?
  • 給孩子最好的愛,莫過於陪伴!你做到了嗎?
    他們就像是一粒未知的種子,現在很多父母,不是給的雨露太多,就是陽光太暴烈,孩子無法健康的成長;同時,長期缺少陪伴造成了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這種類型的孩子對於母親的依賴表現地不會很明顯,不哭也不鬧。所以我們要多多參與孩子的成長,多多陪伴在他們的身邊,讓孩子從內心真正地獲得安全感。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高質量的陪伴
    劉利民說,他們最大的問題不是生活沒有來源,而是缺乏親情關愛,政府要採取兜底政策,落實到縣和鄉鎮,使每個孩子都有學上。「希望父母有可能,帶孩子去打工,我們提供服務。」孩子小的時候,有些事根本搞不懂而且自己也說不明白,這時候就更需要父母長輩的關照陪伴和教導,有些事並不是要從小做起就可以,而是要從父母就開始做起,不過這樣家長壓力太大從網友的評論中可以看出,我們都是希望可以一家人安安穩穩的在一起,但是為了生活父母不得不選擇背井離鄉
  • 管教孩子不是懲罰,就是嬌縱?為孩子長遠計,請學會正面管教
    「這工具又不是你的,快還給哥哥!」小男孩媽媽呵斥道。「就不!」小男孩死死地拽住玩具,不肯撒手。「你不聽話,信不信我揍你一頓!」媽媽一邊從孩子手裡搶玩具,一邊威脅道。小男孩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一直道歉說:「孩子不懂事,還請見諒。」我趕忙說:「孩子都這樣,沒關係。」
  • 家有孩子,父母不知道怎麼管教?專家:最好的方式是撒手但不放手
    其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觸到的,對孩子的影響最深。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家長們也有困惑——孩子應該怎麼管,是事無巨細還是任他們野蠻生長?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專家表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撒手但不放手、鬆弛有度。
  • 七歲孩子離家出走,望子成龍的父母要注意,陪伴才是最好的教養
    前不久,一對父母找到我,說他們才七歲多的孩子竟然離家出走了,讓我幫他們跟孩子溝通。我了解一下情況,原來這對父母覺得孩子太不爭氣,學習不好不算,還特別愛調皮搗蛋,老師經常把我叫去學校受「教育」,小區的業主們也經常向他們投訴。「其實我們平時管得非常嚴,但不知怎麼回事,越管越沒有效果」我從這對父母最後的話裡,終算找到答案了。原因就在於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只是管教,不是陪伴。
  • 愛到最美是陪伴,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每到周末陪孩子到野外踏踏青,親近親近大自然;帶領孩子到遊樂場玩玩遊戲,做做親子活動,增進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只有陪伴,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親情。缺乏有效的陪伴,不利於孩子接納父母的教育親子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通過父母的陪伴,孩子才逐漸構建起對自己的認知,判斷這個世界是安全還是冷漠的。
  • 對孩子我選擇管教與陪伴,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就再也沒有了
    孩子那雙眼睛看起來就那麼天真無邪,對什麼都是充滿好奇心。大自然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禮物。,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加好一點。但往往看到的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第一,比賽獲獎,又有獎學金等等。為什麼不同呢?孩子優秀的背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那就看大自然的美景一樣,也一樣要去雕飾。玉不啄不成器一樣的道理。
  • 對孩子最好的愛是陪伴
    由於我和老婆的工作地點不同,一到九個月大的時候都是在廣州我老婆和老媽幫忙帶,我在福建泉州,一個月去一次廣州看我女兒,每次去坐高鐵五個小時,去的路上內心都是興奮的,因為又可以看到女兒了,五天的陪伴後又回到福建!於是開始了一個月25天的思念! 2019年,我們把小孩接到身邊帶,老婆也找了同一城市的工作,一家人終於在一起,孩子在一天天長大!每天上班下班都可以在身邊看到!
  •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假期教育
    很多家庭親子關係緊張,不是因為缺乏教育和知識,而是缺少深層次的陪伴。」然而陪伴孩子不是內耗自己,高質量的陪伴是親子雙方都感覺安寧和愉悅的。如果真的累了,不用刻意去讀書、遊戲,抱著孩子把TA當成一個聊天對象,或者給TA一個用心的擁抱,只要你們在一起,這就是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