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並且表現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於崇高思想的人們的生活來衡量自己。」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中不難看出一本好書對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閱讀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幾大方面:
閱讀能力是整個學習能力的核心
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關鍵能力
學習閱讀和用閱讀來學習的關鍵時期
閱讀能力包括哪些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方法
如何幫助孩子挑選讀物
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能力是整個學習能力的核心
很多的老師很多的家長有這樣的觀點: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他讀語文教材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
我想說不是這樣的,語文教材的學習不能代替整個兒童閱讀,光靠語文教材,每個學期一本薄薄的語文教材,三五萬字,是沒有辦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的習慣的。
所以三年級之前應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的興趣,要鼓勵孩子讀課外書,多看課外書。
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關鍵能力
在這樣的一個知識極度變化的年代,知識還重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知識仍然非常地重要,但是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年代,在人類獲取知識如此容易的年代,死記硬背的知識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對於孩子未來要應對的這個時代,可能有的能力更加地重要——比如說合作能力、溝通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內心的強大陽光等等,我們覺得這些是關鍵的能力。
學習閱讀和用閱讀來學習的關鍵時期
在國際上,美國的查爾教授在1996年曾經提出來過這樣的一個兒童閱讀能力與認知發展的這樣的一個橫軸,從這個橫軸我們可以看到,學齡前、幼兒園、小學、中學的階段和孩子的整個認知能力的發展是相匹配的。
9歲以前是兒童閱讀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我們叫做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9歲以後,兒童應該通過閱讀來學習,read to learn。
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9歲(在小學的三四年級的時候)是一個閱讀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就應該叫做「學習閱讀」,就是要初步掌握閱讀的這個工具。
孩子在三四年級的時候是學習成績容易分化、容易滑坡的階段,這個在中外都一樣,在美國也是這樣,他們有專門就是三年級滑坡這樣的一個詞彙。為什麼會分化呢?
除了課程的難度加大以外,很多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的閱讀能力沒有跟上有關係。
那麼9歲以後,「通過閱讀學習」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掌握了閱讀這個工具以後,就需要通過大量的書本的各種各樣的、各種類型的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那麼到18歲的時候才過渡到功能性的閱讀。
閱讀能力包括哪些
閱讀能力有以下要素:
★ 1、認讀能力。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一般包括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與辨識能力、識字量和認讀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的。
★ 2、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包括:文中重要詞語和養分詞語的理解能力、文中重要內容的功能的理解、文章結構和表現形式的理解、作者觀點、思想的理解。
★ 3、鑑賞能力。文學的鑑賞能力是對文學的欣賞和評價能力。朱自清認為這是一種「情感的操練」。
★ 4、評價能力。是指對閱讀材料的思想內容、表現形式、風格特徵等做出評判的能力。
★ 5、活用能力。是指閱讀的遷移能力,是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
★ 6、閱讀技巧。包括朗讀技能、默讀技能、速讀技能、良好的閱讀習慣。,要鼓勵孩子讀課外書,多看課外書。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方法
★ 1、精讀。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
★ 2、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儘量多的信息。
★ 3、寫讀書筆記。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又能提高對優美語言的感知能力。
★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並舉,聲情並茂,有利於理解、體驗和記憶,便於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符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複看,反覆看,有助於理解。由於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於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註、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於提高閱讀效率 。
如何幫助孩子挑選讀物
給孩子挑選讀物的訣竅就是滿足孩子的閱讀心理,您不妨從下面幾點做起:
★ 1.父母要將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以孩子的興趣為「核心要素」,不要以成人的評價標準要求孩子。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能調動孩子閱讀細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父母不要武斷地「給」孩子買書,而是以一個輔導者、建議者的角度來「幫助」孩子選購圖書,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把選書的主動權交給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收穫最大值的知識。
★ 2.父母儘可能地引導孩子選擇經典名著去讀。名著是人類知識的精華,孩子通過閱讀名著,能夠吸收人類精華的知識和思想,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但是,7-13歲的孩子,由於理解力和思維水平有限,讀起一些名著來有點困難,父母不妨向孩子推薦一些適合孩子閱讀水平的名著。此外,隨著我國圖書事業的蓬勃發展,出現了一些圖文並茂的兒童版名著,如果父母不知如何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經典名著,這些圖文並茂的兒童版本不失為最佳選擇。
★ 3.父母在為孩子購書時,要選擇一些正規出版社所出的作品,尤其一些名社的。有些父母因為便宜或方便等原因,給孩子買一些地攤書、盜版書,結果得不償失。地攤書、盜版書除了印刷質量差、錯別字多以外,有的內容也不健康。因此,對於父母而言,最保險的一個辦法就是進正規書店購買。
*以上部分文字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