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到底能有多講究?

2021-01-09 上海婦聯

提起阿拉上海人

在大中國十幾億人口中

也是鮮明的「標籤」群體

咳,你看那個上海人

多軟弱!多小氣!多嗲!

你怕是遇見了假的上海人!!

真正和上海人相處過

你才能發現他們

簡直是行走的「圈粉神器」

尤其說到「講究」二字

你不得不服氣

上海人所有的精緻、優雅、腔調

正源於滲進骨子裡的講究

也就是阿拉常說的「疙瘩」!

也許因這份對生活的不將就

對事物細節的「疙瘩」

才成就了今天的上海

他們細膩的講究如蝴蝶翅膀般

扇動了上海這一個大都市的騰飛

那麼上海人可以有多講究??

一份《上海人講究指南》奉上

如有雷同,純屬真的

上海人,講究起來真的讓人愛愛愛不完~

講究一:上海人吃飯叼啊!

上海人對「吃」一直抱有熱忱,關於吃的花頭精覅特濃哦,一件有一件的門道,結棍!

上海人做飯,講究!南翔小籠的饅頭褶要包25-32層,炸豬排要蘸著泰康辣醬油,大餛飩重餡、小餛飩重皮,鹹菜要切三分見長,肝腸也要切得齊齊整整。

紅燒肉、草頭圈子、響油鱔絲、糖醋小排、油爆蝦……一道道上桌,選料活、生、優、鮮,刀工細、勻、古、雅,才精煉出上海人濃油赤醬的味覺記憶!

上海人吃飯,講究!盛在碗裡的米飯不能成塊,吃飯時不能張嘴吧唧,不能邊揮筷子邊說話,吃完飯後筷子不能擱碗上,小時沒做好的小囡一定吃了不少生活,怕!

就連去餐館,如果特別提到不要香菜、不要辣椒,卻上了香菜辣椒,上海人一定會「挑剔」,看似計較,卻實在可以提高餐飲業服務。

講究二:上海人穿衣嗲啊!

上海人出門,裡裡外外清清爽爽,即使是倒垃圾,也要在屋裡廂整理整理自己,邋裡邋遢出門可是要坍臺的。

從前的老克勒,精緻有型。花白的頭髮上「莫斯」,現熨現穿的西裝挺括活泛,配上油光鋥亮的黑皮鞋,精氣神別提多足。

從前的時髦女郎,風情迷人。鮮豔妥帖的旗袍,一絲不苟的髮髻,唇間再塗抹淡淡口紅修飾,美得大方而不豔俗。

每一個上海人的心裡,都有一大本穿搭經吧,三清四落才挺刮。即使到現在,魔都也是FASHION界的主角。

無論是年輕女孩還是中老年阿姨,一上街都能將南京路、淮海路、武康路……變成秀場。小囡一身小眾穿搭,阿姨一條暗花絲巾傍身,便是整條街最靚的人兒~

講究三:上海人居家拎得清啊!

不管是住著七十二家房客的弄堂,還是如今煥然一新的高級小區,不管是家境普通還是年薪百萬,上海人都能在這方寸空間中,過得有滋有味。

舊式裡弄的生活,煙火氣十足卻不免憋仄,鄰裡間接觸多,更少不了摩擦,但上海人卻能「拎得清」,揣摩到生活裡的細節,討人歡喜。

晾在天井裡的衣服,是一定要擰乾的,不能掉在過路人的頭上。

家裡剛做好的陽春麵,也是要招呼鄰居嘗一碗的,一來一往,情分就多了起來。

半夜嘴饞出門買吃的,一定是帶了器皿去買回來,輕輕爬上樓梯,再在燈罩旁細細咀嚼,不驚擾熟睡的夢中人。

如今的上海人,或住在老一輩傳下來的石庫裡弄,或在陸家嘴徐匯的黃金小區,或在不過100平米的屋子,都不曾粗糙過日子。

房子再小,也願意擺放一兩幅字畫,價格多少倒在其次,重點是追求這一份雅趣。

如果有好用的黑科技產品,上海人才不會因為價格擺擺手不買,居家整理的效率和舒適度才是頭等大事。

用一代代傳下來的生活小妙招,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講究四:上海人消費精緻啊!

一個上海人,是可以摸清家門口方圓五裡,最好的小吃攤、最新的折扣商店、最實惠的買菜地的,這不是小氣,更不是缺錢,而是懂得過日子。

不信你看,上海阿姨爺叔可都是背著名牌包,來買買買呢!

如果你到環貿iapm、環球港、大悅城買買買,看見上海小囡眼睛都不眨,買下一件似乎要攢一個月薪水的衣服,千萬不要驚訝,她們不會被高價桎梏,更願意選擇能「上檯面」的衣著。

因此!她們也絕不因為低價,而買一件看似便宜卻每次都壓箱底的東西,算來算去這樣反而更不理智!

作為全中國消費超高的城市,阿拉上海人似乎很能花錢,但誰讓魔都商場地標一個個崛起、網紅店層出不窮呢,都怪上海太好玩!

講究五:上海人城會玩啊!

上海是一個精緻有餘,文藝十足的城市。

獨愛上海梧桐樹下的浪漫。夏天驕陽揮灑,梧桐樹掩映的老洋房美得醉人;秋天落葉滿城,金黃的梧桐葉如精靈般,飛舞嬉戲於枝頭間。

魔都的「網紅」馬路真不少,思南路最小資、武康路最文藝、淮海路最時髦、甜愛路最甜蜜、衡山路最風情,上海人連走在路上都可以很講究。

遊走於上海時,經常會看到在馬路上,或在古鎮裡拿一隻畫筆,就能將一情一景描摹出來的爺叔,魔都不止有文藝青年,還有文藝爺叔,會玩!

▼在番禺路畫畫的爺叔

▼在楓涇古鎮描畫的爺叔

如果你和上海人約會,那一定是大型劈情操現場了,五星酒店的下午茶、風景絕佳的露臺餐廳、輕唱民謠的酒吧亦或剛剛爆紅的展覽,都是上海人心水的約會聖地,兩人的情感也在這份優雅中漸漸升溫。

在上海,你能將自己的身影,邁進無數高顏值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中,慢慢解鎖新知識!

在上海,你能欣賞無數琳琅滿目的網紅打卡地,或重度文藝、或頹廢疏離、或格調十足,逛不夠!

在上海,你還能去看自己最喜歡的話劇音樂劇、去聽自己最喜歡歌手的演唱會、去見證無數國際性體育賽事,這個魔幻平臺,讓你無需將就,直達心底最愛。

講究六:上海人出門規矩啊!

不少初來上海的人,對上海最大的城市印象,一定是那些一秒讓你思鄉的路牌了:南京路、福州路、烏魯木齊路、陝西北路、北京東路……不小心就看到自己家鄉,不愧是包容的大都市!

但上海人對插隊這件事,可一點不包容。清明、中秋前後上海老字號門前準時排起長龍時,誰妄想插隊,一定會被阿姨們「不留情面」地趕走!

哪怕平常坐公交車、在地鐵站,都可以看見上海人恭恭敬敬,排成兩列又細又長的隊伍,先下後上是上海人心中的一桿尺。

尤其,如果不是早晚高峰,在上海的人坐扶梯時都會自動站到右側,給急於上樓的人騰出方便,素質深刻藏於細節中。

如果你和上海人出門,會發現他們隨身都帶紙巾,不只是女生,男生也帶,飯後或走路熱的時候,有需要他們都會及時遞給你,細膩而體貼。

如果上海街頭突然下雨,一瞬間滿大街就能撐起雨傘,作為一個常年「泡湯」的城市,上海人出門備傘已成約定俗成的事情。如果男生給女生打傘,一定會三十度偏向女生的,不經意間又被寵一次!

如果有不文明行為,上海人更不會漠視了!經常能看到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在地鐵吐痰,阿姨挺身而出勸說;有小姑娘把人撞倒,爺叔見義勇為騎小電動狂追,這樣的「上海模子」真不少!

因為講究,才不會漠視生活

生活在上海

時時刻刻可以感受

講究給這座城市帶來的美好

自噶作為上海人真的蠻自豪喲!

來源:上海頭條 ID:shtt365

戳這裡為我加顆小星星

相關焦點

  • 魯迅在吃一方面到底有多講究?
    在此期間,他的工資待遇十分優厚,每月到手的工資約有幾百元。除此之外,他又十分地熱衷於寫作,創作了《狂人日記》、《風波》、《吶喊》等幾部早年作品,在文學界引起了新文化的巨瀾,為其帶來了豐厚的稿費。所以,魯迅其實是很富有的。
  • 上海人說:上海到底有多好?走了永嘉路就知道
    那麼多的街道,那麼多的巷弄,為什麼上海人會說:「上海到底有多好?走了永嘉路就知道。」先來了解永嘉路,了解它的前世與今生。上海的永嘉路長2072米,寬約16米,一頭連著徐匯區,一頭接著黃浦區,東西走向,東起瑞金二路,西至衡山路。
  • 雞鴨魚肉都得有 上海人的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上海人的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最重要的一頓大餐  對中國人來說,「民以食為天」,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吃飯。而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春節,所以年夜飯自然也就成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大餐。不論富裕還是拮据,家家戶戶都會想方設法把這頓大餐安排得隆重而豐盛。
  • 上海話裡的「阿」大有講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國人?
    「阿」字的發音在上海話裡大有講究。 小儂的好朋友阿惠, 也歡喜研究上海方言。 阿哥、阿弟、阿姐、阿妹,假如家裡有嫡親兄弟姐妹的,天天要叫的。 親眷關係稍微遠一點,加上一個「阿」字,好像距離就拉近一點,聽起來就親切得多了,表阿姐、堂阿弟、婆阿媽、公阿爹…… 從個人感覺來看,「阿」字講得聲音輕的,一般來講是親切的、好聲好氣的、正面的。
  • 日本人對待吃飯這件事,到底有多講究?網友:這才叫精緻生活!
    日本人吃飯不僅注重食材的新鮮度、烹飪時少鹽少油,就連裝飯菜的器皿都充滿美感,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對於日本人來說,吃飯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他們更希望吃得健康、吃得營養、吃得精緻。那麼你知道日本人對待吃飯這件事,到底能有多講究嗎?網友看後不禁感慨:這才是精緻生活該有的樣子。
  • 日本人對待吃飯有多認真?便當能整出花,是精緻生活還是窮講究?
    日本的飲食很有特色,但是要說有多美味還真談不上,雖然有一些日本美食的確能讓人舌尖陶醉,但是整體而言日本的飲食也就這麼回事,日本的飯菜看上去倒是挺漂亮。不少家庭主婦們準備便當甚至能擺出精緻花樣來,儘管這麼做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我估計這純屬日本家庭主婦不工作在丈夫面前沒有底氣,不把便當做得精緻一些好像沒法兒顯示自己在家庭裡的作用。對食物味道的極度追求日本人做飯很少有爆炒這種烹飪方式,也很少有燜這種烹飪方式,日本人家常做法一般都是蒸、煮、小火煎炒,或者油炸,出去吃飯還喜歡燒烤。
  • 為什麼上海人比起粥來,更愛吃泡飯?有什麼講究呢?
    去過上海的小夥伴都知道上海人很愛吃泡飯,很少喝粥。而且上海的很多餐館都有泡飯這項菜品。泡飯哪裡有粥講究呢,但是上海人為什麼比起粥來更愛吃泡飯?泡飯是一種既傳統又符合現代上海人生活方式的食物。上海本土人分兩類,一類就是純上海人,以前的上海人都是漁民,以打漁為生。另一類是來自寧波的移民,寧波人也是漁民的後代。漁民通常要在海上打漁很長時間才能返回家裡,吃一頓泡飯既能節省時間還很抗餓。所以代代把這個傳統流傳下來。
  • 我一個上海人都不知道,上海有這麼多家博物館!
    除了許多對博物館的花式讚美 最戳小觀的其實是這麼一條 ▽▽▽ 我的天 咋這麼多博物館 我一個上海人都不知道有這麼多博物館
  • 上海人的小籠包情結:"阿拉做法很講究"
    原標題:上海人的小籠包情結:「阿拉做法很講究」  「講究」的選材和標準,成就出眾的味道  作為滬上人氣餐廳珊珊小籠館的創始人之一,全景蓮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做小籠包子,她做的小籠包口味獨特,深受顧客喜愛。全景蓮有著上海人特有的小籠情結,對品質與信譽有著執著的堅持,用她自己的話說,「因為我們的小籠包做法是很講究的。根據季節和肉質特性,我們在肉、糖、鹽的搭配上找到最佳比例,就連輔料的調製也有獨特配方。」
  • 吉娜到底有多講究?躺床上也無意識挺胸抬頭,網友:過得好精緻
    而吉娜的優秀也是方方面面,比如個人生活方面,十分有講究,那麼,吉娜到底有多講究?看完之後發現,網友感嘆,她過得好精緻。 節目中,吉娜對好身材毫不遮遮掩掩,凹凸有致,纖細的腰肢都是此刻吉娜最美麗的定格,只是沒想到,即便已經很完美,但還是保持著一種很精神的坐姿,長時間保持雖然累點,但讓人看起來很舒服
  • 出租屋風水:在上海租房子有什麼風水講究?
    上海作為一線城市,人流量非常大。上海容納了四五千萬的人,肯定不會每個人都能在上海有自己的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充裕的錢在上海買房子。所以在上海租房的人數以萬計,那麼你知道在上海租房子,有什麼出租屋的風水講究嗎?
  • 廣東人「吃雞」很講究,到底什麼做法的雞,能滿足廣東人的嘴
    在中國大陸南端,有個大省叫廣東,在地圖上看那是一個香噴噴的雞腿。廣東人對雞的痴狂全國出名,對於吃雞他們也是很講究的,廣東人每年的吃雞量可以繞地球好幾圈這一點也誇張。吃雞,仿佛是廣東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很多人說雞來到廣東,就再也不能活著走出去了,一隻雞在廣東人手裡有兩百多種做法,那到底什麼做法的雞能滿足廣東人的味蕾呢。白切雞、豉油雞、姜蔥雞、窯雞、竹筒燒雞等等等等,做法多樣,光是這些菜式,雞聽了都瑟瑟發抖,還能活著走出廣東嗎?
  • 孕婦到底能不能戴貔貅 帶貔貅的講究和忌諱
    貔貅是一種守護神獸,很多人會配戴貔貅首飾來添旺自己的運氣,但是要知道貔貅雖然對我們有好處,但是也有許多的講究和忌諱,如果不遵守會造成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並且有些人群是不能戴貔貅的,那麼孕婦能戴貔貅嗎,有什麼講究?
  • 富貴竹到底養多少根好?其中講究這麼多,難怪有些人一直走背字
    說到富貴竹等綠植大家應該都有一定了解,富貴竹看起來是比較好看的,葉子綠油油的,而且裝飾效果也比較好,不少的朋友們會購買一些富貴竹養在家裡,但是不少的朋友們對於富貴竹到底養多少根好的問題比較糾結。富貴竹到底養多少根好?其中講究這麼多,難怪有些人一直走背字!來了解下吧。一、富貴竹到底養多少根好?
  • 合作學習到底講究在哪?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起大家的閱讀興趣,也希望本書所提供的豐富且實用的工具能幫助每一位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更希望伴隨著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有效開展,學生能夠取得卓越的學業成就。你們好!我是《合作學習有講究》這本書的譯者譚文明,目前在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很高興能通過音頻的方式,藉由這本書和大家結緣。
  • 牛肉界的扛把子「乾式熟成牛排」烹飪到底多講究?網友:吃不起
    以前的人們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好,可是如今的人們對飲食的要求可高了,不僅在家要吃得好,而且周末或者節假日都會去外面美餐一頓,已滿自己對味覺的需求。如今的美食種類真的是非常豐富,但是有一種美食相信它的魅力讓很多人都無法拒絕的,它就是西餐的牛排,每當我們吃上一口鮮嫩的牛排,內心都是超級滿足的。不過話說回來,大家對牛排到底有多少認識呢?
  • 2020年剪一款適合自己的短髮,到底剪多短合適?是有講究的
    在日常生活中總能看到很多漂亮的短髮造型,所以導致很多小姐姐都想剪短髮,收不住蠢蠢欲動的短髮夢想,不得不說每個女生心裡都有一個短髮夢,但是短髮怎麼剪才適合自己呢?到底剪多短呢?其實每個小姐姐在選擇剪短髮這件事上都很猶豫,不確定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短髮,除了要根據臉型來判斷外,自身的發質,自身的風格,自己的職業都有很大的關係,都是判斷你適合哪款短髮的因素。不得不說選對了長度可以揚長避短,同時你要選錯了短髮的長度,不僅修飾不了五官和臉型,還會暴露你的臉型缺點。下面和大家分享剪短髮的一些講究。
  • 上海大排面裡的「大排」到底是什麼?
    這些年,但凡說起上海本幫菜,總是會有紅燒肉的名字。無論是被吐槽的美食紀錄片,還是明星們真真假假的八卦新聞,都會跟紅燒肉扯上關係。上海人確實愛吃肉,但對紅燒肉也沒熱愛到那種程度,畢竟還有炸豬排、腐乳肉、糖醋小排……但最令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那塊柔軟濃鬱的蔥烤大排。
  • 農村人說40歲生日不能舉辦,否則要出事,到底有什麼講究?
    對於農村人來說,有擺壽宴,祝壽這樣的習俗,家裡有老人的通常都少不了宴席,家裡有一個老人的通常是一年一次祝壽宴,家裡有兩個老人的就一年兩次了。對於農村人來說這是家裡的喜事。子女都會為家裡的老人熱情操辦喜宴,並且邀請親朋好友參加祝壽。
  • 農村老話「寧可門前有路橫,不讓宅前豎著路」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大家有在農村生活過嗎?有了解過農村嗎?相信那些沒有去過農村的人都會用貧窮落後的字眼來形容農村。但是今天小編想說的是就是千萬不要小瞧農村,不要覺得農村人毫無 文化可言。殊不知,農村人很是有講究的呢。在農村,俗語文化從未消失,可以說是農村人的財富生活的寶貝了。因為俗語的存在,農村人就很是講究。生怕哪日衝撞了忌諱,對自己的生活有不好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畢竟房子是幾代人會共同享用的。所以農民對房子的整個建造過程就顯得尤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