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聞網訊(記者 歐宇馨 翟吉星 李佳雯)都龐嶺下,賢水河畔,一座由低層樓房圍成的院子裡,飄揚的五星紅旗格外耀眼。每當晨曦初露,這裡便會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在幽靜的村裡格外動聽……
這裡是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何仙觀完小,今年55歲的周毅敏是學校的一名數學老師,從執教第一天算起,她已經在這裡堅守了38年。
以前的何仙觀
38年,她走的最多的路,是崎嶇、坎坷的山村小路;38年,她想的最多的人,是天真、可愛的山村孩子;38年,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艱苦的山村教學;38年,她心中始終篤定的一個目標,是教好山裡的每一個孩子。
我們都走了,孩子怎麼辦
何仙觀完小距離零陵城區28公裡,屬於邊遠山區的寄宿制學校。
1982年,周毅敏第一次走上講臺。那年,她17歲。走出大山,是周毅敏的夢想,但周毅敏的選擇卻讓人十分意外。
破舊的學校、較低的收入……不少人認為,她在何仙觀完小肯定待不長。「當時的山區教育,比較艱苦,整個學校只有三名教師,大家只能『包班』教學,門門課程都得自己教。」回憶過去,周毅敏當時也曾動搖過,「可是,每個教師都想著離開的話,這些山裡的孩子怎麼辦?我就決定紮下來。」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這些年來,不少教師在何仙觀完小和周毅敏成為同事,並先後離開。只有她堅守如初,一幹就是38年。
雙重身份,既是老師又是「媽媽」
在何仙觀完小,留守兒童佔了絕大多數,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在學校寄宿,所以周毅敏既是教師又是媽媽,給學生疊被子,照顧生病的學生……大事小事,她都要操心。
2009年,在周毅敏所帶的那一屆四年級中,班裡有名叫陳天賜的女孩,她性格孤僻,紀律鬆散,還會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吵甚至打架。
後來周毅敏了解到,陳天賜這種性格形成與她的原生家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她是被一家人收養的,她的養母沒生小孩,故為她取名天賜。了解情況後,周毅敏便把她接到自己家,每天帶著她一同上學、放學,2年時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潛移默化中,陳天賜逐漸把周毅敏當成了自己的親人,硬要改口叫她「媽媽」。眼看陳天賜犯錯的次數越來越少,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成績也越來越好,周毅敏感到欣喜。
為人師表,為山區孩子撐起一片天
在教室的隔壁,有一間10平米的小房間,就是周毅敏的家。屋裡布置有序,雖簡陋卻溫馨。
「房間雖然簡陋,但卻藏著我最愛的『寶貝』呢!」提及自己的收藏,周毅敏一臉自豪,又略顯神秘。
原來,那是一大疊獎狀和榮譽證書。
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周毅敏也記不清這些年,自己拿過多少獎、得過多少表揚了,但最驕傲的是,2017年她被評為湖南省首屆「湖湘優秀班主任」。
證書的背後,誰能想到,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0年11月,周毅敏的丈夫發生了一場意外,致使腦顱內出血生命垂危,需要馬上手術。那時她帶的正是一屆畢業班,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業,在丈夫手術三天後,周毅敏便急切地回到學校。「一回到學校,班上三十幾個同學把我圍在了中間,『老師你要堅強』,『老師,叔叔會好起來的』......一聲聲問候當時徹底的融化了我。」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周毅敏偷偷地抹了一把淚,「是他們給了我勇氣,我覺得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心酸都無怨無悔。」
班級合影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年的畢業考試,孩子們都如願考出了好成績。
今年十月,周毅敏也將開啟退休生活。有人問,「周老師,在村裡教書一輩子,既要照顧孩子,又要當好教師,不累嗎?」她說,工作總有累的時候,但即使再累,只要在何仙觀完小的一天,就會幹好自己的事!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38年堅守,周毅敏憑著執著和信念,為何仙觀完小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