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靈的崛起點,我們的祖先甩開猴子和猿的時代-新石器時代

2020-12-22 三線碼農在線炒粉

石器時代是人類開始自身的最原始的時代,在漫長無際的原始時代裡, 人類用智慧的雙手製造了最簡單粗糙的石器工具,從此人類開始成為地球的主人,奠定了後來歷史發展的基礎。

人類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用石頭製作的,後來才發明了銅和鐵等金屬製品。使用石制工具的時代,在考古學上稱為石器時代。人類的石器時代歷史很長,人類的歷史有300萬年,石器時代差不多佔了299.5萬年。它雖然極其原始,但卻展示了人類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人類最初走出森林,和猿相揖別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了遠大無比的發展潛力。面對強悍的大自然,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接近它,慢慢地發現了種比手更有 力量的生產工具,那就是石器。石器時代可以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是代美索不達米亞 一個相當漫長的時代,始於300萬年前,終於1萬年前。在這段艱難的歲月裡,最初的石器是用礫石打製成的砍砸器,製作過程簡易快捷,只需要在礫石的一端打出鋒利的缺口,便可以使用了。雖然顯得如此粗陋,但是他們的生活和動物的生活相比較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大約在直立人階段,石器製作技術又有了更大的發展,出現了貌似手斧的工具,它的外形是扁桃形或者是橢圓形。一頭比較尖銳,一頭較鈍,使用的時候用手握住鈍的那一-頭就可以,雖然砍起來還是很慢,但是,它的用途多樣,有「萬能工具」的稱號。

隨著人類的深入發掘,石器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形狀精巧美觀,這時在8常生活中佔比例比較大的是用狹長的石葉做成的工具,這種石葉是將石片進行了削鑿和二次加工而成。原始人還製造了切割器、刮削器、石矛、石刀等。這些工具的出現猶如春天裡的一聲驚雷, 使人類的文明又向前邁了一大步。大約從1.5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這一時期稱作中時器時代。石器的製作技藝也日臻成熟,出現了細小的、加工相對精細的石器,有石制的箭頭、石刀、雕刻器等。這些石器-般是鑲嵌在複合工具上再投入使用,為了更好地適應及利用大自然,如人類發明的可以遠射的弓箭,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是一項重要的發明,它使原始的狩獵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一過渡使人類邁人了一個新天地——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社會有了巨大的進步,在生產領城的突出表現就是陶器的廣泛應用和磨光石器的盛行。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各種打制磨光的刀、斧、槌子、箭頭等工具,這些石器的表面光滑,刃部鋒利,使用效率很高。陶器在這時期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它的出現和發展加速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革命來臨了,而農業的發展同時也促使人類的定居生活更加穩定。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人類自身的演變和發展,原始血緣家族內部的群婚逐漸被族外群婚制代替,氏族和部落就產生了。新石器時代是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由於婦女在當時社會生產中具有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時的群婚狀態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婦女在族內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世系也以女方計算。社會的基本細胞是母系氏族,在這樣的氏族社會中,氏族首領往往由年長的婦女擔任。最高的權力和決策機構是氏族議事會,由全體的成年男女參加。

隨著母系氏族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族外群婚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所以,對偶婚出現了。對偶婚姻制度由一對較為確定的夫妻組成,通常是男性到女方家裡去共同生活,但這種婚姻的結合本身並不是很牢固,容易離散。由於當時的基本生活和生產單位是氏族,因而對偶婚並不具有獨立的經濟實體的意義,對偶婚生下的子女一般都留到妻子那一方的氏族內。在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它以其獨特的創造性貢獻為以後人類文明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歷史:新石器時代
    導語:在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人們對久坐逐漸交換它們的覓食生活技能。他們為農業訂購農場,並用野生動物製作寵物。他們也開始生活在更大的社區,以及他們的寵物。綿羊和山羊不只是提供牛奶和肉類。例如,你的外套被製成衣服。
  •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什麼樣?紋飾又有什麼內涵
    陶瓷裝飾中,紋飾可以直接表達創作者的意圖,我們的祖先極喜具象表達。明清世俗化傾向的紋飾成為陶瓷裝飾的主流。解讀陶瓷紋飾,可以輔助我們了解歷史。與紋樣不同,圖案不強調故事性與情節性,圖案的美是一種形式美。紫禁城雜誌《錦瑟無端五十弦——圖案紋》一文中,這樣講述瓷器上的圖案。
  • 巴西捲尾猴進入了石器時代,猴子未來會不會再進化成人?
    當然說的並不是小時候我們常問父母的那種屬於生理性的問題,而是整個人類是怎麼來的?關於人類的起源,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說法,即便是現代的科學假說,也不能保證100%準確。從古至今關於人類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上帝造物之說,也有女媧捏人之說,當然最新的科學假說表明人類由一些古猿進化而來,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萬年前的原上猿,這些古猿是現代人類與類人猿的祖先。
  • 考研乾貨 | 中央民大文博,新石器時代考古(上)
    磨製石器;陶器-泥條盤築法;墓葬-甕棺葬;農業和畜牧;定居的生活方式早期:距今約12000年-8000年中期:距今約8000年-5000年晚期:距今約5000年-4000年1.時間:距今7400-69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後段文化
  • 潘其風、韓康信:我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種系分布研究
    並引伸出山頂洞人是外來人種而不是中國人的祖先(1)。幾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魏敦瑞的看法發表過不少不同的意見,但都沒有作過詳細的研究。  解放後,我國的人類學者對山頂洞人的種屬問題重新作了研究,提出了與魏敦瑞不同的看法。
  • 新石器時代|長江下遊地區
    考古學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一直是很多學校考研筆試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同學們一直以來的複習難點。
  • 新石器時代玉器:原始圖騰的宗教思想
    紅山文化出土了一批包括龍和與龍有關的各種動物圖案為題材的玉器群,而裝飾用的小件玉器則發現甚少,也沒有琮、鉞、璋等禮器出現。紅山文化玉器依據造型和題材可以分為動物形玉類和幾何形飾玉類:動物形玉類又可以分為現實動物和幻想動物:現實動物如玉鳥、雙龍首玉璜、獸形玉、玉龜、魚形墜、玉鶚等;幻想動物如獸形玉和玉龍、獸形玦等。
  • 新石器時代|長江上、中遊地區
    考古學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一直是很多學校考研筆試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同學們一直以來的複習難點。
  • 上下五千年真不是隨便說說,中外美術史對照告訴你—新石器時代
    又稱龍山時代、銅石並用時代)龍山文化(山東)良渚文化(浙江)(二)陶器陶器的發明和磨製石器的應用是新石器時代的兩大標誌。在我國的考古發掘中,迄今尚未發現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雕塑品,但從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許多雕塑作品來看,在它們之前應當有相當長的發展歷程。原始時代的雕塑作品中,以各種陶塑動物形象為最多,也最生動有趣,其中豬和狗的形象非常引人注意。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陶豬,山東膠縣三裡河出土的豬形陶鬹、狗形陶鬹,從其體形結構特徵來看,顯然都是馴化了的家豬和狗。
  • 進化論的歷史:猴子不是我們的祖先,只是和人類有共同祖先
    但是,我們有很多圖像,雖然只是對概念的一種體現,卻打著對自然客觀描述的幌子。這是模糊是非最主要的源頭——將觀點偽裝成對客觀存在的描述,進一步,就把不確定的可能發生情形與準確無誤的既定事實加以等同。用以理清思路的經驗技巧,搖身一變,成為既定的思維模式,猜想和預感雞犬升天。 我們熟悉的進化圖說,或直白,或委婉,都指向一個目標——強化這樣一個舒心的觀念——強調人類優越及其進化的必然性。
  • 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人民網上海4月25日電 (記者 姜泓冰)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綜合運用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該研究為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了解中國及周邊鄰國各漢藏語系語言之間的演化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認識東亞人群遷移歷史帶來了重要啟示。
  • 狩獵發展成畜牧,採集發展成農耕成為新石器時代顯著標誌
    在前面敘述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知道,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18000年,屬舊石器時代晚期,之後進入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把陶器的出現作為新石器時代的開始,農業的發現是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我國長江流域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而得名。2、約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900年,華北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河南裴李崗文化 。3、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100年,武安慈山文化我國最早培植粟和飼養家畜的文化 。
  • 探索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材料密碼」:材料見證了人類「從猿到人」
    因此,在研究材料史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3個問題:什麼是材料?材料與人類的關係是什麼?在人類從猿到人的過程中,材料起到了哪些作用? 1.什麼是材料?每天清晨,當我們醒來,屋子裡的所有物體便會映入到我們的視角之中。木質的家具、玻璃茶几、紡織衣物、電視和電腦顯示屏、陶瓷的杯子、書籍等等,幾乎能看到的物體,都是用不同的材料製成。
  • 直立人進化為至少6種人類,為什麼最後只剩下人類的祖先智人?
    哺乳動物的崛起為人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又經過數千萬年的發展,大約在2500至3300萬年前,人類和猴子共同的祖先出現了,而這個共同的祖先在後來的進化過程中,分化為了兩個分支,一個分支進化為猴子,而另一個分支進化為猿。到了1800-2000萬年,人猿又繼續分化為長臂猿和人類祖先。到了600萬年前,人類的遠古祖先繼續分化,一去進化成為人類祖先,另一支則進化為黑猩猩。
  • 揭秘上宅文化:北京新石器時代代表 先民無差別居住
    上宅先民生活場景圖示  「北京新石器時代的代表」  考古發掘及研究是推測史前歷史的主要途徑,眾多遺址共同勾勒了遠古大地的時代剪影。陳列館的前言是侯仁之先生撰寫的:「以上宅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與陳列在周口店龍骨山的舊石器文化,東西輝映,生動地體現了首都北京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北京地區首先被發現有原始農業興起的上宅文化,可以看作是北京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代表。」  早在50萬年以前,已有北京猿人舊石器文化開始出現在今城西南的周口店,距今約一萬年,又有新石器文化陸續出現於昌平雪山、房山鎮江營和平谷上宅等地。
  • 【量化歷史研究】冰河世紀的試煉:新石器時代農業起源的經濟學解釋
    原標題:【量化歷史研究】冰河世紀的試煉:新石器時代農業起源的經濟學解釋 本文為「量化歷史研究」第 261 篇推送 發生新石器革命更早的地區,其現代經濟也發展得更好,享有更高的人均收入、人口密度、預期壽命。可見,新石器革命發生的地區和時間節點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歷史話題。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新石器革命在各個地區發生的早晚呢?目前的研究卻很少提供相關的解釋。
  • 巴拿馬的猴子不一般,已經走向石器時代,達爾文進化論的鐵證?
    巴拿馬的猴子不一般,已經走向石器時代,達爾文進化論的鐵證?達爾文告訴我們,我們是猴子變來的,本來人們也不怎麼相信,但是很多證據表示,遠古人類,智人,以及類人猿的化石非常貼近,都是一步步進化來的,再看猿猴和繪製的進化圖,好像也有那麼點道理,於是進化論作為人類起源就成了主流學說!
  • 新石器時代晚期,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復旦團隊揭示全球第二大...
    圖說:漢藏語系中109種語言的譜系樹 復旦大學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近日,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宣布綜合運用了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語言譜系證據支持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 有沒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符號
    文字是人類用表意符號記錄表達信息,以傳之久遠的方式和工具。在很多古籍中都介紹過文字的起源。比如《周易》中記載,上古的時候結繩記事。就是找一根繩子,遇到大事就打一個大的結,遇到小事就打一個小的結。事情如果太多了,很容易忘記哪一個結代表著哪件事。於是有聖人現世,把文字傳授給大家。
  • 上海博物館,典藏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陶瓷器!讓人難忘!
    馬家窯文化彩陶渦紋壺,新石器時代。上海博物館藏。重3920克、高40釐米、口徑13.6釐米。此件陶壺胎質細膩,造型飽滿,圖案繁密,具有半山類型彩陶的典型特徵。半山類型是馬家窯文化最典型的陶器類型,距今約4300-4600年,以發現於甘肅半山墓地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