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臭美」的孩子,人生更容易開掛

2020-12-27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愛美是孩子對自己的重視,是對這世間美好之物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花媽媽(富書籤約作者)

01

前天早上,小區裡的一位奶奶跟兒媳婦大吵了一架,見人就抱怨:孫女每天早上挑衣服,最近特別愛打扮,自己的兒媳婦不僅不制止,竟然還給孩子買了化妝品。

對此,奶奶生氣地說:「這麼小就給孩子打扮,不教孩子好好學習,把孩子教壞了可怎麼辦?真不知道這個媽媽是怎麼當的。」

黃磊的老婆在微博上曬照,自己的小女兒每晚都要穿一會兒公主服,喜歡塗口紅,作為一個小吃貨,盡然為了塗口紅,忍住不吃東西。

多多媽感嘆:穿上公主服就脫不下來,灰姑娘什麼時候能翻篇。

特別關注自身形象,喜歡打扮,喜歡「臭美」對事物都有了自己的標準和要求,這其實是審美敏感期的表現。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過: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如果孩子沒有感知美好的能力,孩子將喪失多少人生樂趣,又談何熱愛生活、獲得幸福?

而且只有滿足了孩子對美的初步要求,孩子會發展出對美更高層次的要求,容易養成律己的自覺,更易成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童年時期的審美對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這是孩子一生審美能力的基礎,是孩子一生的起跑線。

02

我的一個鄰居小梅,從小總是穿親戚的舊衣服,即便買了新衣服,也總是買大一號,多穿兩年。

上初中的時候,她偷偷買了一支口紅,被她爸爸媽媽發現,她被暴打了一頓。

父母說:「壞孩子才喜歡打扮,學習才是正經事兒。」

小梅從此視打扮為洪水猛獸,覺得打扮自己很羞恥,總是穿著不合身而灰僕僕的衣服。

這種觀點伴隨了她很長時間,她經常買東西都會看看實用不實用。

有一次去她家裡,她一家人正在吃飯,餐具都是不鏽鋼的,實在算不上色香味俱全。

她說:「這樣孩子就不會打翻了。」

一個懂得審美的人,生活一定是充滿情趣的。

他會明白一個漂亮的陶瓷碟盤與不鏽鋼的盆子是有區別的,一杯茶除了能解渴還能細細品味。

一束花除了好看,還能讓人心生愉悅。

穆罕默德曾說:「誰有兩個麵包,賣掉一個吧,用來買水仙花,因為麵包是身體的糧食,水仙是精神的糧食。」

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身邊發現千差萬別的美,但如果沒有審美習慣,就會錯過很多美好,生命會慢慢變得貧瘠與無趣。

因為懂得美,看到美,生命才會更加有趣,我們才不會成為生活的奴隸。

03

中國有句俗語:「先敬羅衫後敬人」。

儘管我們都不願意承認,但是以貌取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的潛規則,否則人們也不會調侃「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網上有個很火的視頻,是一個街頭實驗,工作人員讓同一個小女孩穿著不同服裝假裝走丟,來看看路人有什麼樣的反應。

當小女孩衣著整潔、時尚,一個人靜靜站在街邊時,路人們紛紛停下關心她,不僅詢問其是否迷路,還試圖安慰她,有的陌生人主動打電話為她提供幫助。

之後,小女孩換了一身打扮,不僅衣衫襤褸,而且髒兮兮的。這次,來往行人沒有一個人上前。

接著,實驗地點轉到一家餐廳。

當小女孩穿著整潔、得體時,大家看她的眼神充滿溫暖的善意,很多顧客都非常歡迎他坐在自己身邊。

衝她微笑,和她聊天,還逗她開心。

然而,當她在換上剛那身髒兮兮的裝扮出現時,大家對她防備、嫌棄。

誰都不願意搭理她,甚至有人讓服務員把她趕出去。

這就是區別對待,因為外表截然不同的區別對待。

雖然我們呼籲大家善待所有的孩子,但你不得不承認「以貌取人」很難改變,至少你無法讓所有人一視同仁對待孩子們。

以貌取人,不只是看臉,而是一個人的狀態,一個穿著破舊且邋遢的孩子背後,是什麼樣的父母人們的下意識裡拒絕她。

不要怪這個世界滿是偏見,對陌生人而言,不懂你的心,只能透過你的外表,猜測你的內心,及你對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然後決定是否與你相處。

我們要認識一個人,外在形象是是一張最直觀的名片。

而一個審美力強的孩子,將來無疑更有競爭力。

04

孩子的審美能力具有層次性,審美力得到初步發展,將來的審美將會更好。

我女兒最近每天起床,都要磨磨蹭蹭好半天。一點不滿意就大哭。

前幾天因為襪子上面的一個線頭不舒服,哭了一個半小時。

其他的襪子也都不願意穿,非要穿那一雙。

其實最近時間最近一段時間他的這個現象特別多。每天都能因為一些小事而大哭,大鬧不止。

比如:蘋果上有個斑點不願意,餅乾要吃整的,衣服要按照她的搭配。

一點不如意了,就開始撒潑打滾、哭哭唧唧,把大人氣得分分鐘想暴走,可孩子卻一臉委屈,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非得按照她的來。

原來,孩子有了初步的審美後,對審美就會有進一步的要求,比如追求完美。

他們對食物的殘缺,物品擺放的秩序,以及家中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

這是孩子對自己的審美有了更高的要求。

尊重並保護孩子愛美的心,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一種內在需求,他需要保持外在事物的完美無缺以達到內心的愉悅與安寧;

而這種嚮往美好的心理若得不到滿足,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她對身邊事物要求的嚴格性。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心態。

而且孩子審美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滿足了孩子對美的初步的追求,孩子對美會有更高層次的要求。

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說:

如果我們保護了兒童審美成長的整個歷程,我們就保護了自身的道德。因為道德品質不來自於道德自身,而來自於人類最早期建構的審美。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良好的審美,他就是按照這個審美去構建自己的世界,發展、完善以及提升自己。

這就是說,當孩子的審美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他會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有更高的要求;也不會做有損道德的事情,他會努力追求更美好的事物來構建自己的世界,這就是「審美構建道德」。

05

愛美並且會美,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和鍛鍊。

愛美是孩子對自己的重視,是對這世間美好之物的理解和追求。

尊重孩子愛美的心,引導並培養孩子的審美力,這樣孩子將來不會差,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而愛美並且會美,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和鍛鍊。

我們要怎麼做呢?

1、尊重並保護孩子愛美的天性

可能孩子在某個時期會特別臭美。

這時候不要去打擊孩子:「這有什麼好哭的?」、「要遲到了別磨蹭了!」還可能會擔心這麼小就這麼愛臭美是不良傾向:「整天瞎講究外表,還不如多學習呢!」

這些話就不要再對孩子說了,去尊重並了解孩子的心理,並且呵護孩子這種愛美的追求,當孩子這種心理被滿足了,她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美。

2、尊重孩子追求美的行為,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當孩子做出一些自認為很美的事情,父母不要急於批判。

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審美觀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去選擇他們認為美的,這是孩子發展自己的一種智能。

這一過程中,孩子的審美能力得到了鍛鍊,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3、父母要有正確的審美和精神底氣

美可以是陋室裡擺一束鮮花、一份用心做出的菜式、可以是家常衣服上的一點點綴。

可以是選擇做一個誠信的人,一個善良的人。

父母要把自己收拾好,把家裡收拾乾淨,做一個美美的自己,用自己的言行薰陶孩子。

無論處於何樣的境地,都不放棄追求美,擁有把生活過得美好能力的父母,才是中美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4、要給孩子感受美和吸收美的機會

海明威說:「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同樣的, 如果孩子有幸在年幼時接觸過美好的事物,無論他此後一生中去到哪裡,經歷過什麼,那種美好都會與之同在,給他力量。

多培養孩子的興趣,多帶孩子去參加藝術活動,帶孩子去博物館、聽音樂、去大自然欣賞美景……

讓他與美為鄰,這都是他一生的財富。

美和幸福一樣,都是有力量的,審美能力強的孩子,更能體會生活的美好,懂得欣賞美,發現美,更容易養成自律的性格,人生更易開掛。

那些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那些感覺,都會融進他的氣質裡,成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照亮他前行的路。

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

相關焦點

  • 愛臭美和不愛臭美的媽媽,養大的孩子有這些差別,你留意到了嗎
    愛臭美和不愛臭美的媽媽,養大的孩子有這些差別,你留意到了嗎1.媽媽越愛臭美,孩子就越自信每個人都喜歡美的東西,看美的東西確實養眼啊。當自己的媽媽被更多人欣賞的時候,孩子臉上也是有光的,她們會以媽媽為驕傲,會認為自己的媽媽是最美的媽媽,當別人讚美自己媽媽的時候,就是在讚美自己,所以,有一個會打扮的愛臭美的媽媽,孩子一定會是個自信的孩子。
  • 孩子愛臭美,是「身體意」象的表現,家長要重視
    上周末,在兩個人聊天的時候小時問小蔡最近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的變化,小時自己說,自己的女兒秀秀最近變得愛「臭美」了,以前都是小時買什么女兒穿什麼,但是最近女兒強烈要求小時帶自己去買衣服,一點要自己挑自己選,不僅如此,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還要再挑挑揀揀,打扮一番再出門。
  • 「愛臭美」的娃居然更容易變社交達人
    搗鼓」自己的護膚品,天天要扮愛莎公主,愛自己搭配衣服(大紅配大綠的迷之審美),都由著她去嗎?老人愛說「從小就這麼愛臭美,長大哪有心思好好學習」,娃愛美需要引導嗎?,其實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比我們想像的更介意。
  • 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孩子愛「臭美」,那就教她美到骨子裡
    很多明星都在各大平臺分享過關於自己孩子成長的這些「甜蜜的苦惱」:貝克漢姆的女兒小七、馬伊琍的女兒愛馬、孫儷的女兒小花妹妹,還有去年六一兒童節楊紫在她的微博裡發了一張穿著媽媽高跟鞋的照片,引起大家的熱議。當然,這可不是明星家孩子才有這特點,平常人家的孩子,這一波的臭美操作,也是很溜的。
  • 孩子愛臭美是「身體意象」的表現,父母要明晰「身體意象」的重要
    其實,兩位媽媽們的觀察是非常仔細的,當孩子過了四歲之後,就比較在意自己的外表了,還有一些孩子會自己搭配衣服,買衣服時,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某些家長眼中,不過是孩子愛臭美的表現,但是在兒童教育專家的字典中,卻是將這一現象歸結為「身體意象」的表現,是孩子審美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現。所謂「身體意象」是指每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認知和評價狀況,一般從幼兒期開始。
  • 孩子愛臭美,這種「虛榮」的毛病,需要糾正嗎?
    婷婷有一個3歲的女兒妞妞,小姑娘話還說不全,就先學會了臭美。即便是在家玩耍,她也一定要穿漂亮衣服,換好衣服後站在鏡子前左扭右擺半個小時,嘴子還時不時發出「啊」、「哇」之類的讚美聲。才上幼兒園小託班,小姑娘就學會了比美。
  • 孩子愛臭美,到底要不要管?大部分父母都做的不對
    所以對於孩子「臭美」這件事,父母究竟應該怎麼管呢?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臭美」的現象時,應該及時詢問孩子的審美喜愛,只要不過分,父母都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這樣的話,孩子也能更好的和父母敞開心扉的交流。比如每天上學的時候,可以先詢問孩子的意見,之後再給一些建議,不僅能夠引導孩子正確的穿搭,還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和理解。
  • 有些孩子愛臭美,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會懂得真心美的含義
    有些孩子愛臭美,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會懂得真心美的含義其實孩子愛美是件好事。但有的孩子卻越來越愛臭美了。我姐姐家的小閨女就是一個愛臭美的孩子,聽姐姐說看到她化妝,孩子就開始學了。經常會用姐姐的化妝品。可孩子才五歲呀,這樣下去也讓人擔心。
  • 發現孩子愛臭美,請幫他建立好的審美習慣
    今天跟一個家長閒聊的時候,她突然講到她4歲的女兒現在可愛臭美了,每天都要穿她喜歡的裙子,還特別愛在頭上卡彩色的夾子,她十分好奇的問「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愛打扮了嗎?」家長們可以為她提供適宜的物品,比如一些安全的化妝品、漂亮的衣物、精緻的飾品等,滿足孩子需求的同時,時刻關注她愛臭美的行為,防止過於沉迷。
  • 孩子愛臭美,要不要管,如何管?90%的家長做得不對
    朋友卻無奈地搖搖頭,問我:「孩子這麼小就開始臭美,正常嗎?」當然很正常了!孩子愛臭美,注重著裝打扮,並不是因為虛榮,而是進入了審美敏感期!審美敏感期是指發生於2.5~5歲之間孩子的審美行為趣向。一般來說,它有以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審美敏感期到來的時候,最早是從吃開始。
  • 孩子熱衷打扮愛臭美?「身體意象」在作祟,家長試試3步引導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少家長會看到孩子愛臭美,就會阻止孩子這個行為。實際上孩子愛臭美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孩子的「身體意象」在發展。家長們一定要學會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 孩子「愛臭美」有沒有錯?當愛美的心受到壓抑,可能會變成自卑
    想當年,我們小時候趁媽媽不在家也幹過偷穿高跟鞋,偷塗口紅的事,一不小心被發現了,少不了一頓罵,那個時候愛打扮總被認為是不學好,愛臭美也被當作了貶義詞,那種不被認可,還被潑一身冷水的感受真是很挫敗。」老觀念認為,一個孩子如果開始愛打扮,就不能專心學習,會影響成績,將來也就沒有前途。
  • 孩子學大人塗指甲、抹口紅?父母正確引導,愛臭美的孩子更優秀
    文丨禾禾媽媽周圍經常有些媽媽嘮叨自家孩子愛臭美,小小年紀就喜歡學大人塗指甲,抹口紅,每次出門逛街總是讓父母買一些發卡、小飾品,甚至每天起床後,衣服都要自己搭配,根本不考慮上幼兒園是否要遲到了,真的是愁壞了不少媽媽。
  • 孩子"愛臭美",大多是進入"審美敏感期",5件事父母要留心
    只不過年幼的孩子,暫時還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審美觀,所以在孩子眼中的美,父母不一定覺得美,但這無礙於孩子"愛臭美"。孩子"愛臭美",大多是進入"審美敏感期"寶媽張女士的女兒囡囡,最近就變得很"愛臭美"。
  • 孩子熱衷打扮愛臭美,可能是「身體意象」在作祟,家長要正確對待
    很多家裡有女孩子的父母都會發現,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就會變得特別愛「臭美」。對於處在「愛美敏感期」的孩子來說,出現一些比較「臭美」的行為,其實都是比較正常的。很多時候,大人總是認為,孩子熱衷於打扮和「臭美」,就是典型的「玩物喪志」,其實,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時,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開始下意識地追求自身的美感,這是因為孩子正處於「愛美敏感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孩子都存在身體意象,屬於孩子認知發展的基礎過程。什麼是「身體意象」?
  • 紅唇烈焰的黃多多告訴父母:孩子的自尊自信,從尊重孩子臭美開始
    「這麼小年紀就知道臭美了!」「出來騎滑板車怎麼穿裙子?」「天天就知道臭美,穿裙子?學習也沒見這麼美?」夏天來了,每次帶孩子戶外活動,總會聽到身邊人抱怨自己的孩子臭美。而我家4歲女兒也是如此,每天外出都要嚷著「我要穿裙子」,即使下雨天也不放過。
  • 為什麼孩子愛臭美?家長做對這4件事,幫她建立正確審美
    今天跟一個家長閒聊的時候,她突然講到她4歲的女兒現在可愛臭美了,每天都要穿她喜歡的裙子,還特別愛在頭上卡彩色的夾子,她十分好奇的問「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愛打扮了嗎?」家長們可以為她提供適宜的物品,比如一些安全的化妝品、漂亮的衣物、精緻的飾品等,滿足孩子需求的同時,時刻關注她愛臭美的行為,防止過於沉迷。
  • 孩子開始愛臭美,挑剔衣服愛打扮,家長應該怎麼辦?
    文|秘籍君剛上幼兒園的侄女竟然開始臭美了。她現在會悄悄拿她媽媽的口紅,對著鏡子把口紅塗在自己的嘴上,然後再偷偷的放了回去。還會把水彩筆當眉筆用畫眉毛。穿衣服,戴發卡要挑挑揀揀,出門之前,還必須要戴項鍊,在額頭中間點紅點。
  • 愛臭美的小孩咋辦
    這樣愛臭美的孩子,為人父母后卻不知是高興好還是不高興好。我現在糾結啊,不知道孩子這樣做是對是錯,我也不知道這次怎樣引導孩子,或許我也正走在育兒的十字路口。
  • 從小讀這類書長大的孩子,更容易擁有「開掛」的人生!
    🔻所以說,一部《孫子兵法》,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人生之書,智慧之書,行動之書。從小讀《孫子兵法》的孩子,往往眼界和見識遠超常人,在學習、待人處事上也會更聰明睿智、更具領導力!咱們一起來看下:作者先問孩子:你有沒有野心?有沒有打過架?進而引申到打架和戰爭的聯繫,以及背後的原因,讓孩子產生思考和共鳴,可謂用心良苦。🔻這樣生動接地氣的引入,很有話題感,就如同是聊天,氛圍輕鬆,孩子更容易融入,同時又能很好地調動興趣,讓孩子讀到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