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為什麼說「辛苦萬分也不會讓孩子寄宿」?3個現實,太扎心

2020-09-19 育兒教子

「打死我也不會讓孩子寄宿,即使我和我的妻子會萬分辛苦。」這是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對孩子上學的「寄宿制」觀點,同時深刻地反應出了孩子「寄宿制」上學的弊端與危害。

其實,近些年來了,我國的寄宿制學校越來越多,如今不光是大學校園,很多的初中或高中學校也都實行了寄宿制教學法,甚至有些地方的小學,也有寄宿的現象呢。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寄宿制的學校裡去呢?這是因為他們平時工作太忙了,而沒有多少的時間去照顧孩子,甚至還有些在外去打工的家長,由於長期的不能待在家裡,那麼把孩子送到寄宿制的學校裡去,便是最好的選擇,於是這樣一來,寄宿制的學校與學生也就越來越多了,因為它們為家長帶來了省心與便利。

那麼,白巖松為什麼那麼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寄宿制的學校裡呢?其實,他說這樣的話也是不無道理的,我們知道,白巖松雖然一直以來都以口舌犀利著稱,但是寄宿制的學校給孩子帶來的3個客觀現實情況,實在太讓人扎心了:

一、寄宿影響孩子的智力

雖然學校的教育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為目的的,但畢竟學校裡的孩子太多了,而且每個孩子的智力潛能的發展方式都是不同的,而學校與老師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都能針對性的教育,所以孩子如果能經常回家,除了接受學校裡的知識之外,還能經常受到父母的提示與教育。因此,孩子如果長期的在寄宿制學校,如果學習成績不是太好,同時又缺少了家庭教育,那麼孩子的智力發展到底是什麼情況,就未可知了。

二、影響孩子的人際社交

雖然孩子在學校裡,可以和同學之間相相互交往,但交往的情況卻只限於同齡人之間,但他們這些一樣大的孩子,卻還不能夠具備足夠的社交能力,更不能接觸的同齡之外的一些人際往來,這是一些孩子上了幾年學之後,和自己的親戚、鄰居等人都不熟悉。而那些沒有寄宿的孩子,則大不一樣,他們不但可以經常和父母互動,還可以與周圍的親戚及鄰居們相互往來,如此幾年過去社交能力但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

三、影響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係

話說最好的親子教育是陪伴,如果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就把他送去寄宿制學校,那麼父母也就失去了陪伴孩子長大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親子之間情感交流與互動,從而使孩子體會不到濃濃的親子關懷。這也是一些孩子往往會認為父母不喜歡自己想拋棄自己,不願意和自己相處的原因,甚至有很多孩子都因此產生了心理問題。

由此可見,白巖松所說的「再辛苦也不能讓孩子寄宿」是很有道理的。不過呢,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情況,我們只有能有抽時間來照顧孩子,相信哪位父母也都不捨得對自己的孩子棄之不顧的。

但如果實在是抽不出時間去完全照顧孩子的話,那那麼「寄宿制」的學校也未必不是一個良好的選擇。畢竟,大多數的學校都是很正規的,都是適合孩子學習與成長的樂園,如果家長能經常與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生活與學習的真實情況,應該還是不錯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帶給孩子的傷害,很現實
    這篇文章深深觸動了廣大父母的心,現在多數中學孩子都是住校,父母忙的孩子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寄宿生活。整天忙碌的父母只顧著給孩子送吃的用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對孩子寄宿的真實生活一無所知。白巖松談寄宿帶給孩子的傷害,很現實白巖松是我國一位比較知名的主持人,曾主持過《新聞1+1》、《新聞周刊》、《東方時空
  • 堅決不讓孩子上寄宿,白巖松另類育兒觀,值得父母反思
    ,白巖松拒絕孩子住宿,背後原因感人 關於孩子上寄宿這個問題,很多父母都感觸頗深,尤其是一些將孩子送去寄宿學校的父母,大多會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但是仍然有些父母在觀望,認為孩子住宿,如果沒人監管的話,自制力弱的孩子,基本上就等同於放飛了自我。
  • 白巖松:就算是付出再多的辛苦,我也堅決不同意我的孩子上寄宿
    曾表示:就算是付出再多辛苦,我也堅決不同意我的孩子上寄宿。此觀點一出,立即引來眾多家長的不解,白巖松對此也做出了回應,為什麼自己那樣不贊同孩子上寄宿?,孩子內心在「滴血」的同時也是孤獨的,他們渴望父母的陪伴,渴望每日享受家庭的溫暖,然而現實毫不留情的告訴他們「你的想法就是天方夜譚」,這是一種極不利於孩子內心健康發展的傾向。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話,揭開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
    孩子是選擇住校還是走讀,同樣牽動著許多父母的心。這其實也怪不得父母,看著自己從小照顧到大的孩子,一下子需要獨立生活,父母們除了欣慰,更多的是充滿擔心:孩子能不能照顧好自己?孩子會不會和其他同學鬧矛盾?孩子受委屈怎麼辦?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話,揭發寄宿學校的現實危害
    事實上,孤兒院的孩子從小就過著集體生活,自理能力也比普通孩子要強,但是這些孩子到了成年往往並不會很出眾,甚至可以說比較差。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大都有較重的心理問題,他們也沒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懂得評估自己的價值。
  • 白巖松:堅決不讓孩子住校!走讀還是寄宿,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如果就近選擇不太理想的學校,又有些不甘心,這就面臨著兩難選擇!讓孩子寄宿,壞處是一周或者更長的時間見不到孩子,一方面想孩子,一方面擔心孩子。好處是能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白巖松一次在採訪中說到,「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白巖松為什麼堅決反對讓孩子住校呢?說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
  •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寄宿」,他這麼說,究竟是為什麼?
    導讀: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寄宿」,他這麼說,究竟是為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寄宿」,他這麼說,究竟是為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白巖松痛批學校寄宿:「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背後原因很現實」
    另一方面是出於孩子的原因,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特別是小城市或者農村的孩子,被送到寄宿學校的孩子肯定是那些不怎麼愛好學習,可能還會打架逃學的孩子。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在一次對話訪談節目中直接表示,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特別是寄宿學校,對孩子的傷害很大,背後的原因也很現實。
  • 「再累也不能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傷害了孩子,家長:很對
    文/璇璇說育兒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因為很多家長會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或者為了減少孩子帶給他們的壓力,就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去管理,其實寄宿學校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帶來的都是好處。白巖松說出了寄宿的傷害,家長:真實白巖松是我國一位央視的著名主持人,也是中國內地的記者作家,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
  • 「再累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成長的傷害,蠻現實
    前兩個星期,我們這邊學校紛紛都開學了,表姐也把兒子送去了寄宿學校,7歲的男孩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打了五次電話哭了5次,孩子回到家後也沒有了平時的歡聲笑語,離別時的樣子讓人看著心裡難受。現在很多孩子早早就開始住校,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花了錢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寄宿,看似能夠鍛鍊孩子心性和自主能力,但危害也是相伴相行。
  • 白巖松談寄宿制:「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他為什麼這麼說?
    目前在在國內很多的初、高中都為學生提供住宿,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寄宿學校。但是自從住宿現象漸漸普遍之後,很多家長就開始思考孩子究竟是住宿還是走讀好呢?各位家長的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些家長認為住宿學校可以免去家長和孩子在上下學的路上來回奔波的麻煩,學校和老師還能夠幫忙照料相對比較放心;但也有許多家長卻認為,孩子住在學校,自己平時沒法一直見到孩子,萬一孩子背著家長學壞了怎麼辦?
  • 白巖松:我絕不會讓孩子住校,其實適合的孩子,寄宿能有不少好處
    白巖松公開反對「寄宿」這件事,他曾在節目中說:「我和我的妻子就算是被打死,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但是,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遲早是要獨立生活的,「寄宿」就是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最好途徑。最近,上海一所中學,有一位學生在開學一周左右,就打電話哭著喊著要回家,原因是孩子總是和同學吵架、自己不會洗衣服,並且他認為自己實在是沒辦法去融入集體宿舍。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危害,這3類孩子不適合寄宿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給娃的傷害,讓人非常心疼這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白巖松和妻子針對孩子寄宿的問題,明確表態說:「我和妻子再苦,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容易在寄宿生活中受到傷害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共性。這3類孩子不適合寄宿,家長要重視1.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有些孩子因為父母工作的緣故,不得不從一年級開始就選擇寄宿生活。
  • 白巖松談寄宿制:「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究竟為什麼?
    白巖松一直是大眾比較喜歡的新聞主持人,在他的那裡永遠能夠聽到耿直和真性情的話語,近日看白巖松在一則視頻中說道:」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在學校,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究竟是為什麼白巖松會如此反對孩子住校呢?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慮,今天大家來一起討論一下。
  • 白巖松:再苦都不讓孩子住校,背後原因很現實,真相引人深思
    現在開學了,很多學生返回學校過上了集體生活,初中寄宿生很普遍,有的私立學校,甚至從小學就開始寄宿。讓孩子寄宿的家長,一是工作太忙,沒時間照顧孩子,二是希望孩子能早點學會獨立、融入集體生活。看似沒什麼問題,卻引來了央視名嘴白巖松的強烈反對。白巖松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
  • 一年級就步入寄宿生活,孩子睡覺不敢蓋被子,背後原因太扎心
    @冰童的主角:不是我捨不得他吃苦,自己一年級就開始了,到了四年級還哭鼻子想家,所以我不會讓他住校,該經歷的遲早會經歷,為什麼不讓他心智成熟一點呢? 在網友們激烈的言語中不難看出,對於孩子過早住校是一件「殘忍」的事,可對於這些孩子的父母來說,相信也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吧。有人說孩子提前住校可以鍛鍊他們的獨立性,也是有好處的。
  • 白巖松:打死也沒把孩子送寄宿,父母了解這3點原因後,再做考慮
    其中白巖松就表示:打死也不會把孩子送寄宿。白巖松:打死我也沒把孩子送寄宿白巖松是一位頗受大眾喜愛的節目主持人,他的育兒觀念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在某一次的節目之中,白巖松就曾公開表示:「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寄宿。」
  • 「我決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坦言寄宿給孩子的傷害,講得很真實
    ,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不說,還能夠加速孩子融入集體之中,讓孩子有團隊意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孩子住校之後家長們就可以省心很多,不用天天忙碌在照料孩子上,而另一方則認為讓孩子住校弊大於利,為什麼呢?白巖松曾在一次節目回答過,面對對方的提問,白巖松思考了一會兒便直言:&34;緊接著他就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向眾人坦言寄宿生活將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雖然言語很是直白,但內容卻十分真實。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所以,很多父母在小學階段就給孩子去上寄宿學校。但是孩子去了繼續學校以後,家長又開始擔心,孩子在裡面會不會不適應,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想爸爸媽媽等。甚至有父母在網上發帖說,後悔讓孩子去寄宿學校,難道寄宿學校對孩子有危害?白巖松:"打死我也會不讓孩子住校"!
  • 「打死我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的傷害,令人心疼
    九月初是個大學校神獸回籠的日子,很多家長都鬆了一口氣,但是也有一些需要從原先的學校畢業,並前往新環境的孩子的家長可就皺起了眉頭,腦子裡布滿了很多的煩惱。這不,鄰居家的孩子今年上高一,因為新學校離家很遠,所以隔壁的家長很擔憂孩子的健康、飲食等問題,只能祈禱孩子一個人在學校可以注意身體,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