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蘇小門前柳萬條》中,如何做到用詞傳神,寫活了柳樹?

2020-12-13 年輕那麼短暫

本文系作者年輕那麼短暫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楊柳枝蘇小門前柳萬條》溫庭筠這首詞,溫庭筠主在寫柳,這是一首詠物小令,通篇寫柳條飛揚的姿態,用詞傳神,寫活了柳樹。既是寫柳樹的詞,一定免不了進行一番對比,作者尚有另外一首寫柳樹的詞,名為《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兩首詞對比起來,所描寫的具體的柳樹不同,寫的地點不同,因此內容上也就有所差異。但溫庭筠的藝術風格則是統一的,即婉約、含蓄、絢麗。現在,就讓我們跟著詞人的筆調,前去他描寫的西湖風情裡遊走一番。蘇小小家門前栽種了很多低垂的柳樹,到了春日時節,一棵棵柳樹的絲絛千條萬條地垂掛在西湖水面,遠處的西湖美景便在這細細長長的柳絲中,若隱若現。

柳樹的繪圖

雖然,在這裡實寫的是柳樹,但其暗指的卻是作者很羨慕西湖歌女蘇小小的江南自古多名女,錢塘的秀山媚水就曾孕育了一批才貌雙生活狀況。青樓名女,蘇小小就是其中一個。她原本出生在錢塘一戶家境殷實的人家,家中長者曾為官,奈何世道混亂,晉亡後一家人逃難來到錢塘一帶。當時,蘇家尚有一些積蓄,初來乍到,他們一家人決定以做些小買賣為生。蘇小小的父母,就這樣成為一戶富庶的商人。因為小小是家裡的獨生女兒,所以從小就受到了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

江南的名女繪圖

而她之所以會取名為「小小」,也是因為自小長得嬌小玲瓏,十分討人喜愛。蘇家不但是有名的富商家庭,更深受書香薰染,因此蘇小小從小就十分熱衷讀書,她天資聰穎,能書善詩,很有才華。但上天卻不肯給這個可愛的女孩一個美滿的結局,在她長到十五歲之時,父母不幸雙雙去世,只留下她一個人,孤苦無依,甚是可憐。失去了雙親的蘇小小,獨自一人生活在碩大的庭院,她的心中無限悽涼。由於睹物思人,她不能忍受這傷感的情緒,便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來到了城西的西泠橋畔。

能書善詩的繪圖

當時,蘇小小已名聲在外,很多人聽說她新來此地安居,便從附近趕來,求約見。在這眾多人之中,小小愛上了一個名喚阮鬱的貴家公子,兩人感情甚好,形影不離。然而,這對有情人卻註定是苦命鴛鴦。由於小小當時已入青樓,成為歌女,雖然她賣藝不賣身,仍舊生性純潔,但外面的人哪裡肯真的相信她的冰清玉潔?不久之後,當阮鬱的父親得知自己的兒子跟妓女廝混的消息後,不由大發雷霆,立即差人將兒子綁回家中,從此不許兩人有任何來往。這可害苦了痴情的蘇小小,自從情郎離去,她整日憂心忡忡,時不時撲向大門外,去看她的情郎是否回來。

憂心忡忡的繪圖

然而,流光飛逝,轉眼一月過去,她什麼都沒等到。她不甘心,繼續全心全意等待心上人,這一執著,就是一年春秋。漸漸地,她失望了,雖然她不相信情郎是個薄情之人,會這麼快就將自己忘記,但人海茫茫,倆人又無書信來往,她心裡只感覺深深地失望,終於氣息不暢,臥病在床。正在她經歷苦難之時,遇到了一個上京趕考的書生,此人名叫鮑仁,因為盤纏短缺,停在半途。蘇小小實乃一位有情有義的女子,她當即變賣自己的首飾,幫助這位書生湊足盤纏,讓他上京去了。沒有想到的是,還未等到這位書生歸來感謝,蘇小小便因為感染風寒,最終體衰虛脫,一夜之間香消玉殞,當年她只有求約見。

蘇小小的繪圖

當年她只有24歲。鮑仁來了,他金榜題名,順利地考取了功名,當他乘職務之便,千裡迢迢來到杭州探望蘇小小時,卻不想只趕上了她的葬禮!當即,他撫棺大哭,將小小安葬在了西泠橋附近的一處山水之地。從此,佳人魂魄,與青山碧水相伴永生。後來,這裡迎來了很多錢塘的文人騷客,人們自願來此憑弔,當地人甚至為此專門修建一座「慕才亭」,亭上題寫一副楹聯:千載芳名留古蹟,六朝韻事著西泠。

「慕才亭」的繪圖

蘇小小的故事盪氣迴腸,與文中春柳交織一起,更使春柳鍍上一層可嘆、可憐的韻味,這也正是西湖之柳的獨特之處,因別處斷然沒有這樣優美的風情。蘇小小的故事固然可嘆,她門前的柳樹更是獨特:「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陸遊曾寫《晚行湖上》:「高林日暮無鶯語,深巷人歸有犬隨」。想必會是這樣一種美妙的景象:夕陽西下,陣陣晚風吹來,蘇小小家朱紅色的大門早已緊閉,四下寂靜無聲,唯有春風吹起,柳枝紛飛,別是一番輕柔景象,看起來就像是一位細腰美人在跳舞。

細腰的美人繪圖

品讀這首詞,應當講求一定的意境。唯有深刻理解此處景與人的統一,才能在柳枝中尋覓一代名女蘇小小,以及透過蘇小小的身姿更懂得柳樹的丰姿。尤其是那一句「深閉朱門伴舞腰」,不但寫到柳樹的可愛姿態,更描寫了古代女性美麗的腰肢,景物與人相互融合,方才形成一個豐富、有趣的意境。讀者可從作者詠物寫人這一創作手法中,客觀地體會作者所寄託的情感。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溫庭筠對色彩的準確把握,在這首詞中也有極好的體現,比如朱門、黃鶯、金線,三者迭加一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使讀者眼前一亮。

參考資料

·《楊柳枝蘇小門前柳萬條》

相關焦點

  • 終於明白送別詩詞為什麼要寫柳樹,原來柳樹代表這麼多意思!
    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枝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溫庭筠寫了首更絕的折柳送別的: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
  • 文章的生動傳神源於細節
    王安石為了寫活春風,曾反覆試過「吹」、「到」、「過」等詞,最後煉出「綠」字,也便有了「春風又綠江南岸」 這樣的千古絕句。今天,我們的學生在寫作上,往往寫不出活的文章,寫不活的原因就是在細節的描寫中出了問題,出了哪些問題呢?1.缺少用細節點綴文章的意識,沒有細節描寫。
  • 北宋宰相寫春天柳樹,28字宋詩無一「柳」字,卻處處有柳樹的影子
    這種含蓄也體現在很多的詩詞之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李商隱的那些經典古詩,寫得很抒情,很朦朧,卻就是不知道他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這其實就蘊含了含蓄的意味。 還有很多的詩歌,把所要表達的東西蘊藏在詩句當中,但是全文卻力爭避開這個字。比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寫的是春天的柳樹,但是全文沒有出現一個「柳」字。
  • 揭秘書法家寫字傳神的奧秘,用「行書、行草」字體,寫得格外精神
    揭秘書法家寫字傳神的奧秘,用「行書、行草」字體,寫得格外精神。「行書、行草」字體,能快寫,顯得瀟灑流暢,而被很多朋友青睞。寫字的目的就是要傳神,古代傳承下來的寶貴的精華之處,就在於字的神勢,如果只是一味的練筆畫、結構,而不去琢磨字的神勢,是寫不好字的。下面,舉一些例子,說明怎麼才能寫得傳神。傳神這個詞太過於玄乎,就當說成「精神」好了,換句話說,怎麼寫字才精神。
  • 柳樹青青,詩詞相映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送別》——王之渙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譯文:春風中的排排楊柳樹,沿著護城河兩岸呈現出一片綠色。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麼方便,應該是要分別的人兒太多。《臨江仙·寒柳》——納蘭性德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 如何用好英文中的小詞?
    復旦大學英文系教授、《英語慣用法詞典》編者葛傳槼先生在《向英語學習者講話》中這樣寫道:We are apt to neglect common
  • 小學生寫人作文怎樣運用肖像描寫把人物寫活
    中小學作文中最常見的記敘文是寫人的和記事的,無論是寫人的還是記事的,都離不開塑造人物形象,然而看似最常寫的文章,中小學生寫起來卻很難寫好,關鍵的一點在於,不知道如何塑造人物才傳神,今天小徐老師就從肖像描寫入手教會大家如何塑造傳神人物。
  • 傳統園林植物柳樹賞析:楊柳依依,報春來——報春雅樹,楊柳!
    為什麼在《水滸傳》中,倒拔的垂楊柳只有一棵柳樹?事實上,楊柳並不是楊樹和柳樹的並稱,柳樹被稱為楊柳,坊間關於楊柳之名的來源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隋煬帝於大業元年下令開挖濟渠和邗溝,並令人在岸邊廣植柳樹。種完柳樹後,隋煬帝為柳樹賜姓「楊」,而柳樹便被人們稱為楊柳。
  • 《攤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麼時候寫的,詞中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李清照繪像這首詞創作於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描述的是普通的生活場景,自然而然地輕描淡寫,讀來卻扣人心弦。書中別集卷七專門記載了「豆蔻熟水」的製作方法: 「夏月凡造熟水,先傾百盞滾湯在瓶器內,然後將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則香倍矣……白豆蔻殼揀淨,投入沸湯瓶中,密封片時用之,極妙。每次用七個足矣。不可多用,多則香濁。」像「熟水」一樣,「分茶」也是宋代人們以沸水衝茶而飲的一種方法,這種烹飪方法在宋代還是很講究的。
  • 春天桃花美的古詩句,寫桃花最出名的古詩詞名句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尋李九莊》詩。朋友的家住在桃花盛開的溪水邊,一條清清的溪水從門前流過。15.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唐張旭《桃花溪》詩。桃花整天隨水漂流,桃源洞在桃花溪的哪一邊呢?用晉陶潛《桃花源記》為題材,寫出桃花溪清幽明麗的景色。
  • 從BBC近期報導中學到的小詞活用
    「囊括」奧斯卡大獎竟然可以用小書包(bag)表示? 2. 如何用step表示「辭職」和事業上的前進與後退? 3. 萬年不變的寫作句式last but not least如果分開要怎麼用? 4. 如何用簡單的詞彙表示「情況不那麼明朗」?
  • 《宋詞三百首》中姜夔的這首絕妙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
    《宋詞三百首》中的這首絕妙相思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初春已至,萬條垂下綠絲絛。古來文人墨客,對於柳樹的讚美不在少數。因諧音「留」而寓意深刻。清代納蘭性德一首《臨江仙寒柳》詞精妙絕倫,「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 初來夜雨誰忍顧,鳥鳴添聲楊柳枝;花落閒庭,可有雁書寄相思
    楊柳枝花落殤,月如霜。夜蒼蒼,最迷茫。感悟,思索,用微笑觸摸自己心靈跳動的脈搏,那是靈魂不老的傳說。楊柳枝花落閒庭,風舞蘭窗。一指流光,且容我將深情溶於筆端。墨香一箋,且讓我將落寞寫進流年。詩詞小常識:按《碧雞漫志》記載,《楊柳枝》曲,是七言四句詩。唐宋時期,詞人們將每句下各添三字一句,這是唐時的和聲,多側字起頭,第三句也是側字起,叫做《添聲楊柳枝》,又名《賀聖朝影》、《太平時》。此調有唐宋兩種格式,唐詞換頭句押仄韻,宋詞換頭句押平韻。《詞譜》共收錄3種體式。
  • 怎樣在寫作中做到精準用詞?
    整句話顯得過於晦澀拖沓,改成下面這個版本會好很多:I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 at an older age and set out with ambitious goals of achieving fluency in it.為了更好地表達思想,我們在寫作中要注意單詞的使用語境以及常用搭配。
  • 俗語:「門前一棵柳,金銀財寶往家走」,屋前能種柳樹嗎?
    農村的房子相對比較寬敞,而且一般都有前後院,即使不大,也一般都有一小片空地,加上以前的農村生活條件苦,不像現在有風扇、空調可以降溫,一般都是手拿扇子扇風或者是在屋外樹下乘涼,所以在過去的農村,很多人喜歡在門前種樹,不僅能看起來朝氣蓬勃而且能乘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句與種樹有關的俗語「門前一棵柳,金銀財寶往家走」,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有道理嗎?
  • 張先很美的一首詞,訴說了愛情中的的悲歡離合,令人心醉
    愛情中有歡聲笑語,也有很多的痛苦惆悵。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 李清照很經典的一首詞,把生活細節描寫的活靈活現,寫的很是唯美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李清照,無論是她的詩作,還是他的詞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不管是描寫愛情,還是詠物,那都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也正是李清照的偉大之處,人們通過閱讀他的作品,不但可以享受到文學的美,同時也能夠看到李清照,對於生活細膩的描模,極其的傳神,所以她的很多詞,那都是值得一讀。
  • 婉約派經典,溫庭筠詞全集(珍藏版)
    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採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 《詩經》中把美人寫得最生動傳神的,當屬《衛風·碩人》
    《碩人》不僅開了寫美文誇讚美人的先河,題詠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是成為美人題材描寫的No.1。清代疑古達人姚際恆在其代表作《詩經通論》中評價說:「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1.不僅出現在《詩經》中,還記錄在《論語》裡《詩經》中出現描寫美人的句子,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桃夭》《蒹葭》等眾多詩篇,寫盡了良辰美景,那麼,又怎能少了唯美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