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離婚夫妻上演「奪子大戰」
經過法官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我們來看看今天這個案件
爭吵不休的春節
2019年的春節前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本是大團圓的時候,八歲的朵朵卻躲在房間裡不敢出房門,外面的父母又在無休無止地爭吵。正處在天真浪漫的年紀的朵朵,本該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卻不得不面對成人情感世界的冰冷和無情。
朵朵的爸爸阿健和媽媽莉莉2010年經人介紹認識相戀後,2011年組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不久後就生下了可愛的朵朵。但婚後,阿健和莉莉漸漸產生了一些矛盾,常常因為家庭瑣事發生爭吵,日積月累的摩擦中,夫妻間本該有的信任和尊重也隨著時間而消失。2016年,莉莉開始與阿健分房居住。2019年,阿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莉莉離婚,法院判決不予支持。因雙方感情並未得到修復,2020年初,阿健再次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
審理中,已經很久沒見到朵朵的莉莉,在看到朵朵後潸然淚下,但朵朵拘謹、躲閃、失落和無助的樣子刺痛了莉莉的心。莉莉表示其同意與阿健離婚,但堅持要求朵朵由其撫養,而阿健也不願放棄朵朵的撫養權,兩人都爭著想撫養朵朵。
溫情調解後巧斷紛爭
經辦法官在詳細了解了原、被告雙方的真實想法後,以家庭和孩子為出發點,通過疏導情緒以及換位思考等調解方式,讓阿健和莉莉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應對家庭承擔起的責任。
由於雙方在孩子撫養權問題上針鋒相對,毫不退讓,經辦法官針對阿健和莉莉都想撫養朵朵的問題,提出了「共同撫養權」的調解建議,結合本案的具體情況,提出朵朵由阿健和莉莉共同撫養,定期輪流與朵朵共同生活,上學期間由阿健撫養,放假日由莉莉撫養,各自撫養期間撫養費由各自承擔。這樣不會剝奪任何一方的撫養權,既不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又可以使孩子同時享有父愛和母愛。
經辦法官在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中找到的「第三個方案」,巧妙協調,促使雙方互相讓步,最終,阿健和莉莉表示願意放下心中的包袱,接受經辦法官提出的共同撫養的調解方案,並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當庭籤下了按上學周期共同、輪流撫養朵朵的調解協議。這種調解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護朵朵的權益,讓朵朵儘可能地更多享有父母完整的愛,也為朵朵的健康成長提供和睦美滿的環境,巧妙地化解了法理與情理衝突的難題,也真正達到了案結事了的效果,為案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調解幾天後,經辦法官收到莉莉發來的阿健和莉莉帶著朵朵去遊樂園遊玩的合影,陽光下,朵朵的笑容很美!
【法官有話說】:
家庭是未成年子女上的第一個課堂,而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任導師,父母日常的言談舉止是未成年人的教材。未成年子女是祖國的花朵,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雙重關愛。
基層法院綜合民事庭辦理的案件中離婚案件所佔比例很重,其中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爭議的更是佔據「半壁江山」,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上升。
離婚案件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案件,其中融入了更多的親情糾葛或家庭內部矛盾,庭審中當事人易情緒激動,矛盾問題也更加尖銳,調解中可將心理疏導、「背對背」調解運用到離婚案件審判中,緩解雙方的緊張對抗,幫助當事人的負面情緒得到合理宣洩,引導其正視家庭責任的承擔。
離婚會導致家庭的解體,一定程度上已經給未成年子女帶領情感傷害。因此,在處理離婚案件中涉及子女撫養權問題上不當要正確適用法律,還需注重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努力保護脆弱的心靈,注意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將他們的心理傷害降到最低,提前進行正向引導和心理幹預,盡最大可能做好妥善安排,保持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學習穩定性和延續性,使其不因父母婚姻關係的解除給未成年人心裡造成陰影。
本案經辦法官充分考慮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聯繫及需求,提出的共同撫養權的調解方案最大限度地考慮了雙方當事人的訴求,也保護了未成子女的權益,共同為未成年子女營造輕鬆愉快、溫暖和睦的氛圍,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
此次調解注入司法柔性和法官溫情,將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審判司法功能與社會功能有機結合,體現了司法為民與人文關懷的精神,在審判工作中傳遞著法律的溫度。
相關閱讀
☞【調解那些事·一】走進塵封的倉庫——以調促和化繁為簡
☞【調解那些事·二】金錢糾紛親戚反目 悉心調解親情破冰
作者:許華望 鄭曉婷
編輯:黃酉
歡
迎
關
注
漳州市
薌城區人民法院
原標題:《【調解那些事·三】共同撫養巧止紛爭 子女終獲幸福童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