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心理關愛之療愈抑鬱的內在小孩
對於現代人來說,誰要是沒點抑鬱情緒,說起來都有點不合群的嫌疑。於是,作為從眾的一員,我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與抑鬱來了個不期而遇。當然,我和他並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日久生情。開始的時候,只是偶爾遇見他,後來就經常遇見他,再後來,我就愛上他了。你可以想像與抑鬱相愛的結果,就是從朝夕相伴到形影不離;最後,我與自己失去了聯繫,只剩下抑鬱在心裡。
有人說痛苦會上癮,原本我是不信的;但是,與抑鬱相愛之後,我發現這句話無比正確。因為與抑鬱相愛的日子,是痛苦的日子,而我拼命掙扎卻始終不想遠離。或者說,不是不想,而是無法遠離!我的頭腦比較混亂,無法看清晰;只是在每一次想要與他分手的時候,都帶著一絲留戀;卻又在每一次與他相處的時候,都生出一種抗拒。
這樣下去不行。
我聽到我的家人們這樣討論,但卻不明白他們討論的意義。然後,他們帶我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見了一個陌生的人。他們告訴我,這是度麥學苑的心理諮詢師,她會陪伴我成長,讓我找回自己。當時我還覺得奇怪:「我把自己弄丟了嗎?」
這個心理諮詢師有點奇怪,她不會說抑鬱的壞話,反而告訴我,讓我試著看到「抑鬱」。是呢!我已經和抑鬱相愛了那麼久,可還沒真正見過他的樣子。在她的帶領下,我閉上眼睛慢慢地放鬆下來,並試著去想像抑鬱的樣子。我終於看到我愛了很久的抑鬱,他有蒼白的臉,雜亂的頭髮,黑色的衣服,還有扭曲的表情。他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縮在樓梯間的角落裡。當我看到他的時候,他甚至都沒有看我一眼,只是呆在那裡。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只是看著他而已,就覺得他和我悄悄地拉開了距離。
接下來,諮詢師請我對他說:「我允許你的存在,我接納你的存在。」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我當然會說。只是說這句話有什麼意義呢?我在心裡看著抑鬱,然後對他說了這句話。他依然不理我,我想他可能沒聽到,於是又說了一次。果然,他轉過頭看了我一眼。從他的眼睛裡,我看到了好久不見的自己。
這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會定期來這裡諮詢。而我的諮詢師或是聽我傾訴內心的感受,或是靜靜陪伴我哭泣,或是和我玩一會兒OH卡牌讓我探索自己的內心,或是陪我擺一個沙盤去成長自己。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就在這樣的陪伴中漸漸戒除了已經成癮的痛苦,放下了與抑鬱相愛的糾結與抗拒。
抑鬱不見了,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裡。只是原本在我心裡揮之不去的團團迷霧慢慢散去,讓我的心恢復了月朗星稀。我想,是因為我已經不愛他了吧?或者是因為我已經找回了自己?但是,原因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經能夠找到生活的快樂和生命的意義。
那段與抑鬱相愛的日子,開始變得模糊,唯有內心曾經體驗過的無助感,讓我永遠不能忘記。但是,那沒關係。因為在這段時間的療愈中,我已經學會了感受自己、愛自己,我已經能夠隨時覺察自己、看到自己所有的情緒。
我知道,也許有一天,抑鬱還會在某一個時刻悄悄回到我的生命裡,但我不再恐懼。我相信,如果不是我不肯放手,他就只是我生命的過客,不會做過多的停留。只要我能一直愛自己、做自己,那曾經與我形影不離的抑鬱,就會在我微笑的目光中,悄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