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作文秘訣》

2020-08-28 商中學人

1

魯迅先生有篇文章叫做《作文秘訣》,其中有這麼一段:


譬如罷,作文論秦朝事,寫一句「秦始皇乃始燒書」,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須翻譯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這時就用得著《爾雅》,《文選》了,其實是只要不給別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動手來改,成為「始皇始焚書」,就有些「古」起來,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簡直有了班馬氣,雖然跟著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這樣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稱為「學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雜誌上投稿。

2020年高考,浙江考生那篇《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就讓我產生了這種荒謬的感覺。這位考生和魯迅都是浙江人,不知是不是紹興老鄉?

不必全文引完,光看這些就足以令人忍不住想說:不能好好講人話嗎?那些生僻字詞、生僻典故完全可以去掉,完全可以用通俗語言將意思表達得更加曉暢明白。作者這麼寫,無非是掉書袋和炫技而已。

考生為了博高分而投機炫技,其實可以理解。但糟糕的是浙江作文閱卷組的最終判斷。起初,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這篇作文打了39分,這是正常人的反應。然而,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後,閱卷組組長陳建新教授一錘定音,滿分!

這是一種怎樣的示範引導?這會不會讓很多考生解讀為,堆砌若干生僻字、生僻典故、外國名人名言,就有更多機會得高分?

畫虎不成反類犬。資質尋常的考生如果也按照這種思路來寫文章,他們的作品絕對會比這篇滿分作文更糟糕。


2

又想起2001年江蘇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蔣昕捷

這篇文章當時能轟傳全國、獲得廣泛讚譽的主因,就是作者別具一格地全文使用通俗文言。

不過《赤兔之死》並不晦澀,曉暢易懂,有正常中學文言閱讀能力的人都看得懂。蔣昕捷後來做了記者,幾年前我曾參加過一個論壇活動,當時正在《南方周末》工作的蔣昕捷擔任主持人,餐桌上一起吃過飯,感覺是很儒雅謙遜的一個人。後來聽說他轉型去了某家大型電商公司工作,祝一切安好。

回到正題。當年蔣昕捷的這篇文言作文得了滿分,後面幾年真出了不少文言寫作模仿者。如今這篇《生活在樹上》的作文得了滿分,恐怕也會造成這種影響。


3

最後,我想說的是:引用生僻字詞、典故的寫作手法看似高深嚇人,其實卻是最容易在未來社會中被人工智慧AI所取代的。你所能死記硬背的生僻詞庫、名人名言,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與AI相比。當把若干關鍵詞輸入這種自動寫作的APP軟體裡,它會迅速生成一篇引經據典、文採斐然、似懂非懂、朦朧感十足的佳作,完成時間以秒計。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要說現代的,自己的話;用活著的白話,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說出來。」

對了,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的組長陳建新教授還是浙江省魯迅研究會常務理事,他理應很明白這個道理的。

說人話!

相關焦點

  • 除了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還有哪些新奇的作文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除了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還有哪些新奇的作文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據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介紹,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那篇浙江高考作文究竟應該給多少分?魯迅、葉聖陶早就給出答案了
    對浙江考生那篇《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怎麼看?魯迅先生的《作文秘訣》與葉聖陶先生的《重讀魯迅先生的<作文秘訣>》裡邊的很多話,簡直就好像昨天看了這篇滿分作文才忍不住說的。從此看來,魯迅先生提倡白描雖然將近半個世紀了,咱們現在還得提倡。魯迅先生的這四句「秘訣」:「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其實是作文的要道,對咱們非常有用,應該把它看作座右銘。魯迅就是魯迅,鞭辟入裡。總是一針見血。葉老先生就是葉老先生,溫文爾雅,總是循循善誘。
  • 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存在啥毛病?魯迅早就一語道破其中玄機
    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軒然大波,各路大神紛紛出聲,指出一堆毛病,小編也蹭個熱點,說說這事。其實該篇作文存在啥問題,周老師早就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一語道破其中玄機了。作文開篇寫道: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魯迅作文秘訣:浙江滿分作文,真的只能給39分——兼論文學的本質
    標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人們熱議。我也是無意中看到這個消息,一看還有海德格爾,據說語言還晦澀,這就激發了我的興趣,畢竟搞哲學的人是比較喜歡看深奧晦澀的東西的,這可能算是職業病吧。但是仔細拜讀完之後,我是大失所望的,覺得這篇文章寫的並不好,第一位評閱人給了39分,我倒是覺得挺合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是好文章還是當代八股文?
    按說,我沒有資格來評判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作為一位理工女,文學渣渣,文學名著《尤利西斯》翻過3遍,每遍閱讀不超過100頁,讀不下去。我還是一位哲學渣渣,買了幾十本哲學書籍附庸風雅,叔本華、康德、馬克思的文章也是翻了又翻,沒一本看完。這篇滿分作文,既有哲學,又有文學。
  • 惹爭議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魯迅能打幾分?
    近期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在網上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熱議,該滿分作文由閱卷組幾位老師共同評分,且得到閱卷老師的高度評價,但為何並不能服眾?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細品可以發現,這篇文章有三大特點:1.
  • 看完「浙江高考爭議滿分作文」,想起幾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看懂了嗎?這不是研究生的論文,也不是哲學家的著作,更不是翻譯的文獻,而是今年浙江高考一篇學生作文的第一段。整篇文章,基本上就是這個基調。該作文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另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作文被公開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陳平原當年那篇轟動全國的高考作文,誰更好?
    今年浙江高考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火了,但也爭議不斷。我倒認為,滿分50分的作文,這篇作文給予滿分,倒是不太合理,我認為最好最多給46分,扣掉4分,理由是這樣的:晦澀的詞語太多,對於普通讀者而言,影響閱讀速度,如果它不是一篇高考滿分作文,放在網上,誰會主動去看,誰會把它看完呢?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2020-08-05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日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 《一噴一醒》,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想到的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全文出現了9個生僻詞: 嚆矢、振翮、肯綮、祓除、孜孜矻矻、覘、洵、玉墀、婞直。 與上面9個詞相比,「濫觴」真算不上什麼。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
    日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熱議。姑且不提文中提到的卡爾維諾、維根斯坦、麥金太爾等人名,以及所使用的振翮、一覘等生詞,單是篇首第一句話「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已經讓很多讀者望之卻步。文章是好是壞,網上眾說紛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浙江教學月刊在刊登該文章時也做了相應的點評,點評中表示,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 39分,但後面的兩位閱卷老師都給出了 55分的高成績。因為閱卷老師給出的成績誤差比較大,所以審查組的老師認真讀了這篇作文,一致決定給出滿分成績。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其實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卡爾維諾的代表小說《樹上的男爵》化用。
  • 爭議很大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究竟長什麼樣
    浙江滿分作文今年受到較大的爭議,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的題目,是這樣。讀著讀著,就會有這樣的感覺,第一遍看不懂,第二第三遍還是不懂,懷疑以自己的智商,根本不配看滿分作文。但搞笑的是,有網友用用「文章生成器」生成了一篇文章,竟然與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高度相似。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為模板化作文
    所以對《生活在樹上》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人們的看法也是毀譽參半的,甚至認為它不值滿分的人,可能要更多一些。有網友認為,《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有諸多缺點。比如說,部分語句不通順,過量引用像拙劣的翻譯,過量使用生僻詞語,以及邏輯混亂等等。
  • 能讓高考作文滿分的畸形公式,你願意學嗎?
    能讓高考作文滿分的畸形公式,你願意學嗎?遙想高中時期,多少同學為了湊夠800字數要求的作文絞盡腦汁,連頭髮都快抓禿了。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高考作文和數學題目一樣,也有著一套公式,只要學好這個公式,寫出高分作文就不成困難。這個公式,就藏在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裡。
  • 互動:那篇「高深」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
    最近,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一篇故意寫生僻字詞、抖冷門哲學術語概念的高考作文,到底能不能當滿分作文?滿分作文及浙江考題詳情支持者認為,這篇文章表面感覺生僻和高冷,但實則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切題,有邏輯,語句好,比起很多考生陳舊又泛濫的名人名言引用,這篇作文引用得新穎、到位,顯出思考深度。
  • 感謝那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打破了一個潛規則,惠及全國千萬考生
    感謝那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打破了一個潛規則,惠及全國千萬考生。浙江省教育廳新近回應了「滿分作文」事件,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下課:停止陳建新老師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其餘涉及問題進一步調查。浙江省教育廳的回應給傳得沸沸揚揚的「滿分作文」事件定了一個調——陳建新在這個事件上處理不妥,存在問題。這就打了那些想給陳建新洗白的教育界某些大佬們一記重重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