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太做了截肢手術後依然非常陽光。
鐘太的家屬向記者展示遺體捐獻證書。
7月25日下午2時,鍾道生在病房走廊的凳子上靜靜地坐著,神情裡透著悲傷。「昨天晚上,鐘太非常清醒,說話的聲音也非常洪亮,他對我們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以後好好生活。』」鍾道生說。
此前一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聊城市復退役軍人醫院的病房裡看到,51歲的鐘道生正在照顧生病的兒子鐘太。一張鐘太捐獻遺體的證書放在旁邊的病床上,格外顯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實習生 李永鑫 謝廣勇
直面病魔
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
2012年,鐘太從福建省三明市一所專科院校畢業後,在當地應聘了一份機械製圖的工作。讀大學時,他就對機械製圖非常感興趣,也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從2012年到2014年,兩年時間裡,鐘太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對機械製圖的熱愛,從普通工人一步步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
2014年,時年21歲的鐘太突然被查出患有骨肉癌,那年底,他做了截肢手術。經過休息,鐘太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但是因為病情,他只能在辦公室工作,再也不能進入工廠一線指導工作。這期間,他還經常爬山,喜歡拍些風景照片,他對未來依然充滿希望。
後來,因為再也不能適應機械類工作,鐘太只能辭掉公司技術骨幹的工作,回到聊城陽穀老家。2019年8月,他在父親陪同下去位於煙臺的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雨林國學院應聘教師。
病情復發
他做出捐獻遺體決定
2019年10月,鐘太接到了學院的錄用通知。然而,當他準備去煙臺報到時,他的骨肉癌復發了,並且這次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全身,腹腔裡也發現了腫瘤。當時,鐘太在陽穀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當得知自己已經是癌症晚期,沒有任何治療手段時,他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敬佩的決定: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鐘太21歲得的這個病,因為這個病花了140多萬元,今年27歲了,為了不連累別人,至今沒結婚,當聽到他說要捐獻遺體時,我心裡還是有點不舒服,但是我尊重他,也敬佩他,敬佩他不怕死的精神和對社會的奉獻。」鍾道生說。
從陽穀縣人民醫院轉院到聊城市復退役軍人醫院時,鐘太還可以吃一點流食和水果,雖然吃了就吐,但是還能吃東西。隨著腹腔裡的腫瘤慢慢變大,他也慢慢吃不進去東西了。「鐘太一個月沒吃東西了,現在只能喝一點水,但很快就會吐出來。如果我能代替他承受這些痛苦,該有多好啊!孩子受大罪了。」鐘太的媽媽白桂青哭著說。
鐘太做出捐獻遺體的決定後,鍾道生就通過朋友聯繫到了紅十字會。2020年7月22日,鐘太在捐獻遺體的證書上籤上了名字,完成了他最後的心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看到,病房裡,鐘太媽媽為兒子做著全身按摩,鍾道生緊緊握著兒子的手。「如果不給他按摩,他的皮膚會容易破,他現在已經很痛苦了,不能再讓他受其他的罪了。」白桂青啜泣著說。
神情安詳
走完生命中最後一程
7月25日中午12時30分,鐘太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鐘太去世前幾個小時裡,疼痛得更加嚴重,但說話聲音比之前洪亮有力。「昨天晚上我對鐘太說,濟南的醫生明天要來給他做摘除眼角膜的手術,為的就是讓他堅持下去,今天,他一直在等濟南的醫生,所以才會這麼清醒,為了完成他最後的心願而堅持著。」鍾道生說。
「鐘太去世的時候臉上一點痛苦的表情都沒有,走得很安詳。」鍾道生說。
25日中午12時40分,鍾道生把鐘太去世的消息發給了聊城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牛瑞超,隨後,牛瑞超立馬聯繫了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和山東省眼科醫院的醫務人員。
下午3時14分,獻花,鞠躬,安撫家屬,遞交證書,一切都顯得那麼莊重肅穆。隨後,山東省眼科醫院的醫生為鐘太做了眼角膜摘除手術。
下午3時48分,鐘太的遺體從病房裡被醫務人員小心地抬出來。醫務人員推著鐘太消失在病房走廊的盡頭,完成了鐘太一生最後的心願。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