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鐘太捐出遺體和角膜 父親說:我尊重他,也敬佩他

2020-12-16 瀟湘晨報

鐘太做了截肢手術後依然非常陽光。

鐘太的家屬向記者展示遺體捐獻證書。

7月25日下午2時,鍾道生在病房走廊的凳子上靜靜地坐著,神情裡透著悲傷。「昨天晚上,鐘太非常清醒,說話的聲音也非常洪亮,他對我們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以後好好生活。』」鍾道生說。

此前一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聊城市復退役軍人醫院的病房裡看到,51歲的鐘道生正在照顧生病的兒子鐘太。一張鐘太捐獻遺體的證書放在旁邊的病床上,格外顯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實習生 李永鑫 謝廣勇

直面病魔

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

2012年,鐘太從福建省三明市一所專科院校畢業後,在當地應聘了一份機械製圖的工作。讀大學時,他就對機械製圖非常感興趣,也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從2012年到2014年,兩年時間裡,鐘太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對機械製圖的熱愛,從普通工人一步步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

2014年,時年21歲的鐘太突然被查出患有骨肉癌,那年底,他做了截肢手術。經過休息,鐘太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但是因為病情,他只能在辦公室工作,再也不能進入工廠一線指導工作。這期間,他還經常爬山,喜歡拍些風景照片,他對未來依然充滿希望。

後來,因為再也不能適應機械類工作,鐘太只能辭掉公司技術骨幹的工作,回到聊城陽穀老家。2019年8月,他在父親陪同下去位於煙臺的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雨林國學院應聘教師。

病情復發

他做出捐獻遺體決定

2019年10月,鐘太接到了學院的錄用通知。然而,當他準備去煙臺報到時,他的骨肉癌復發了,並且這次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全身,腹腔裡也發現了腫瘤。當時,鐘太在陽穀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當得知自己已經是癌症晚期,沒有任何治療手段時,他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敬佩的決定: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鐘太21歲得的這個病,因為這個病花了140多萬元,今年27歲了,為了不連累別人,至今沒結婚,當聽到他說要捐獻遺體時,我心裡還是有點不舒服,但是我尊重他,也敬佩他,敬佩他不怕死的精神和對社會的奉獻。」鍾道生說。

從陽穀縣人民醫院轉院到聊城市復退役軍人醫院時,鐘太還可以吃一點流食和水果,雖然吃了就吐,但是還能吃東西。隨著腹腔裡的腫瘤慢慢變大,他也慢慢吃不進去東西了。「鐘太一個月沒吃東西了,現在只能喝一點水,但很快就會吐出來。如果我能代替他承受這些痛苦,該有多好啊!孩子受大罪了。」鐘太的媽媽白桂青哭著說。

鐘太做出捐獻遺體的決定後,鍾道生就通過朋友聯繫到了紅十字會。2020年7月22日,鐘太在捐獻遺體的證書上籤上了名字,完成了他最後的心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看到,病房裡,鐘太媽媽為兒子做著全身按摩,鍾道生緊緊握著兒子的手。「如果不給他按摩,他的皮膚會容易破,他現在已經很痛苦了,不能再讓他受其他的罪了。」白桂青啜泣著說。

神情安詳

走完生命中最後一程

7月25日中午12時30分,鐘太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鐘太去世前幾個小時裡,疼痛得更加嚴重,但說話聲音比之前洪亮有力。「昨天晚上我對鐘太說,濟南的醫生明天要來給他做摘除眼角膜的手術,為的就是讓他堅持下去,今天,他一直在等濟南的醫生,所以才會這麼清醒,為了完成他最後的心願而堅持著。」鍾道生說。

「鐘太去世的時候臉上一點痛苦的表情都沒有,走得很安詳。」鍾道生說。

25日中午12時40分,鍾道生把鐘太去世的消息發給了聊城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牛瑞超,隨後,牛瑞超立馬聯繫了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和山東省眼科醫院的醫務人員。

下午3時14分,獻花,鞠躬,安撫家屬,遞交證書,一切都顯得那麼莊重肅穆。隨後,山東省眼科醫院的醫生為鐘太做了眼角膜摘除手術。

下午3時48分,鐘太的遺體從病房裡被醫務人員小心地抬出來。醫務人員推著鐘太消失在病房走廊的盡頭,完成了鐘太一生最後的心願。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長沙79歲老人捐獻遺體和角膜
    華聲在線10月14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 實習生 龍飛鵬)「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 10月10日下午16時,家住長沙天心區的盧德源老人不幸病逝。根據他生前遺願,希望將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國家,幫助眼疾病患者,並成為醫學生們的 「大體老師 」。
  • 瑞金醫院知名骨科專家病逝 捐獻遺體和角膜
    其女兒遵照父親遺願將其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時捐獻了角膜。在醫學院,遺體捐獻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主要用於學生的人體解剖學習。芊燁 攝蔡體棟教授是瑞金醫院著名的骨科教授,他治學嚴謹、醫術高超、經驗豐富,被譽為骨科的「百寶箱」。據現任瑞金醫院骨科主任張偉濱回憶,蔡教授一生摯愛醫學事業,他飽覽群書,專業上似乎沒有他不知道的角落,即使退休後,老先生也每天必到醫院圖書館「報到」。直到80歲高齡,他仍堅持每月一次查房。
  • 《76歲美國人三亞捐角膜,至少幫兩人重見陽光》追蹤:他生前遺願...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9日消息(記者 王天宇) 6月27日,在博鰲超級醫院,經過兩臺緊張的手術,76歲的美國人Swanson John Michael(中文名:約翰·斯旺勝)捐獻眼角膜的愛心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他去世後捐獻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了2名失明患者的眼中,來自四川和河南的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 衡陽男子突發疾病離世,捐獻角膜和遺體
    「謝謝你們,謝謝給我捐獻角膜的好心人,我以後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生命,等我康復了,我也要去幫助別人。」6月24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的病房裡,剛接受完角膜移植手術的55歲李先生激動地握住醫生的手道謝。6月19日下午,57歲的李斌因突發疾病永遠的離開他的親人與好友。家人依照他的遺願,在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由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角膜摘取手術,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接受了他的遺體捐獻,正式成為醫學院的一位大體老師。
  • 生前捐家產身後捐遺體,「破爛教授」走了,留下無數人尊重 網友評論...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生前捐家產身後捐遺體,「破爛教授」走了,留下無數人尊重】,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3868,2262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
  • 6歲女孩去世捐出眼角膜 兩位受捐人幫她圓夢
    圖:菲菲捐出的眼角膜讓兩個人重見光明。  7月15日凌晨,6歲小女孩菲菲(化名)因患腦幹腫瘤去世。在她最後的日子裡,父母艱難決定:既然女兒留不住,就把希望留給別人。菲菲留下了眼角膜、大腦和遺體。  昨天,兩位受捐人一起來到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看北極熊,這是小女孩最後的願望。  3月下旬,麗水松陽,6歲女孩菲菲突然發現,好像有東西糊了眼。
  • 八旬老大夫逝後捐遺體角膜 兒子緬懷文章催淚
    今年6月7日,86歲高齡的萬同泰老人因患壺腹癌去世,按照老人生前的遺願,老人的家人將他的兩隻眼角膜和遺體捐獻出來,分別用於救治病人和醫學教學研究。萬同泰老人曾是原四方區醫院,現市北區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老人的父親是一名中醫,受父親影響,萬同泰在青島大學醫學院進修學習後,也成為了一名醫生,這一做就是一輩子。
  • 24歲青年遊泳池溺亡 父母捐出兒子心臟和角膜
    24歲青年遊泳池溺亡 父母捐出兒子心臟和角膜 2008-07-27 00:00:00 [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文杰]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江澎)「兒子溺水走了,我們將他的心臟和角膜捐出來,以後只要想到他的心臟依然跳動,眼睛依然能注視著這個世界,就感覺他還活著。」
  • 78歲退休老師捐獻角膜遺體,成為「大體老師」繼續傳道授業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
  •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2019-06-2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開學日去世捐角膜,他患的這種罕見腫瘤究竟是什麼?
    家人按照他的遺願捐獻了眼角膜和遺體,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延續」,開學季的醫學殿堂多了一位年輕的「大體老師」。,在湖南航天醫院住院的一名24歲大學生,生命垂危,其與家人均有捐獻角膜和遺體的心願。下午5時18分,鄧幼文教授再次打來電話,那位想捐獻角膜和遺體的志願者去世了,是他的親侄兒鄧澤中。鄧澤中的父母和姐姐強忍悲痛,鄭重地在捐獻確認書上簽字,按其遺願捐獻他的眼角膜和遺體。
  • 53歲癌症患者捐器官遺體
    核心提示: 「能捐的我都捐,要那麼多沒啥用,我活著幸福,死了也幸福!」18年前郭雙根見義勇為,落下終身殘疾。今年年初他查出淋巴癌,堅持捐獻器官遺體,昨天,郭雙根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賦詩感喟:重慶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女兒的突然離世就好比有人活生生的剜走了他們的心頭肉一般,可就算是承受了天大的痛苦,這對善良勇敢的父母,還是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將女兒的遺體和器官捐出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 他捐出身上唯一健康的眼角膜
    癌細胞侵蝕了多個器官,2歲的範振旗仍然決定5 「留一份愛在人間」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湯錦瑤通訊員陳冬梅韓玉敏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女兒楊闊宇說,一生坎坷命運多舛的範振旗,是自己和弟弟永遠的思念。
  • 「破爛教授」走了:生前捐家產,生後捐遺體
    10月15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林甘老先生病逝,享年86歲。15年來他卻累計義捐30餘萬元,救助災區、救助貧困孩子。而自己家裡用著撿來的家具,身上穿著嶽母留下的花棉襖,因此才有「破爛教授」的綽號。
  • 周新善、鄒花香夫婦成為東營區第120、121位遺體(角膜)、器官捐獻...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通訊員 劉旖晗 東營報導9月16日下午,東營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趕到勝利油田中心醫院,來自仙河鎮的周新善和鄒花香夫婦在病房裡籤署了捐獻遺體、角膜和器官申請,成為東營區第120位、121位捐獻志願者
  • 四川女子捐遺體三年後,父親被告知「包接不包送」需自取骨灰
    楊家情況特殊,母親患病幾無勞動能力,父親楊正貴常年挖煤,拉扯兩個孩子長大。楊家珊作為長女,從小吃盡了苦頭。17歲時,楊家珊跟隨山區打工的隊伍,進了沿海的皮革工廠打工。此後不久,楊家珊被查出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2015年,20歲的楊家珊被確認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這個意志堅強的山裡姑娘,經歷了長達13年的「抗病」之路。
  • 山東15歲少年白血病離世,無償捐獻遺體
    這位年僅15歲的少年最後的告別,是在樂陵市人民醫院的太平間舉行的。周巖坤的父母痛心地呼喊著他的名字,哭幹了淚水。姐姐周真真和周揚含淚替周巖坤籤下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山東省紅十字會、樂陵市紅十字會、樂陵市人民醫院工作人員以及周巖坤的親人好友30多人,集體向周巖坤的遺體三鞠躬,為周巖坤送行。
  •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南南不幸去世了,家人決定捐獻其角膜遺體,讓人生最後旅程感受眾人溫暖的孩子,留愛人間。(南南和媽媽的合影)爸爸為她捐肝,孩子仍舊不幸去世2017年8月,湖南益陽1歲半的南南被查出患有罕見的尼曼匹克病,經過爸爸捐贈的肝移植手術,以及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
  • 遺體捐獻者受人尊重,請不要傷害醫學生的「自尊心」
    有這樣一群人在生前的時候不斷地為社會做貢獻,而在死以後為了醫學的發展,寧願捐出自己的身體,為醫學做貢獻,無私無畏的精神,每個人都會讚美。我們應該要學會尊重,而不是毫無底線地為了獲取廣大網友的關注去做如此無底線的事情。底線就是底線,是不能夠被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