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戰無敵的日本海軍,一戰被0:3剃光頭,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海戰

2020-12-11 北鬥觀察者

  在二戰中,日本軍隊的自大和狂妄我們聽得多了,先是有日軍陸軍喊出的,三天佔領上海,三個月滅亡中國。再到日本海軍吹噓的,夜戰無敵。

  但最後呢?陸軍在中華大地的戰爭泥潭裡面,越陷越深,不要說是三個月,就連三年都沒有啃下中國這塊硬骨頭。而海軍,也在這場布卡島夜戰中,被打了個0:3,硬是被美軍伯克上校指揮的驅逐艦艦隊,給剃了個光頭。

  1943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已經逐漸喪失了主動權,尤其是在補給線方面。美軍的潛艇部隊、空軍部隊和海軍艦隊,對各條島嶼之間的補給線,設下了重重包圍。為此日軍發明了「東京特快」,也就是使用速度快,有一定自衛能力的驅逐艦,給島嶼或者作戰前線的日軍輸送物資。這一偷偷摸摸的運送少量物資的方法,被日軍內部成為「鼠偷送」,顧名思義,就是像耗子搬家一樣,偷送一點是一點。

  1943年11月17日,日軍布卡島前沿陣地遭遇美軍巡洋艦炮擊,日軍判斷,美軍的炮擊是為下一步攻擊掃清障礙。魏賜日軍組織了一次「東京特快」,為了給布卡島緊急支援。這第一次緊急支援成功輸送,可到了第二次,日軍就吃了大虧。1943年11月24日,在第一次偷運成功後的第三天,日軍組織了5艘驅逐艦,打算輸送910名陸軍士兵、15頭軍犬和32.9噸物資。美軍搶先一步,從截獲的日軍無線電信號裡面,獲取了日軍的作戰信息。這次美軍沒有坐視日軍的偷運行為,截獲情報確認之後,美軍司令官立刻向伯克上校下達命令,命令他率領麾下45、46驅逐分隊的5艘驅逐艦緊急出發,1前往目標海域攔截日軍。

  為了對付自吹是夜戰無敵的日軍海軍,伯克上校啟動了驅逐艦上的王牌裝備——雷達,23時41分,第45驅逐艦分隊的「戴森」號首先發現了日軍護航警戒的兩艘驅逐艦。此刻海上下起了一片濛濛細雨,天上烏雲密布,日軍所依賴的光學儀器幾乎成了瞎子,而美軍的雷達卻是如常工作。

  伯克上校率領驅逐艦隊,在15分鐘的時間內,逼近了日軍艦隊只有5500碼的距離,而日軍對此毫無發覺。23時56分,伯克上校命令魚雷攻擊。15枚魚雷拖曳著白浪襲擊而去。日軍的「卷波」號驅逐艦當場被魚雷命中,鍋爐艙等動力單元瞬間爆炸,整艘驅逐艦被海水灌入,陷入了癱瘓狀態。就算在這個時候,日軍還以為是遭遇了美軍的潛艇部隊,日軍指揮官還愚蠢地下令開啟聲吶搜索潛艇。第二波魚雷如約而至,準確地命中了日軍「大波」號驅逐艦的艦首,魚雷的爆炸先後引爆了彈藥庫和燃油艙,這手只下水不到一年的新式驅逐艦隻掙扎了不到十分鐘,就斷成兩截沉沒了。

  負責警戒的兩艘驅逐艦被打爆,運送物資的另外3艘驅逐艦倉促接戰,先後投下了9枚威力巨大的氧氣魚雷,意圖挽回敗勢。但美軍的伯克上校技高一籌,他居然通過精密的推算和大膽的估計,指揮著美軍艦隊做出了合理的規避,讓9枚氧氣魚雷無一命中。其中最為驚險的一枚魚雷,居然是擦過美軍驅逐艦的尾流爆炸的!

  可笑的是,為了維護「夜戰無敵」面子的日本軍方,居然還厚顏無恥地宣稱自己擊沉了美軍1艘大型驅逐艦和2艘魚雷艇。其實是被伯克上校剃了個0:3的光頭罷了!

  在此戰中立下大功的伯克上校,戰後被升職為海軍準將,日後更是高升至美國海軍作戰部長!

相關焦點

  • 日德蘭海戰百年紀念:一戰中最大的海戰
    ,以此銘記在這場一戰中最大的海戰中死難的8645名海員。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將與日德蘭海戰官兵後裔一同參加百年紀念儀式,以此銘記在這場一戰中最大的海戰中死難的8645名海員。一百年前英國和德國的戰艦從丹麥海岸開始進行了一場長達36小時的戰役,雙方都損失慘重,這場戰役也改變了一戰的戰局。一場紀念活動在英國奧克尼郡首府柯克沃爾的大教堂舉辦,大衛·卡梅倫和德國總統阿希姆·高克預計參加儀式。
  • 女人剃光頭是想表達什麼?
    對男人來說,剃個光頭不算什麼稀罕事兒,但對女人來說,光頭總有些特殊的意涵。在長髮披肩、身姿婀娜成為社會對美女的固有認識時,總有些女性敢跳出來打破常規。她們中有人借光頭挑戰世俗審美,也有人以此表達內心的抗爭。剃光頭的女性有種脫離主流文化的象徵意味。
  • 日本海軍的最後一搏——雷伊泰灣海戰,最終成日本航母末日之戰
    日本海軍最後一次有組織的進攻作戰,就是雷伊泰灣海戰的絕望之戰。按照日本「捷號作戰計劃」,日本發動了這次堪稱日本聯合艦隊最後軍事行動的作戰,希望能夠扭轉戰局,擺脫失敗的厄運。這次一開始很順利的作戰,在付出了機動艦隊之後,卻淪為了一場慘敗。現在我們把目光回到當年的雷伊泰灣海戰,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建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喪失日本國運的一戰。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無論是兵力、艦船數量還是戰鬥士氣都遠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海軍大敗虧輸,被擊沉四艘重型航母,徹底丟掉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只能慢慢等死。
  • 一戰後,英國報刊認為包括日本在內的大國會蠶食英國的海軍優勢
    一戰之後,日本海軍問題成為當時世界輿論的焦點。英國社會也非常關注當時的造艦競賽。《泰晤士報》指出:「海軍問題是最吸引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們曾指出美國和日本的造艦項目正在全速推進,只要這個項目還一直在推進中,過不了多久,軍艦類型最齊全的英國艦隊就會滑落到第三名的位置,這一點並不是說對美國和日本有敵意,但國家不可能對完全修改戰前的海軍政策無動於衷,在日德蘭海戰後,英國沒有再設計或建造大型戰艦,但美國與日本對此非常熱衷。」
  • 史上規模最大海戰:21艘航母參戰,日本海軍被一鍋端
    在這場大海戰中,美軍和日軍一共投入了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列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艦船總噸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06萬噸(盟軍133萬噸,日軍73萬噸),因此被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1944年10月20日,美軍麥克阿瑟率部攻打菲律賓。其中,一支兩棲部隊在進攻菲律賓群島中部的萊特島時,遭遇日本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長官慄田健男率領的艦隊攻擊。
  • 雷伊泰灣海戰『』:太平洋戰場日本海軍的滅亡之戰
    本期就跟您聊一聊這場摧毀日本海軍有生力量的雷伊泰灣大海戰。 1944年下半年,二戰太平洋戰場上激戰正酣,美國為了打破日本在太平洋的壟斷優勢,通過馬利亞納群島海戰,已經從日本的海上國防圈上拉開了一道口子。
  • 一場末日般的對決:解密英西海戰中無敵艦隊的敗北始末,普立茲獎獲獎歷史著作!
    本書在16世紀整個歐洲天主教與新教勢力進行激烈鬥爭的大背景下,對1588年發生在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著名海戰進行了精彩描寫,作者將豐富學識、清湛文筆以及精緻的謀篇布局完美地融為了一體,使本書至今仍是關於這個主題的經典著作。
  • 一戰德國遠東艦隊:斯佩與兩個兒子在福蘭克群島海戰與戰艦共沉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德國不像英國海軍與殖民地勢力遍及全球,不過還是有很多孤懸海外的殖民地。比如,在遠東的青島,由於遠離本土。在英國勢力強大,又有英國盟友日本所在的遠東,青島這塊海外「飛地」德國是根本無力保全。
  • 日本海軍最初的現代化航母 在中途島海戰中覆滅
    蒼龍與飛龍編隊在日本海軍1934年的造艦計劃中,2艘中型航母赫然在列,這就是蒼龍號和飛龍號航空母艦。由於海軍條約的噸位限制蒼龍級航母只有15000噸的排水量(由於建造過程中海軍假日結束,飛龍號排水量上升了2500多噸)。飛龍號航母雖然排水量只有赤城級的一半左右,但作為一開始就以正規航母設計標準設計的蒼龍級,其性能基本與前者接近。3部升降機、57架艦載機,蒼龍級的海航屬性十分優異。
  • 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海軍輸在哪裡
    可以說,北洋水師成立之初,確實在規模上超過日本艦隊,讓當時的日本人各種羨慕嫉妒恨。 但也正是落後於中國海軍的現實,刺激了日本奮起直追,瘋狂擴充軍備。 1890年,日本海軍經費佔國家預算的10%,到1892年,軍費的預算比例猛增到40%以上。 為了購買軍艦,日本發行了大量海軍公債,還呼籲國民為海軍建設捐錢捐物,甚至天皇都用皇室經費來支持海軍。
  • 幸運不止一個,二戰時堪稱傳奇的兩艘幸運驅逐艦
    ,成為二戰時期執行各類作戰任務最多的戰艦,這一時期不少驅逐艦在海上搏殺中都留下了光輝的戰績,而今天,我就要跟大家介紹兩艘堪稱傳奇的幸運驅逐艦,這種幸運簡直可以用祖墳冒青煙來形容。稍遜一籌——強運艦「時雨」同為日本海軍的「時雨」號驅逐艦,它的幸運程度僅次於雪風號,該艦於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初次上陣,此後歷經中途島、瓜島、所羅門、馬裡亞納等歷次作戰,參加大小海戰十餘次,幾乎每次都毫髮無傷,傷亡記錄為零!
  • 二戰前期日本中途島海戰大敗的象徵,「赤城號」殘骸找到了
    在發現日軍航空母艦「加賀號」殘骸後,美國深海探測船「海燕號」20日又宣告尋獲另一艘在「中途島海戰」沉沒的日軍航母:大日本帝國海軍第1航空艦隊旗艦「赤城號」。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
  • 一戰德國潛艇肆虐,英國發明聲吶反潛,以為一勞永逸二戰海戰又吃大虧
    還是電影《從海底出擊》的驚心動魄,但其實德國的潛艇戰造在一戰時期就已經開始肆虐,在海戰場上大殺四方,只不過一戰時期是大艦巨炮的舞臺,戰列艦對決的巔峰日德蘭海戰的名頭蓋過了潛艇戰的名聲,所以潛艇戰在一戰才顯得默默無聞。但和二戰一樣,德國海軍的戰列艦在海戰中的表現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更多的還是潛艇在水下給予英國海軍最致命的打擊。
  • 沉艦、軍港與海戰場——考古學視野下的北洋海軍史 東楚網
    在筆者撰寫本文之時,仍有最新的水下考古成果面世:山東威海灣定遠艦遺址出水了定遠艦的重型裝甲①;青島膠州灣外圍大公島南部海域發現「一戰」時期日德交戰雙方的1艘沉艦,這是1艘曾經參與甲午海戰的軍艦②。與此同時,有關學者還從英國、德國和日本廣泛收集北洋海軍艦船檔案資料③。
  • 日德蘭海戰:一場雙方都認為自己贏了的戰爭,改變了海戰的戰術史
    1916年5月31日,英德兩國海軍艦隊主力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上展開了一場僅維持兩天的巔峰對決,這就是日德蘭海戰。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整個一戰中,交戰雙方一一次使用主力艦隊進行的決戰。
  •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規模自殺——雷伊泰灣海戰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規模自殺--雷伊泰灣海戰美軍在攻陷馬裡亞納群島後,日本的「國防圈」便被撕開了一個大大的缺口,此時日本海軍主要軍艦僅165艘,88萬噸;而太平洋上美軍卻有791艘,352萬噸。雷伊泰灣大海戰,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戰,戰場以萊特島為中心,雙方共投入航空母艦39艘、戰列艦21艘,巡洋艦47艘,僅驅逐艦以上大型軍艦就有300多艘,艦載和岸基飛機2000多架。日軍被擊沉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含7萬噸級的超級戰列艦「武藏」號),巡洋艦9艘,驅逐艦9艘,計30。6萬噸;美軍損失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3艘,3.7萬噸,不及日軍損失1/8。
  • 植髮必須剃光頭嗎?不剃效果會有影響嗎?
    目前市面上治療脫髮最有效的就是植髮了,但是很多發友聽說植髮前要剃光頭,就開始猶豫了。那麼植髮必須得剃光頭嗎?其實剃光頭並不是絕對的,分為不用剃頭和建議剃頭。建議剃頭:不過大部分男性植髮時,醫生都是是建議剃光頭的,這樣既是為了手術時提取毛囊,又是為了保護毛囊,以及防止手術過程中出現感染,這樣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植髮的效果。這裡說的剃光頭不是真正的都剃光,一般會留下0.2cm-0.5cm左右的頭髮,過長的頭髮沒辦法提取,過短的頭髮不方便種植。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這讓日本的榛名號戰列艦錯過一次與英軍主力戰艦決一死戰的機會,當時日本海軍對金剛級戰列艦是給予厚望的,但卻被海軍航空隊搶了人頭,當時日本金剛艦上官兵都無一表示遺憾,但日本海軍當時前線的最高指揮官近藤信竹日本海軍大將,卻很清楚以金剛級戰列艦的實力,挑戰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無異於去送死,英國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排水量35490噸(滿載40580噸),於19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