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幸福就會不安,在伸手前學會放棄。你是迴避型人格嗎?

2020-12-18 你好張天天

什麼是迴避性人格呢?

迴避型人格的。普遍的缺乏社交自信,他們會因為害怕被別人拒絕,害怕被別人批評而迴避他人,甚至因為害怕尷尬而拒絕參加社交活動,

迴避型人格的人。除非確定對方很喜歡自己,否則不會與對方保持親密的關係,

迴避型人格的人,尤其害怕被別人打趣開玩笑,哪怕是朋友。所以他們在社交場合當中總是最沉默的那個。

以下小編將帶大家詳細分析這幾個特點

一.缺乏社交自信

小編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叫《鄰家花美男》,女主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她有一句臺詞是這樣的

以為幸福是觸手可及的事的人,該多麼的幸福呢?有個女人,遇到幸福就會不安。對那個女人來說,幸福就像是小時候泡泡遊戲一樣,觸及到那飛揚起來的彩色光球的瞬間,就會破滅。幸福面前,那個女人,會再伸手之前,學會放棄。

就是這樣,因為害怕別人的批評,害怕被別人拒絕,而迴避與其他人的接觸,

二.主動保持距離

在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當中,黑寡婦羅曼諾夫到追布魯斯班納主動的投懷送抱,布魯斯班納說:

我是個怪物,我不能愛你。

這不是班納不解風情,這是迴避性人格的人格特徵。除非能肯定對方非常喜歡自己,否則決不建立親密關係,哪怕只有任何的一丁丁點風險,對方有可能在將來不喜歡自己那就絕不建立親密關係,這就是迴避型人格的人格特徵,

三,社交場合沉默

依然拿《鄰家花美男》的女主臺詞舉例(實在是因為這個女主太符合迴避型人格的特點了)

那女人的嘴巴,像是山林裡不好使的水龍頭,每個需要的瞬間不會來水,但會在安靜的半夜獨自漏水,像是不協調的水龍頭一樣,哪個瞬間沒說出口的話,肚子洩漏了出來,下次一定要這麼頂嘴,這麼回嘴,一直在下決心,那個女人,只會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說出帥氣的臺詞。

在社交場合總是不如別人反應機敏,說不出帥氣的臺詞,卻又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靈感迸發「,想出「得意之作」。

迴避性人格的人並不少,尤其今天的都市青年人,當他們面對愛情的時候說。越來越多的人呈現出迴避性人格特徵,除非100%確定對方非常喜歡自己,否則寧可單身也絕不主動與對方建立親密關係,寧可孤獨,也不願意。寧可單身,也不冒將來可能被分手的風險,哪怕這風險並不大。

如果你和小編一樣察覺自己符合迴避性人格的特徵,那咱們也先不要強制自己,變得開朗,那會很辛苦的,而且耗時較長,老老實實相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沒事看看電視劇過把浪漫愛情的癮也是可以的。

在職業選擇上,迴避性人格的人,因為喜歡獨處,所以都有專注的天賦,其實是比較適合從事寫作 設計 剪輯等需要獨自一人專注的工作的。當然如果你想改變自己,踏出舒適圈,找個時間去做下銷售也是可以的。

最後,來一個迴避型人格的彩蛋

迴避性人格也許是離婚率最低的一種人,迴避性人格的人對婚姻是最忠誠的。

原因很簡單,迴避性人格的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前提是他100%的確定對方非常喜歡自己,所以他才想要重新建立其他關係。你想要他陪自己出去打麻將,串門,參加同學聚會,這些社交場合對你而言是熱鬧,對你的伴侶而言是負擔。如果你的伴侶一個迴避型人格的伴侶陪你去參加社交活動,你就別怪他沉默寡言,不會說場面話,他能陪你去就是遷就你了。

加油,迴避型人格們,先認可自己,再努力生活,我們都會有精彩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前男友/前女友是迴避型人格,還能挽回嗎?
    今天,我們就針對其中一種人格來講一下,如何挽回迴避型人格?01什麼是迴避型人格?我發現有很多諮詢者都在跟我反應說,自己的伴侶很喜歡用冷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只要遇到了問題,就會選擇逃避,完全受不了精神上的任何壓力。
  • 把不安當做朋友|迴避型人格的人,大多都怕麻煩
    對他人的批評或拒絕很敏感過分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和評價總感覺自己不招人喜歡,對自己的評價很低以上,都是迴避型人格最常見的表現。什麼是迴避型人格?在《把不安當做朋友》書中,作者這樣定義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的特徵,就是缺乏自信、害怕被別人輕視,會對於一切與社會有關的事情或者是與別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等,都採取迴避的態度。01迴避型人格的人通常都怕麻煩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
  • 跟迴避型人格的男友談戀愛,我學會了很多
    後來我知道這不是病,這是迴避型依戀,他是一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一般有這麼4個特質1, 他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程度很低2, 他遇到棘手的情感問題會本能的逃避3,他無法輸出穩定的情緒價值4,他難以真正進入一段親密關係,但是結束親密關係很容易迴避型依戀者有一個悲傷的稱號——「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當他們靠近星星時,會覺得星星是一塊巨大的隕石,隨時可能砸的自己四分五裂。
  • 老好人個性面對迴避型人格
    很顯然,這種對象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表達自己的心情,在大的變化也不會說出來。迴避型人格的人是怎麼樣形成的吶?我們又該怎樣和迴避型人格的人相處吶?形成迴避型人格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原生家庭。面對迴避型對象我們又該怎麼辦吶?1、不要企圖改變TA,你要學會尊重TA。但是記住,不是你什麼都不說就是尊重,老好人有的時候真的要發點小脾氣,讓對方知道你也是有原則和底線的,這樣對方才會換位思考。
  • 男生追求女生時,遇到迴避型依戀人格女生應該怎麼辦?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指對某人產生好感後,當他對你有同樣情感後,你就會產生抗拒接觸,甚至不再喜歡TA,這就被稱為迴避依戀類型伴侶。 成年人的世界裡,感情被細分為三種依戀類型,分別是安全感型、焦慮型、迴避型。
  • 「迴避型人格」是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家長越早重視越好
    但是迴避型人格的孩子,他們往往是遇到問題想要去逃避,不去解決,消極應對。這樣的孩子成年後,在社交和求職的時候,容易碰壁,很難獲得成功。所以,「迴避型人格」是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但是,為什麼孩子長大了,人格反而出現了問題,給人一種別彆扭扭的感覺呢。其實,孩子「迴避型人格」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
  • 你遇到過迴避型依戀的人嗎?那是渣嗎?
    二、所以很多人覺得,迴避型依戀人格和渣一樣,都是不懂珍惜不懂感恩的人,但實際上,迴避型依戀人格和渣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迴避型依戀人格是非常害怕和牴觸任何親密關係的,他們習慣獨處,不習慣情感互動,他們就像刺蝟,從不主動傷害他人,但別人一旦主動靠近,他們就會豎起渾身的刺,把他人拒之千裡,因為很難付出信任,害怕自己受到傷害,他們在親密關係裡是很難感受到愉悅的。
  • 迴避型依戀人格:你的愛讓ta遠離了嗎
    這裡是第424顆知識膠囊 迴避型依戀人格 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知識點詳解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很喜歡一個人,但一旦發現對方也喜歡他,他就會開始逃避。
  • 迴避型人格:明明很想戀愛,但有機會時心理又很抗拒,為什麼?
    當對方失落的離開之後,你又會感到無限的憂愁,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都無法結婚生子。這就是很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它和我們所說的迴避型人格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迴避型人格主要是指怕他人對自己評價低,所以迴避可能對自己做出低評價的人與場合。
  • 迴避型人格|你害怕麻煩別人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別人幫忙,但是有時候害怕麻煩別人,其實害怕麻煩別人是一種不明顯的迴避型人格的表現呢,你害怕麻煩別人嗎?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呢?今天我們談談關於迴避型人格。
  • 迴避型戀人有這幾個特點,快來看看你是不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吧!
    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寫道:「愛情是想觸碰卻又縮回去的手」,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迴避型依戀「的人,最合適不過了。 很多「迴避型依戀」的人,不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一段感情中,一有風吹草動,他們可能就想要逃離了。下面我給大家列了「迴避型戀人」的幾個特點,如果你在戀愛中感覺對方或者自己有以下兩種狀態,那就很有可能是「迴避型依戀人格」了。
  • 你知道迴避型依戀人格嗎?
    依戀理論對人格進行了四種劃分: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安全型依戀和紊亂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會與戀人刻意保持心理和身體的距離。會用冷漠、牴觸、不在乎的態度來使自己不受傷害。和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相戀,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感情上吃不飽,甚至會對他產生懷疑:「他真的愛我嗎?」想聽他說甜言蜜語,但他眼神遊離,支支吾吾才說出一句;掏心掏肺對他說了很多話,他卻只有簡單的點點頭。就連吵架的時候,他都根本不接招,你拳拳落空。自我壓抑已經成為了他們其中一種防禦性的手段。
  • 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經常有女孩傻乎乎地跑來問我,說是男朋友前一秒還很正常,突然就執意分手,並且怎麼都不肯回頭。她們思來想去,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她們以淚洗面,最後篤定是自己的問題。男朋友莫名其妙要分手,錯的就一定是女生嗎?真不一定!
  • 實用心理學:缺少關愛導致的依賴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有哪些特徵?
    從小缺少愛的成長環境,會使她向依賴型人格或迴避型人格發展。依賴型人格與迴避型人格是心理學中的兩種障礙性人格體現。依賴型人格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童年時期強烈的「失落感」和「被遺忘感」。他們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性,經常感覺到無助,需要他人的鼓勵和承諾才能平復心中的焦慮感。
  • 迴避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人格身上的心能量相對偏少一些,因為很小的時候,就沒有得到過足夠的安全感,或者被掌控過度,沒有辦法做到放心的去適度冒險探索外在的世界,導致他們成人之後仍然習慣性的逃避探索外在世界,寧願蜷縮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自娛自樂或者自怨自艾。他們心能量不足也源於他們自身對於失敗的過度恐懼,所以提不起勁朝目標奮進或者稍有不對就立馬選擇放棄,相比於失敗帶來的痛苦,乾脆就什麼都不幹了。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改變?
    心理學將其稱之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在生命以及感情的旅途中,迴避型依戀人格就是「獨行俠,」他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自由。 迴避型依戀人格屬於情感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會產生這種人格,多部分是在人生中受到過嚴重的情感創傷。
  • 迴避型人格障礙特徵及治療方法
    迴避型人格障礙又稱迴避型人格或逃避型人格,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其特徵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總希望被他人所承認和接納,但又害怕做錯事而遭譴責,內心衝突不安,適應困難。 一、表現特徵 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渣嗎
    最近網上興起一個熱門詞彙,叫迴避型依戀人格。通俗解釋一下,有這種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通常對一個人產生好感後,一旦發現ta回饋給自己相同的感情,就會開始冷淡,逃避甚至是討厭這種感情。發現ta知難而退後又開始陷入後悔和自責中。他們往往渴望著溫暖,卻又不自覺抗拒。
  • 你是迴避型人格嗎?自測一下就會明白!
    每個人的性格和心理狀況是不相同的,通常與生活的環境、遇到的事情、他人的影響等多種元素息息相關。接下來帶大家一起了解迴避型人格是什麼,以及有什麼症狀。迴避性人格是指,對外界十分敏感,因為害怕失敗或失望而不敢跟別人交往,而且很怕與新事物接觸,這可以說是社交恐怖症的升級或變異。
  • 迴避型依戀人格:注孤生?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呢?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你很喜歡一個人,可當對方對你表現出同樣的好感時,你卻對這種情感產生了恐懼,並加快了逃離的速度。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但對於具有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群來說,在他們的嬰兒時期,父母離開一段時間時,他們會表現的漠不關心,將關注點放在手中的玩具上,在父母回來後,也不會表現出親近、歡喜,用冷漠、牴觸、不在乎的態度來使自己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