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娜|「大單元教學」之多層次閱讀辨析
因此,群文閱讀課裡,教學文本至少要用到兩篇,一般是三五篇,而且文本之間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一篇為主,其餘幾篇作為資料輔助,幫助孩子理解「那一篇」的做法,也不是「群文閱讀」 。其核心理念就是以教學單元主題為樞紐,整合教材課文、經典選文、探究內容和師生互動等為一體,通過閱讀多個同一主題的文本,在相互交融中,形成一種開放性的語文閱讀、立體教學模式。通過主題性閱讀使學生碎片知識系統化、單一閱讀豐富化、經典作品系列化,從而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學習。
-
樹立單元整體教學意識 努力構建教學評一致的語文課堂——重慶市第11屆小學語文優質課競賽(閱讀)評課稿
和以往相比,進行了兩項大膽嘗試:一是大賽倡導單元整體教學,每堂課課前需展示5分鐘的單元導讀課,對單元進行整體解讀;二是開啟全程網絡直播,將比賽現場同步呈現給全市乃至全國同行。閱讀賽場22位參賽教師緊緊圍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在讀懂教材,用好教材上狠下功夫,開展行動研究,每一堂課都凝聚著研究團隊的智慧和辛勞,為我們樹立單元整體教學意識,尋找立德樹人的語文學科育人路徑提供了啟示和思考。
-
郭靜如 | 單元整體:讓閱讀教學理想落地開花
首先,我特別關注的是這本書所紀錄關於單元整體教學課程發展與實踐的歷程,它帶動著我思考每一個不同的職務位階與角色能夠影響全校課程的層面與可能性,深受啟發。 其次,我關注教學實錄中關於整本書的教學設計。
-
基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閱讀教學訓練
[1]閱讀課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有講讀課與自讀課之分。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閱讀鑑賞」部分的課文,是以單元結構編排的,每個單元由3至4篇課文組成,包括講讀、自讀和課外自讀三類課文,兼顧文體和人文內涵,並附有單元知識和課後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等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由於一些教師對教材的編排意圖理解的偏差,導致了不恰當的做法。
-
【關注】劉晶︱單元統整: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有效路徑
在三至六年級上冊教材中,編者有梯度地編排了預測、提問、閱讀有一定的速度和有目的的閱讀四個閱讀策略單元,目的是要幫助學生在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閱讀實踐中習得一些基礎、有用的閱讀策略。在編排上,這四個閱讀單元是完全以閱讀策略為主線進行的,其編排有以下三個特點:有的放矢,單元教學目標設置明確;循序漸進,單元教學內容設計系統;以學定教,單元教學指導過程合理。
-
不斷迭代的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新常規》明確指出,語文學科要以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路組織教學,「依據教材編排,綜合考量各文體之間、各教學內容(如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等)之間的關係,確定單元教學內容;把握各文體的教學價值,採用相應教學策略,選擇不同課型教學;立足單元內容,補充相關課外資源,做到課內外融通」。 前統編教材時代,主要是個體嘗試探索單元整合。為什麼要單元整體教學?
-
教材教法丨「學閱讀」+「用閱讀學」——統編版三至六年級閱讀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有能力層次的變化:從中段的「了解」到高段的「理解」;3. 有方法層次的變化:從中段的「單一方法」,到高段的「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二)「學閱讀」:策略單元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如果說普通單元的「學閱讀」更多的是「把厚書讀薄」(批註等除外),取向「讀懂」,那麼策略單元則是「把薄書讀厚」,取向「讀活」。
-
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3篇)
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閱讀:學生主動參與,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這一過程是以整體感知為基礎,全面的理解、吸收、領悟文章的精粹。在學生充分地讀文本的過程中,把握文本的內容、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感情。讓學生走進文本、走近作者,與之對話,從而有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最終達到使閱讀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的閱讀課,閱讀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則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
錨定目標 綱舉目張——單元整體教學背景下的思考
也就是說,在教學這個活動中,參與學習的是學生,經歷學習的是學生,到達目的的是學生 ,但是規定到哪裡去的是教師,選擇學什麼的是教師,設計怎麼到達的是教師,原來,出席五方會談的顯性成員是教師,實際操控者也是教師,說到這裡,大家也許就能明白開展單元整體備課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的意義所在了。那麼,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如何基於「這一篇」,選定教學內容實現對目標的抵達呢?
-
李凱莉: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在關注語文核心素養的今天,依然有部分教師習慣以傳統的「講授課」形式開展閱讀教學,忽視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本質。他們習慣以內容分析、集體討論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獨特體驗;習慣以逐句分析、「碎問碎答」割裂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不能溝通課內外學習,實現學科知識的有機整合。
-
2018年2月5日┃核心素養●英語┃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李明遠,彭華清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實驗中學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教育局摘要:在探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基於英語閱讀課教學的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具體包括:閱讀有效題材,助推學生的文本理解與表達;設計分層閱讀,提升學生的語用與語感;選擇有效信息,升華學生的情感與文化;開展課後活動
-
教學價值點、課型與單元教學
我們自己可能覺得是在搞「單元教學」——從某個單元的第一篇講到最後一篇,講完了就覺得單元教學完成了。其實這不是「單元教學」,這是「單篇教學」。什麼叫「單元教學」?單元教學是把一個單元統整起來實施的教學。比如這個單元有四篇課文,四篇課文有沒有統合起來?首先要有單元的統籌,把單元全部內容統合起來,找到本單元最核心的目標,講這四篇都要對準這個大目標。
-
王本華:新時代的閱讀教學
第二條線索就是課標所規定的學習任務群,每一個主題都關聯了不同的任務群。整體而言高中的每一個單元是按0.5學分安排的,實際上老師自己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靈活掌握。(1)從閱讀組織上說,建設由「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的「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強化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的養成,目標是擴大閱讀面,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品味。
-
【線上教學感悟八】核心素養視域下,基於單元整體、意義優先,探討如何開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本文著眼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在單元整體、圍繞主題角度思考,分析繪本與教材的關係,從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原則三個維度,結合兩個案例,探討如何設計、落實和優化小學繪本教學,提升小學生閱讀素養。具體操作(供參考):課前訪問、課前學生和家長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相關背景知識掌握程度,根據分析制定教學目標,熟悉閱讀主題背景正是打開閱讀的開端。分析學情,更應側重指向背景知識的分析。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每課教學目標+重難點知識整理匯總!
17.激發閱讀寓言的興趣。(三)教學重難點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讀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現,使學生明白不要心存僥倖,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陶罐和鐵罐》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
教師資格證初中英語之教學設計典型必做題3題——閱讀課
教師資格證初中英語之教學設計典型必做題3題——閱讀課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初中英語,教學設計,典型,必做題,3題,閱讀課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基於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自讀課教學
「體驗」「 感悟」「 感受」等詞在《課標》中出現的頻率極高:「體驗」在高中《課標》中出現19處,在義務教育《課標》中出現24處;「感悟」在高中《課標》中出現3處,在義務教育《課標》中出現5處;「感受」在 高中《課標》中出現22處,在義務教育《課標》中出現25處。可見,以「體驗」與「感悟」為主要形式的個性化閱讀,是學生形象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途徑。而體驗與感悟的獲得依賴於教師的必要引導。
-
山東省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課例展示活動在日照隆重召開
原標題:原來,語文單元整體教學還可以這麼上?半島記者 郝春梅為挖掘統編教材的特點,落實統編版教材單元學習目標,引導教師從單元整體上把握教材、做好設計,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關注學情發展、選擇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組織前後關聯的課堂系列教學活動,山東省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課例展示活動於2019年11月12日在日照隆重召開。
-
成 龍 寫作課知識教學的三個問題
寫好駁論文的三步法的得出,各有精彩:第一步,老師提煉;第二步,於學生的回答中三選一,體現語言運用的準確性;第三步,在傳授「反證法」知識的基礎上,採取填空法,確定「引據」這兩個非常準確的字,鍛鍊著學生思維的嚴密性、準確性。
-
劉鷹:閱讀目的引導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
一、教育信息化時代下英語閱讀教學面臨的現狀與問題常言道:「得閱讀者得天下」,無論是在考試中,還是在能力培養上,閱讀都是重中之重。那麼課改進行到今天,閱讀教學是一個什麼樣的現狀?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完形填空的閱讀理解核心是在缺少信息的情況下理解文章;任務型閱讀的核心是考察學生在理解信息之後的處理和加工能力。對此,劉鷹老師建議整體設計學段目標,先分階段分技能逐個訓練單個閱讀技能,最後再進行綜合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