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小氣不願分享?變成「小氣鬼」的3個原因,家長要早知道

2020-08-22 楠姐和你聊育兒

相信家長們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孩子平時會表現出很小氣的性格,可能是一顆糖,一個玩具,只要是他們喜歡的東西,都不喜歡跟別人分享,只想自己獨自霸佔。

鄰居家的兒子亮亮今年剛滿4歲,即使家長平時教育的很好,但亮亮依然表現出很小氣的樣子,不僅僅會出現護食的情況,當看到別人手中有零食的時候,亮亮會立馬搶回來,非常沒有禮貌。

前段時間上親戚家串門,因為和親戚家的孩子爭搶玩具居然動起手來,這給亮亮媽媽氣得夠嗆,明明平時教育的很好,可是孩子還會出現摳門小氣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變成「小氣鬼」的3個原因

1、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現如今有很多家長依然會採取傳統的教育方法,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孩子要什麼你就給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就像是家長的小霸王一樣,有的時候還會要求家長去做什麼事情,長期下去,孩子就容易產生一種觀念「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類似的錯誤觀念、認識,而這都是因為家長過度寵溺而導致的,如果你是這樣要及時糾正。

2、自我意識極其強烈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兒時期就漸漸萌發自我意識,他們會從心理活動圍繞著自我出發,從而會了解旁邊的人和事情,從而獲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基本上都是從滿足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出發的,根本就不會想別人是什麼感受,更不會理解別人不同的看法。

孩子大約到了三四歲左右,隨著社會活動範圍的擴大和累積的交往經驗,孩子才會產生你和我的區別,並可以逐漸從客觀的角度去看自己。

所以,在幼兒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如果缺乏了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就容易出現小氣、自私的行為。

3、物權意識的敏感期

孩子到了2歲左右就會出現物權意識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主要表現的有,反覆說「這是我的」;會有攻擊行為;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比如我的孩子,家中所有的玩具都是她的,所有的人都不能動,甚至都不讓別人靠近,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我們就會將其當做是「自私。」

孩子太小氣,家長如何糾正?

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在孩子3歲之前,家長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就不要期待他們會出現分享的行為,這是正常的情況,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自私自利的,我們要培養孩子分享,主要是靠日常生活中家長的引導。

有的時候,孩子會出現大方的情況,而在另外的時候,他們則是不想分享任何東西,如果和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多準備孩子喜歡的物品,這樣來消除孩子「不愛分享」的心理。

2、學會尊重孩子對自己物權的維護心理

不僅僅是孩子,即使我們成年人,也會希望在自己不願意的時候能得到別人尊重,不喜歡被強迫的感覺,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表現出不喜歡分享的情緒,家長們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可能他真的喜歡這個玩具,由於珍惜而不願意跟人分享呢?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行為,這樣他們才能健康發展。

3、學會分享

孩子小氣的原因主要是不愛分享,在孩子的潛在意識中,自己的東西只有自己可以動的,其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碰。

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有分享的意識,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典故或者利用繪本,讓孩子知道分享的重要性。

家長可以和孩子做幾個例子,讓孩子通過分享來獲得快樂,當家裡來客人時,家長讓孩子端著水果給客人,讓孩子感受到客人的誇讚。

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兒童社交啟蒙繪本》,培養孩子與外界相處的能力,讓孩子學會分享、獨立、欣賞別人、本書籍是利用小故事的形式幫助孩子鍛鍊社交能力。

書中提問爸爸媽媽的欄目是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在親子閱讀的同時,家長還能發現孩子的優勢,從而會幫助孩子進行性格化發展。

相關焦點

  • 孩子是個小氣鬼,家長別不當回事,孩子早糾正早受益
    這時帥帥媽媽也只好拉著哭鬧的孩子,匆匆離開了。本來關係都不錯的鄰居,因為一件玩具,弄得紅了臉。趙姐事後問欣欣:"你自己又不玩,為啥這麼小氣,不能讓帥帥玩一會兒嗎?又玩不壞!小朋友要懂得分享!"欣欣自己也說不上出個所以然,就是說:"這是我的車車!
  • 不願分享的孩子就是「小氣鬼」?高情商不是愛分享,家長要自省
    然後,坐在後排位子的小棠,一個有點黑的姑娘,會從後背扯著他的衣服,讓他分給小玉一粒糖果,小宇很是苦惱,他不想給出一顆糖,後來,小棠聯合班上的幾個男生,叫他」小氣鬼」。
  • 不願分享玩具就是小氣?要求孩子分享前,你需要了解這些
    如果給了,開心的誇一句「哎呀真乖」;如果不給,大人還會假裝生氣的說一句「你個小氣鬼」。當孩子長大後,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吃的東西要和家人分享,玩具要和小夥伴分享。我們都在要求孩子去分享,卻從未注意「物權意識」培養這個問題。
  • 三歲孩子不願「分享」?其實是「物權意識」萌芽,父母要及時引導
    2-3歲是孩子的高發期,父母別忽視不少2-3歲的孩子都會不斷地說「這是我的」,習慣霸佔一切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看起來很「小氣」,其實就是「物權意識」。「物權意識」科學解釋:孩子從懵懂無知進入到維護自己權益的階段,開始知道要為自己爭取利益,但是只知道自己的是自己的,不知道別人的是別人的,引導不好容易成為「小氣鬼」。
  • 孩子不願分享不是「小氣鬼」,強逼孩子去分享才是「真自私」
    >分析——孩子不願分享的原因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不願分享的「心愛之物」,這一點爸爸媽媽一定要意識到。 所以要想孩子樂於分享,先要允許ta擁有這種「不分享」的權利,去保護自己的「心愛之物」。提前跟孩子商量好,把不想分享的東西藏起來,如果可以讓別人看到的,那就代表可以分享。
  • 孩子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家長該如何做?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人類流行教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在中國,人們把分享視為美德。反之,則是你為人小氣,不討人喜歡。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不願意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分享玩具的時候,會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比如,你怎麼這麼小氣。小氣鬼是沒有人喜歡的。你大一點,你應該讓著弟弟妹妹。等等這些,強迫孩子做自己內心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有的大人甚至是動用武力。可是,這樣做,真的教會孩子如何分享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孩子不願分享就是小氣?家長要正確引導,而不是強硬制止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禮儀之邦,從孩子出生之後,家長就會有意識的培養小朋友的文明禮貌,經常告訴他們做人要有禮貌,見到長輩要問好,要願意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小夥伴……甚至有網友抱怨:自己從小到大聽得最多的故事竟然是《孔融讓梨》。
  • 媽媽要吃孩子的櫻桃,孩子生氣不給,家長這樣做孩子更懂得分享
    這是一位讀者問我的問題,她說自己孩子不知道跟誰學的,非常小氣,不僅對陌生人小氣,對家裡人也一樣。「他爸爸上次給他買櫻桃吃,讓留幾個給我,結果死活不願意,又哭又鬧,搞得跟沒吃過櫻桃似的。」因為這個事情,她把孩子狠狠教訓了一下,結果惹來老人強烈不滿,「不就是幾個櫻桃麼,你跟孩子計較什麼?」
  • 娃不願分享不是小氣,是物權意識「作怪」,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家長要知道孩子的物權意識成熟要經過四個階段:0-1歲,那些東西和我沒關係孩子在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孩子會積極的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探索,發現自己能夠活動手指、腳趾,甚至發現自己能夠翻身,但是這時候的孩子對外界的探索僅存於自己的身體上,對身體之外的東西還沒有概念。
  •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大人的處理方式可能會讓孩子越來越自私
    如果自己孩子堅持不給,會說:「你真是個小氣鬼。」一種就是使用交換法,讓兩個孩子進行玩具交換。或者給自己孩子找個別的玩具。懂得分享才能讓孩子更受歡迎是沒錯。但分享也應該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被迫分享不僅不能讓孩子真的學會分享,而且容易對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好的影響。
  • 「小氣鬼」用英語怎麼說?
    但是,要是一個人太過分了,就會被稱為「吝嗇鬼」,或小氣鬼。漢語中形容一個人「吝嗇」,「小氣」,可以說ta是「吝嗇鬼」,「小氣鬼」,「財迷」,「守財奴」,「一毛不拔的人」,「鐵公雞」等等。那英語應該怎麼表達呢?英語也有類似的常用語來形容這種人,來學一些吧!
  • 孩子的東西爺爺奶奶都不給,這種「小氣」,不要誤解了
    前幾天後臺收到了一位困惑媽媽的留言:我的孩子兩歲半了,最近因為工作原因,孩子爺爺奶奶過來幫忙帶娃。這幾天下班回到家裡,爺爺奶奶的評價,讓我這作媽媽心裡很不好受。「這孩子太小氣了,玩具不讓我們動,看看都不行。」
  • 孩子不分享就是小氣?記住2不2要原則,抓住分享能力發展關鍵期
    你知道孩子不愛分享的原因嗎?還有可能這個玩具是孩子最心愛的玩具,害怕失去。家長不用逼孩子分享,可以引導孩子被對方的玩具吸引,真正地感興趣,才能體會到與別人分享的樂趣。一定要耐心地告訴孩子,對方只是玩一會,玩具還是你的,會還給你,消除孩子害怕失去的心理。
  • 孩子不願分享怎麼辦?家長來做做這道選擇題|微言夜讀·親子
    孩子不願分享怎麼辦?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作為家長的你,遇到這個情況會怎麼做呢?先隨教育小微來看下面這個案例,再聽聽北京師範大學邊玉芳教授的解答——小/案/例萌萌今年3歲半,9月份剛上幼兒園。萌萌媽媽聽老師說孩子入園兩個月以來,一直表現不錯,得了好多小紅花,媽媽給孩子買了喜歡的玩具自行車作為獎勵。上周末,萌萌在小區騎自行車玩耍時,被隔壁單元的小妹妹看到,哭著吵著非要騎。可是萌萌卻不太樂意。
  • 小氣鬼用英語怎麼表達?
    3. 回復託福成績如「託福98」,獲得雅思成績換算4. 回復關鍵詞「2021獨立大範圍」,獲得今日積累詞彙如果一個人平時實在是太摳門的話,那肯定會被稱為「小氣鬼」!同學們知道小氣鬼在英語中該用什麼來表達嗎?
  • 小氣鬼!英文中「吝嗇鬼」的N種說法
    花錢小心是很明智的,但是,要是一個人太過分了,就會被稱為「吝嗇鬼」,或小氣鬼。美國人也有類似的常用語來形容這種人,來學一些吧!近日,一段電視節目中奇葩摳門男友的視頻走紅微博。視頻中的情侶交往三年,女生卻因為男生小氣而分手。勤儉持家本是件好事,但談戀愛三年男生為了省錢,從沒帶女生到電影院看過電影,到底是男生一毛不拔還是女生虛榮?我們來看看英語中各種小氣鬼的表達。
  • 10個孩子9個不願在幼兒園拉臭臭?早了解早解決,以免造成傷害
    憋臭臭的原因或來自於心理作用、或來自於環境影響、或來自某項發育的生理功能。但不管哪種情況,家長都需要弄清楚,早了解早解決。背後的原因老師才不會告訴你10個孩子9個不願在幼兒園拉臭臭,相信多數家長都有過同感。孩子寧願憋著,也不在幼兒園拉臭臭?背後的原因老師才不會告訴你,家長早了解早解決,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 小氣鬼:看完這部電影後才知道什麼是小氣、吝嗇、摳
    一個健步立馬給他關了,女兒說是自己太崇拜老爸,才來找他的,她打給她媽,才知道媽媽為了樹立個好辦法的形象,騙女兒說他爸是個大慈善家剛剛去剛好媽媽要出差,所以就暫時把女兒送過來學新,沒辦法是自己女兒嗎,只好收留了他,畢竟總不能打破女孩的美好幻想吧。
  • 每日英語E36-小氣鬼
    You're cheap你不夠和善 / 你太卑鄙 / 你個小氣鬼 I was tired of his cheap jokes at my expense.他簡直是個卑鄙的騙子。I never been with a man that cheap in my life.我這輩子都沒跟那麼小氣的人約會過。 「小氣鬼」的常見表達~cheapskateI'm not surprised. He's known as a cheapskate.
  • 寶寶越來越「小氣」竟然是好事?!教孩子分享前,要先教他如何「自私」
    孩子不願意分享就是小氣、自私嗎?家長們千萬別給孩子亂扣帽子,這只是他們成長的必經階段而已。媽媽不僅不幫我,還強迫我分享,當我不願意時,她就會叫我小氣鬼。從那以後我就特別沒有安全感,因為我保護不了我喜歡的東西,連我的家長也不在乎我的感受。」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最值得信賴的人。當家長強迫孩子分享時,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度就會降低。長此以往,還會讓孩子因為不被尊重變得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