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寄語110歲北大中文系:立足中國以建設文化強國為己任

2021-01-10 澎湃新聞

北大中文系老教授代表在紀念大會上接受獻花。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11月22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舉行建系110周年紀念大會,澎湃新聞從會上了解到,110年中,北大中文系共培養了全日制本科生9073人,碩士研究生2774人,博士研究生1473人,共計13320人。北大校長郝平在紀念大會中指出,前不久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目標,這是黨中央首次明確建設文化強國的時間表。

他寄語北大中文系,新時代要繼續發展和繁榮中華文化,立足中國,讀懂中國,以建設文化強國為己任,積極承擔國家戰略任務,在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構建北大風格、中國氣派的中文學科。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建系11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郝平希望北大中文人面向國家基礎重大研究,繼續深入挖掘中國文學語言文學與文獻的價值內涵,構建有中國底蘊、中國特色的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促進中華藝術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激發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展現社會擔當,提升國民文化素養,建立全民族對自身語言、文學和文化自信。他希望北大中文系堅持守正創新,在復興人文的基礎之上,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引領中國高校文科教育創新發展;開放包容、融通中外,為增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為世界共同繁榮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在大會致辭中回顧了北大中文系的發展歷史。

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設「中國文門」,這是北大中文系的前身,也是中文學科現代高等教育的發端。1919年,北大「廢門改系」,國文門正式改稱「中國文學系」。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北大中文系的發展歷史中,有過多次創舉。

1925年,國文系將課程調整為三類課程中擇一而專門研修,體現了專業分野的現代學術觀念。

西南聯大時期,北大中文系創新舉措,將新文學引入大學課堂。

1959年,北大古典文獻專業創立,奠定了中文系文學、語言、文獻三足鼎立的格局,符合現代學科建制要求的「中國語言文學系」就此誕生。

1978年,北大中文系成立國內高校首個當代文學教研室,1985年北大中文系在國內首設比較文學研究生學位點。

2001年,教育部批准中文系成立新本科專業應用語言學,接軌國際學術界。

目前,北大中文系有著全國最完整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制,有5個本科專業,8個博士授予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11個教研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學科平臺,11個虛體研究機構。2007年,北大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整體被評為全國首批一級重點學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北大中文系慶建系110周年 百餘年培養英才上萬名
    新京報訊(記者 楊菲菲)魯迅、周作人、劉半農、胡適、沈從文……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名師大家輩出。11月22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舉辦建系110周年紀念大會,93歲高齡的唐作藩等十幾位北大中文系老教授來到現場,北京大學校長郝平也對中文系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期待。
  • 弘揚傳統,展望未來——中國語言文學系建系11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會議現場郝平代表學校向中文系建系110周年表示祝賀。他回顧了中文系建系110年來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了中文系師生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的光輝歷史。郝平指出,秉持百年優秀傳統,今天的北大中文系開創了全新的格局,學科設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在隊伍建設、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不僅為學校改革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全國中文學科的建設發揮了輻射引領作用。
  • 系慶大會 | 陳曉明在中文系建系11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郝平校長、寶劍副校長,尊敬的各位前輩先生、各位系友,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剛才郝平校長代表學校黨委、行政發表了熱情洋溢、高瞻遠矚的講話,概括了中文系百十年歷史,肯定了中文系的卓越成就,並對中文系當前的工作和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希望。我們一定認真學習,積極落實。老師們、同學們!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已經「110歲」的北京大學中文系迎來了新掌門。「北京大學中文系」微信公眾號2021年1月16日消息:2021年1月15日,中國語言文學系召開新一屆行政班子宣布會,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組織部部長寧琦等有關同志出席會議,中文系新老行政班子成員及系內教職工參會。
  • 千秋一脈,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千秋一脈,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2020-11-22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下如皋人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如皋籍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已經「110歲」的北京大學中文系迎來了新掌門。
  • 北大校長郝平寄語畢業生:常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憂以天下
    7月2日上午,在北京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上,北京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郝平以一句親切的問候開場,回顧了近半年來疫情給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和國家帶來的影響與變化,並指出北大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北大學子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新時代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 中文系110周年系慶|《光明日報》:我與北大中文系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歷來人才輩出、名師雲集,學術薪火代代相傳。北大中文系的歷史可追溯至1910年京師大學堂分科設立「中國文學門」,迄今整110年。在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慶之際,我們刊發6位北大中文學人的口述文章,聽他們回顧其與北大、與北大中文系的結緣經過,講述人生與治學中的點滴感悟,闡釋對如何繼承與發展北大中文傳統、如何繁榮國家語言文學專業的獨到見解。
  • 北大中文係為王力等三位一級教授銅像安放揭幕
    今年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成立110周年,也是王力先生誕辰120周年。為緬懷新中國建立之初的四位一級教授,在去年為古文獻專業奠基人魏建功先生舉辦銅像安放揭幕之後,11月21日,北大中文係為楊晦、遊國恩、王力三位先生銅像安放揭幕。
  • 北大舉行2020年開學典禮 校長寄語:要培育自己的「逆商」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向新生寄語,今年是一個極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平靜祥和的生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影響著人類發展的進程。對於同學們來說,這場抗疫鬥爭正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社會課。大家不懼風雨,經受住了考驗,並且與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一同進步成長。「北大人」就成為了新身份,這也意味著新責任、新使命。
  • 北大校長郝平在2019年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為國家求學問 為人民練本領
    著名學者、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曾這樣寫道:「北大有一種力量,有一種氣象,有一個不可測其深淺的底蘊,唯有大海才能比擬。」一百多年來,北大始終秉承著「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術傳統,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古與今、中與西、文與理、道與術、人與物在這裡交融、輝映,匯聚成了獨特的、像大海一樣深廣的精神魅力。
  • 畢業致辭|中文人的精神和擔當——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在中文系...
    這絕不是盲目信任各位之優秀,還因為各位是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在各位即將離開這裡的時候,我希望再次提醒大家:各位在這裡學習的絕不僅僅是如何解讀一部文學作品或者一種文化現象,不僅僅是如何分析我們民族語言的複雜結構,也不僅僅是如何對那些古代典籍進行校勘與詮釋,更是要感受這種種具體的專業方法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學的力量,一種令大家更為堅韌的力量。
  • 建設文化強國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就更加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奮鬥。建設文化強國,高校必須牢牢把握文化育人的正確方向。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正確方向。
  • 陳曉明寄語新青年|在北大中文系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中文系已經一百二十歲了,在一百二十周年系慶的時刻,我們不能不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中文系和中文人應該如何守正,如何創新?我們該怎麼傳承我們的傳統,把傳統中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力量釋放出來?又如何能夠應對今天這樣一個變化莫測、風雲突變的時代?中文系的全稱是「中國語言文學系」,以「語言」和「文學」為主要研究對象。
  • 北大中文系的「老主任」楊晦
    但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他可是北大的風雲人物,一位曾有過很大影響的學者。1978年我到北大讀研究生時,先生還健在,常聽到這位「老主任」的故事,比如他「五四」遊行時參與「火燒趙家樓」等等,可惜沒有聽過他講課。近日北京大學中文系舉行楊晦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會,據說參加者不多,他直接教過的學生起碼都八十歲以上了,而現在的學生對楊晦這個名字可能是陌生的。
  • 許智宏校長在北大建校110周年校慶上的講話
    就在昨天,胡錦濤總書記來校視察期間,和師生代表親切座談,一同回顧了北大110年光榮的發展歷程,高度評價了北京大學對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充分肯定了北大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所取得的成績。  從1898年至今的110年,對於中華民族,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 畢業致辭|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中文人的精神和擔當
    【編者按】本文為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在北大中文系2020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澎湃新聞經微信公號「北大中文人」授權刊發。陳曉明同學們、老師們,大家上午好!這絕不是盲目信任各位之優秀,還因為各位是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在各位即將離開這裡的時候,我希望再次提醒大家:各位在這裡學習的絕不僅僅是如何解讀一部文學作品或者一種文化現象,不僅僅是如何分析我們民族語言的複雜結構,也不僅僅是如何對那些古代典籍進行校勘與詮釋,更是要感受這種種具體的專業方法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學的力量,一種令大家更為堅韌的力量。
  • 畢業致辭|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中文人的精神和擔當
    這絕不是盲目信任各位之優秀,還因為各位是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在各位即將離開這裡的時候,我希望再次提醒大家:各位在這裡學習的絕不僅僅是如何解讀一部文學作品或者一種文化現象,不僅僅是如何分析我們民族語言的複雜結構,也不僅僅是如何對那些古代典籍進行校勘與詮釋,更是要感受這種種具體的專業方法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學的力量,一種令大家更為堅韌的力量。
  • 中國最有錢高校!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北大2019年總收入340億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媒體報導,11月30日,在首屆北京大學全球校友論壇上,北大校長郝平表示,將衛健委和教育部收入合併統計,2019年北大總收入達340億,北大總收入中國高校第一 。 郝平介紹,近7萬人的北京大學去年的總收入達到340億元(含附屬醫院等收入)。
  • 北大舉行2020年開學典禮 校長寄語學子做新時代的北大人
    在開學典禮上,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寄語北大學子,要做新時代的北大人,德才均備、學以成人。《燕園情》響徹操場《紅旗頌》、《燕園情》……五四體育場歌聲不斷,現場的2020級北大新生戴著口罩,手中揮舞國旗,一會兒唱歌,一會兒鼓掌,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