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眼中的客家人

2020-12-15 騰訊網

客家是中國最優秀的民族,他們原有一種自信與自傲之氣質,使其能自北方胡騎之下,遷到南方,因此,他們的愛國心,比任何一族為強,是永遠不會被人徵服的。

氣候又受到海洋交通環境之影響,養成一種島國人民之熱血與精神……翻開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

其中的例子,當推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幾乎全部參加革命的將領,都是客家人。其次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除了其本人乃為客家人後裔以外,其他,亦有許多是客家人。

可以說,沒有客家人,便沒有中國革命,換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國的革命精神……

日本人竹越三郎著《臺灣統治志》

客家人是臺灣最開化,最堅強和最富民族意識而不易統治的民族,他們的團結力尤其驚人,以致政府當局,不得不限制他們的住居地區,使其不得聚集在一處。

日本共存社出版《東亞共榮圈》

客家人相傳為越王勾踐之子孫,現居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等地,他們勤勉、忍耐、好清潔……在廣東省約有4百萬,有膽有識,好戰鬥。

美國傳教士羅伯密斯對客家人的看法

美國人對客家人的看法也很透徹。美國傳教士羅伯密斯,在客家地區居住多年,著有《中國的客家》一書,其中評語云:

客家婦女,真是我們所見到的任何一族的婦女中最值得讚嘆的了;在客家中,幾乎可以說,一切稍為粗重的工作,都是屬於客家婦女的責任。

你如果是初到客家地方居住的話,一定會感到極大的驚訝,因為你將看到市鎮上做買賣的,車站及碼頭上的苦力,在鄉村中耕種田地的,深山上砍柴的,乃至建築房屋時的粗工,幾乎全是女人。

客家因山多地少的關係,大部分的男子壯丁,都到南洋去謀生,或去到軍政界服務了,在家中多數是有老年人或幼小的孩子,因此,婦女在家中,便成為主幹。

客家婦女,除了刻苦耐勞和尊敬丈夫以外,她們的聰慧熱情和文化上的進步,也是很使我們羨慕,因為需要勞動,所以客家婦女,自有歷史以來,都無纏足的陋習,她們的迷信程度,也遠不及其他地方的婦女。她們的向神祈求,多是以敬重祖宗為動機。

美國傳教士肯貝爾《客家源流與遷徙》

美國傳教士肯貝爾,在廣東梅縣傳教樹十年之久,著有《客家源流與遷徙》,其中評語摘錄如下:

客家人可以從其他華人中,於語言上、習慣上辨別之。概言之,婦女不纏足,通常體健而軒昂,惟其如此,故能過起戶外生活。鄉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能勇敢自主,她們具備全世界山居者愛好自由的特性。

客家人之往外洋者,為數很多,無論在任何地區,均有客家蹤跡,其人數僅次於廣州人耳。在荷屬東印度、緬甸等處,客家人特別的多。其較早遷於臺灣者,據說有50萬人滿載海南者,亦有相當數目。

美國《國際百科全書》

美國《國際百科全書》收集外國人關於客家記述之著作,有12種之多,後來續出之客家專篇,更不知凡幾。現歸納如下一段綜合評語:

客家是中華民族中優秀民族之一,教育普及,在全國中為最。

美國天主教神父拜爾德耳

美國天主教神父拜爾德耳,在嘉應州傳教多年,著有《客家易通》和《客家淺說》兩書,現綜述其序文中評語如下:

客家祖先之歷經變亂,流離轉徙,老弱已淘汰,存者均屬少壯,此乃中華民族中之精華,有如牛乳中之乳酪一般,他們將其刻苦耐勞的優良精神,傳於子孫,因此,現在客家人,均具有一種聰穎堅強之特性,求知慾因亦隨時發達。吾人觀於各地大中學之學生成績,客家學生常列優等,進而獲選公費留學歐美日本者,更佔較大之百分比,由此可知客家教育之特別發達,因由於其環境壓迫使然,而客家人之優良傳統,且又聰穎好學,亦其重要原因也!

美國人韓廷敦

美國人韓廷敦,為現代人文化地理學權威教授,歷年主持《美國地理學會雜誌》刊務,並曾特約客家問題專家羅香林教授撰寫客家文章多篇,著有《自然淘汰與中華民族性》一書,其評語云:

有數約百萬的客家人,因從事貿易而居留於南洋群島及歐美各國,客家的名稱,英文是HAKKAS,在人類學上已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客家人的重要特性,就是能夠刻苦耐勞和團結,惟其如此,故能在工作上常佔優勢。

因為他們能團結,故能以少數外來人的身份,在當地生存和繁衍。客家人很注重武技,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自衛,因為客家傳徙萬裡,沿途難免受到搶奪。

法國籍天主教神父賴裡查斯

法國籍天主教神父賴裡查斯,曾在嘉應州傳教二十餘年,著有《客法詞典》,在自序中評語云:

在嘉應州,這個不到三、四十萬人的地方,我們可看見隨處都是學校,一個不到三萬人的城中,便有十餘間中學和數十間小學,學生的人數幾乎超過城內居民的一半。

在鄉下每一個村落,儘管那裡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亦不過三、五千人,便有一個以上的學校。

因為客家人的每一個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們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個祠堂也就是學校。全境有六、七百個村落,也就有六、七百個學校,這真是駭人聽聞的事實。

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不但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他相比較,就是較之歐美各國也毫不遜色。

英國人愛德爾

晚清至今,英國人對中國人關係最深,英國侵略中國時間也最久,故對我國當然有深入的研究,了解當然也最深刻,且看英國人對客家人的看法如何?

英國人愛德爾著《客家人種志略》、《客家歷史綱要》兩書綜合評語云:

客家人是剛柔相濟,即剛毅又仁愛的民族,而客家婦女,更是中國最優美的勞動婦女的典型。

客家民族猶牛乳之乳酪,這光輝,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應該屬於客家婦女的。

英國傳教士肯貝爾

英國傳教士肯貝爾,在中國傳教數十年,曾獲「中國通」之譽。他在汕頭英國人召集之宗教會議中,有如下一段之演講:

客家人比城裡人勇敢,富有獨立力行的氣概,渴望自由。……滿洲人入主中國,客家人降服最遲,其後且曾屢次自起兵反抗,第一次乃距今稍久之天平天國革命,第二次是這世紀中新近的事,即辛亥革命是也。

英國人巴素博士

英國人巴素博士,為研究南洋漢族淵源掌故之權威學者,著有《馬來西亞僑史》。該書第五章「馬來各邦華僑」中,亦有數段關於客家開闢各礦之記載,其評語云:

客家僑民,素來被認為是具有急進與獨立見解的聲譽的民族。

英國人史祿國

英國人史祿國,為世界著名人種學家,著有《中國東部和廣東的人種》,其書中之評語:

客家地區教育最為發達,客家人有刻苦勤勞種種優點。

相關焦點

  • 百年前洋人眼中慈禧什麼樣?太后被玩壞,如同年輕少婦太美了!
    照片中的慈禧算是端莊大氣的,那麼,百年前洋人眼中慈禧什麼樣?太后被玩壞,如同年輕少婦太美了!下面的這一張圖是美國女畫家凱薩琳.卡爾在1904年畫的,慈禧時年70歲。可以說,是慈禧太后的美化版本了。畫中的慈禧皮膚吹彈可破,眉毛細細長長,有一張櫻桃小嘴。她身著黃緞底繡紫藤蘿團壽字紋的寬袖沿珠邊衣,頭戴這傳統的大拉翅,大拉翅裡面的裝飾很多,有點翠,有珍珠,有花朵。
  • 馬來西亞中國報:我們都是客家人
    中新網12月31日電 馬來西亞《中國報》12月31日發表吳德英撰寫的文章《我們都是客家人》指出,今後,請把自己定位為「地球客家人」,視野放得更遠,不做狹隘種族主義者,有緣來到地球作客,應該珍惜這緣分。2008最後一天,送舊迎新倒數鐘聲響起那刻,把心中一分感恩和祝福,獻給主人地球吧!
  • 廣東客家人的年是這麼過的
    客家人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的群體,現在居住在廣東的客家人有兩千五百多萬,主要居住地是梅州、韶關,惠州等。廣東的客家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地與潮汕,廣府群體的某些文化相融合,但也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客家人的風俗習慣在春節中又有怎樣的體現呢?
  • 破除對洋人的迷信——至關重要
    從大清朝三位皇帝對外國人的不同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乾隆皇帝時期,清朝國力強盛,很多洋人來到大清朝向朝廷獻媚,貢獻他們國家最新發明的科技產品和新鮮玩意兒,他們見皇帝的時候需要單膝跪地;到了鹹豐帝的時候,皇帝寧可跑到避暑山莊躲著,也不敢去見洋人,這個時候洋人在中國已經有了更多的利益要求,他們見皇帝的時候連單膝跪地都不需要;到了慈禧太后主政時期,對洋人的態度有了180
  • 「扶清滅洋」的義和團究竟殺了多少洋人?真實數據令人可笑
    清政府當時閉關鎖國,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了別人眼中的「肥肉」,直到國門被西方列強轟炸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處於何種窘迫的境地。但是西方列強並沒有對清朝政府顯露出一絲一毫的同情心,他們用槍枝、用炮火逼迫清政府開放通商口岸,威脅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然而在這期間,飽受戰爭痛苦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他們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忍受著難以想像的折磨。
  • 客家人這樣的「夾菜」習俗,你聽過嗎?
    客家「夾菜」習俗客家人非常熱情,有客人來,會幫客人夾菜,但今天所說的夾菜,不是幫別人夾菜,也不是自己夾菜,而是「夾菜」。舊時客家人由於擇山而居,耕地面積相對較少,所以產糧也就不多,因此客家人更加愛惜糧食,深深地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一粒飯一根菜掉在桌上也會撿來吃下去。在他們眼中,糟蹋糧食的人是敗家子。暴殄天物,那是罪過。在客家地區的一些山村,從前有一種奇特的「夾菜」之俗:在偏僻山村舉辦的婚嫁、生子滿月、老人壽誕等喜慶宴席上,男賓女客常常分席入坐。
  • 八千萬人口的客家人從何而來?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客家源於生活在廣東潮州一帶閩南人對來自閩粵贛邊大本營地區遷至廣東東南沿海一帶那一部分人的總稱,由於閩南人來的早,相應的把外來者和後來者稱之為「客人」,在明朝中後期,我國自北而南的人口遷移高潮已經結束,閩海人,廣府人等基本定定居下來,但是客家人還處在動蕩不安的遷移中,所以這個族群在當時人的眼中一直是「客」,時時為客,處處為客。
  • 客家人為何自稱為客家,原來如此!
    從那時起,據說在有太陽的地方有中國人,在有中國人的地方有客家人。那麼,客家到底是什麼?許多人都知道一句話:客家人源自中原,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他稱之為「客家人」。更具體地說,客家移民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直到南方:第一個是永嘉之亂,第二個是安史之亂,第三個是黃巢起義,第四個是南宋死亡、明朝解體太平天國被摧毀,最後他們中的一些最遠到過東南亞。
  • 客家人為何叫做客家人?他們從何而來?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客家人創造了獨屬於他們的文化和信仰,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客家民系的發展。客家人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湖南、臺灣、海南島部分地區和僑居海外南洋一帶。客家語言保留了較多的漢語古音,稱"客家話"。在目前的語言學研究中,客家話也成為研究古漢語的最要研究材料。
  • 潮汕人與客家人
    今天我們就講潮汕人和客家人。潮汕人,古時稱潮州人,隋宋兩次南遷最終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當代多數潮汕人以潮州話(也稱「潮汕話」,簡稱潮語,近似秦漢魏晉時期的古漢語)為母語,現集聚於海內外近60個國家和地區。潮汕人敢於闖蕩、善於經商,以「愛拼才會贏」為座右銘,他們在商界成就顯著。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 經得起千錘百鍊,方能配得上客家人三個字
    客家人的語言與普通話大異其趣,他們是一個少數民族嗎?據說客家人到外地讀書時會被問:「你們客家人高考的時候會加分嗎?」自然不會,因為客家人就是漢族的一支,就跟說潮州話的潮汕民系一樣。/ 中新社/ 視覺中國而客家人的「客」,從本地人眼中的外地「客人」,變成一個自覺的族群「客家」,形成明顯的社群認同,就起源於這種土客矛盾中。
  • 客家人是什麼人?是少數民族嗎?為何客家人的祖輩來自江西?
    但是有一種人,我們聽得很多,但是又對它不是很了解,它就是——客家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南方江西省。客家人只是一種稱謂,也不是什麼少數民族,更神奇的是,它們大多數都是來自江西省。為什麼客家人這麼多,大多來源於江西呢?
  • 客家人的服飾文化
    客家服飾,顧名思義就是客家人的服飾。客家服飾是以中原文化元素為基礎,變化發展而來的文化藝術形式,是對客家人勤勞、樸實生活的詮釋客家服飾的種類繁多。客家人稱衣服為「衫褲」。「衫」指上衣,褲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著大襠褲」是客家人最常見的衣著打扮。
  • 青龍場的客家人
    成華區的方家河周邊以前大多為客家人。□朱文建 文/圖客家人是成都的一大特色,是四川歷史文化的延續,也是歷史上幾次人口大遷徙的見證。歷史造就了四川客家人,他們從全國各地來到四川,為天府之國的振興立下了不朽功勳。清代時期的青龍場和東門的龍潭寺、石板灘,以及現在龍泉的洛帶鎮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這一片區為東山上首五場,即龍潭寺、石板灘、西河場、甑子場(現在的洛帶鎮)、廖家場。而青龍場則是東山五場的起始點,又是幾個鎮當中離城最近的一個,人流和經濟發展自然就佔得一席先機,城裡人來趕場都是趕青龍場。
  • 客家人是什麼人?為何客家人的家譜記載祖輩來自江西?
    在中國南方,有大量的客家人聚居。其中,以兩廣、福建和江西省最多。客家人是一種稱謂,很多人都知道客家人,但並不知道客家人是如何來的,客家人是不是少數民族。更為奇怪的是,大多數客家人的家譜都記載著祖輩來自江西,這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頭說起。
  • 客家人是少數民族?
    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他們只是漢族的一個支系而已。客家人就是漢族人!他們是漢族的一個重要民系!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江西、臺灣等省的本地人之一。客家圍屋客家人一詞的起源說法也不多,有的說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及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有的說起源於清初廣東粵西人對惠、潮、嘉、汀、贛移民(當時已經是閩粵贛邊區本地人)的稱呼;還有說相對於「主」而言的一種對稱,就是外來人的意思那種。
  • 沙巴州客家人的發展史
    客家人無處不在,只要有地方,就有客家人。在海外華人中,客家人佔的比重最大,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00萬餘人。主要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臺灣等地區。據上期小編所寫的圖文,海外客家人中,除了印尼之外,馬來西亞的客家人數最多。在馬來西亞有一句留言:"客家人開埠、廣府人旺埠、福建人佔埠」(埠即是中國的「城市」)。
  • 客家人的勞動用具:一部記錄客家人生活的歷史文書!
    客家人的勞動用具 一部記錄客家人 生活的歷史文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勞動用具已經越來越先進,而我們記憶中那些客家先民用智慧創造出來的農具你又還記得多少呢,在萬綠湖客家風情館裡面,展示了河源客家人的農業、漁業等生產用具,體現了客家人在艱苦條件下吃苦耐勞、勇於開拓的勞動精神和勞動智慧。
  • 客家人從何處而來?
    這是客家人獨創的文字。從字面上看,走到了懸崖邊上,再無路可走的人,就是客家人。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這個在閩粵贛邊區擇山而居,喜歡穿藍色布衫,並操著一口古老方言的群體被認為是一個「夷蠻」部落。就連客家人自己對自身的來歷也不甚明了,他們只記得祖祖輩輩似乎總是在不停地遷徙,從一座大山走向另一座大山。
  • 中國為什麼會有客家人?客家人的最初發源地在哪裡?
    在兩廣、福建和東南亞一帶居住著大量的客家人。客家人這個稱呼經常被人們提及,但要問起什麼是客家人時,很多人都回答不上來。甚至曾經有人發問,客家人到底是不是少數民族?如果是,為啥沒有客家族;如果不是,那客家人的稱謂又從何而來,代表了什麼意思?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的是,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屬於漢族族群的一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