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中國最優秀的民族,他們原有一種自信與自傲之氣質,使其能自北方胡騎之下,遷到南方,因此,他們的愛國心,比任何一族為強,是永遠不會被人徵服的。
氣候又受到海洋交通環境之影響,養成一種島國人民之熱血與精神……翻開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
其中的例子,當推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幾乎全部參加革命的將領,都是客家人。其次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除了其本人乃為客家人後裔以外,其他,亦有許多是客家人。
可以說,沒有客家人,便沒有中國革命,換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國的革命精神……
日本人竹越三郎著《臺灣統治志》
客家人是臺灣最開化,最堅強和最富民族意識而不易統治的民族,他們的團結力尤其驚人,以致政府當局,不得不限制他們的住居地區,使其不得聚集在一處。
日本共存社出版《東亞共榮圈》
客家人相傳為越王勾踐之子孫,現居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等地,他們勤勉、忍耐、好清潔……在廣東省約有4百萬,有膽有識,好戰鬥。
美國傳教士羅伯密斯對客家人的看法
美國人對客家人的看法也很透徹。美國傳教士羅伯密斯,在客家地區居住多年,著有《中國的客家》一書,其中評語云:
客家婦女,真是我們所見到的任何一族的婦女中最值得讚嘆的了;在客家中,幾乎可以說,一切稍為粗重的工作,都是屬於客家婦女的責任。
你如果是初到客家地方居住的話,一定會感到極大的驚訝,因為你將看到市鎮上做買賣的,車站及碼頭上的苦力,在鄉村中耕種田地的,深山上砍柴的,乃至建築房屋時的粗工,幾乎全是女人。
客家因山多地少的關係,大部分的男子壯丁,都到南洋去謀生,或去到軍政界服務了,在家中多數是有老年人或幼小的孩子,因此,婦女在家中,便成為主幹。
客家婦女,除了刻苦耐勞和尊敬丈夫以外,她們的聰慧熱情和文化上的進步,也是很使我們羨慕,因為需要勞動,所以客家婦女,自有歷史以來,都無纏足的陋習,她們的迷信程度,也遠不及其他地方的婦女。她們的向神祈求,多是以敬重祖宗為動機。
美國傳教士肯貝爾《客家源流與遷徙》
美國傳教士肯貝爾,在廣東梅縣傳教樹十年之久,著有《客家源流與遷徙》,其中評語摘錄如下:
客家人可以從其他華人中,於語言上、習慣上辨別之。概言之,婦女不纏足,通常體健而軒昂,惟其如此,故能過起戶外生活。鄉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能勇敢自主,她們具備全世界山居者愛好自由的特性。
客家人之往外洋者,為數很多,無論在任何地區,均有客家蹤跡,其人數僅次於廣州人耳。在荷屬東印度、緬甸等處,客家人特別的多。其較早遷於臺灣者,據說有50萬人滿載海南者,亦有相當數目。
美國《國際百科全書》
美國《國際百科全書》收集外國人關於客家記述之著作,有12種之多,後來續出之客家專篇,更不知凡幾。現歸納如下一段綜合評語:
客家是中華民族中優秀民族之一,教育普及,在全國中為最。
美國天主教神父拜爾德耳
美國天主教神父拜爾德耳,在嘉應州傳教多年,著有《客家易通》和《客家淺說》兩書,現綜述其序文中評語如下:
客家祖先之歷經變亂,流離轉徙,老弱已淘汰,存者均屬少壯,此乃中華民族中之精華,有如牛乳中之乳酪一般,他們將其刻苦耐勞的優良精神,傳於子孫,因此,現在客家人,均具有一種聰穎堅強之特性,求知慾因亦隨時發達。吾人觀於各地大中學之學生成績,客家學生常列優等,進而獲選公費留學歐美日本者,更佔較大之百分比,由此可知客家教育之特別發達,因由於其環境壓迫使然,而客家人之優良傳統,且又聰穎好學,亦其重要原因也!
美國人韓廷敦
美國人韓廷敦,為現代人文化地理學權威教授,歷年主持《美國地理學會雜誌》刊務,並曾特約客家問題專家羅香林教授撰寫客家文章多篇,著有《自然淘汰與中華民族性》一書,其評語云:
有數約百萬的客家人,因從事貿易而居留於南洋群島及歐美各國,客家的名稱,英文是HAKKAS,在人類學上已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客家人的重要特性,就是能夠刻苦耐勞和團結,惟其如此,故能在工作上常佔優勢。
因為他們能團結,故能以少數外來人的身份,在當地生存和繁衍。客家人很注重武技,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自衛,因為客家傳徙萬裡,沿途難免受到搶奪。
法國籍天主教神父賴裡查斯
法國籍天主教神父賴裡查斯,曾在嘉應州傳教二十餘年,著有《客法詞典》,在自序中評語云:
在嘉應州,這個不到三、四十萬人的地方,我們可看見隨處都是學校,一個不到三萬人的城中,便有十餘間中學和數十間小學,學生的人數幾乎超過城內居民的一半。
在鄉下每一個村落,儘管那裡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亦不過三、五千人,便有一個以上的學校。
因為客家人的每一個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們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個祠堂也就是學校。全境有六、七百個村落,也就有六、七百個學校,這真是駭人聽聞的事實。
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不但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他相比較,就是較之歐美各國也毫不遜色。
英國人愛德爾
晚清至今,英國人對中國人關係最深,英國侵略中國時間也最久,故對我國當然有深入的研究,了解當然也最深刻,且看英國人對客家人的看法如何?
英國人愛德爾著《客家人種志略》、《客家歷史綱要》兩書綜合評語云:
客家人是剛柔相濟,即剛毅又仁愛的民族,而客家婦女,更是中國最優美的勞動婦女的典型。
客家民族猶牛乳之乳酪,這光輝,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應該屬於客家婦女的。
英國傳教士肯貝爾
英國傳教士肯貝爾,在中國傳教數十年,曾獲「中國通」之譽。他在汕頭英國人召集之宗教會議中,有如下一段之演講:
客家人比城裡人勇敢,富有獨立力行的氣概,渴望自由。……滿洲人入主中國,客家人降服最遲,其後且曾屢次自起兵反抗,第一次乃距今稍久之天平天國革命,第二次是這世紀中新近的事,即辛亥革命是也。
英國人巴素博士
英國人巴素博士,為研究南洋漢族淵源掌故之權威學者,著有《馬來西亞僑史》。該書第五章「馬來各邦華僑」中,亦有數段關於客家開闢各礦之記載,其評語云:
客家僑民,素來被認為是具有急進與獨立見解的聲譽的民族。
英國人史祿國
英國人史祿國,為世界著名人種學家,著有《中國東部和廣東的人種》,其書中之評語:
客家地區教育最為發達,客家人有刻苦勤勞種種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