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量的孩子,比乖巧的孩子更健康

2020-09-26 顯金之道



原文 | 武志紅


1. 所謂的「乖巧」常是一種懶惰的邏輯


前天遇見一個朋友,她給我講了這樣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她說,雯雯是她鄰居家的女兒,雯雯媽章雪是一個教育學碩士。據說章雪是按照自己所掌握的教育學方式來塑造雯雯的,而且看上去很成功。


雯雯不僅聰明,而且非常乖巧,從來不給大人惹一點麻煩,這令周圍的鄰居們非常豔羨,他們經常向章雪請教她的養子經。


我問這個朋友:「你一樣羨慕她吧?」

「是啊!」

「那麼,你用了她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了嗎?」

「我試過,但後來放棄了,因為狠不下心來。」


原來,章雪的辦法中一個核心宗旨是:不中孩子的「圈套」。


打針不哭,就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第一次打針時,雯雯就不哭,章雪先是嚇了一跳,接著就為女兒和自己自豪起來,因為她認為女兒超堅強,而這堅強又是她教育的結果。

但是,這個辦法我那個朋友學不來,因為狠不下心。


我問她:「你們周圍的鄰居有人學得來嗎?」

她想了想說,比較少,心比較軟的,都學不來;能學得來的,也是本來就能夠對孩子狠得下心的,他們本來和章雪的做法就有類似之處,不過章雪用她的理論知識幫助他們系統化了一些。


所以,這個媽媽之所以選擇「不中女兒圈套」的「教育辦法」,是因為她的心首先是能對孩子狠得下來的,對孩子狠不下心來的父母就接受不了這種所謂的科學辦法。


2. 乖巧中藏著自卑和寂寞


聽這個朋友講雯雯的故事時,我想起了2006年我出差到莫斯科時,在莫斯科機場的候機廳見到的一幕。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長得像天使一樣漂亮,穿著也非常精緻,她的又帥又有氣質的老爸,正在長椅上靜靜地讀書。



和我一樣,他們也去葉卡捷琳堡—俄羅斯第三大城市。在等待的近一個小時裡,小女孩不斷糾纏她的爸爸。


每次,她都是很輕很輕地走到爸爸的旁邊,仿佛生怕打攪他,然後很輕很輕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對他說點什麼。


但那個爸爸沒一點反應,不吭一聲,而胳膊仿佛鋼鐵鑄就的一樣一動不動,眼睛也不看女兒一眼,仿佛女兒所做的一切完全沒有發生,仍然是全神貫注地讀他的書。


女孩覺得有點無聊,於是離開爸爸,無聊地擺弄些東西。過了幾分鐘後,她忍不住又來糾纏爸爸,仍然是很輕很輕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說點什麼,但爸爸仍然是沒有一點反應,繼續全神貫注地讀他的書。女孩無聊地離開,過了幾分鐘後又來碰一下爸爸……


這樣過了約半個小時,她徹底打消了贏取爸爸關注的努力,開始自己玩,一會兒跳下舞,一會兒唱下歌。她的動作和歌聲都太輕了,所以儘管她很漂亮,但是好像擁擠的候機廳中只有我在注意她,而對於周圍其他人來說,她似乎都不存在。


又過了半個小時後,登機時間到了,這位老爸合上書並放進行李包,把女兒喊過來,然後非常非常輕地拍了一下女兒的頭,那眼神仿佛在說:乖女兒,你可真黏人啊!


小女孩則羞澀地笑了一下,那種微笑中,有一點自責的成分,仿佛在說:「爸爸,我知道自己錯了,可我真是有點寂寞啊。」


想起這一幕,我的腦海中自動將她的形象和雯雯聯繫了起來。我仿佛看到這樣一個無比乖巧的小女孩摔倒後獨自爬起的樣子,也仿佛看到她在醫院裡打針不哭時的眼神,那眼神裡藏著一種羞怯和寂寞。


這羞怯和寂寞的含義是:我不好,我只會給大人惹麻煩;我好想哭,好想撒嬌,但我知道,那樣我在大人眼裡就更不可愛了,這都是我的錯,我一點價值都沒有……


章雪為什麼會這樣對待女兒?我朋友的說法是,章雪認為,她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溺愛慣了,所以有些嬌氣,也有些黏人,她討厭自己這一點,但覺得改變自己好難。於是,她希望女兒不要像她這樣,她希望能獨立。


這樣的想法聽上去很好,但很可惜,她是將依賴和獨立徹底對立起來,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而且這裡面還藏著家族命運的一個輪迴,這也是一種常見的輪迴。


 

3. 調皮的孩子更有能量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是父母犧牲自己的需要而去極大地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最終會導致這個孩子形成一種不平衡的內在關係模式:「總是付出的內在的父母」和「總在索取的內在的小孩」。


所謂的依賴,即是索取,習慣索取的人,看上去會有些霸道,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很討厭自己不能獨立生存。


因為討厭自己的黏人,所以這樣的女子做了媽媽後,容易像章雪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獨立。



然而,章雪「不中女兒圈套」的做法其實是她的內在關係模式的展現,即,她是將「總在付出的內在的父母」投射給了女兒,希望幼小的女兒能像自己父母一樣不給她惹麻煩。


她和父母的關係中,估計是父母只關心她的需要,而她難以關心父母的需要,現在,她將這個關係模式轉移到她與女兒的關係中。只是,她仍然以「總在索取的內在的小女孩」自居,而她的女兒則很小就不得不獨立起來。


這樣一來,雯雯就容易形成另一種截然相反的內在關係模式:「總在付出的內在的小女孩」和「總在索取的內在的媽媽」。


章雪希望女兒獨立,但雯雯會覺得自己受盡了委屈,一直被忽視,所以等雯雯長大做了媽媽後,她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再也不要受自己童年的苦,於是她很容易百般溺愛自己的孩子。


於是,雯雯的孩子就擁有了和雯雯的媽媽一樣的童年,而最終也形成了和雯雯的媽媽一樣的性格。


這是一種常見的隔代輪迴,要想打破這種輪迴,首先,也是關鍵的一點是認識到自己在做什麼。


其次,她應認識到,她是她,女兒是女兒。她如果認為自己有問題,那她該獨自去承擔、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希望女兒幫她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任務。


她很渴望獨立,那麼她該自己努力去走向獨立,如果做到這一點,她就不會過分地要求這麼小的孩子就獨立。


最後,我想說,所謂的「乖巧」常是一種懶惰的邏輯。養育一個孩子太辛苦了,所以很多父母就希望孩子乖一些,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省心很多。


然而,心中充盈著愛與被愛的體驗的孩子,是不會太乖巧的。相反,他們會醒目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給父母惹麻煩。同時,他們也會努力地去表達自己的愛,而不會輕易退縮。


因為有能量的孩子,比乖巧的孩子更健康,也更容易適應這個社會。


一個福慧雙修的圈子ID:xjzd75▲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關注我: 每天與您分享全球最智慧的訊息,最震撼心靈的感人故事,最勵志人生的經典美文… 幫助您打造成功的智慧人生!讓您終生受益。

相關焦點

  • 「話少又乖巧」的孩子,長大後是不是更容易叛逆?
    很多家長會因為小孩子表現出來的「又乖巧、又聽話」感到欣慰,但是孩子小時候的乖巧聽話會不會導致孩子長大後更叛逆呢?答案是不一定的,要從多方面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1、首先一種就是孩子屬於內向性格表現出來的乖巧,就是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這種孩子一般長大後會比較缺乏自己的主見,永遠活在父母所想像的人的影子裡。2、孩子在所有人面前表現很乖巧,但是孩子內心非常有主見,當孩子的這種自我意識長時間的被埋藏在心裡不能釋放出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後,會很有可能產生叛逆心理。
  • 孩子乖巧家長別忙著高興,討好型孩子其實很脆弱,容易有極端行為
    而事實似乎也證明,常被表揚的孩子確實更加乖巧,並且總是幹勁十足。不過,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卻指出,讚揚可能會促進一些孩子改善行為,但從長期效果看,讚揚可能會讓孩子依賴於他人,讓孩子變成「討好者」。生活中有許多愛誇讚孩子的父母,他們喜歡看到孩子聽到讚揚時興高採烈的樣子,喜歡孩子被表揚後事事配合的樣子,他們相信這樣的孩子會陽光自信、積極向上地健康成長。
  • 溫順、乖巧聽話的孩子好嗎
    通過育兒專科醫院檢查測評,孩子已經有自閉傾向了,這可是急壞了家長孩子,通過測試孩子的興趣狹窄,不和人交流,對大人的話也理解得很差....大人們總會更喜歡「聽話」「乖巧」「安靜」的孩子,因為這樣孩子很讓大人省心
  • 孩子太安靜乖巧了,是怎麼回事?這樣做,可以使孩子活潑而安靜
    孩子太調皮了,你會擔心他惹禍不安全,可是遇到乖巧的孩子,卻又禁不住另有顧慮,怎樣才能明白孩子乖巧的那一面呢?怎麼做可以讓小傢伙既活潑又安靜?反常現象背後的原因。愛和懲罰。認真想一想,有沒有發現父母會有這樣的口頭禪:「寶寶很乖,媽媽不喜歡你。」兩歲以上的兒童已經能夠理解簡單的對應關係,在他幼小的時候,心理就把安全感放在首位。要得到父母的愛,他會讓自己表現得「乖巧可愛」,而這樣的行為會被不斷的表揚和肯定,最終讓寶寶變成一個真正不淘氣,乖巧可愛的孩子。要有溫暖的陪伴。
  • 心理學:為人父母,養育出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並不是什麼好事
    養育出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會成為做父母的一項榮耀,這樣的孩子還會成為人人羨慕的這樣的家庭和父母,使得他很早就要懂事,就要乖巧,為此他需要經常壓抑自己,他需要變得敏感,以覺察到母親的情緒。在王斌家裡,就是一個自體虛弱的父母經常抱怨和要求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自體壓制太多,使得孩子的自體沒有辦法成長。
  • 能給孩子帶來「超級能量」的10種健康食材
    為了減輕您壓力,能給孩子提供最健康的食物,收集了兒童健康飲食專家的提供的10種能給孩子帶來「超級能量」的健康食材。這10種食材不僅對您的孩子(以及您全家人!)非常健康,並且非常容易尋找以及價廉物美。纖維有助於促進健康的消化過程,並幫助孩子感到更飽,堅持更長時間。
  • 《隱秘的角落》:孩子表現乖巧,最後都怎樣了呢
    而在熊孩子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裡面大家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有更低的寬容度,好像現在學習成績好就可以掩蓋一切不好的行為,甚至是熊孩子的行為。一項普林斯頓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不聽話的孩子要比聽話的孩子更勇敢,更獨立,更有責任感,也擁有高逆商等各種優點。而我們所認為的乖孩子,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乖才會被喜歡,乖一點才會得到更多東西,因此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天性就被壓抑了,他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表現出很乖的樣子,因為這樣才符合他們最初的人設。去年最讓人震驚的新聞大概就是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的案子了。
  • 孩子總是太調皮怎麼辦?其實你更應該慶幸自己的孩子不懂事
    而且雯雯非常乖巧,她從來不給大人一點一點的麻煩,把他隨便放在一個地方,她自己就可以玩的很開心。作為鄰居都非常羨慕,向她請教她的教育經,很多媽媽效仿,他們的孩子也乖巧懂事起來。雯雯媽媽的教育經很粗暴:不中孩子的「圈套」。你會發現很多小孩子哭,大人不理他,他慢慢的哭著哭著就不哭了,但大人越理他,他哭得越兇鬧得越狠。
  • 注意,想要孩子健康成長,不要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
    有兩個情況相似的家庭,孩子都是八九歲,經濟都不是很富裕。其中一個家庭的父母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和難受,回到家面對孩子都是笑意盈盈,陪孩子玩;而另一個家庭的父母回到家臉上都是陰沉沉,動不動就對孩子打罵。後來,前者的孩子每天開心快樂,帶動著父母也充滿動力,家裡的情況越來越好;而後者的孩子一直鬱鬱寡歡,身體和心理時不時出現問題,讓家庭雪上加霜。
  • 這樣的早餐,孩子吃了更健康
    上學孩子的健康早餐又該是怎樣呢?粥加鹹菜究竟能不能吃?如果孩子消化功能正常、食慾良好,卻讓他們長期不吃固體主食而喝粥,可能導致能量和蛋白質等攝入不足,會降低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這就是張文宏強調「早上不許吃粥」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生病了,無論是感冒發燒、腹瀉,還是處於手術後恢復期,常常吃不下日常飯菜,與不吃東西相比,喝些粥也能補充一定營養。
  • 孩子在家乖巧聽話,出門卻很淘氣,家長要引導,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在公眾場合經常看到一些孩子非常的沒有規矩,最終還可能引起公憤,但其實有些孩子在家裡是一個聽話乖巧的小寶貝,一到了公眾場合就變成了小搗蛋,甚至很多時候,孩子的種種行為讓人不堪入目,父母也會連帶受人的數落。
  • 知道這7點育兒法則,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友善又乖巧
    在世界各國中,你知道哪個國家的兒童最有禮貌,最友善和最乖巧嗎?答案可能你意想不到,他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日本的孩子很少會讓自己的情緒失控,而且在超市當中,你很難看到有亂發脾氣的孩子,儘管個別會有例外。那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原則是什麼呢?
  • 知道這7點育兒法則,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友善又乖巧
    在世界各國中,你知道哪個國家的兒童最有禮貌,最友善和最乖巧嗎?答案可能你意想不到,他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日本的孩子很少會讓自己的情緒失控,而且在超市當中,你很難看到有亂發脾氣的孩子,儘管個別會有例外。那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原則是什麼呢?
  • 「乖巧聽話」的孩子真的不用操心嗎?
    生活中,常常聽到大人誇獎孩子「乖巧聽話:這樣的孩子的確讓家長省心,但是,這樣的「乖巧聽話」真的是我們想要孩子成為的樣子麼? 有一次,愛馬在幼兒園裡跟同學一起玩過家家,一些孩子扮演媽媽,一些孩子扮演寶寶,可是有的孩子總是要當媽媽,逼著愛馬當寶寶,其實愛馬也想試試當媽媽,可是她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 當孩子一會兒聽話一會兒搗蛋,他的能量流動變化你看到了嗎?
    小讀客出品的昆廷布萊克3-6歲表達能力提升繪本裡,有一本反義詞專刊叫做《大的小的好的壞的小親親》,這本書裡講了一個叫「小親親」的男孩子時而乖巧時而頑皮、時而聽話時而淘氣、時而安靜時而鬧騰的樣子。家長朋友們一定深有感觸,每一個孩子都並非一成不變,每天如一,時刻都是相同的狀態。
  • 學慧網營養師教你給孩子這麼吃,孩子才能更健康
    ,他們什麼也不清楚,只是知道爸爸媽媽做什麼就吃什麼,所以說家長們一定要懂得怎樣搭配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吃的更健康,這也是學慧網營養師要給大家重點說明的問題!每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日常飲食的營養、健康,學慧網營養師教你如何讓孩子吃飽、吃好?如何科學規劃飲食,才能保證營養,又不會吃成小胖墩?學慧網營養健康項目高級講師董慧娟老師給出3條飲食建議,幫家長避免認知誤區,給孩子吃得更健康。
  • 那些乖巧懂事愛學習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懷胎十月時,我們對孩子別無所求,只希望他生而健康,快樂成長。成人時期,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工作,比工資,比家庭組成。…………這裡面有社會競爭環境所帶來的焦慮,也有家長因為所謂的面子衍生的攀比心理。畢竟,一個乖巧懂事愛學習的孩子,既讓家長省心,又可以是炫耀的資本,何樂而不為呢?但如果從一開始就知道,讓孩子成長得乖巧懂事,會扼殺他們的天性,會讓他們敏感消極,我們是否會考慮換一種教育方式呢?
  • 孩子乖巧但做事沒主見,不能忽視這細節,6步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美美是個從小就很乖巧的孩子,她總是聽從爸爸媽媽的安排。孩子到了上小學的階段,美美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雖然乖巧,但沒有什麼主見。為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美美媽媽幫她報了一個繪畫班,但沒上幾次課,老師便向家長反映,孩子總是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別的小朋友開始自由創作時,美美坐在一旁一臉迷茫,她總是經常諮詢老師,現在我該做什麼?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個乖巧聽話的孩子終於被父母逼瘋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為了面子堅持錯誤是最沒有面子的事情!可是有的父母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不斷的逼迫孩子,並且一錯再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的鐘國衍原本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他從不會跟父母頂嘴,他很愛自己的媽媽,為了達到父母的目標,他一直都很認真努力。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個乖巧聽話的孩子終於被父母逼瘋!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為了面子堅持錯誤是最沒有面子的事情!可是有的父母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不斷的逼迫孩子,並且一錯再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的鐘國衍原本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他從不會跟父母頂嘴,他很愛自己的媽媽,為了達到父母的目標,他一直都很認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