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鄧雄鷹
在香港保險業務持續低迷的同時,中國內地市場持續成為保險巨頭的利潤引擎。
近日,友邦保險發布的2019年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年化新保費增加2%至65.85億美元;稅後營運溢利上升9%至57.41億美元。其中友邦中國內地市場再次憑藉強勁增長領跑:新業務價值同比提升27%,年化新保費同比提升22%,2019年稅後營運溢利同比增長28%,首次突破10億美元。
英國保誠於11日發布的2019年全年業績數據亦顯示,於香港境外,公司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錄得 17%的增長,而新業務利潤則上升29%。中國的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增長53%。中國內地旅客減少令香港的年度保費等值銷售總額下降11%及新業務利潤下降12%。
香港地區保險業務下滑
受2019年下半年香港社會動蕩的嚴重影響,保險巨頭2019年在香港地區的保費下滑非常明顯。
友邦保險2019年年度數據顯示,2019年,友邦保險在香港的業務錄得5%的新業務價值下降,至16.21億美元,上半年的強勁增長,被下半年中國內地訪港旅客客戶群的大幅下降所抵銷。
其中,由於下半年中國內地訪港旅客人數減 少,對香港零售獨立財務顧問業務構成影響,夥伴分銷新業務價值減少1%至11.42億美元。不計入香港業務,夥伴分銷新業務價值增長19%。
香港業務下滑亦拖累了友邦保險集團業務增長勢頭。友邦保險集團2019年新業務價值增長6%至41.54億美元,而不計入香港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增長16%。
友邦保險表示,在2019年,公司業務所在的部分市場面對不少挑戰,包括消費者信心下降,以至政治及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尤其是下半年中國內地訪港旅客人數減少,對公司最大市場的新業務銷售構成影響。
英國保誠亦同樣受到香港業務下滑影響。數據顯示,中國內地旅客減少令香港的年度保費等值銷售總額下降11%及新業務利潤下降12%。
香港保監局臨時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的毛保費總額(壽險+產險)為4369億港元,較2018年前三季度同比上升12.5%。但從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新單保費收入出現了明顯下跌,從第二季度的136億港元下跌至第三季度的97億港元,跌幅達28.8%。
今年一季度情況也不樂觀。疫情爆發以來,人身險公司營銷員的線下展業難以開展,影響新單增長。根據香港特區政府17日公布的業務展望調查結果,總體而言市場預期今年第一季度的業務狀況將下滑,較去年第四季度為差。
中國內地業務增長強勁
受益於經濟發展和民眾保障意識增強,內地業務增長相當喜人。
友邦保險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友邦新業務價值增長6%,不計入香港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增長16%;年化新保費增加2%至65.85億美元;稅後營運溢利上升9%至57.41億美元。
其中友邦中國內地市場再次憑藉強勁增長領跑:新業務價值同比提升27%,年化新保費同比提升22%。基於新業務的攀升,友邦中國內地市場2019年稅後營運溢利同比增長28%,首次突破10億美元。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自2014年以來,中國內地業務常年是友邦保險的「利潤引擎」。2014年~2018年,友邦中國內地業務稅後營運溢利增幅分別為38%、28%、29%、39%、32%,增幅一直位於友邦集團各市場之首。
英國保誠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也相當搶眼,該公司在年報中表示,在中國,公司繼續加快合營企業的業務發展,年內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增長53%,推動新業務利潤增長38%。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市場保險業務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壽險開門紅遇冷、新單負增長、財險業務萎縮等問題並存。
從承保端來看,短期新單下降和賠付上升並存。例如,疫情爆發以來,人身險公司營銷員的線下展業難以開展,不僅影響新單增長,也引發代理人脫落、險企增員難等問題,銀代渠道、團險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今年前兩個月,壽險業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單月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達69%,新單規模保費降至七年來低點。
不過,當前短期困境並不改變保險業長期發展前景。此次疫情的突襲,一定程度上也為保險業加快轉型「練好內功」以及健康險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例如,疫情之下,險企普遍意識到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且高效的線上渠道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之一。長期來看,保險公司將持續加大線上的投入布局,並且通過線上營銷資源的整合,構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線上服務體系,進一步釋放保險行業的線上銷售潛力。
此外,疫情的發展也持續提升客戶對健康保險市場的關注,對於健康險的短期突破和長期發展均將產生積極影響。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認為,參照非典疫情結束後保險市場的爆發,可以預見,本輪疫情結束後,市場的回補式增長,也會極大減弱甚至抵消當前階段疫情對保險公司業績的影響。
保險巨頭看好亞洲保險前景
友邦保險和英國保誠非常看好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內地市場未來發展前景。
友邦保險認為,儘管業務受到短期影響,但友邦保險的長期增長機遇仍然龐大,公司將繼續受惠於亞洲市場踏上日趨繁榮的康莊大道,以及私人保險滲透率和社會福利覆蓋偏低的情況。
英國保誠則表示,公司業務圍繞各項長期結構性機遇展開。在發展迅速的亞洲市場,人們對健康及保障、儲蓄機會及投資途徑均有強勁且不斷增長的需求,而能夠滿足上述需求的相關產品仍存在明顯缺口。據其預計,健康保障缺口估計達1.8萬億美元。
亞洲市場增長迅速,為公司帶來各種長期結構性機遇。區內人口持續增長,對公司所提供的產品的需求清晰且日漸增長。在亞洲,保險滲透率僅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7%,而英國則為7.5%。同時,亞洲的互惠基金滲透率僅為12%,而於美國則高達96%。
保誠預計,預計未來十年約有三分之二的全球壽險增長將來自亞洲,及至2029年,其佔全球保險市場的份額將由現時的僅32%增至42%。亞太區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管理資產規模預計亦將於2020年至2025年間增加約13萬億美元。
中國市場更是成為險企積極布局的核心區域。
例如,隨著中國金融業開放提速,友邦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布局明顯加速。2019年7月,友邦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成功增設營銷服務部,這是該公司17年來首次在中國內地擴張業務地域。2019年11月,友邦保險2.5億元(2億"轉會費"+5000萬年薪)天價挖角中國平安李源祥的消息震驚金融圈,此舉被認為是友邦為加速推進中國內地業務進行人才儲備。2019年底,友邦披露了擬設立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籌建方案。友邦最新披露了擬設立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籌建方案。
友邦保險在年報中表示,中國仍是公司增長策略的核心。中國政府宣布進一步取消對外資擁有權限制的措施,並繼續開放中國壽險業,為友邦保險締造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公司已就改建上海分公司為子公司事項提交監管批准申請。如獲得監管批覆,新成立的子公司將為友邦在中國內地把業務拓展至其他區域奠定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