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一晃而逝,每周二更的鐵律在上周被打破,理由很多,不過也不能成為不遵守諾言的理由。
實現曾經誇下的海口,必須自律,結實的完成。
丟失的兩篇這周會補回來。
公文用印有一個標準要求是「上不壓正文、下壓日期」,也稱作騎年蓋月,意思是說章的邊緣要穿過年份的數字,且把月份數字包在裡面。如下:
這一標準適用範圍如下:
從文種分類上,可以是企業的法律文書、日常對內外下發通知、請示或報告,或是合作協議、合同文件等;
從印章的種類上說,可以是企業的公章、合同章、財務專用章及發票專用章等。
不過,企業法人章的用印是沒有具體標準的,一般蓋在空白處明顯位置,其他細節需要注意兩點:
法人章是以法人代表名篆刻的印章,一個人可以是多個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一般來講法人章若單獨使用,代表法定代表人個人行為,若與公章一同使用就代表公司行為。
一般情況下,合同文件常常有「雙方當事人籤字或者蓋章時生效」,這就表明,此合同如若只有籤字,或者只有蓋章即可生效,即存在了法律效力。
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作為辦公室人員擬定合同時,最好寫「雙方當事人籤字及蓋章後生效」這類文書,避免出現因籤字帶來的法律糾紛問題,如籤字人未被企業授權,私自在帶有公司字樣的文件上簽字等。
另外,當我們急用合同章,而卻被外帶時,可應急使用公章。因為企業公章權力最大,適用面也最廣。
蓋章時,手心握住印章,印章防偽碼端與手腕處貼近(端正,不歪),下壓注意用力均勻,蓋章文件下面墊一些資料,最終呈現最完美的印章,我稱它為「蓋印範」(清晰、無邊印,不殘缺,端正)。
再說騎縫章。
騎縫章,顧名思義即要求「騎縫」,蓋章時要壓到文件的所有頁的邊縫,不應存在漏頁的情況。保護文件所有頁面(特別是最後的籤字頁)不被增減頁碼,以防造假偷換,發揮騎縫章防範風險,保護文件的完成性的作用。規範的騎縫章蓋法:
蓋完騎縫章後,文件每一頁均有紅印,並且首頁和末頁最好同時有字,而不僅僅是個紅圈(容易被模仿),合同展開後可還原成原章。
不過,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要求合同必須加蓋騎縫章,所以,不蓋騎縫章合同也是有效的。
在日常工作中,印章中一般都是用紅的,一些沒有規定的印章可以根據現實所需使用藍色印章,如區分合格和不合格,區分正本和副本,或技術類資格人名章等。
印鑑管理人員需注意,要禁止在空白介紹信、空白紙張、空白單據等空白文件上蓋公章。如遇特殊情況,必須經總經理同意,公章使用人應在需要加蓋公章的空白文件上編寫序號,對領取的人員進行核准登記。
微信公眾平臺雖關閉了文末後的留言功能,不過各位讀者朋友的留言我是能看到的,如下:
如果你有辦公室方面的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哦。
以上。
祝好。
推薦:朝向更開闊的方向
上一篇:印章的管理及使用審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