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憲宗朱見深的俄狄浦斯式戀母情結——戀上比自己大17歲的萬...

2020-12-20 談文說史

明憲宗朱見深(1447—1487),初名朱見濬,漢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大明憲宗純皇帝

和父親英宗相比,他頗有略勝一籌之處,例如為冤死的于謙平反昭雪,恢復郕王朱祁鈺的帝號——恭定景皇帝。但是,這些德政掩蓋不了為人詬病的弊政。明憲宗朱見深具有強烈的俄狄浦斯式戀母情結。他竟然擅寵比他大17歲的萬貴妃,把內宮和外廷都攪得一塌糊塗。

明憲宗與萬貴妃

萬貴妃(1430-1487年)原名萬貞兒,山東諸城人,四歲時進入後宮,成為宣宗皇后孫氏的侍女。朱見深被冊立為太子,孫太后把他的侍女萬貞兒派去侍奉太子,使萬氏有幸成為太子的保姆。

萬貞兒

景帝即位後,朱見深被廢為沂王,一切榮華富貴離他遠去,與寂寞冷清的朱見深朝夕相伴的就是這個姓萬的宮女。兩人的年齡相差十七歲,卻滋生了超越年齡的複雜感情。英宗復闢後,十一歲的朱見深再度成為太子,萬貞兒的地位逐漸顯要起來。

明憲宗朱見深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憲宗即位,對萬貞兒多年相伴的依戀之情,難以忘懷,戀母情結演化為情人關係,十八歲的皇帝把三十五歲的萬氏冊封為妃子。妻子比丈夫大十七歲,堪稱明朝歷史上離奇的皇室婚姻。憲宗娶了一個可以當母親的女人為妻,在常人看來,或許離奇,在憲宗心目中,最愛憐他的正是妻子與母親一身二任的女人,他最需要的不是剛剛認識的后妃,而是早已熟悉、形影不離的萬氏。甚至在皇后吳氏與妃子萬氏發生衝突時,憲宗毫不猶豫地站在萬氏一邊。

朱見深和萬貞兒

  天順八年七月,吳氏被冊立為皇后,憲宗的冊文對她讚譽有加:「毓秀勳門,賦質純粹,有端莊靜一之德,有溫和慈惠之仁」。一個月後,這位「端莊溫和」的吳皇后就被廢掉,打入冷宮。其故何在?得罪了妃子萬氏。

影視劇照1

  吳皇后畢竟只有十七歲,對後宮爭鬥的兇險估計不足,一上臺就擺出一副「母儀天下」的姿態,整頓後宮,首當其衝的就是得到皇帝擅寵的萬氏,尋找藉口,把她杖責一頓。這樣的事情,萬氏不能容忍,憲宗也不能容忍。憲宗的廢后詔書與先前語氣截然不同:「言動輕浮,禮度粗率,留心曲調,習為邪蕩」。箇中緣由,當然是萬氏在作祟。

影視劇照2

  問題在於,憲宗何以對萬氏「從善如流」呢?從小和她相處十多年,衣食起居都在她的照料之下,已經須臾不可或缺,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萬氏對憲宗早已摸清脾性,投其所好,所謂「機警善迎帝意」,俘獲男人的心,在這點上,十幾歲的少女顯然不是三十五歲成熟女性的對手。她可以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皇帝很少去親近其他嬪妃,而頻繁到她那裡「進御」。每次皇帝駕臨,她都精心打扮,身穿戎裝前往迎接,讓少年天子充滿新鮮感而興致勃勃。

大明皇宮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萬貴妃暴病而死,憲宗連續七天不上朝,傷心地說:萬貴妃去了,我也快要去了!八月間,憲宗果然追隨萬貴妃而去。由此可見,明憲宗朱見深對萬貴妃的俄狄浦斯式戀母情結之強烈。  

相關焦點

  • 真愛還是戀母情結,明憲宗竟然痴迷大自己17歲的萬貴妃?
    那麼,比明憲宗大17歲的萬貴妃憑藉什麼能讓明憲宗獨寵二十年呢?萬貴妃,小名貞兒,四歲入宮成為孫太后的侍女。明憲宗朱見深兩歲時被孫太后立為太子,與此同時,19歲的萬貞兒奉命做了他的貼身侍女。三年後,朱見深的叔父將明英宗軟禁在南宮,並廢了朱見深的太子身份,趕出紫禁城,朱見深此時年幼無助,是萬貞兒一直陪伴著他度過艱難困苦的時光。
  • 明憲宗朱見深的戀母情結給大明王朝帶來了什麼惡果?
    在朱見深兩歲時,皇帝朱祁鎮帶兵親徵瓦剌,結果在土木堡之役中被俘。這一年,為防止皇位旁落,朱見深被立為皇太子,他的叔叔朱祁鈺頂替皇位。 他五歲那年,對皇位上了癮的明代宗朱祁鈺想法子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朱見深被趕出宮外,貶為沂王。他的母親周貴妃也不得與他見面。
  • 貴為皇帝的明憲宗為何終生迷戀大他17歲的萬貴妃?戀母情結?
    貴為皇帝的明憲宗為何終生喜歡大他17歲的萬貴妃?戀母情結?命運就像過山車,明憲宗朱見深童年的人生,就像坐山車,因為兩次事變,起起落落。先是土木堡之變,老爹被瓦剌劃拉了去,憲宗只有兩歲,此時,他的叔叔為了國家,「被迫」代替他爹繼位,作為交換條件,他也「被迫」立為了太子。
  • 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你為什麼愛上像父親一樣的男人
    其背後的原因則是男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的不同,其中一個不同之處就是:男孩只欲求一個性慾客體(母親),而女孩就有兩個欲求(首先是母親,接下來是父親)。可見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的發生階段和出路相比男生更加複雜。
  • 古希臘戀母情結:是一種叫「俄狄浦斯癥結」的精神病
    原標題:經典 | 古希臘戀母情結:是一種叫「俄狄浦斯癥結」的精神病俄狄浦斯情結: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
  •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師生戀,弗洛伊德:這是俄狄浦斯情結在作怪
    其實,林林的這種戀母情結是青少年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特有的一種情感現象,確實如林林媽媽擔心的那樣,如果不能及時割斷,很有可能會促使孩子長大以後仍深戀著媽媽,不容易把情感轉移到其她異性身上。01、男孩戀母情結是怎麼形成的?2017年法國大選,馬克龍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 俄狄浦斯為何要「弒父」,真的是弗洛伊德說的「戀母」情結嗎?
    引言:在對《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及《卡拉馬佐夫兄弟》進行分析之後,弗洛伊德發現了西方文學中長期、廣泛存在的「弒父」主題,並以其一貫作風推而廣之認為一切文藝作品都是「俄狄浦斯情結」的呈現或升華。但是所謂的「戀母」情結,其實並不足以解釋俄狄浦斯的「弒父」行為。
  • 戀母情結 -俄狄浦斯衝突到底是怎麼回事?(上)
    一個29的小夥子正常應該是喜歡年輕的女孩子,而他出人意料的看重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女孩媽媽,這麼荒唐無稽的肯定是有內在的動力驅使他,這就是戀母情節。這個事例可能感覺略顯誇張,現在常見的姐弟戀,還有我們說的女大三,抱金磚,其實都有戀母情結的意味。有些男人有較強的戀母情結,與妻子結婚後,會以母親的標準來期待妻子,相對母親一樣對待妻子。
  • 盤點古代有「戀母癖」的三大帝王,其中一個因戀母而身著女裝
    古代皇帝的奇葩比比皆是,其中一些皇帝甚至有戀母癖好,這裡就簡單的列出來三個。第一個皇帝是明朝的憲宗皇帝朱見深。朱見深具有強烈的俄狄浦斯式的戀母情節,他愛上一個比他大19歲的容顏漸老的女性萬貞兒,那是骨子裡的愛,是真愛,與她年不年輕,漂不漂亮沒有關係。即使萬貞兒在後宮做了很多過分的事情,甚至謀殺自己的孩子,他也完全不在乎,依然愛著自己的養母。第二個皇帝就是唐高宗李治。他和武則天的愛情故事想必我們肯定耳熟能詳了。
  • 孩子患有「俄狄浦斯情結」,化解妙招在這裡
    俄狄浦斯情結來源於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刺瞎了雙眼,流放了自己。心理學用來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
  • 明憲宗與萬貞兒生死相隨的「母子戀」,她為何能獨享恩寵20多年?
    為解時局,朱見深的父皇明英宗倉促之間統兵御駕親徵,結果不敵,明軍全軍覆沒,父皇被抓到蒙古大草原放牛羊看星星去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孤獨自卑 三、親人般依戀轉化為戀母情結 這世上唯一能帶來他溫暖的就只有萬姐姐,母親周貴妃雖然有時時來探望自己,但受到環境所阻每次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 子虛烏有的「俄狄浦斯情結」
    弗洛伊德提出,人類普遍存在所謂「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還有對應的「戀父情結」,對後世的人文思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涉及親子亂倫的「情結」令普通人無法接受,與此相關的「閹割焦慮」和「陰莖嫉妒」概念也讓男孩女孩匪夷所思。
  • 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大他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
    女大三抱金磚,女大十七歲呢?朱見深:愛情親情傻傻分不清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五,開路虎。娶一個好的老婆對於事業是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多少名流仕子年輕時貧苦,依靠自己老婆的勢力平步青雲,最後成為一方大佬後娶幾個嬌妻美妾,好不逍遙快活。
  • 歷史上戀母情結最嚴重的皇帝
    接著昨天,今天我們再來說 明憲宗朱見深好了,我覺得這位皇帝也挺奇葩,他是一個非常非常專情的皇帝,比起其他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佳麗3000,花錢如流水。 但是今天這位主角,不但不花錢還不花心,反而非常非常的用情專一,不過他老人家的專一,竟然是給了一位比自個兒大17歲的乳母萬貴妃。
  • 孩子到3-5歲要特別小心,或有「俄狄浦斯情結」,父母應警惕
    如果男孩子突然說要和自己的媽媽結婚,並且對爸爸抱有明顯排斥的態度,那麼家長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是"俄狄浦斯情結"。何為"俄狄浦斯情結"?"俄狄浦斯情結"又稱"戀母情結",是精神分析學的術語。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對他的母親發生了一種特殊的柔情,視母親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親看成是爭得此所有物的敵人,並想取代父親在父母關係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為母親幹擾了自己對父親的柔情,侵佔了她應佔的地位。因此,父母親更要注意孩子的這種"戀母情結",尤其是在孩子3-5歲的期間,是戀母情結髮生的關鍵時期。
  • 心理學解析《飲食男女》:從父親與孩子關係,看「俄狄浦斯情結」
    從心理學角度看,《飲食男女》能夠幫助我們從父親和孩子的關係中,看出"俄狄浦斯情結",及其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俄狄浦斯情結"中的教育問題。三姐妹與父親的關係都有著"俄狄浦斯情結"的特點,只不過因為不同的性格而發展出不一樣的相處方式。"俄狄浦斯情結"最初源自希臘神話,講述的是一位王子叫俄狄浦斯(Oedipus)的故事。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弒父娶母。"俄狄浦斯情結"又譯作"戀母情結",是指兒子親母反父的複合情結。
  • 戀母情結危害大,父母當警惕~
    「戀母情結」是一個很古老的話題,也稱作「俄狄浦斯情結」或「伊底帕斯情結」。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無論到多大年紀,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的生活狀態。所謂「情結「也可以理解為情感上的一種包袱,本質上是一種男性力量的缺失或弱化。
  • 十三陵被偷生出的皇帝,泰陵朱佑樘,他的爸爸是戀母情結的朱見深
    朱佑樘是屬於計劃外超生的皇帝,是當時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萬貞兒的疏漏,朱佑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 ,生母為孝穆紀太后。
  • 知道這仨原因,才能度過俄狄浦斯情結
    這些行為也被稱為俄狄浦斯情結,家長要知道具體原因,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不然會後悔一輩子。要想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知道到底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何為俄狄浦斯情結俄狄浦斯情結還有一個通俗的稱呼:戀母情結。佛洛伊德認為從人的本性來看,人在最初是排斥同性父母,依賴異性父母。
  • 俄狄浦斯情結:如何看透衝突背後的衝突才是核心
    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簡單的來說就是戀母情結,複雜的來說就是一個孩子與父親和母親的三角關係中存在的愛與恨、好與壞等眾多的矛盾關係衝突。弒父娶母只是戀母情結的一個極端的表現。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學說,兒童在性器期,也就是三到五歲的時候,就不同程度的出現戀母妒父、戀父妒母的情緒,潛意識中會有取代父親或是母親,從而獨佔父親或是母親的愛。如果在兒童早期不能很好的引導,很可能就是未來神經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