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易經》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其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
《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儒、道等各家共同的經典。
來源百度百科,地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93%E7%BB%8F/153636?fr=aladdin一、一提及到諸經之首的《易經》,一般會有下面幾種情況:
1、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迷信,玄乎,不「科學」。
當生活工作被搞得一塌糊塗、生意賠錢、開個車經常剮蹭的時候,可能會求助她,找懂易經的幫自己卜一卦,聽到對自己未來好的信息,就佩服她的「牛X」;
如果是聽到未來自己還是不走運,就會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什麼狗屁玩意,不準」,「我命由我不由天」。
卜卦不是娛樂,而是依據問卦人在心誠的情況下,得到的一卦,會顯示當前的狀況和如果繼續按照原來的行事方式(規律),會遇到的「好處」或者「壞處」,重點是,如何去規避未來的「不好」,而不是只是為了尋求點心裡安慰,如果真那樣,卜卦都是多餘,找個能說會道的,奉承你就行了!
2、再有一部分人是覺得,她非常神秘,高深莫測,一般人研究不了,望而卻步;僅此而已!
3、還有一部分人,認可《易經》,並能勤加研習。.
能通過學習她,懂得真理、道理多一些,有很多道理可能是未來經過失敗挫折之後才能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提前學到了,避免走失敗的彎路。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道理是相通的。悟性極高之人,還會達到更高的層次。
這三種情況,突然想到《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二、易經不是迷信
1.社科院大學(研究生院)的招生計劃
圖片截圖來源:https://skdzs.ucass.edu.cn/__local/C/87/36/F8C1E7131F1452E886CF935C63A_9E828EC1_59BCF.pdf?e=.pdf
2.山大研究生招生單位
圖片截圖來源:
https://www.yz.sdu.edu.cn/info/1028/1042.htm
三、易經不神秘
多看看倪海廈老師視頻,曾仕強老師講的易經,足夠用了。
四、易經的應用之一:卜筮
《斷易天機》非常直觀,直接讀圖。
五、方便學習的工具
64卦卡片,撲克牌大小,方便攜帶,隨時可以查看,學習,甚至卜筮。
個人認為,卜筮的時候,不一定非要拋銅錢,隨機抽一張,就可卜筮並同時完成解卦,極其方便!
學過倪師文章、視頻的同道,應該會理解可以不用拋銅錢也能佔卜,拋銅錢只是形式而已。
卦圖象解來自倪師,致敬倪師。
64卦圖通過還原成高清,欲製作卡片如下:
▲封面
▲卡片正面內容
▲卡片反面內容
▲乾為天高清卦圖
▲修改前
以上是卡片內容及卦圖對比。
感興趣同道請聯繫公眾號或者作者。
▲作者微信號(同道相成)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您的轉發,文章內點讚,點亮「在看」是最大的支持!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