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不定時更新,永久免費,放心使用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張載】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老人與海】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 ——【習總書記】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審題:
本題屬於新材料作文。審題的關鍵是要理解三則材料的內涵,挖掘其中的內在聯繫,綜合立意。
張載的話體現了傳統知識分子對國家、百姓、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即:樹立理想,繼承先賢,造福後世。材料重在強調個人要有遠大的理想抱負。
海明威的話重在強調面對人生苦難的態度:意志、精神不能被打敗。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告誡我們在生活中要敢於應對困難、壓力、挫折。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種淡泊名利、甘願奉獻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則體現出積極主動,勇於擔當的精神和責任感。這兩句側重過程中的付出和面對成功的心態。
綜合分析,三則材料的邏輯關係為:
【前】樹立遠大理想,勇於承擔使命,
【中】敢於面對挑戰,積極進取
【後】淡泊名利,甘於奉獻
涵蓋了青年人從「想」到「做」再到「成功」後的三個階段。
構思:
行文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談體驗與思考。「體驗」是用自己的經歷驗證材料的合理性,「思考」是自己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拓展。
可以從青年人如何在新時代承擔歷史責任,沿著「立志」-「實踐」-「心態」三個角度論證材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可以談理想、責任、擔當、奉獻對青年人成長的意義、作用
需要體現「內在聯繫」,儘量避免只涉及一個角度
現時代青年人如何承擔對國家、民族的使命
現代青年人如何成就自我
青年人如何對待生活中的苦難
青年人如何處理「奮鬥前」與「奮鬥後」的心態【功成是否得名就】
4.避免泛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