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訓練之 多材料組合立意(有解析)

2020-08-09 老趙語文

點擊關注,不定時更新,永久免費,放心使用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張載】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老人與海】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 ——【習總書記】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審題:

本題屬於新材料作文。審題的關鍵是要理解三則材料的內涵,挖掘其中的內在聯繫,綜合立意。

張載的話體現了傳統知識分子對國家、百姓、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即:樹立理想,繼承先賢,造福後世。材料重在強調個人要有遠大的理想抱負。

海明威的話重在強調面對人生苦難的態度:意志、精神不能被打敗。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告誡我們在生活中要敢於應對困難、壓力、挫折。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種淡泊名利、甘願奉獻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則體現出積極主動,勇於擔當的精神和責任感。這兩句側重過程中的付出和面對成功的心態。

綜合分析,三則材料的邏輯關係為:

【前】樹立遠大理想,勇於承擔使命,

【中】敢於面對挑戰,積極進取

【後】淡泊名利,甘於奉獻

涵蓋了青年人從「想」到「做」再到「成功」後的三個階段。

構思:

行文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談體驗與思考。「體驗」是用自己的經歷驗證材料的合理性,「思考」是自己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拓展。

可以從青年人如何在新時代承擔歷史責任,沿著「立志」-「實踐」-「心態」三個角度論證材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可以談理想、責任、擔當、奉獻對青年人成長的意義、作用

需要體現「內在聯繫」,儘量避免只涉及一個角度

現時代青年人如何承擔對國家、民族的使命

現代青年人如何成就自我

青年人如何對待生活中的苦難

青年人如何處理「奮鬥前」與「奮鬥後」的心態【功成是否得名就】

4.避免泛談

相關焦點

  • 初中多材料作文精準審題技法!(可列印)
    ✎ 解析:以上文字是由三則材料組合而成,在審題立意時,要找出這三則材料的契合點例6: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1)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只要耕耘,一定有收穫;(2) 沒有收益、方向錯誤的苦勞,只是徒勞無功。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 作文公開課|材料作文立意 第二講
    還是今年元月31日那天,我推了一篇材料作文提煉主題的公眾號文章,給小夥伴們開了一劑材料作文五步法審題立意的藥方。五步法能夠多角度挖掘作文材料中的主題,可以解決一看材料滿臉慒的眩暈症,對因為思維局限漏掉主流主題而導致離題萬裡的症狀,也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 排列組合變化多——組合型材料作文寫作
    像這種新的作文題型我們把它定義為組合型材料作文。 有同學可能會將組合型材料作文與多則材料作文混淆起來,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多則材料作文是指命題者提供兩則或兩則以上的材料,要求考生必須對所提供的各則材料先逐則分析,再比較分析,最後綜合分析(大多數如此,也有僅針對一則材料單獨立意的情況),歸納提煉出恰當的觀點。多則材料的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要從整體上把握材料,沒有自由選擇、組合的空間,因而大大限制了考生的想像力。與多則材料作文相同,組合型材料作文的任務指令依然明確,但是考生的取捨多樣化了,因此立意的選擇、發揮的空間就更大了。
  • 老李頭作文語言訓練材料(之二)
    老李頭作文語言訓練材料(之二)初,某日,申生問老李頭曰:「何以提高作文成績?」老李頭曰:「作文無它,四練而已。一練審題,二練結構組織,三練素材積累,四練語言表達也。」審題、結構組織、素材積累,月足矣;語言,終生之事也。」申生似有所悟,趨學舍,狂練語言,日日不輟。期年後,大進。心有所思,則筆下生花,汩汩滔滔,不可遏抑……每有所成,師生爭睹,均稱妙文,不忍釋卷也。
  • 「作文解析」名言類材料作文:對「生命」的思索
    每一句名言都有其本身的意義,又有其在語境中的特殊限制,只有立足材料,才能做到正確地審題立意。以此,對「生命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它」「如何更好地對待它」才有更好的把握,作文的任務正是針對此而設。同時,六則名言又互相聯繫,考生必須整體把握,抓住核心,若脫離材料,另起爐灶,會被視為偏題。2.典型任務的限制。題目有四處典型任務的限制。
  • 材料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學長來教你
    談到寫作,這第一步就是審題立意,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做好了這一步,一篇好的作文就有了成功的基礎。審題立意嚴格來說是分為兩部分,審題和立意。材料解析:這則材料就是」揚長避短「的三層解釋,那麼很容易就找到文章的主題是揚長避短,但是發現僅僅這個還是不夠,那麼該怎麼辦?這時候只能運用發散思維,將這個主題擴展一下,補充起來,形成自己獨特的立意。
  • 【高考作文】(一)兼及優選型任務指令型作文的審題立意訓練
    因為有深情,才有歐陽醉翁的樂山水之美,樂遊人之樂,才有醉酒初醒時揮就「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的風採;因為有深情,才有阮籍縱身深林之長嘯,窮途末路之哭,才有「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的風採;因為有深情,莊周不願為楚國宰相,陶潛不願為五鬥米折腰,餘秋雨不願為安逸錯過這錦繡山川。
  • 助力2019年高考專題之作文:多則材料類作文的審題立意
    即審題立意時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整體出發,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最忌抓住一點,不及其餘,斷章取義,立意成文。2.多向性原則。材料蘊含的觀點並不是唯一的,從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讀材料。3.最佳性原則。選準角度,選取最佳角度立意成文。
  • 作文指導:「新材料作文」如何構思才能準確立意
    今年江蘇高考考試說明出現了要求考生不能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義、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體、自擬題目的新作文題型。在恢復高考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作文命題形式,我們不妨把這種作文命題形式稱之為「新材料作文」。   之所以稱之為「新材料」作文題,這是為了有別於以前的老材料作文題型。
  • 多材料作文精準審題技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多材料作文的審題技巧,快來看!▼多則材料作文在提煉觀點時,必須對所提供的各則材料,先逐則分析,再比較分析,最後綜合分析,歸納提煉出恰當的觀點。多則材料作文的難點在於,如何找準各個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繫,作全面、準確、周密的分析。多則材料類作文都有哪幾種類型呢?又該怎麼審題?往下看。
  • 讀懂作文材料題目,攻克考場難點——材料類型的作文審題立意
    文字材料有時候是一則,有時候也可能是多則材料。圖片形式的材料,多是一張圖片,或是幾張相關聯的一段漫畫。話題作文也是考試作文中常出現的一類,話題作文體現開放,而材料類型的作文與話題作文有所不同,材料類型的作文更注重審題。材料類型的作文極具有靈活性,但內容範圍的要求又極其嚴苛;高度的靈活性體現在:材料類型的作文只給出一段材料,根據材料內容來寫作文。
  • 任務驅動型作文之審題立意方法
    (二)複合型材料審題方法:1.關鍵詞型材料作文(1)清楚關鍵詞的深刻內涵。主題式關聯:傳統文化(中華美食、長城和京劇)、科技進步、科技引領生活、環境保護、公民素養等。2.多則材料或名句型(1)領悟每一則材料或名句意思,擬出關鍵詞句(2)用求同法,依據同一範圍進行立意,提煉出自己的論點。
  • 多則名言的審題立意,多則名言的審題立意高,2018級調研作文解讀
    兩三則名言哲理類材料作文,以前也考過,比如2004年高考全國卷(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山東、山西等地區)作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1.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語) 2.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 【暑假充電】提高作文分數,審題立意技巧和訓練
    從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種角度分析立意:1、從小提琴家的角度看:(1)人要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2)要苦練自己的基本功,切實提高自身素質2、從評論家的角度看:人要敢於說真話,不管有多少人與自己的意見不同只要認為自己的是正確的,就要敢于堅持。
  • 專項訓練: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訓練大全,提升寫作能力
    最近年,高考語文作文主要都是以材料分析為主,這也間接地加大了寫作的難度。使得作文成為了一類拉分題之一。一旦審題出錯了,寫作內容就會偏題,作文偏題至少會被扣除一半的分數。近年來,有許多同學語文考砸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材料主旨沒有把握住,導致寫作寫偏題。對於材料,同學們一定要認真的去品讀,多審幾遍題,找準立意、主旨,千萬不要為了圖快而忽略這點。
  •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審題立意?
    近幾年,高考作文出現的比較多的一種形式就是材料作文。給你一段文字材料,根據材料立意,然後作文。許多同學面都材料有些無所適從。總會覺得從哪個角度寫都沒問題,不知如何確定主題。例如2012年高考有這樣一道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周末,我從學校回家幫著幹農活。
  • 【寫作技巧】2018年全國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題立意專家解析
    (王之渙《登顴雀樓》)  5.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腳跡,學人言語。(陸九淵)  6.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魯迅)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併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
  • 2012北京卷高考作文解析:如何結合老計選題立意
    老計每天在深山裡走幾十裡路守護鐵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車經過都會敬禮,火車也都會鳴笛回應。  對於這篇材料作文,接下來我將從材料解析、選題立意、文體擇選和語言運用等四個方面進行一下簡單的解析。  首先,對於給定的作文材料,我們必須仔細閱讀、認真體會,以便能較準確地把握材料的基本主旨。
  • 作文的多元思維怎麼培養?多角度審題立意是最靠譜的方法
    所謂角度,就是作者選擇和處理作文材料的著眼點,構思立意的出發點。由於議論對象具有多側面的特點,幾乎每一個側面都可以是立意的角度。多角度審題立意,正是材料作文的特點。但是,應該注意,抓住一個側面就立意作文,有時是危險的。
  • 現象類材料作文:「習慣性」質疑,附審題立意!
    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近年來,「質疑」似乎成了很多人的一種習慣。23歲的青島女孩魯若晴被確診患有白血病後,在微博中記錄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網友懷疑她是網絡炒作的虛擬人物;甚至有媒體和網友宣稱,介紹魯若晴故事的人在炒作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