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英語人才

2021-02-19 吉林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餘人,下設四個系級教學單位:英語系、商務英語系、翻譯系、大學英語教學部。英語專業2019年被批准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翻譯專業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英語專業和翻譯專業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建設單位;商務英語專業是我省龍頭專業。英語專業在2016年吉林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

英語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1人。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教師34人,雙師型教師23人。長期聘用外教9人,外聘兼職教師10人。另有吉林省長白山講座教授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人、省拔尖創新人才3人;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新秀1人、省高教「十佳信息員」稱號2人、省教書育人楷模先進個人2人等。近三年,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300餘項,出版專著譯著30餘部;在CSSCI、北大核心以及省級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獲省級優秀科研成果獎7項。

近三年,英語學院學生獲省市級以上榮譽300餘項。全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獎項20餘項,連續7年獲中譯杯全國英語口譯大賽吉林賽區第一名。學生考研進入國內外知名院校的比例逐年攀升。畢業生以「品德優良,禮儀養成好,基本功紮實,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強,敬業愛崗,團隊精神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蔡雪獲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稱號,畢業生王丹丹獲吉林省第十二屆高校畢業生「十大創業先鋒」稱號等。

培養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有紮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較系統地掌握英語教育或傳媒英語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並能熟練運用英語和現代信息及網絡技術,從事英語教學與管理、英語傳媒等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英語專門人才。

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漢互譯、英語語言學概論、英美文學概論、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教育學原理、新媒體應用與運作、英語新聞採訪與寫作等。

突出「英語+教育/傳媒+應用技能」、「專業能力和職業人素質培養」的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人才培養特色,能力培養體現專業的交叉性和跨學科性。強化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努力實現英語語言實訓和職業技能訓練的有機結合。

主要在中小學、高中或高級培訓機構從事教學或管理工作;或在新聞傳媒行業、對外企事業單位、外事交流部門、政府社區部門等,從事英語採訪與寫作、活動策劃與組織、部門關係協調、公共關係管理等工作。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學位

專業諮詢電話  0431-84565124

校園國際文化藝術節英語學院靜態展區


培養具有紮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較系統的國際商務基本知識,具備國際經貿實務操作和商務項目策劃的基本能力,了解國際商務的通行規則與慣例,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和良好文化素養的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商務英語專門人才。

綜合商務英語、商務英語說聽、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寫作、商務翻譯、經濟學導論、管理學導論、國際商法導論、國際營銷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跨境電子商務、跨文化商務交際導論、英語演講、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英語文學選讀、西方文化概論等。

突出「商務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商務專業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職業素養」的培養模式,在夯實英語基本功的同時,注重實踐環節,通過模擬實驗、項目設計、調研實習、中外合作交流等方式有效提高學生商務語言、國際經貿業務、跨文化商務溝通等方面的實踐能力,滿足行業及社會經濟發展對應用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能力和素質需求。

主要在各類外貿公司、外資合資企業、涉外商務機構、專業培訓機構以及政府外事外貿部門從事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國際金融、商務諮詢與策劃、商務翻譯、商務(英語)培訓以及國際文化傳播與交流等方面實際業務與管理工作。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學位

專業諮詢電話  0431-84565137

同聲傳譯實驗室

第一屆東北亞博覽會翻譯志願者


培養具有紮實的英漢語言基礎、相應的百科知識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了解翻譯基礎理論、掌握口筆譯基本技能、能夠運用翻譯工具,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了解翻譯及行業運作流程,能在翻譯崗位從事一般性實用文本的口筆譯和涉外交際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專業人才。

英漢筆譯、漢英筆譯、應用翻譯、商務筆譯、聯絡口譯、交替傳譯、專題口譯、商務口譯、同聲傳譯基礎、汽車英語與翻譯、醫患口譯、會展翻譯、翻譯技術、翻譯項目管理等。

踐行「以學生為中心,辦最負責任教育」的教育理念,堅持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平臺,突出汽車英語與翻譯、商務翻譯、會展翻譯等方向特色,實施校企聯合指導、項目驅動、過程導向的翻譯教學模式,培養符合地方經濟需求的翻譯人才。

主要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外資、外貿企業,從事翻譯及管理等工作。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學位

專業諮詢電話  0431-84565117

第十三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獲得最高獎項--「橄欖綠特殊和平獎」

全國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

全國商務英語實踐大賽三等獎

海峽兩岸口譯大賽東北賽區第一名

第八屆全國口譯大賽(英語)吉林省冠軍,實現七連冠

曹娜,2002屆畢業生,中國荷蘭總商會秘書長

蔡雪,2013屆畢業生,吉林舒蘭農豐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

彭素傑,2016屆畢業生,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博士在讀

考生和家長們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QQ群進行報考諮詢,招生辦老師在線為大家解答疑惑。

諮詢時間:每周一至周五

9:00--11:30、14:00--16:30

QQ 群號:1058802947

點亮在看,為吉外點讚

相關焦點

  • 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南海岸邊、觀音山下的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十二五」開局之年捷報傳來:學院申報的2個項目被批准為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分別是「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創新獨立學院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利用港澳臺地區和外國優質教育資源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學院董事長、黨委書記廖立國教授和院長王元良教授對廣東省教育廳的信任與重託,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表示必須以非凡的勇氣、魄力和智慧去奮力開拓。
  • 雲南農業大學: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構建「教師團隊下鄉、教學平臺下沉、教學課堂下地」的特色教學體系學校認真貫徹《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精神和《成都宣言》《安吉共識》等有關要求,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 廣東:「研教協同」推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行穩致遠
    其中,首批14所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有4所進入「2019應用大學排行榜」前100名,10所進入前200名,全部進入前300名。「以生為本」激發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習興趣近年來,廣東充分利用產業資源豐富優勢,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應用型大學發展迅速,尤其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富有成效,引起廣泛關注。
  • 南京曉莊學院:全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南京曉莊學院「分類招生與分流培養」的舉措破解了這一難題,即大一新生不按照傳統的專業分班,而是通過不同的專業類別,編班管理與組織教學。依據「志願+綜合考核」原則,一學期後按專業類培養的學生在本專業類內選擇專業,南京曉莊學院以「卓越計劃」為引領,培養更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搖籃
    惠州學院供圖學科競賽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近日,在「2015-2019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惠州學院名列全國第五、廣東第一,充分發揮了學科競賽在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 「數」說教育丨王衛平:深化校企合作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新華網廣州8月12日電(陳雪瑩 朱皓)東莞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位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離不開教育和人才的支撐。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校長王衛平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作為一所民辦性質的地方本科院校,學校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的教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添磚加瓦。
  • 青海大學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 為西部地區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青海大學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 為西部地區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018-12-14 來源:青海省教育廳   青海大學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能力,著力弘揚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培養助力鄉村振興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未來,學校將沿著「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這一建設目標,以「補短板、重內涵、強特色」的重點工作思路為指導,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適用於國家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以改革為動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學校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 省市共建彰顯特色 南京曉莊學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020年,該校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歷史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6個師範專業和中國語言文學類(含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外國語言文學類(含英語師範專業)、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專業)、電子信息類(含物理學師範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含生物科學師範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含化學師範專業)、地理科學類(含地理科學師範專業)7個專業類將在本一批次招生錄取,這是繼去年小學教育專業調整至本一批次招生以來
  • 拓展大學生國際視野 培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拓展大學生國際視野 培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訪臨沂大學黨委書記丁鳳雲 日期: 2012-05-14
  • 濱州市技術學院深耕校企合作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該項目年內將為全市多家重點企業和服務機構培訓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近500名,為濱州構建更優人才生態、建設富強濱州注入強勁動能。走產教融合發展之路,在做實「雙元育人」上實現突破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人才則是推動創新的主力。
  • 重慶交通大學楊林:發揮交通特色優勢,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創辦了「中交道橋渡國際工程班」「中交PPP項目管理人才班」「中交地鐵盾構人才聯合培養班」「中鐵國際工程班」「中建啟航工程班」「中鐵建楊連弟登高人才班」「四川路橋國際工程班」「深港灣創新實驗班」等24個教改實驗班,培養拔尖創新型、卓越工程型、跨界複合型、國際工程型多樣化人才。2020年,「交通+藝術」新工科統合設計實驗班入選全國首批「校企合作 雙百計劃」典型案例。
  • 英語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論壇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英語人才在國家的各行各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滕宏偉在調研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發展情況時強調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11月24日,區委書記滕宏偉帶隊深入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暨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
  • 惠州學院對接「2+1」現代產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辦學特色 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惠州唯一的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惠州學院的辦學實力如何?師資水平如何?人才培養有何特色?發布會上,惠州學院副校長鄭文詳細介紹了惠州學院整體情況、人才培養、學生服務和招生計劃等方面的相關情況。
  • 走進院系之英語系:盡己所長培養高素質英語人才
    當前,築牢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生命線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這也呼喚並期待著英語系充分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進一步履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複合型英語人才的責任和使命,為建設高水平大學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 杭州職達電商學校:「高技能+就業」模式,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國家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動人力資源自由流動,支持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勵。在全國人大代表許振超看來,產業工人的職業技能培訓立法已經刻不容緩。
  • 培養「下得去幹得好」的應用型人才
    遼寧醫學院不斷深化體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充分發揮面向基層的辦學特色,積極研究和探索應用型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的模式和途徑,依靠準確的辦學定位、鮮明的辦學特色、科學的專業設置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培養目標,培養「下得去、幹得好」的應用型醫學人才。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遼寧醫學院黨委書記張立洲。
  • 逐夢前行以雙創教育助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
    學校緊緊圍繞行業和服務區域需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造就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這其中不僅有公司市值百億元的知名企業董事長,如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建芳、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瑛等行業巨頭,還有畢業不久、甚至是在校創業實現年入數十萬的大學生創客。
  • 高校應用型傳媒人才培養理念、路徑和機制
    20世紀末期,以科學技術創新為基礎的新興工業產業發展迅猛,對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與此同時,我國高等教育逐漸走向大眾化階段,這促使高等教育必須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尊重勞動力市場需求。因此,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定位開始由培養高層次學術人才和專業人才,轉變為應用技術型人才。傳媒產業是文化創意高端產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更加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