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教育丨王衛平:深化校企合作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020-08-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廣州8月12日電(陳雪瑩 朱皓)東莞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位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離不開教育和人才的支撐。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校長王衛平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作為一所民辦性質的地方本科院校,學校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的教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添磚加瓦。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校長王衛平。新華網 朱皓 攝

深化校企合作 探索協同育人的新模式

「學校以培養一線應用型人才為主,就業率受疫情影響更為直接,我相信隨著疫情好轉,就業率會逐步提升。」王衛平說。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是2004年獲批成立的獨立學院。2009年,由東莞理工學院和廣東鴻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我們要求學校各個專業積極尋求和社會相關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王衛平介紹,學校試圖加強與社會企業共建專業,通過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校內外老師共同指導學生學習;在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校企共建實驗和實習基地的模式,努力實現雙贏。

「辦學的落腳點是專業,專業要實現高水平發展,離不開學科的支撐。」王衛平說,學校設有13個教學單位,44個本科專業;建立了92個專業實驗室、200多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24個校級科研機構,與2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逐步形成了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辦學特色。

王衛平表示,學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學校通過校企共建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創客空間、孵化基地、聘請企業的優秀人才授課等模式,幫助學生加強對專業技術以及社會的了解,以便畢業後儘快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培育技能人才 為大灣區發展添磚加瓦

「學校培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既需要有理論,也需要具有技能方面優勢。」王衛平說,學校積極組織校內學生參與國家省市相關學科競賽。近兩年,學校師生榮獲國家級各類競賽獎項70餘項,省級各類競賽獎項190餘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近年來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王衛平介紹,學校將創新創業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養計劃當中,將專業課與創新創業相結合,提升學生意識,形成良好環境。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項核心任務。作為根植於東莞的高校,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如何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添磚加瓦?

王衛平表示,學校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關愛學生;要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加大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努力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要深化內部體制機制的改革,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時俱進地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努力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王衛平說:「學校的初心是立德樹人,除了專業技能外,我們將目光聚焦於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多方位培育學生,使其形成講誠信、務實肯幹的良好品質,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人才支撐。」(參與:姚一依)

相關焦點

  • 深化校企合作 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校領導走訪地方企業
    為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建設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8月10日-11日,黨委書記胡越平,黨委副書記、院長莊志軍先後走訪吉化集團吉林市星雲化工有限公司、吉化北方化學工業公司、吉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航空工業吉林航空維修有限責任公司、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業需求,加強校企交流,深化校企合作,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
  • 濱州市技術學院深耕校企合作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8月14日,2020年濱州市「金藍領」培訓項目開學典禮在山東開泰集團有限公司、西王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舉行,這標誌著2020年濱州市技術學院深耕校企合作打造的濱州市「金藍領」培訓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年內將為全市多家重點企業和服務機構培訓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近500名,為濱州構建更優人才生態、建設富強濱州注入強勁動能。
  • 廣東:「研教協同」推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行穩致遠
    其中,首批14所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有4所進入「2019應用大學排行榜」前100名,10所進入前200名,全部進入前300名。「以生為本」激發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習興趣近年來,廣東充分利用產業資源豐富優勢,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應用型大學發展迅速,尤其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富有成效,引起廣泛關注。
  • 深圳市華夏技工學校深耕校企合作 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通過頂崗實習提升學生技能「學生通過頂崗實習進入企業關鍵技術崗位,是深圳市華夏技工學校一直以來推行的就業政策,獲得企業、社會、深圳市華夏技工學校校長姚萃菖介紹道,頂崗實習是技工類學校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之一,也是一種產學結合的教育模式。它將學生在校學習和就業聯繫起來,為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過多年努力和不斷發展,在打造品牌特色專業方面中取得可喜成績。「我們學校先後與200多家企業結成長期友好合作關係,為學生頂崗實習和實施工學結合提供保障。」姚萃菖說。
  • 校企合作|武漢華聯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落戶」學院
    會上,李毅教授介紹了學校總體概況、辦學理念、人才培養定位與目標,闡述了學校推進辦學模式創新,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強化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指出了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希望學院與武漢華聯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機制,形成推動師生創新,助力人才培養,助推企業發展的合力,實現校企發展的共贏之舉。
  • 「數」說教育|梁瑞雄:育人為本 多措並舉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
    梁瑞雄說,學校近年將辦學定位由「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調整為「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在持續推進「應用型」的基礎上,著力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打造育人特色。廣東科技學院自建校以來,圍繞重點產業進行學科專業布局,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 雲南農業大學: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構建「教師團隊下鄉、教學平臺下沉、教學課堂下地」的特色教學體系學校認真貫徹《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精神和《成都宣言》《安吉共識》等有關要求,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 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搖籃
    惠州學院供圖學科競賽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近日,在「2015-2019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惠州學院名列全國第五、廣東第一,充分發揮了學科競賽在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 重慶交通大學楊林:發揮交通特色優勢,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創辦了「中交道橋渡國際工程班」「中交PPP項目管理人才班」「中交地鐵盾構人才聯合培養班」「中鐵國際工程班」「中建啟航工程班」「中鐵建楊連弟登高人才班」「四川路橋國際工程班」「深港灣創新實驗班」等24個教改實驗班,培養拔尖創新型、卓越工程型、跨界複合型、國際工程型多樣化人才。2020年,「交通+藝術」新工科統合設計實驗班入選全國首批「校企合作 雙百計劃」典型案例。
  • 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養
    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養 校企合作是加強職業教育的重大舉措,雙方通過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資源互補、利益共享。為此學院與春晗環境建設有限公司於2018年成立春晗環境建設學院並設立了春晗班。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培養助力鄉村振興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構建農工特色應用型育人模式  仲愷在1927年開辦時,就以當時社會所需的農業、農村合作等專業為始創專業,培養了大批紮根農村基層、服務「三農」事業的應用型人才。  如今,學校已經有涵蓋農、工、理、經、管、文、藝、法8個學科的58個專業。
  • 廣西首次由校企合作培養高等圍棋應用型人才
    7月6日,廣西南寧華智圍棋俱樂部有限公司與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南國弈園籤署校企合作協議,共同培養專業的圍棋教育人才。這是廣西首次由高等院校與企業合作培養圍棋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文萍教授、廣西南寧華智圍棋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覃洪兵分別代表雙方在校企合作協議上簽字
  • 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滕宏偉在調研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發展情況時強調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11月24日,區委書記滕宏偉帶隊深入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暨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
  • 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南海岸邊、觀音山下的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十二五」開局之年捷報傳來:學院申報的2個項目被批准為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分別是「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創新獨立學院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利用港澳臺地區和外國優質教育資源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學院董事長、黨委書記廖立國教授和院長王元良教授對廣東省教育廳的信任與重託,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表示必須以非凡的勇氣、魄力和智慧去奮力開拓。
  • 廣州南洋理工深化校企合作 攜手培養高品質人才
    為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促進校企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探索產學研結合新模式,日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在行政樓會議室舉行了校企合作籤約儀式暨技能大師及企業導師聘任儀式。八家校企合作單位20名企業代表,校長李國年,副校長曹文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此次籤約和聘任儀式。
  • 樂聚機器人「聯姻」重慶市工業學校 目標: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8月13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促進產教雙方資源對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兩江新區企業樂聚(重慶)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聚機器人」)參加重慶市經信委舉行的「校企合作」集中簽約儀式,與重慶市工業學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 打造校企合作典範 培養高素質金融人才 ——寫在中博教育成立十五...
    不久前的貴州大學與中博教育ACCA精英班合作籤約儀式上,管理學院副院長宋山梅的這段話引人深思。對於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貴州大學管理學院來說,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因為學校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企業具備完善的就業指導,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合作可以優勢互補,對接學校和企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及發展空間。
  • 逐夢前行以雙創教育助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
    學校緊緊圍繞行業和服務區域需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造就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這其中不僅有公司市值百億元的知名企業董事長,如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建芳、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瑛等行業巨頭,還有畢業不久、甚至是在校創業實現年入數十萬的大學生創客。
  • 南京曉莊學院:全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南京曉莊學院「分類招生與分流培養」的舉措破解了這一難題,即大一新生不按照傳統的專業分班,而是通過不同的專業類別,編班管理與組織教學。依據「志願+綜合考核」原則,一學期後按專業類培養的學生在本專業類內選擇專業,南京曉莊學院以「卓越計劃」為引領,培養更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校企協同創新 重構人才培養方案
    由此可見,校企協同創新是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靈魂。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實現校企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利益共擔,是校企協同創新機制長效發展的動力。,實踐教學與工程應用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改造傳統工科一元化培養模式,建設多元化、有特色的學科交叉和產教融合的專業培養方案,強調產業需求與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