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馨耳語|聊聊這個時代的焦慮(推薦)

2020-11-06 本質有聊

文 思涵

時代滾滾向前,我們能做的,是保護好心裡的那道光明,是保持對這個時代的思考,是給予這個時代足夠的理性。既不盲目奔跑,也不懶散懈怠。沉浮逐浪,自得其樂,或許這才是在這個時代安放自己這顆心應有的偏隅。

最近看了一份報告,說焦慮是現在年輕人最普遍的心理問題,甚至有2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出現過嚴重的焦慮狀態。而抑鬱症近十年來也在以18%的速度增長。或許焦慮、抑鬱已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群體性常態。

前不久和一位已經實現財富自由的朋友聊天,我問他: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應該是不會有焦慮的。他略有所思,和我說:人在沒有的時候患不得,在有的時候又怕失去。最後,還是想著要折騰。而最讓人煩惱的,不是得與失,而是明明已經很用力很用力地去抓取了,真怕一抬頭發現還是被這個時代狠狠地甩在了後頭。

為這樣的睿智我不由得心頭一驚,這不就是這個時代群體焦慮的癥結所在嗎?時代滾滾向前,似乎只有努力奔跑才能與這個時代保持同樣的步調。可是有一天發現,山頭上莫名其妙的站上一個人,又站上另一個,像是從天而降,又像是早有造化,反正用莫名其妙的方式,你方唱罷我登場。

還有那些層出不窮的觀點,什麼「你只是用忙碌掩蓋戰略缺失」,就好像說這話的不是一位後知後覺的朋友。

什麼「和優秀的人做朋友,你才會變得更優秀」,哪怕那個優秀的朋友最後也淹沒在人海。

什麼「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似乎這個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同樣的人生模版。真不知道讓褚時健、任正非、董明珠等這個時代的前輩們作何感慨?

什麼「父母給的叫背景,自已打得叫江山」,也不知道說這話的朋友口裡的「江山」是大是小?這還真和各人追求有關係了,一餐一飯何嘗不是江山?一城一地又幾人得?

我們總是一邊焦慮著,也一邊被焦慮著。奔跑啊,奔跑,氣喘籲籲了,也沒問過自己,前方忽明忽暗的,指縫牢牢裹緊的,是心裡頭亮的光?還是嘴巴裡的一餐米?亦或,只是人云亦云的烏合。

對於這個時代的焦慮,我一直覺得,正著做如果解決不了問題,何不反過來?與其跑的那麼疲憊,四處抓取救命稻草,為何不索性停下來?等等那個跑不動的內在小孩兒。

或許,停下來,心境美好了,會發現,自己曾經奮力抓取的都僅僅解決眼前的問題,卻支撐不了自己心裡的那道光明。而能支撐那道光明的,真真急不得,必須一步一步慢慢來。這還真跑不過科技進步帶來的人類整體命運的躍遷。

時代滾滾向前,我們能做的,是保護好心裡的那道光明,是保持對這個時代的思考,是給予這個時代足夠的理性。既不盲目奔跑,也不懶散懈怠。沉浮逐浪,自得其樂,或許這才是在這個時代安放自己這顆心應有的偏隅。

相關焦點

  • 大外夜讀|在「販賣焦慮」的時代下做更好的自己
    我們發現,在現在這個時代,車水馬龍,行人步履匆匆,大家都在適應著壓力大的生活。然而隨之帶來的就是「焦慮」。父母在焦慮「我的孩子能不能上重點高中」;高中生在焦慮「我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大多數的普通大學生在焦慮「我比不上985、211的學生,我的未來該怎麼辦」;工作的成年人在焦慮「我是否能立足於這個城市」;就連老人也會焦慮著「養老」……每個人都有壓力,壓力帶來焦慮,這本來是正常的現象。可是過分的焦慮不僅僅讓人喘不過氣,更是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
  • 總是處於焦慮狀態,該怎麼辦?(焦慮測評表,給你的焦慮打分)
    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包圖網)帕金森病的神經精神症狀有很多種國外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4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存在焦慮的症狀。今天小嘉主要跟大家聊聊焦慮這個症狀。1. 什麼樣的表現可判斷為焦慮?(圖片來源:包圖網)在上述幾種焦慮中
  • 聊聊灃西「名校+」......(一)
    「名校+」工程將名校師資、設備及教學理念等與較為薄弱學校資源共享形成教育聯合體打破校際壁壘讓更多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上「名校」聊聊灃西「名校+」…(一)調配名校資源帶動「+校」為切實滿足學生及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迫切需求,今年6月,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教育衛體局印發通知
  • 在這個人人焦慮的時代,要如何擺平焦慮?
    來源:正心正舉微信公眾號(bjzxzjyjy)的時代。2009年,著名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約有一億七千多萬人遭受精神疾病,其中,焦慮、抑鬱佔有很大比例。的確,我們生活在以「焦慮」命名的時代。考試、工作、職業發展、家庭……以及身處信息社會,信息過載的壓力,讓焦慮感籠罩著每個人的生活。既然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讓我們焦慮的事情,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在這個焦慮的時代,你是如何對抗焦慮的?
    複合情緒(九):焦慮——心仿佛被無形的大石壓住,坐立難安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會更容易焦慮,這是為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焦慮的分類,焦慮一般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狀態性焦慮,一個是特質性焦慮。
  • 什麼是焦慮?(二)
    假定有一個年輕人,他是一位音樂家,第一次出去與女孩子約會,由於某些他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原因,他非常害怕這個女孩,整個約會中他都相當痛苦。接下來,假設他通過立誓要將所有女孩都趕出他的生活而把自己的身心全部奉獻給音樂來迴避這個真實的問題。
  • 焦慮了怎麼辦?心理學專家推薦的三個方法(親測有效)
    最近一段時間我特別焦慮,連走路都帶火。情緒波動很大,經常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感覺壓力大,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於是搜索了焦慮方面的知識,然後我得到了心理學專家建議緩解焦慮的方法,親測有效,分享給大家。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關鍵詞「沒有發生的事情」和「負面想像」。
  • 夏楠老師說心理|川普究竟有什麼病(上)
    今天我來聊聊,從心理學的角度,川普究竟有什麼病。在川普剛上任的時候,大家還在討論,川普究竟是真有病呢,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呢。我想到現在大家應該都一致認識到川普不太正常了。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川普究竟哪兒不正常呢?
  • 與這個焦慮的時代相處:呼籲一種關係性的人類生存
    >文 / 張慧(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黃劍波(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類學研究所)焦慮是否一定是一個時代病症或現代性問題,我們難以確定,但是我們大概可以確定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焦慮的時代,一個焦慮無所不在、全面覆蓋、深度滲透的時代。
  • 全民焦慮時代,一切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該如何應對?
    作者|李雲飛 來源|原創當下的經濟環境下,迎來了全民焦慮的時代,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該如何應對?其實讓你焦慮的無非就兩點,一是你口袋裡沒有錢,擔心在未來一旦沒有收入了,房貸、車貸、以及一切的生活開支等一大堆問題就會接踵而來,讓自己疲於應付;二是你的腦袋沒有貨,擔心自己在未來會不會下崗,又或者還有沒有把握能夠持續賺到錢。我們普通大眾要如何應對當下這種全民焦慮的時代呢?我們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 壓力空虛伴隨焦慮,如何緩解?閱讀是這個時代反脆弱的有力武器
    而如何有效對待這種焦慮是我們關心的話題。在這個讓人焦慮,無所適從的脆弱時代,空餘時間去讀書,無疑是正確選擇。目前註冊用戶突破4千萬,遍布全國大中小城市,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也許就躺在你的朋友圈中。但這個光鮮亮麗的人也曾有過焦慮空虛的時候。
  • 談如何防止焦慮?(二)
    兩年前,筆者曾寫過一篇《談如何防止焦慮》,這篇就作為其續篇吧。這篇是圍繞個人心靈成長寫的10餘篇中的一篇,其他的大體有:《終身成長的六個維度》(2017年12月14日)、《激發生命潛能 永葆青春激情》(2017年12月27日)、《如何讓時間與生命增值》(2018年1月5日)、《談如何增強自信》(2018年2月25日)、《如何練就頑強的意志力》(2018年3月3日)、《談如何防止焦慮》(2018年3月23日)、《足以讓生命從容的15個觀念》(2018
  •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該如何應對焦慮?
    技巧1:基於呼吸的情緒調節和冥想無論是看新聞還是在社交媒體上感到焦慮,呼吸總是可以幫助您調節自然焦慮(甚至是憤怒)。考慮每天練習5到10分鐘,此外,每當你開始感到焦慮時,就開始練習。有很多冥想技巧可以幫助你。不過,為了幫助你開始,請參考以下步驟:躺下或坐在椅子上(如果你想的話,你可以閉上眼睛)。一直吸氣。呼氣時,一直呼吸。 在這裡完成通貨緊縮非常重要。
  • 十分鐘讀完《焦慮急救:30天克服焦慮》(一)
    第三天讓你痛苦的不是焦慮本身,而是你對它的「抵抗」。處理焦慮問題也是如此—「迴避」(也就是不把自己困在因焦慮而起的一系列心理鬧劇裡),讓它自然經過,等它耗盡能量,它自然會消失。對於壓力源,你傾向於做出習慣性的反應(習慣可以改變)。第六天我們現在需要控制的是自己的心靈,而這件事必須由你本人親自完成。試著傾聽你腦海裡所有喋喋不休的念頭。
  • 夏楠老師說心理|川普究竟有什麼病?(下)
    川普是反社會人格是肯定的,夠不夠人格障礙的標準(我們後文會說)我說不好,但是至少是接近的。他們行動力極強,喜歡運動和刺激,擅長說服(忽悠)人,在募集資金和銷售上很有一手,常常成為企業家。很多律師、政治家、商人身上都有明顯的反社會人格成分。
  • 深度休息:在焦慮時代治癒自己的十個心理學方案 (上)
    英國女作家克勞迪婭·哈德蒙(Claudia Hammond)在繼《花錢的藝術》之後又帶來一本廣受好評的書:《深度休息:在焦慮時代治癒自己的十個心理學方案》。專攻健康心理學的她與一批學者合作了至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全球性「休息測試」,他們花了兩年時間,對135個不同國家的18000人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 老師推薦|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8單元知識點匯總(彩色版)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單元知識點小結(彩色版)今天又是星期一了,孩子們又回到了學校開始了緊張的學習,今天我們為三年級的小朋友們分享一套很優質的部編人教版語文上冊的學習資料:1-8單元知識點小結(彩色版),其實這一套資料我們昨天已經分享過,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只有少部分粉絲家長看到了。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8條)|什麼是債權
    什麼是徵用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6條)|物權法定原則的含義是什麼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5條)| 物包括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4條)|什麼是物權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3條)|怎樣理解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2條)|自然人因婚姻產生的人身權利有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1條)
  • 關於疫情,還有什麼你不知道的|播客推薦
    第二個,不合時宜單集:《疫情之下,一場大型的創傷治療》疫情之下,焦慮恐怕是每個人的常態。信息的洪流之中,我們都是孤島嗎?在公共參與的同時,作為個體的我們該如何自處?主播提到「在你的空間裡,可以允許情緒發生、鍵盤俠存在,但不必因此產生很多反應」。第三個,神經漫遊單集:《抗疫,怎麼還得抗謠言?》
  • 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試試這8招!
    最近很多寶媽在後臺給我們留言問如何緩解寶寶「分離焦慮」,因此今天我們編譯了這篇短文,給大家一個參考。1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