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生都收到過不同科目老師這樣的作業:數學作業抄題做五遍明天交丶物理公式抄五遍明天交丶語文文言文抄五遍明天交……這樣真的有用嗎?這確定不是在浪費時間嗎?有些學生數學題做一遍便能觸類旁通丶有的學生物理公式看一眼便能不忘丶有的學生文言文抄兩遍就已經沒有錯別字,其實,有些作業真的是沒必要重複。
近日,一則《「放養式教育」!高三家長替女兒向老師申請免寫作業:想寫多少寫多少,最終考上名校》的報導頗為新穎,9月6日,大一新生尹同學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上海財經大學報到,尹同學在高三時經常因為完不成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而倍感壓力。父母了解到情況後,由父親給老師寫了一封信,申請讓女兒自主完成部分作業,這位父親還表示他一貫「放養」女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允許女兒上網,「想讓她獨立,可能會遇到挫折,但那都是一種經歷。」這位的父親的做法相信是很多學生都想自己的家長學習的。是每一名學生都適合被這樣「放養」嗎?不一定。
這種教育只能適用於那種自制力強的學生
高中裡有些作業都是重複做意義的確不大,倒不如自己留出時間,整理適合自己的知識點。既然並不是每個學生都需要如此,為何老師不能區別對待而是要統一呢?一是因為這樣便於學生內心的平衡,你寫一遍,為什麼讓我寫兩遍,我智商不行嗎?而是便於作業的檢查,你寫一遍丶他寫兩遍丶我寫三遍……一個老師給多個班級授課,作業這樣布置檢查起來絕對是一個不簡單的工作量。針對每個學生布置的作業都是不一樣,是教育領域的一種新思路,然而實行起來,難度還是很大。既然如此,怎麼辦呢?這位高三學生的家長給出了答案,家長出面說服老師,然而這隻適合那種自制力強的學生。野生的老虎長大都是森林之王,對於那些自制力強的學生來說,「放養式」教育正是讓他們脫離羈絆,成為森林之王。
有位家長說:「我家樓上男孩子,每天晚上都要被他媽罵到睡覺,不罵他根本不睡覺就拼命看書寫作業,有一次他媽和我媽說,昨天晚上不小心睡著了,忘了看著她兒子,半夜兩點起來看到他居然還在寫作業,氣死她了。後來高考據說是「沒考好」考上復旦,想復讀被他爸媽趕出去了,後來大學被保研到北京大學。」自制力這樣的學生自然適合「放養式」教育,完全管著倒是有弊端。
現如今,在教育上,家長是越來越開明,只要學生還有別的目標,有些確實是沒什麼意義的作業,也是支持學生可以不寫,前提是你的確要學而不是用多出來的時間打遊戲。
過早地接觸網絡也不適用於所有學生
有位家長說:「我朋友的兒子小學四年級,這個暑假裡在家裡玩電腦,玩到中暑暈倒。好像不把電腦玩到冒煙就不肯罷手。」網絡確實是諮詢知識的好平臺,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過早的接觸,利用的好可以補腦,利用的不好就會陷進去,真是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味道。
這樣的孩子上了社會會過得有點辛苦
自制力強就沒有一絲的破綻嗎?有的家長不贊同,有位家長就直言:「假如覺得無用就可以不做,久而久之會形成習慣,等畢業踏入社會,找了工作,公司的事情90%都是自己覺得無用功,不得不做又必須要做的。上了社會以後沒人適應她,只能她適應環境。」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事實,自制力強的人,在社會上有時候會被看做異類,一群同事坐下來,就你一個控制著不喝酒,一群商務夥伴坐下來,就你一個控制著不嚼口香糖,一群朋友出去胡吃海喝,就你一個控制著要喝茶。所以說,什麼事都要把握一個度。
有學生看到報導說:「我當時有這個勇氣就好了,感覺學校的作業完全浪費我精力效率還低!感覺靠自己查漏補缺現在起碼可以去個211高校。」其實呢,成功難以複製,失敗卻很相似,「放養」的前提是你本身就已經不差,而比模仿更重要的是找到更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