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家長陪寫作業的任務,給學生減負,老師:語文作業該管還得管

2021-01-07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對於網課期間,家長當「助教」的輔導學習經歷,家長們覺得過於參與到中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了。而寫很多素質類作業:做PPT、拍攝小視頻等,是不符合小學生的作業範疇,希望能夠減少家長陪寫作業的任務。高難度作業的練習目的,其實是讓家長對學生學習做一個了解,增強親子互動,並不是難為家長。不過有的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確實存在給家長「增加負擔」的現象。合理給家長減負,讓教育的分工更加明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減少了家長的輔導任務,並不是家長就可以不管孩子學習了,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自律性是比較差的,想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必須在輔導學習中為學生建立學習習慣的規範。對於語文學習來說,聽寫、默寫、背誦課文等需要在家庭環境中完成的學習練習,是必須有家長的陪寫和輔導的。在五年級以前,家長不能做到全部放手,減少陪寫作業的任務,語文作業還是得重點管這3樣學習內容。只有家長真正做好了老師的「助教」,孩子的「指導」,才不會覺得管學習是一個負擔。

01低年級抓好識字和寫字的學習任務

對於低年級的語文學習,家長是不能減少陪寫任務的,尤其是在識字和寫字這兩個語文學習過程上,家長抓好了,孩子的語文基礎就能打好。家長抓不好,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差距就會特別明顯。對於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聽寫、默寫,我們家長都應該認真和孩子一起完成。寫字不光要抓好字的結構和工整,更要注意字的筆畫順序,這確實是比較費工夫的學習指導,家長必須交出極大的耐心,幫助學生在語文初學階段,就做好識字和寫字的學習任務。在整個小學六年的學習階段,差不多一個小學生要認識3000多個漢字,其中有2500個字是要求會學。

關注識字和寫字的學習,家長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首先就是寫字的姿勢,在低年級的語文課上,我會特別重視糾正學生們的寫字姿勢。頭頂課本,背挺直、雙腳平放,只有姿勢擺正了,我們才能寫出規範的字。到了三四年級,家長還要注意書寫速度,不能再像一二年級那樣,慢慢地寫。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語文考試成績,家長在寫字和識字上的陪寫任務,是絕對不能減少的。

02課文的預習和朗讀,家長要注意什麼問題

當語文老師沒有布置書面作業,而是布置朗讀課文和新課預習的作業後,家長們還會如釋重負,認為這類作業非常輕鬆,不用陪寫著急生氣。其實對語文作業來說,朗讀和背誦,預習和複習都是非常繁瑣的作業。不是把課文拿來讀幾遍就算完成了,是否真正地對白天所學的課文進行了了解?知識點都把握熟練了?預習新課文的時候,不是提前自學,而是先梳理新課中的問題。學生的預習結果,均來自家長的認真負責。把家長的陪學任務給減少了,這些細節的學習問題就會被忽略了。

對於語文預習和朗讀,家長除了要辨析孩子的普通話是否標準,還要注意課文朗讀時的流利、有感情,而且通過朗讀,孩子是否能夠體會新課文表達的情感?初步領悟課文的表達方式?都需要家長在陪學中,和孩子一起分享看法,做出語文學習的判斷。誦讀優秀的文字內容,提升的是我們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整體文學素養,包括語感和文學體會。家長如果放手不管了,孩子在語文學習上,就會花掉更多的時間,有可能小學畢業了,都找不到正確的預習和朗讀的方法。

03語文知識點的學習輔導,教會方法更重要

綜合性的語文知識點學習輔導,是把知識點梳理和歸納,這是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語文考試想和其他同學拉開成績差距,就需要不斷積累這些課本裡沒有的知識點。那麼這些知識點去哪找呢?除了日常語文教學中,老師給同學們整理的,家長更應該在陪伴學習中,引導孩子學習會查找語文資料、運用資料,結合自己生活的日常活動,看電視、閱讀課外書、和家長去博物館等學習辨析語文知識點。

小學階段的學習並不輕鬆,我們指望孩子自己去學習是不太可能的,家長做好陪寫作業的任務,並不是代替孩子學習。而是在有限的能力和教育原則中,去幫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學習習慣,為孩子打開更多知識的大門。關於語文作業,家長減負後,應該關注哪些作業內容輔導?你有什麼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範小青: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大家都很難!
    而在放學回家的時間段,小學生的學習就全部交給家長了。」範小青還舉出了家長「陪作業」的不良之處:首先,不能陪著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產生依賴性,自主學習能力差。第二,家長不是老師,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第三,每天長時間「陪作業」,對下班回來身心疲憊的家長來說,是「不人道」的。
  • 2020兩會發聲: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說出家長心聲
    針對學生作業,全國政協委員範小青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具體如何實施? 2020兩會發聲: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說出家長心聲   2020兩會正在進行時,許多提案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針對學生作業,全國政協委員範小青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具體如何實施?
  • 各地減負令難減負 家長吐槽:陪作業陪出焦慮症
    有人「心梗住院」,有人「腦出血奔急診」……家長們無處安放的「陪作業焦慮」近期廣受關注。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超過2小時,而「陪作業」已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誘發親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會問題。針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教育部門不斷出臺減負要求,但學生負擔為何始終無法降低?誰知作業苦?
  • 「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上熱搜了,家長減負神器優學派也要火了
    最近,一則#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的話題瞬間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並且熱度一直居高不下。打開一看,原來是有一名政協委員在兩會上提出了「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的提案,這可真是道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孩子複課,家長還沒開心幾天,孩子的各種高難度作業又來了,家長也跟著鬧心,白天辛辛苦苦去上班,晚上還得回家輔導孩子做作業: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政協委員建議減少家長作業任務
    複課後,這些困難的作業是捲土重來。特別是對小學生父母來說,有些人想要「陪做」而其他人則為他們這樣做。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擬提出減輕小學生家長負擔的建議,建議學校賦予家長的「陪作業」任務必須適度合理。
  • 建議門票取消身高限制、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全力保就業……代表...
    給家長減減少負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寫起作業時,雞飛狗跳!!這是不少家庭親子關係的真實寫照。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呼籲改變家長「陪作業」「代作業」的現狀。這條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可謂是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 減少家長陪作業,家長拍案叫好,網友不解,老師回答亮了
    事實上這個議題得到如此的熱議,也是因為在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上,參與的每一個人,從老師、學生到家長都非常辛苦。然而實際上,很多家長的反應,有些作業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而學校老師要求必須完成。結果就是,這些作業都成了家長的作業。我記得自己小時候,每堂課老師都把作業布置在黑板上。下面的同學每個都拿出作業本,趕緊把作業抄下來,生怕下節課要擦黑板記不全作業。回家的作業基本沒有父母幫助,因為父母有時候也不會,還不如請教同學和老師。
  • 家長「陪作業」要還是不要?
    我看到如下一些文字:範小青還列舉了家長「陪作業」的若干不良之處:「如果所有這些本應該學校完成的工作,都要由家長輔導完成,那麼老師幹什麼?老師一定會說,在學校來不及完成。如果說老師在校來不及教,學生在校來不及學,那無疑就是頂層設計不合理,教育大綱出了問題。」
  • 兩會·家庭教育|範小青委員: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
    老師建的家長群,讓每個家長都膽戰心驚,群裡有一通知,肯定是「陪作業」、甚至是「代作業」,因為有些「作業」,小學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有的乾脆就由家長代做,學生根本沒有用心學習,沒有收穫。她還舉出了家長「陪作業」的不良之處:  範小青提出
  • 激動人心,政協委員提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你怎麼看?
    據媒體報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範小青老師說:「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麼做作業。
  • 竟然被學生舉報!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要該不該管呢?
    竟然被學生舉報!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要該不該管呢?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網課學習,奇事不斷。老師、學生、家長各有說詞,各有的委屈。「而且回覆中還說」以後若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歡迎網友直接向教育局舉報……"這種舉報也可奇葩了,回復就更是奇葩之之極了。試想,如果這個老師對這個學生的作業完成與否,不聞不問的話,學生和家長是否會舉報這個老師教學不負責,沒有盡到做老師的責任呢,那麼縣委和教育主管部門將會如何處置這個老師呢,不敢想像。
  • 「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真能落實,這是今年六一節送給家長最好的禮物
    一夜之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簡直不要被全國的寶媽寶爸們封神了,她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戳中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心窩。如該提案獲得通過,真是今年六一節送給家長最好的禮物。;現在,老師負責監督家長陪孩子上學和做作業。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改作業不是家長的事!兩會建議:給家長減負!你怎麼看?
    「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麼做作業。」範小青認為,更多的家長做不好老師該做的工作的,結果反而壞事——家長著急,難免打罵,孩子更加學不進,適得其反。有的乾脆就由家長代做,學生根本沒有用心學習,沒有收穫。
  • 孩子作業太多,家長陪寫抓狂,不能改變大環境時,家長該如何自救
    給學生減負的風從我念小學時就開始吹了,可近20年過去了,我們不但感受不到孩子們有減負,反而覺得覺得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太大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也經常要寫作業到晚上九點多。而且,不僅孩子沒減負,家長的負擔倒重了不少。我們上學那會,家長什麼都不用管,而現在,孩子在學校上學,家長在公司和家裡上學。
  • 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家長的「心頭病」該怎麼治?
    在討論中,多數家長認同和接受這些教育專家的意見。不過,也有家長表示,陪做作業成為心病,原因之一就在於一些學校默許教師把自己的分內工作轉嫁於家長。如今,一些老師建立了各種「家長群」,時不時就會「空降」任務,家長則隨時待命。許多學校布置給老師的工作,被「眾包」給了家長。家長為了孩子,即使心裡不情願,也個個都表現得奮勇爭先。
  • 天天「累成狗」 家長們吐槽:陪作業陪出焦慮症
    家長兜不住,天天「累成狗」:家長們吐槽,陪作業陪出焦慮症有人「心梗住院」,有人「腦出血奔急診」……家長們無處安放的「陪作業焦慮」近期廣受關注。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超過2小時,而「陪作業」已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誘發親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會問題。
  • 學校布置的作業多!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學校該不該給「減負」
    學校布置的作業多!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學校到底該不該布置作業孩子作業多,這個物理奶爸也深有體會,很多家長反饋說孩子寫不完作業!能不能少布置作業。奶爸呢,布置的課後作業比較少,大部分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尤其,剛入初中,一下增加了很多門課程。孩子明顯感覺作業量增大了。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那麼學校到底該不該布置作業!
  • 語文老師布置寒假作業,學生們積極完成,家長看了直呼:我都想寫
    更多創意性作業被老師開發出來,沒有了以往的抄寫生字詞、寫作文、寫寒假作業冊,小學生們真的能好好完成作業嗎?家長看到作業太少,一定也會布置超額的寒假作業,於是沒有真正的減負,有的只是小學生在寒假「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