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對於網課期間,家長當「助教」的輔導學習經歷,家長們覺得過於參與到中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了。而寫很多素質類作業:做PPT、拍攝小視頻等,是不符合小學生的作業範疇,希望能夠減少家長陪寫作業的任務。高難度作業的練習目的,其實是讓家長對學生學習做一個了解,增強親子互動,並不是難為家長。不過有的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確實存在給家長「增加負擔」的現象。合理給家長減負,讓教育的分工更加明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減少了家長的輔導任務,並不是家長就可以不管孩子學習了,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自律性是比較差的,想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必須在輔導學習中為學生建立學習習慣的規範。對於語文學習來說,聽寫、默寫、背誦課文等需要在家庭環境中完成的學習練習,是必須有家長的陪寫和輔導的。在五年級以前,家長不能做到全部放手,減少陪寫作業的任務,語文作業還是得重點管這3樣學習內容。只有家長真正做好了老師的「助教」,孩子的「指導」,才不會覺得管學習是一個負擔。
01低年級抓好識字和寫字的學習任務
對於低年級的語文學習,家長是不能減少陪寫任務的,尤其是在識字和寫字這兩個語文學習過程上,家長抓好了,孩子的語文基礎就能打好。家長抓不好,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差距就會特別明顯。對於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聽寫、默寫,我們家長都應該認真和孩子一起完成。寫字不光要抓好字的結構和工整,更要注意字的筆畫順序,這確實是比較費工夫的學習指導,家長必須交出極大的耐心,幫助學生在語文初學階段,就做好識字和寫字的學習任務。在整個小學六年的學習階段,差不多一個小學生要認識3000多個漢字,其中有2500個字是要求會學。
關注識字和寫字的學習,家長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首先就是寫字的姿勢,在低年級的語文課上,我會特別重視糾正學生們的寫字姿勢。頭頂課本,背挺直、雙腳平放,只有姿勢擺正了,我們才能寫出規範的字。到了三四年級,家長還要注意書寫速度,不能再像一二年級那樣,慢慢地寫。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語文考試成績,家長在寫字和識字上的陪寫任務,是絕對不能減少的。
02課文的預習和朗讀,家長要注意什麼問題
當語文老師沒有布置書面作業,而是布置朗讀課文和新課預習的作業後,家長們還會如釋重負,認為這類作業非常輕鬆,不用陪寫著急生氣。其實對語文作業來說,朗讀和背誦,預習和複習都是非常繁瑣的作業。不是把課文拿來讀幾遍就算完成了,是否真正地對白天所學的課文進行了了解?知識點都把握熟練了?預習新課文的時候,不是提前自學,而是先梳理新課中的問題。學生的預習結果,均來自家長的認真負責。把家長的陪學任務給減少了,這些細節的學習問題就會被忽略了。
對於語文預習和朗讀,家長除了要辨析孩子的普通話是否標準,還要注意課文朗讀時的流利、有感情,而且通過朗讀,孩子是否能夠體會新課文表達的情感?初步領悟課文的表達方式?都需要家長在陪學中,和孩子一起分享看法,做出語文學習的判斷。誦讀優秀的文字內容,提升的是我們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整體文學素養,包括語感和文學體會。家長如果放手不管了,孩子在語文學習上,就會花掉更多的時間,有可能小學畢業了,都找不到正確的預習和朗讀的方法。
03語文知識點的學習輔導,教會方法更重要
綜合性的語文知識點學習輔導,是把知識點梳理和歸納,這是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語文考試想和其他同學拉開成績差距,就需要不斷積累這些課本裡沒有的知識點。那麼這些知識點去哪找呢?除了日常語文教學中,老師給同學們整理的,家長更應該在陪伴學習中,引導孩子學習會查找語文資料、運用資料,結合自己生活的日常活動,看電視、閱讀課外書、和家長去博物館等學習辨析語文知識點。
小學階段的學習並不輕鬆,我們指望孩子自己去學習是不太可能的,家長做好陪寫作業的任務,並不是代替孩子學習。而是在有限的能力和教育原則中,去幫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學習習慣,為孩子打開更多知識的大門。關於語文作業,家長減負後,應該關注哪些作業內容輔導?你有什麼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