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趁疫情推「去蔣化」 鬱慕明不建議大陸窮臺 臺灣健保NO1

2020-12-17 海峽青年評論

汪毅夫:李登輝表演說謊的演說

李登輝曾經假假地抱怨說:「我說了100多次統一,為什麼別人不相信?」1995年11月15日,李登輝競選對手之一的陳履安在一場義工座談會上一語刺中其要害:「因為心不誠」。是的,說話而心不誠謂之說謊,在閩南話裡叫做「講白賊話」,「講白賊話」的人最是「顧人怨」 (讓人厭惡)。 1996年5月20日,李登輝在他的「就職演說」裡又一再說到統一,甚至高呼:「登輝深信,在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必能完成和平統一大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善盡更大的心力」;也反覆提起「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

李登輝的演說乃是表演說謊的演說。「有些事只能說不能做,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是李登輝及其追隨者(他們有時在藍營、有時在綠營,有的在藍營、有的在綠營)奉行的「至理名言」。當年,他們把統一的實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生存和發展當做「只可以說不可以做」的事。曾幾何時,他們已經將統一的實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生存和發展當做「不可以說」、也「不可以做」、還要加以阻撓和破壞的事。    

蔣介石忌日前後新冠疫情期間 民進黨再推「去蔣化」

「促轉會」日前發文,希望學校在8日之前「處理」跟兩蔣有關的建物、塑像及照片。

臺灣教育部門特別強調,並未強制規定一定要移除蔣公銅像,而是尊重各機關學校。

有校長認為,「現在防疫第一,『政府』不應趁大家都沒注意時,搞這種東西(指去蔣)。」

鬱慕明:大陸可以快速行動但不要窮臺

針對呂秀蓮表示,戰爭腳步已經到臺灣「海峽中線」一事,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表示,和統固然是兩岸最好的路,但蔡英文狂言已準備好戰爭,我們也不能不想最壞的情況。

真到萬不得已兩岸攤牌的時候,他寧可希望大陸選擇的是快速行動,而非整死臺灣人民的窮臺困臺。

陳玉珍三戰民進黨

資深媒體人黃智賢日前質疑「如果臺灣有社區感染,陳時中要不要負責任」遭新北市警察局林口分局偵訊並函請檢察官偵辦,她4月2日至林口分局做筆錄。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6日受訪也替黃智賢抱不平說,政府不該限制言論到無限上綱,到不能有相關的批評,臺灣是民主社會。前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毛嘉慶或是現在的黃智賢等人,臺灣社會有時候網路霸凌到一個地步不是好事,網軍也讓臺灣慢慢走向一言堂。

羅智強:臺灣健保NO1

6日,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投書風傳媒指出,臺灣人真的很幸運,人人享受低廉、完善的全民健保制度,也因此能免於疾病肆虐。「吃果子拜樹頭」,我們要感謝當初高瞻遠矚,以人民福祉為念的政治人物。先讓我們看看全民健保防護網的成立過程:

以當時的時空背景、政治氛圍,國民黨沒有連任、保衛政權的壓力,全民健保適用對象全民一體,不分藍綠或特定團體,這些政治人物堅持的是一個理念與使命,並在行政系統全面配合下,建構了臺灣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的最重要一環。新冠肺炎傳染應證了國民黨執政時期對臺灣的貢獻。

民進黨二度執政,臺灣的政治民主化、經濟發展、民生條件退步、遲滯、乏善可陳,但選舉手段出類拔萃,搶功、邀功,國民黨更不是對手。新冠肺炎未來發展變幻莫測,臺灣是否徹底脫離險境並不確定,但民進黨就已鋪天蓋地展開「造神」運動,發動所謂的「口罩外交」。

這些年來,常感嘆歷史皆被選擇性的解讀,國民黨過去執政做不好的地方變成了國民黨的全部,但國民黨做得好的地方,卻被無視,該給國民黨的公道,還是不能不給!

相關焦點

  • 大陸在臺學生納臺灣健保等待臺灣立法審議
    日前,臺灣行政機構通過草案,將赴臺求學的1000多名大陸學生的在臺狀態從「停留」改為「居留」,以便依法方便大陸學生加入臺灣地區「全民健康保險」。保費和在臺求學外國學生等同,每年繳納近9000塊新臺幣,當局補貼6000元。目前,此法案已經提交臺灣立法機構等待審議通過。
  • 鬱慕明:兩岸回不去了!然後呢?
    鬱慕明:兩岸回不去了!然後呢?  鬱慕明指出,民進黨當局利用各種扭曲、造謠、抹黑、帶風向,結合西方反華勢力控制島內媒體,打響了「抗中保臺」的旗號,也成就了蔡英文817萬票的大選紀錄。他們更囂張地說,臺灣已進入所謂的「抗中元年」,刺激大陸民眾也喊出了「武統元年」,兩岸進入緊張對抗。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自開放大陸學生在臺就讀以來,陸生就被排除在臺灣健康保險體系之外。對於陸生的不公平待遇,外界一直呼聲強烈,民進黨遂推動所謂「陸生納保、境外生保費改為全額自付」的健保修正草案。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稱,短期一學期或一年交換生川流不息,因此決定不納入。 >>詳細    || 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 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 疫情當下綠營炒作「健保」欲一箭雙鵰?
    1 民進黨點燃「健保」烽火  關於健保話題的引爆,從湖北臺商返臺的首班包機2月3日抵臺就開始了。因為返臺的人員中,有部分大陸配偶子女,於是綠營政客和媒體就開始鼓譟,「中國人來吃我們的健保了」。  進入到3月,臺灣綠營政客「食髓知味」,繼續在健保議題上大做文章。民進黨民意代表林俊憲提出要對健保「修法」,針對的是一年內在臺灣沒有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及沒有繳稅記錄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指的就是在大陸打拼的臺商、臺幹以及陸配、子女。
  • 鬱慕明:萬不得已兩岸攤牌,寧可大陸速戰速決
    真到萬不得已兩岸攤牌的時候,我寧可希望大陸選擇的是快速行動,而非整死臺灣人民的窮臺困臺。 針對呂秀蓮在臉書直播上表示,戰爭腳步已經到臺灣「海峽中線」一事,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在臉書上表示,和統固然是兩岸最好的路,但蔡英文狂言已準備好戰爭,我們也不能不想最壞的情況。
  • 民進黨阻撓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馬英九:缺乏民主素養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對「民主」念茲在茲的蔡英文6日表示,陸生納健保不是問題,民進黨會支持,但陸生與其他外籍生待遇應一致,健保補助應結構性檢討,根本性處理,不光是權宜性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條文。目前,外籍生納保,保費自付6成,政府補貼4成。
  • 大陸學生參加臺灣島內健保 港媒:遲來的福利
    臺灣「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聯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可參加島內健保。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意味著陸生在臺灣看病、治療的費用將明顯降低,減輕了陸生的經濟負擔。在島內求學的外國留學生及僑生都可以參加健保,但臺當局於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後3年,才允許陸生納入當地的健保體系,可謂「遲來的福利」。
  • 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還要等多久?
    據臺媒報導,將臺灣高校的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的修法提案,近日由於泛綠陣營製造障礙,未能列入「立法院」近期議程,陸生納保案再次遭擱置。而「立法院」預計12月中休會,專家稱此問題可能被留給明年上臺的新領導人處理。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
  • 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原標題: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臺灣《旺報》27日社評表示:臺灣「立法院」今天將就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做最後決定,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朝野若無共識就用表決來通過;民進黨團則表示,將召開黨團大會決定是否支持,據了解,民進黨傾向不反對。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我來唱白臉了針對「獨派」陳姓「立委」、本黨「立委」林俊憲提案限制未取得臺灣身份的在臺大陸人等特定人群享受健康保險。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
  • 大陸在臺學生擔憂多 納入臺灣健保還要等多久?
    大陸在臺學生擔憂多 納入臺灣健保還要等多久?  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他說,這對校園和諧產生影響,並呼籲對所有境外生一視同仁。臺灣《旺報》評論稱,陸生納入健保案不應被過度政治思維綁架。
  • 他們竟想邀香港人去臺灣當兵!島內罵聲一片,鬱慕明怒斥弱智言論
    第四,陳聲稱可以增加臺灣勞工人數,「到底是來當兵,還是來當勞工?」島內網民顯然對陳柏惟的建議也不買帳,質問他「還真以為香港人都『反中』嗎?」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25日在臉書發文,重炮抨擊陳柏惟的建議是弱智言論,更質疑這些言論是在利用香港人。
  • 島內健保虧損堅持不了多久了?竟然拋出陸配來當替罪羊
    圖片來源:網絡綠營學者顏建發等趁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又開始拿陸配及其子女開刀,建議檢討「兩岸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包括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居留與健保等議題。他並質疑,為何臺灣學生赴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赴臺卻可以使用健保,未來將與民進黨「立委」合作解決相關問題。對此,「大華網絡報」3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司馬正翔的評論指出,臺灣健保固然不錯,但財政負荷嚴重是事實,若指責使用健保的大陸人士,造成了臺灣健保虧損,那就是謊言。
  • 綠營再炒反陸情緒 竟叫囂「臺灣健保為何要讓14億人享用」
    有綠營學者顏建發等開始拿陸配及其子女開刀,建議檢討「兩岸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包括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居留與健保等議題。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主張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新增健保被保險人第七類,針對一年內在臺灣未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及繳稅紀錄者,健保費提高至1.2萬元(新臺幣,下同)。「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
  • 陸生納入健保三年未果 歧視大陸最終耽誤臺灣
    一方面,主觀認為大陸對臺有敵意,陸生不應享用臺灣的健保資源,這是完全的民粹作風,「臺獨」逆流。另一方面,反對者鼓吹臺灣健保已經入不敷出,再將陸生納入會增加健保負擔。這種擔心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道理,而實際上,完全不符客觀數據。
  • 綠營政客竟稱:臺灣2300萬人交的健保,不能讓14億人用
    綠營一些人趁機建議,修改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健保的相關規定,臺灣「基進黨」民意代表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他並質疑,為何臺灣學生在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在臺灣卻可以使用健保,未來將與民進黨合作解決相關問題。
  • 一言不合就改「健保」?大陸臺青怒批蔡英文:做人厚道一點
    蔡英文當局借疫情大肆炒作「反中」情緒,近日更是有民進黨、「臺灣基進」的民代紛紛提出修改「健保(健康保險)法」,將「炮火」鎖定陸配與臺商,造成大陸與海外臺胞的恐慌。常年在加拿大與中國大陸學習生活的臺青王裕慶對此痛批民進黨當局氣量狹小,為了政治目的將「健保」議題過分民粹化,不惜傷害在陸臺胞與海外臺胞們的權益,也忽視了「健保」設立的初衷。「我有這樣的經歷,對這兩類臺胞的處境感同身受,所以也願意為他們說實話。」王裕慶指出,不少居住在外的臺胞,有的努力打拼養家餬口,有的還為臺灣產業帶來機會與資本。
  • 民進黨別戴有色眼鏡 公平看待陸配納入健保
    (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去年臺灣健保支出逾7000億元( 新臺幣,下同),其中,大陸人士用了7.23億元,但是他們自己付了7.19億元,雖相差400萬,但臺灣衛福部門「健保署」說了實話,大陸人士的醫療費用大部分用在生孩子,並非濫用。
  • 臺灣健保「包山包海」難包陸生?
    臺灣八仙樂園塵爆的498名傷者中,241人是學生,包括2名大陸學生。臺「衛福部」表示,所有傷者的醫療費用將先由「健保署」墊付,事後再向業者求償。醫療康復費用高,臺灣健保的優勢體現了出來。但對至今仍沒有搭上健保列車的陸生來說,受傷後醫療康復費用如何解決?仍然沒有清晰的答案。
  • 馬英九時代高官:大陸配偶沒用健保多少錢,民進黨小裡小氣
    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截至3月8日,臺灣已累計45例確診病例,其中包括一起醫院集體性感染案例。楊志良臺當局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的「敵人」,各地都要認真面對,臺灣形勢同樣嚴峻,「社區感染」不可避免,臺當局應把防控工作做細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