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三月三,鬼門開」吃蒿子粑粑「粑魂」,你會去摘蒿子嗎

2020-12-17 專注生活

在我們家鄉這邊,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呢!三月三,吃蒿子粑粑,老一輩說粑魂。不知道你們老家那裡,是否也有一種在特定節日都吃的東西呢?

據傳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披紅掛綠,張燈結彩,大街小巷擠滿衣著華麗的鬼魂,其熱鬧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活人的魂魄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去鬼市遊玩。一些樂而忘返的遊魂就被閻王收去留在陰間了。因此,農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稱為「鬼節」。

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的三月三「鬼節」還是照常光臨。有一天 老奶奶醒來,發現手裡果然拿著一珠青茸茸的 蒿草,於是趕緊把觀音託夢贈蒿的事告訴鄉親,大家聽後忙去地裡採摘青蒿,磨麵做粑粑吃。說也奇怪,凡是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所以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小編我小時候就信了,是深深的相信了,我會提前幾天就吃,三月三那天我會睡得特別的早,哈哈。

既營養又美味,吃的時候一股淡淡的青草香味,那叫一個香啊。蒿菜葉你們認得嗎?就是這一種了。野地裡很多的,將嫩的蒿子葉摘乾淨,備用

用開水將蒿子焯一下(去苦味),過冷水衝涼,擰乾(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綠色汁水和細毛,這樣做出來的蒿子粑粑就不會太黑)。

蒿子粑粑可炸可蒸,味道都十分好。炸至邊緣泛出金黃色即可,外面的皮香酥無比,裡面的味道很綿長,清香撲鼻,回味無窮,讓人愛不釋口。

你的家鄉三月三會不會吃蒿子粑粑呢?這個是真的好吃。

相關焦點

  • 蒿子粑粑最簡單的做法
    陽春三月,萬物生長,幾場春雨過後,田間地頭的野草更是長得飛快。周末陪孩子去鄉下遊玩,在田野邊發現一茬嫩綠可人的野生蒿子。那清翠欲滴的一抹綠色讓我忍不住下手摘了回來。蒿子,是一種野生植物,可以食用,常用於配料。
  • 糯米和麵粉蒿子粑,你更喜歡吃哪種?農家鹹鴨蒿子粑,好吃到上桌被搶光
    說到清明節,很多小夥伴應該很熟悉一種美食——蒿子粑粑。所謂蒿子其實就是艾草的幼芽,再去掉苦味之後,會變成一種具有獨特清香的美食,蒿子的好處非常多,不僅能夠清熱解暑、還能主治瘧疾引起的寒熱往來。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蒿子粑做法。有麵粉製作的,也有糯米製作的。小編是糯米派就是了。
  • 蒿子粑粑用麵粉好還是糯米粉好?
    我的回答是「蒿子粑粑用糯米粉好」。糯米粉軟糯,配上蒿子吃起來香又彈牙,久放不硬。麵粉製作的蒿子粑粑也可以吃,但是口感不好,比較硬,冷了就更硬,而且蒿子的香氣也淡很多。很高興您點開這篇文章。人生短短幾十載,吃飯穿衣一直伴隨著我們,如果您每日苦惱不知吃啥,那就關注我吧,我們一起交流哦。春天萬物復甦,野菜瘋狂地向人們顯示自己的身材。勤勞的人們總會找到自己喜愛的一種蒿子做成應季的美食供家人享用。蒿子的種類很多,能做成美食的也數不盡。我們在挖蒿子的時候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有毒的,畢竟安全第一。蒿子粑粑用糯米粉製作出來煊軟,久放不硬。
  • 艾草,蒿子,細葉蒿子怎麼區分?
    給農村人帶來經濟增收,可是很多人不認識真正的艾草,也分不清楚哪是食用的蒿子,哪是細葉蒿子!今天多年種艾農家人,給你分析清楚!艾草菊科蒿屬,蘄艾,灸草,冰苔,醫草等!它葉片寬大,像人的手,有的是5個尖,7個尖9個尖!植株高1.2-1.8米,艾葉,艾杆子,艾子,都是可以入藥!
  • 蒿子粑粑的做法
    春天的季節時令蔬菜,可以外出踏春遊玩時,順帶採摘些,比如蒿子(艾草)、蕨菜、香椿、春筍,都是餐桌上的美味。我們那興拿蒿子煎餅吃,江浙一帶喜歡做青團,或包肉鬆蛋黃、或包酸菜筍丁等都是大自然的饋贈,皆相宜By 苒澄用料蒿子 200g左右糯米粉 300g左右白糖 適量做法步驟1、野外採摘鮮嫩的蒿子
  • 三月三應該吃什麼?桃罐頭嗎?
    有朋友問:三月三應該吃什麼?桃罐頭嗎?三月三,是指農曆的三月三日,是中國民間的一大節日,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在唐朝詩聖杜甫的《麗人行》中有這樣的詩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李白詩云:」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這裡的年年柳色,即指農曆三月三的情人節。又有傳說農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
  • 一碗麵的祝福與傳承——中衛羊肉蒿子面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從古至今就有吃喜面的習俗,逢年過節或是誰家有喜事,主人家都會準備一碗熱氣騰騰的喜面——中衛羊肉蒿子面來招待賓客,寓意長長久久、幸福美滿。中衛羊肉蒿子面是中衛民間特色風味小吃,已流傳了近400年。因其製作工藝獨特、用料考究、清爽可口、餘味悠長,具有健胃清熱功效,還蘊含美好寓意,深得中衛人民的喜愛。
  • 2020/03上巳節:春浴祓禊三月三,草長鶯飛情綿綿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 一把蒿子杆做出兩道美食,做法簡單又好吃,連主食都省了
    蒿子杆的做法以炒為主,常見的做法有蠔油蒿子杆、蒜香蒿子杆、蒿子杆炒肉、清炒蒿子杆等。雞蛋更是家庭廚房必備,雞蛋羹、滷雞蛋、西紅柿雞蛋湯等等都是典型的做法。今天我要用蒿子杆來個一菜兩吃,下面來秀一下我具體是怎麼做的吧。
  • 陽春三月 這幾種大別山區特色時令美食不可錯過 你品嘗過嗎?
    陽春三月,有幾種大別山區時令美食不可錯過。長在樹上的香椿嫩芽,散發著一種奇特而濃鬱的異香,是春天裡的第一道美餐。現在街頭經常可以看見農民銷售嫩嫩的香椿和蔥頭、油菜苔,都是極具營養價值和美味的綠色食品。香椿炒雞蛋、香椿拌豆腐幾乎是酒店餐桌必備之菜品。
  • 清明節應該吃的9種美食,活了30年我一樣都沒吃過,長見識了
    清明節除了一些傳統習俗外,還有就是清明節所指定要吃一些傳統美食,吃這些美食其寓意就是一年都健康,好運相伴,然而,在這衣食無憂的時代,我特地查詢了有關清明節該吃的這些美食,慚愧的告訴網友們,我一樣都沒吃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美食吧,看看你們有吃過哪樣呢?
  • 航拍視角丨 60秒看好生態宜居小城鎮——蒿子港鎮
    編者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各個鄉鎮的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建設美麗的家園,呈現出「家家愛生態、戶戶建花園、人人講奉獻」的和諧局面。今日時刻小編60秒帶你看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 河邊一種野菜,青蒿素含量很高,清明節別錯過,做粑粑是美味
    在農村地區,清明節一到,有好幾種野草就開始被人們稀罕起來。清明節民間地區常有用艾草做青團,另外還有薺薺菜、蒿子、蒲公英、折耳根等也開始稀罕貨。今天筆者不做艾草介紹,但要特別介紹那種被稱為蒿子的野草。蒿子在清明節被農民採挖回家主要用於製作「蒿子粑粑」,也就是我們民間非常流行的野草餈粑。
  • 尋味安徽六安6大美食小吃,沒吃3樣以上都不好意思說是六安人
    ,真的特別好吃,外酥裡嫩,現象可口;還有蘇埠水晶包:其也叫做水煎包,用六安本地話說出來兩個叫法你還真聽不出區別來,用超大的平底鍋或者是鏊子現炕,殼子金黃酥脆,內餡飽滿豐富,非常好吃。它有很多種的吃法,也都特別的好吃,您到六安之後一定要去嘗嘗。03蒿子粑粑六安的蒿子粑粑在六安人的眼裡在普通不過了,很多家庭都會製作。
  • 農家樂新花樣,最「土」的農家菜,你吃過幾種?
    農家樂說白了就是讓我們現在這些久居城市的人們感受回歸最初的農家田園生活,在見慣了城市的燈紅酒綠,反而更加喜歡農村的清新質樸。因此現在農家樂發展不斷火熱起來,為了吊住城市人的胃口,一些地方農家樂也是花樣百出,推出最「土」農家菜,這些你都吃過嗎?
  • 納雍彝族的「三月三獻山節」和「十月初一戴牛角粑」
    納雍彝族的「三月三獻山節」和「十月初一戴牛角粑」三月三獻山農曆三月初三是彝家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從圖騰文化的角度,彝族崇尚龍虎,三月是龍月,初三又屬龍,因此從祭祀開始每年三月三就成為獻山節日。祭師在獻樹前禱告:「開天闢地以來,每年三月三舉祭祀。」祭師在獻山樹前禱告:交牲。殺一頭豬、一隻雄雞獻山。用雞滴血定山界,隨後用砍下的雞頭和一個雞蛋埋在獻山樹腳,待來年獻山時取出看年景的好壞。奠酒敬神。擺六碗飯,斟六碗灑,祭天祭地,保地方平安。最後吃雞看卦。
  • 農村開黃花的野草人稱清明菜,民間常用它做粑吃,還能鎮咳祛痰
    在農村的山上,生長著許多的野生的植物,現在正是春天的季節,萬物復甦的時候,農村的這些野生的植物就爭相的開始發芽生長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留心的話,現在的這個季節,在農村的路邊,田地裡,荒地裡或者是山坡上,我們能夠看到一種開黃花的野生的植物,這種植物在小吳的家鄉叫做清明菜,因它在清明時節得以繁殖生長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