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不喜歡溜須拍馬屁的人適合在哪裡工作?
沒有人天生喜歡溜須拍馬,但所有人都喜歡聽順耳的話。不喜歡和不會是兩個概念,既然談到工作的問題,那麼如果有足夠的物質保障的話誰喜歡工作呢?
別說什麼理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最大的理想就是:只拿錢,不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只要工作總有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拍馬屁」總被人冠上貶義,其實馬屁沒拍好的才叫做拍馬屁,那些拍得無聲無息,讓人舒服的叫做處世之道,又會被人稱作高情商。
不喜歡「拍馬屁」的深層原因
1.不需要「拍馬屁」
能力超群,背景深厚,實力過人,不可替代性強,地位出眾,這類人不需要「拍馬屁」,都是別人來「拍」自己的「馬屁」。當然這類人在職場中也屬於少數,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不具有這樣的實力。
2.不會「拍馬屁」
不會「拍馬屁」所以不喜歡,因為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和尷尬。比如,領導剛從衛生間出來,想拍一下領導,結果說了句:領導您日理萬機,還要親自上廁所啊。本來想說領導工作辛苦,時機掌握得不好,「拍」的讓領導很不舒服,這樣的人存在,想找話題,也知道領導喜歡聽好聽的,但就是一張口,就出錯,這類人很常見。
3.「拍」不到「馬屁」
很多人想「拍馬屁」但是「拍」不到,領導不關注,甚至都不知道你是誰,大領導不可能認識每個下屬,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來,這種情況在大公司中很常見,想「拍」但是夠不著,只能酸溜溜的說:不喜歡「拍馬屁」。這樣的情況也很常見。試想一下,領導關注,重視,能經常與領導交流,肯定好聽話說的也會很順口。
為什麼要「拍馬屁」
1.獲取信息的途徑
人的本性是好為人師,你誇得好,誇的到位,為了顯示自己的優越性,很多信息就會流露出來,無論是對領導,還是對客戶。職場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是處處設防,所以引導別人好為人師的本性,可以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誇得無聲無息,讓別人願意把信息傳遞給自己。
2.拉近人與人的關係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被別人認可、尊重,適當的「拍」一下對方,可以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比如,遇到女性客戶時,「拍」一下她的著裝有品位,很容易讓客戶對自己產生好感,接下來的洽談就更容易進行,別以為「拍馬屁」就是低人一等,那是沒「拍」到點上。比如,客戶個頭不高,你「拍」一個高大威猛,絕對壞事。
3.可以快速化解尷尬
有時「拍」一下「馬屁」可以快速化解尷尬的氣氛,比如,年終聚餐結束後,領導不盡興請大家去KTV唱歌,結果領導正在唱歌的時候,你把領導歌切掉了,這是一個很尷尬的情況,但是你完全可以說一句:領導原來你在唱啊,還以為是放著原唱呢。很容易化解尷尬的氣氛。
「拍馬屁」是技術活
1.「拍馬屁」要掌握時機
「拍馬屁」的時機要掌握的好,領導剛被上級批評,心情正不爽呢,你跑到領導面前亂「拍」一通,還要請教領導人生哲理,哪怕平時領導很願意說的話題,這時都不會給你好臉色。所以「拍」的時機要把握好。
2.「拍馬屁」要懂得分寸
「拍」不能言過其實,過分誇大,這樣聽的人覺得尷尬,被誇的人感覺更尷尬。比如,領導經常加班,誇領導敬業,責任心強就好了。可是有些人非要誇大其詞說:領導,您真是日理萬機,每人每夜,廢寢忘食……堪比總統,領導肯定不覺得你是誇他。所以說把握「拍」的分寸很重要。
3.「拍馬屁」要了解情況
想「拍」好「馬屁」就要了解客觀情況,而不是瞎「拍」、亂「拍」。比如,領導兩口子正在鬧離婚,你誇領導堪稱管理有方,治家有方,恩愛和睦等等,這不是給領導上「眼藥」嗎?不了解客觀情況的「拍」,純屬給自己找麻煩。
總之,「馬屁」拍得好,那叫做處世之道、高情商,「瞎拍」、「亂拍」的才叫做拍馬屁。喜歡與不喜歡都要做,因為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只要是和人打交道,就要了解人性,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聽好順耳的話,想在職場混出個樣子,不能只憑喜好,而忽略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