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 鄒紅海、梅全喜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八卷 何首烏烏髮的故事
李翱羽乃著何首烏傳云: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兒,生而閹弱,年五十八,無妻子,常慕道術,隨師在山。一日醉臥山野,忽見有藤兩株,相去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兒驚訝其異,至且,遂掘其根歸。問諸人,無識者,後有山老忽來,示之,答曰:子既無嗣其藤乃異,此恐是神仙之藥,何不服之?遂杵為末,空心酒服一錢。七日而思人道,數月似強健,因此常服,又加之二錢。經年舊疾皆痊,發烏容少。十年之內即生數男乃改名能嗣。又與其子延秀服,皆壽百六十歲。延秀生首烏。首烏服藥,亦生數子,年活百三十歲,發猶黑,有李安期者與首烏鄉裡親善,竊得方服,其壽亦長,遂敘其事傳之雲。
何首烏的故事
關於何首烏,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傳說故事:
在古代的順州南河縣,有一個叫何田兒的人,從小體弱多病,已經五十八歲了,還沒娶妻生子,常常仰慕仙家道術,跟隨師父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裡,他喝醉酒後誤走進一片山林中睡著了,朦朧中他看見兩株相距三尺多遠的青藤忽然絞纏在一起,過了一會兒又解開,解開了又相互交纏,這樣重複了多次。到第二天他醒來後,驚奇地發現身邊果然有兩株絞纏在一起的青藤,和夢中看見的一模一樣。於是他將這兩株青藤粗大的根掘起拿回家裡,詢問鄰裡鄉親,沒有一個人能認得出這是什麼植物。後來山裡來了一位老者,田兒拿出這兩株青藤的根給老者看,並詢問他認不認識這種植物。老者回答說:你既然年老無子,這兩棵藤又如此奇異,這恐怕是神仙賜給你的神藥吧,為何不大膽服用呢?於是田兒把根塊搗成細末,每天空腹用酒送服一錢,七天後感覺身體有了新變化,連服數月後身體變得強健了,於是經常服用,又加至每日二錢。不久舊疾全好了,發白的頭髮變黑了,面容也變年輕了很多,再後來更是娶妻生子,生了幾個兒子後,他將自己的名字何田兒改成何能嗣。何能嗣的一個兒子叫何延秀,何延秀也生了多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叫何首烏,在祖孫三代中就他們三人經常服用這種藥,他們都活了一百多歲,而且頭髮還很黑。有個叫李安期的人跟何首烏是同鄉,關係親密,打聽到這個秘方後服用,也很長壽,於是將這件事廣為傳播,人們知道了這件事也知道了這種藥是從何首烏那裡偷來的,於是就把這種藥取名為「何首烏」。
何首烏植物圖
何首烏得名
何首烏,又名首烏、夜合、交藤、地精等,因為有烏髮功效而被稱為何首烏。入藥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其藤莖入藥稱「夜交藤」。秋、冬二季葉枯萎時採挖塊根,削去兩端,洗淨,個大的切成塊,乾燥,以此入藥為生何首烏,將生何首烏經黑豆汁反覆蒸曬炮製加工而成的炮製品稱為制何首烏。生、制何首烏的性味相同,均為苦、甘、澀,微溫,但功效不同。何首烏解毒截瘧,消癰,潤腸通便,用於瘡癰,瘰癧,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秘;制何首烏補肝腎,強筋骨,烏鬚髮,化濁降脂,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高脂血症。臨床上常作為補虛藥。
何首烏最早記載見於唐李翱《何首烏錄》,書中記載:「主五痔,腰腹中宿疾冷氣,長筋益精,能食,益氣力,長膚,延年」。宋代《開寶本草》載:主瘰癧,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止心痛,益氣血、鬢,悅顏色,亦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本草綱目》載:(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髮,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氣血太和,則風虛、癰腫、瘰癧諸疾可知(除)矣。至近現代何首烏被歷代版《中國藥典》所收載。由此可見,何首烏確實是一味補肝腎、烏鬚髮的中醫臨床常用良藥。
何首烏塊根圖
何首烏現代臨床應用廣泛,主要常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治血虛萎黃,失眠健忘,常與熟地黃、當歸、酸棗仁等同用。
2、治精血虧虛,腰酸腳弱、頭暈眼花、鬚髮早白及腎虛無子,常與當歸、枸杞子、菟絲子等同用。
3、治肝腎虧虛,腰膝酸軟,頭暈目花,耳鳴耳聾,常配伍桑椹子、黑芝麻、杜仲等。
4、治瘰癧癰瘡、皮膚瘙癢,可配伍夏枯草、土貝母、當歸等藥。
5、治遍身瘡腫癢痛,可與防風、苦參、薄荷同用煎湯洗。
6、治年老體弱之人血虛腸燥便秘,與肉蓯蓉、當歸、火麻仁等同用,可潤腸通便。
藥理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何首烏塊根含蒽醌類化合物,主要為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大黃酚蒽酮、大黃素甲醚、大黃素-1,6-二甲醚等多種化合物。尚含二苯乙烯類化合物,為何首烏的水溶性主要成分,塊根中含有磷脂類化合物,主要有磷脂醯膽鹼、磷酯醯乙醇胺、磷酯酸。尚含有多種胺基酸、苜蓿素、胡蘿蔔苷、沒食子酸、兒茶精、澱粉、鞣質及多種微量元素等。何首烏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衰老、減慢心率、增強免疫力、促進腎上腺皮質的功能、能促進血細胞新生等作用。同時還有抗氧化、抗腫瘤、抗菌、抗炎、鎮痛等作用。
何首烏藥理作用與其性味歸經功效有相吻合之處。何首烏性溫味苦澀,溫能補肝,苦能補腎,收斂精氣。與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主要有:「久服延年不老」與抗衰老;「入血分,消痰毒」與調節血脂;「止心痛,益血氣」與抗心肌缺血;「調氣血,瀉肝風」與抗動脈粥樣硬化;「專入腎,益精髓」與提高學習記憶;「補肝腎,入肝腎脾經」與增強免疫力等,這些都是用現代的藥理作用論證了何首烏的傳統中醫藥功效。
何首烏藥材圖
民間驗方
關於何首烏,民間流傳很多單方、驗方,臨床應用均有效果。如:
1、治療高脂血症
用制何首烏30g,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1劑;或用首烏片口服,1次5片,每日3次,連服3個月,有明顯的降低膽固醇、β-脂蛋白的作用。
2、治療百日咳
取何首烏2~4錢,甘草0.5~1錢,水煎,每日1劑,分4~6次口服。經觀察,對無合併症、特別是用各種抗菌素療效不顯或晚期病例,有明顯療效。
3、治療癤腫
取新鮮何首烏2斤,切片,放鍋內(勿用鐵鍋)加水濃煎成250毫升。外搽患處,每日1~3次。治療7例,均在3天內痊癒。
4、治療脫髮、白髮
脂溢性脫髮用首烏蜜丸治療11例,有效9例。斑禿用首烏、黑豆各20g,黑芝麻、黃芪、阿膠各15g,白朮、龍眼肉各12g,大棗9枚,煎服,外用桑白皮液外塗,每日2~3次,共治療50例,經20~60天均治癒。白髮用制首烏、熟地黃各30g,當歸15g,浸於1000mL米酒中,10~15天後開始飲用,每日15~3OmL,連續服用至見效,共治療36例,痊癒24例,好轉8例,總有效率88.89%。
5、治療小兒遺尿
用何首烏散(何首烏、五倍子各3g)食醋調成糊狀,臨睡前敷於臍部,5次為1療程(每夜1次)。
6、治療瘧疾
何首烏20克,甘草2克,每日1劑,濃煎2小時,分3次食前服用,連用2天。
7、治療疥癬滿身
何首烏、艾葉各等分,研為末。根據瘡的面積大小選用適量藥物,用水煎煮至藥液濃度較高時,濾出藥液置盆內趁熱燻洗患處,甚解痛生肌。8、治療血管性痴呆
每次服用首烏片6片,每天三次,連續服用12周,治療血管性痴呆有效。
9、治療自汗不止
何首烏研末,用醋調糊,封臍中,每天早晚各一次。
10、治療遍身瘡腫癢痛
何首烏、防風、苦參、薄荷各等分。上為粗末,每用藥15克,水、酒各一半,煎十沸,熱洗,於避風處睡一覺。
何首烏中藥圖
使用注意
大便溏洩及有溼痰者慎服。何首烏存放以及煎服時忌用鐵器。近年來,各地均有過量使用何首烏導致肝臟損害的病例報告,但大多數出現肝損害都是用的生何首烏,明代《本草匯言》就指出過:"(何首烏)生用氣寒,性斂,有毒;制熟氣溫,無毒。"因此應用何首烏時應注意:1、不宜超劑量、長期連續使用。2、應儘量使用炮製品。
歡迎大家底部留言,說說看完中藥故事的啟發。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