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誘發攻擊的事件通常不僅包括挫折,還有一些令人厭惡的體驗:疼痛 、令人不適的炎熱 、受攻擊、過度擁擠等。
厭惡事件 :
疼痛:在通過電擊引發疼痛的小鼠實驗中發現,電擊引起的疼痛越強烈,攻擊就越猛烈,同樣的結果在很多物種中都存在,疼痛同樣會提高人類的攻擊性。大概我們每個人在頭痛或者絆了腳之後,都曾有過那樣的反應。在人群中相似的實驗結果表明厭惡事件而非挫折才是敵意性攻擊最基本的誘發因素,雖然挫折確實是一類重要的不愉快事件,事實上,任何形式的厭惡事件,比如希望破滅、人身侮辱、軀體疼痛等,都可以激起情緒爆發,甚至沮喪狀態造成的折磨也會增加敵意性共計發生的可能性。
炎熱
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氣候對人類行為有著影響。但後續的證明文明的氣候理論在有效性上顯然有其局限性,但短時的天氣變化還是會影響人們的行為,令人厭惡的氣味、香菸味、空氣汙染都與攻擊性有著某種聯繫 。但得到廣泛研究的還是環境誘發因素還是炎熱。研究發現相比那些在室溫條件下回答問卷的被試,那些在炎熱房間裡回答問卷的被試感覺更為疲憊、更富有攻擊性,對陌生人表現出更為強烈的敵意,隨後的實驗還發現炎熱還可以引發報復行為。
而真實情況下的結果表明,炎熱帶來的不適與攻擊性行為相關。但是否二者之間存在 直接聯繫呢?後續的研究表明,二者的相關並不能說明炎熱可以直接刺激攻擊性。
攻擊:受到攻擊或侮辱尤其容易引發攻擊。研究證實蓄意的攻擊將招致報復性回擊。
喚醒:
厭惡刺激可以喚起人們憤怒的情緒,是否其他形式的喚醒也能產生相似的效果呢?
而通過給人們注射腎上腺素的實驗結果表明,當告知被試這種藥物可能產生的效果,如使人臉通紅、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隨後讓其與一個充滿敵意或者歡快的人一起等待,結果顯示人們的情緒波動會很小,顯然,他們會把自己的軀體感覺歸因於藥物作用,但另一組卑職被告知藥物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同樣 ,他們被安排和一個充滿敵意或者歡快的待在一起,結果顯示和歡快的人待在一起時,被試過得很歡快,而和不友好的人在一起時,被時則會被激怒。由此總結出這樣的原則:一種軀體喚醒狀態會引發怎樣的情緒,取決於人們對這種喚醒的解釋和分類。
然而後續的實驗進一步深化上述的結論,認為性喚醒和憤怒等其他形式的喚醒狀態之前是可以相互增強的,性愛只有在打完架或者受到驚嚇之後才最富有激情。在實驗條件下,那些剛剛受到驚嚇的被試被色慾刺激喚醒的程度更高。
有一些人被稱為感覺狂,他們渴望高水平的喚醒狀態,喜歡冒險,需要持續超級帶來的興奮感。
挫敗、炎熱或者侮辱性的情緒都會提高我們的喚醒水平,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喚醒狀態就會與敵對的想法和情緒一起,促成攻擊性行為。
Ref: 《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