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老齡化社會研究——建設老齡友好型社會和長期護理保險的...

2020-12-13 中共中央黨校

12月8日,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國際合作部與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合作舉辦線上學術研討會,主題為「中德老齡化社會研究——建設老齡友好型社會和長期護理保險的未來」。

會議由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龔維斌、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劉小熊共同主持,並作開幕致辭及總結髮言。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丁元竹、副教授胡薇分別以「中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探索中國特色的居家養老模式」為題作主題發言,漢斯·賽德爾基金會政策與時事學院社會發展、移民和融合處處長蘇珊娜·施密特、海德堡大學老年學學院教授安德裡亞斯·克魯澤分別以「德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長期護理(保險)的未來」、「德國幾代人的團結——代際對話的設計與實施」為題作主題發言。

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國際合作部有關人員,校(院)曾參與過德國賽德爾基金會項目的專家學者,省級黨委黨校(行政學院)、國內有關研究機構、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相關專家在線聽會。

【供稿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合作部】

相關焦點

  •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中國老齡社會發展
    作者簡介:   為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推動對「老齡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新時代國家戰略的認識,由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主辦、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養老服務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2018年年會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中國老齡社會發展
  • 社會熱點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實踐著力點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對人類社會產生持久深刻的影響。我國自20世紀末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數量和佔總人口比重持續增長。老年人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將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多元需求、妥善解決好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和國家發展全局。
  • 北京市在石景山全區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應對人口老齡化
    來源:央視原標題:應對人口老齡化 北京市在石景山全區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近日,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北京市財政局印發《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方案明確,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該區參加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納入參保範圍(不含學生、兒童),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長期護理保險獨立運行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據了解,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2016年起全國15個城市率先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護理服務保障問題。
  • 緩解失能老人護理難題長期護理保險亟待加快發展腳步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全國現有失能失智老年人口已超4000萬,直接影響約1億戶家庭,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也因此成為社會養老服務中的「最痛點」。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作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制度措施之一,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今年兩會上,有多位代表委員就長護險提交建議提案,呼籲加快立法、建設統一等級標準和制度、加大商業性長護險優惠力度。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出明確要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成果加快推廣應用,勞動年齡人口仍較為充足,社會參與老齡事業發展積極性不斷提高。
  • 應對人口老齡化 北京市在石景山全區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近日,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北京市財政局印發《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方案明確,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該區參加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納入參保範圍(不含學生、兒童),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
  • 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重要論述研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加強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重要意義,就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強和改進老齡工作、促進老齡事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相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經過3年多的試點工作,上海、廣州構建起了怎樣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以及評估體系,和已經實施20年的日本長護險制度相比,又有哪些異同?針對上述問題,特發布長期護理保險系列研究報告,本篇為系列研究報告第一篇:上海篇。
  •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提出:應將積極應對老齡社會上升為新的基本國策
    峰會包括1場主旨演講、2場高峰對話,7場分論壇,共10場學術盛宴,並重磅發布了「老齡社會創新案例研究」(先導版)和中國老齡社會創新十佳案例,以切實推進中國老齡社會的轉型與創新。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集全社會之力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在致辭中表示,老齡社會是典型的「灰犀牛」現象,會在經濟、倫理、制度、觀點、產業等各個層面帶來一系列的變化,需要全社會共同攜手應對。對此,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朱耀垠指出,人口老齡化是貫穿我國21世紀始終的一項基本國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一項長期的發展戰略。
  •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提出:應將積極應對老齡社會上升為新的基本國策
    對此,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朱耀垠指出,人口老齡化是貫穿我國21世紀始終的一項基本國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一項長期的發展戰略。搞好老齡科學研究,需要集合政府、科學機構、高校和各類智庫的力量共同攻關。盈科中國區董事會主席李正則關注了法律的作用。
  • 什麼是長期護理保險?
    來源:經濟日報長期護理保險是為因年老、疾病或傷殘而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從而需要長期照護的人,提供護理費用或護理服務的保險。也就是說,購買長期護理保險後,保險公司能夠為被保險人發生的護理費用提供保障。「長期護理保險有助於緩解全社會由於老齡化帶來的護理服務支出壓力。」
  • 2020年「求是」系列論壇第一季: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齡社會治理與健康促進」 成功舉辦
    、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切實建設起來;再次,凸顯了老年健康的重要性。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研究反思,如長期的封閉管理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不便,老年人的精神、身體和心理、行為受到了一些影響,給老年人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多的不便,對他們的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在老齡社會疫情防控常態化和老齡社會治理疊加的形勢下,探討促進健康老齡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老年健康服務體系,老年保障體系建設等重大現實問題,對於不斷提升老齡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閻青春:重視...
    根據公報,「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公報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
  • 北京石景山等14地新增為「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為應對我國老齡人口中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而出臺的試點制度。2016年起國家組織部分地方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試點整體進展順利,在制度框架、政策標準、運行機制、管理辦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減輕了失能群體經濟和事務性負擔,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
  • 泰康保險發力醫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長期護理保險承保人數已超過...
    運用商業保險機制 助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泰康自全國15個地區啟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以來,泰康已先後承辦江西上饒、新疆石河子、四川成都、湖北荊門、黑龍江齊齊哈爾5地的長期護理保險業務,承保項目數量行業領先。截止目前,已覆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900餘萬人口,承保人數已超過230萬。
  • 「動態」認知障礙照護與社會支持——老齡社會3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
    認知症作為一個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議題,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已制定了相應的體系建設與行動計劃,以整合國家和社會資源,滿足失智照護需求。與會嘉賓的精彩發言將陸續更新在「老齡與未來」公眾號上。敬請關注。
  •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2002年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表一篇報告《全球退休危機:對世界穩定的威脅及對策》,稱到2050年發達國家公眾開支將增加GDP的13%,如果這些國家不對人口老齡化採取緊急措施,那麼人口迅速老齡化帶來的醫療費用和退休金問題,將給世界穩定帶來威脅。
  • 「動態」全國老齡辦到訪盤古智庫,共話老齡社會轉型與創新
    來源:盤古智庫7月29日,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朱耀垠一行到訪盤古智庫,與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等智庫學者就我國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轉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梁春曉:人口老齡化下的社會轉型、第三人生和生命關懷
    所以,中國面臨的是在超級老齡化驅動下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的轉型,最大的課題是社會轉型,而不僅是民生,不僅是老年人,更不僅是養老或養老服務。此文系老齡社會 30 人論壇成員、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梁春曉在2020年9月5日杭州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上的演講。
  •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 長期護理保險參保辦法及繳費範圍
    同時,相關調研報告顯示,全國7%的家庭有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目前實際接受的護理絕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親戚提供,第三方機構服務佔比極低。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對記者說,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和老齡化的不斷加快,失能和半失能以及其他失智、精神障礙者的人數還會進一步增加,對於這類群體的長期照護,社會需求在不斷增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相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