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刺五加!

2020-12-25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原植物

中藥刺五加,植物名亦為刺五加。因古代認為此藥「五葉交加者良」(即掌狀複葉多為五片),而故名。

刺五加是一位來自五加科家族的植物。如果植物科屬也有名貴之分的話,那麼五加科在藥用歷史上算得上名門望族了。像比較有名的人參、西洋參、三七、珠子參都是出自五加科。

曾經有個笑話說,瑪卡藥材的沒落,原因是它來自十字花科(多為普通低廉品種)植物,如果是五加科植物,好歹也能有個名分,也不至於如今輸的這麼慘。

野生下的刺五加幼苗

刺五加,資源主要分布於東北地區,少量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因莖多刺,各地叫法也不盡相同,如刺柺棒、刺木棒、刺針、刺花棒、老虎鐐子等。

生長2年以上的刺五加

刺五加入藥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的作用,有類似人參的功效,所以在東北又稱為五加參、木本人參。並且在當地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寧得五加一把,不要滿車金玉」。甚至它的的英文名都叫Siberian ginseng(西伯利亞人參)。

刺五加入藥最早是作為中藥「五加皮」使用。其最早記載於《名醫別錄》,稱為豺節五加。由於在古代藥用五加的品種較為混亂,如今考證認為,歷代本草所載的五加皮的原植物,其實包括了五加科五加屬的多種植物。

細柱五加原植物

我們知道現在《中國藥典》已把刺五加單列入藥稱為刺五加。而五加皮藥材的法定植物來源規定為細柱五加Eleutherococcus nodiflorus。兩者在功效雖有類似之處,但現在已經是完全兩味藥物了。

葉有小葉5,葉柄常疏生細刺

刺五加為第三紀孑遺植物,在《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中,刺五加被列漸危植物;《野生藥材資料保護管理條例》中,刺五加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物種。

擁有這些頭銜,對於刺五加來說並不是好事,而是表明這種植物遇到了生存危機。

刺五加小葉,稀見3葉

為何呢?先說下刺五加繁殖方法,在自然界野生刺五加只有2種繁殖方式,一種是通過根莖萌發產生無性植株。另一種為有性的種子繁殖。

刺五加的花絲

問題就在於刺五加的有性繁殖,其實是一個很薄弱的環節,也是致其漸危的主要原因。因為刺五加在野外授粉要求條件高,且結實率也很低。

並且種子內部含有內源抑制物質,導致種子經常出現深度休眠,不易萌發。

植物的這種現象在生態學中稱為「自毒現象」。也是刺五加為了達到降低種群密度的一種生存方法。和桉樹根部釋放毒素,降低密度一個道理。

野外無性繁殖的刺五加群落

因此在天然條件下,由於刺五加種子萌發的實生苗很少,其實現存的大量刺五加種群多為無性植株組成,這樣容易使基因多樣性減少,導致出現絕種風險。這就是為什麼把刺五加列為漸危物種的一個主要原因。

刺五加走到這一步,其種群數量迅速減少,除自身的自毒現象內部因素外,主要還是藥材不合理採挖有一定關係。因為刺五加藥用部位為根和根莖,屬於一次性採挖品種。

刺五加藥材,藥用部位劃分

直到在1992年被《中國植物紅皮書》後,從2000版《中國藥典》開始,增加刺五加「莖」也可以入藥做刺五加使用。不僅擴大的藥源,還為配合林業部為保護刺五加禁止採挖地下部分,做好了鋪墊。

因此刺五加商品也由原來的根莖切片,轉為現在市場主流的莖部入藥。並且也逐漸發展出了刺五加栽培。但是主流仍是以野生為主。

關於刺五加藥材鑑別

按《中國藥典》要求,藥材來源於刺五加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收,洗淨,乾燥。

1、刺五加——根部

根呈圓柱形,多扭曲,長3.5~12cm,直徑0.3~1. 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剝落處呈灰黃色。質硬,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

刺五加——根部

根部飲片

根部飲片鑑別: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根外表皮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 剝落處呈灰黃色。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

2、刺五加——根莖部

本品根莖呈結節狀不規則圓柱形,直徑1.4~4.2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剝落處呈灰黃色。質硬,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

刺五加——根莖部

根莖部飲片

根莖部飲片鑑別: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根莖外表皮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 剝落處呈灰黃色。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

3、刺五加——莖部

刺五加莖隨著生長的變化特徵

刺五加莖上的刺並不是一成不變,刺五加在第一年剛生出來的幼嫩莖上細密略發紅,第二年後莖枝上逐漸開始脫落稀疏,變褐。

2年以後莖上刺脫落乾淨,枝幹變得光滑,僅遺留圓形刺痕。所以我們在看到刺五加藥材沒有刺是很正常的。

老莖鑑別特徵

藥材鑑別:本品莖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 5~2cm。表面淺灰色,老枝灰褐色,具縱裂溝,無刺。氣微,味微辛。

刺五加——老莖部

莖部飲片

老莖飲片鑑別: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莖外表皮淺灰色或灰褐色,無刺,切面黃白色,纖維性,莖的皮部薄,木部寬廣,中心有髓。莖氣微,味微辛。

嫩莖鑑別特徵

幼枝黃褐色,密生細刺。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皮部薄,黃白色,木部寬廣,淡黃色,中心有髓。氣微,味微辛。

刺五加——嫩莖

嫩莖飲片

嫩莖鑑別特徵: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幼枝黃褐色,密生細刺。切面黃白色,纖維性,莖的皮部薄,木部寬廣,中心有髓。莖氣微,味微辛。

刺五加藥材的另一種規格

市場上還流通一種更高規格的刺五加商品,稱為刺五加皮,一般通過碾壓或環剝去皮,這種規格雖然藥典未進行收錄,但這種去除無價值的木質部,讓使用起來更方便。

刺五加皮

此規格價格也比較高,每公斤需百元以上。一般用來泡茶、打粉衝服、泡酒等用於食療。

相關焦點

  • 「刺五加」連奪數命:中藥注射液為何連連惹禍?
    衛生部、SFDA立即聯合發出緊急通知,叫停標示為黑龍江省完達山製藥廠生產的刺五加注射液。  結合早前發生的魚腥草事件,以及SFDA隨後叫停魚腥草注射液、複方蒲公英注射液、魚金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中藥注射液,人們不禁要問,中藥注射液為什麼老出問題呢?難道所有刺五加注射液都不能使用了?
  • 中藥刺五加有哪些功效,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
    說起刺五加,很多人對這個名字可能並不熟悉,但提起刺五加的根皮「五加皮」,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這是一種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以及河北等地區的一種中藥,雖然名字不起眼,但它可算得上是渾身是寶,甚至有「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之譽。那麼為何會有如此說法呢?
  • 「刺五加」連奪數命:中藥注射液為何連惹禍
    10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接到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雲南省紅河州6名患者使用完達山製藥廠生產的兩批刺五加注射液(批號:2007122721、2007121511,規格:100ml/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有3例死亡。衛生部、SFDA立即聯合發出緊急通知,叫停標示為黑龍江省完達山製藥廠生產的刺五加注射液。
  • 千金不換的中藥刺五加,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
    刺五加,《本草綱目》盛讚其「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實用補養中藥一書》中記載,刺五加屬於補氣藥,具有補虛扶弱的功效,可來預防或治療體質虛弱之症候,滋補強壯,延年益壽。認為它比滿車的金玉還有價值。同時刺五加也有補腎的功能,但它主要是從益氣健脾的角度,來「養腎』』安神。
  • 連奪數命中藥刺五加停產 為何又是中藥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溯源 完達山藥業位於黑龍江省東部、興凱湖以北的密山市裴德鎮,建於1961年,主要生產刺五加、雙黃連繫列產品,為黑龍江農墾總局下屬企業。 馮殿國介紹,早在1974年,刺五加注射液就試製成功了,由裴德醫院製劑室的一位老醫生研製而成,最初定名為「7411」。刺五加注射液的主治範圍為,腦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腦梗阻等,亦用於冠心病、心絞痛、更年期症候群等。
  • 中藥學每天1味藥材,在農村稱為「五葉參」,中藥名刺五加
    又到了每天一味中藥的時間,歡迎您的閱讀,筆者願意和大家一起學習中藥,一起進步,筆者每天和大家分享一味中藥詳細知識,和大家一起了解中藥魅力,走進藥材世界,當然希望大家能夠關注筆者,每天了解一味中藥。
  • 刺五加注射液被限用!影響超過3億人
    ▍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昨日(9月7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修訂刺五加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2018年第62號)。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監局決定對刺五加注射液說明書警示語、【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
  • 刺五加蒲公英開啟「龍藥」暢想
    2018年底,企業在五常的蒲公英種植基地,被中國中藥協會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頒發審定為「優質道地藥材(蒲公英)種植示範基地」,這是企業繼2014年獲得該專委會授牌的「優質道地藥材(刺五加)種植示範基地」後,又一次拿到一個「國內最正宗」的道地藥材稱號。黑龍江北秀健康產業是目前我省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企業。
  • 刺五加:改善睡眠功效彰顯
    刺五加——天然的助眠養生珍品  刺五加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延年益壽的補品,傳統中醫認為,刺五加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之功效,主要用於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等病證。漢代《神農本草經》早已將其列為具有「補中、益氣」作用的上品藥;「寧得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滿車」,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醫書中對刺五加給予了很高的讚譽;據《實用補養中藥》一書中記載,刺五加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之功效,主要用於脾腎陽虛、疲勞乏力、失眠多夢等病證。  難得的是,刺五加目前仍在原生態的環境下野外生長,未受到任何環境的汙染。
  • 孕婦兒童禁用刺五加注射液
    國家藥監局日前發布修訂刺五加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公告要求在【禁忌】項一項中應增加:孕婦、兒童禁用;警示語應增加以下內容: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使用者應接受過過敏性休克搶救培訓,用藥後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須立即停藥並及時救治。
  • 東北農村的特產,美味野菜「刺五加」吃法有哪些?
    在東北地區野菜資源豐富,所有的野菜之中,最有名氣的就當屬「刺五加」了,一般當地人俗稱「老虎潦」。是東北地區的特產,當年曾被前蘇聯的人稱為西伯利亞人參,民間也有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的說法。可見其營養價值和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地位非常高。
  • 刺五加葉的功效與作用 刺五加葉子怎麼吃
    平時人們收取藥用植物刺五加時,不但會收取它的根還喜歡採集它的鮮嫩葉子,據說它的葉子也有很高的食用價值,但對它的具體功效與作用,人們了解的並不全面,今天我會對此做一詳細介紹能讓大家知道吃刺五加葉的好處,同時也會讓大家知道刺五加葉子應該怎麼吃。
  • 助力中高考,刺五加腦靈液少不了!
    選擇安神助眠的刺五加腦靈液,其適合學習壓力大、注意力不集中的中高考前學生,心神不寧、倦怠乏力的白領一族等,可有效改善失眠、多夢等症狀。【成  份】刺五加浸膏、五味子流浸膏,輔料為蜂蜜,苯甲酸鈉【功能主治】健脾補腎,寧心安神【用法用量】10ml/次,2次/日【產品特點】 1、神經衰弱睡不好,刺五加腦靈助眠好
  •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刺五加的功效刺五加的作用刺五加的副作用刺五加的食用方法性溫;味辛;苦;微甘;歸肝,腎經。功效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主風寒溼痺;腰膝疼痛;筋骨痿軟;小數點兒行遲;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溼癢。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刺五加,又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國東北),始見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 刺五加注射液:
    導語:雲南6名患者使用完達山刺五加注射液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刺五加注射液
  • 完達山刺五加注射液有致死先例 藥品監管待加強
    第2頁:有致死先例   奪命刺五加  核心提示 近日,雲南省紅河州6名患者使用黑龍江省完達山製藥廠生產的兩批刺五加注射液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有3例死亡。逝者已逝,「奪命刺五加」背後折射的藥品監管尤其是中藥注射液的安全問題,值得人們深思。  ⊙《法制周報》記者 廖潔  「親愛的父親,您是含恨的(地)下九泉呀!」李靜(化名)在10月16日的博客中寫道。  這是她在父親去世後,專門建立的博客,她所有博文的標題都是——「奪命刺五加」。
  • 每日一味中藥:刺老芽
    中藥刺老芽(刺老鴉)是五加科植物遼東楤木的根皮或樹皮。中醫認為刺老芽有氣安神,祛風利溼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鍋包刺老芽、刺老芽炒雞蛋等別名:龍牙楤木,刺龍牙,虎陽刺,刺嫩芽,刺老鴉。來源產地:為五加科植物遼東楤木的根度或樹皮。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採收炮製春季採挖根部,除去泥土,用刀縱切皮部,剝取根皮,洗淨(最好洗淨根部,再縱切剝皮),曬乾;線皮亦可於春季剝取,曬乾。由於本植物錢生有皮刺,故採集時應截橡皮手套防護,以免刺傷。
  • 補氣用刺五加,效比人參
    刺五加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及根莖,與人參同屬於一科。植物親緣關係的接近,使得二者含有的有機化學成分也具有一定的聯繫,刺五加與人參類似,也具有較高的營養與藥用價值。刺五加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的功效。陰虛火旺者忌用。
  • 藥用檳榔、地黃、刺五加片……這10批次藥品不合格
    經檢測,標示為亳州市京皖中藥飲片廠生產的1批次檳榔(焦檳榔)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性狀。  標示為通化興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中藥六廠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刺五加顆粒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包括含量測定、裝量差異。  標示為伊春金北藥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刺五加片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
  • 舌尖上的保山:夏日炎炎,邀你吃碗刺五加撒撇
    二是洗淨刺五加,撿出嫩尖葉,先將嫩尖葉汆熟,撈起切細放涼,餘下苦水若苦味或水量不足,加水再煮老刺五加,澄清待用。三是鮮牛肉(最好為脊肉)剁細,乾鍋文火炒香,慢炒成肉末,下鍋時放點水不易粘結成團。四是老緬芫荽、辣蒜、小米辣洗淨分別剁碎。五是現拌現吃,苦水加鹽、牛肉、作料,攪拌均勻即成蘸料,大功告成,便可用涼米線蘸著放開肚皮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