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 朱海翔:如何在洞見力時代成為以數位化為核心的企業

2020-12-24 懂懂筆記

如果我們多年以後回首2020年,非要給它找一個關鍵詞,我們會發現這個關鍵詞一定是「挑戰」;原因在於在這一年內,我們遭遇了太多的挑戰。嚴峻的疫情讓多數企業不得不用數位化轉型應急,接下來還需要應對因疫情而產業的商業環境的變化,因而進行商業模式的調整。這樣,相同的遭遇會讓我們即便在多年以後,也一定會記往慧與公司(HPE)在2020年發起的這一場成功變革。

緣起

作為HPE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總經理,1月2日才入職的朱海翔絕對不會想到,自己上任之後做的第一個大的項目,竟然是面對突然而至的疫情,啟動HPE中國應急管理團隊CMT(Crisis Management Team)。1月22日當天,公司內部各職能部門聯合啟動了應急管理系統,HPE中國應急管理團隊決定所有中國員工馬上開始在家辦公,直至春節之後根據疫情狀況進行靈活安排。

朱海翔和他的CMT應急管理小組在當時面臨一系列的難題。這不只因為HPE在武漢有數百名員工,需要保證他們的健康安全,還因為HPE需要自身的三大業務部保持業務的連續性以及與合資公司新華三保持充分的溝通和業務協同。另一方面,做為一家全球公司,HPE中國還擁有5大全球交付中心,不僅僅服務於中國市場,而是服務於全球15個國家的業務。當疫情還沒有在全球爆發時,其他國家的HPE同事都在關注著:HPE在中國的業務會不會發生著什麼變化?

很快,朱海翔和CMT應急管理團隊就憑藉著HPE先進的科技解決方案和傳統的以人為本的HPE Way文化,把控住局面。他們不僅保持了公司的業務連續性,甚至開始有餘力通過全球供應鏈,在2月初為堅守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生尋找、訂購口罩、防護服、手套等防護用品。

HPE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朱海翔

但是,雖然公司局面相對穩定,市場上卻仍舊充斥著對未來發展狀況的擔憂。

HPE一直堅持以客戶體驗為中心,而此前HPE已經體查到客戶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客戶需要統一的雲體驗,同時他們需要在自有的環境中,在不失去控制力的前提之下獲得這種體驗。而這種需求在公有雲的條件之下,是無法實現的。為此,HPE從客戶需求出發,要讓自己成為一家從邊緣到雲的平臺即服務型的公司,來消除客戶的痛點。

另一方面,用戶的需求也造就了一個已呈爆炸性發展的即服務市場。這個市場在未來連續幾年內的年增長速度都超過58%,到2023年,這個市場價值將會超過200億美金。

為此,HPE事實上已經做了長期的準備工作。朱海翔表示:「我們並不會成為一家服務公司,而是一家服務型公司,我們會保留HPE原有的在市場上領先的存儲、伺服器,尤其是邊緣,我們在邊緣的投入也非常大,最終都能以服務的形式交付給客戶。」

事實上,早在2018年,HPE就發布了將在四年內在智能邊緣領域投資40億美元的戰略規劃。公司一直在尋找機會,以更好地幫助客戶將來自眾多邊緣及任何雲端的數據轉換為具有可執行性的深入洞察,從而推動無縫交互,同時實現更便利的用戶體驗和IT體驗。

一年之前,HPE的轉型設想正式變成了現實。他們宣布要通過戰略轉型,到2022年實現以即服務的方式提供所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成為一家從邊緣到雲的平臺即服務型公司。

在用戶的眼中,HPE一直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基礎架構提供商,而現在卻要轉變成為一家服務型公司,這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很有前瞻性的想法。因而,很多人認為HPE的轉型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嚴峻的疫情,更是給HPE的轉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證果

半年之後,疫情給中國市場帶來的陰霾已經煙消雲散。一個下午,伴著明媚的陽光,朱海翔也終於有機會細聊HPE發起的這場變革。

HPE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朱海翔

HPE公司8月份發布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HPE整體營收68億美元,環比增長13%。據IDC最新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HPE和新華三伺服器產品超越了其他品牌躍居全球第一。而來自HPE中國區的戰績同樣輝煌:在中國市場,HPE和新華三伺服器與存儲均排名第二。由此可見,HPE發動的這場變革已經初見成效。

朱海翔則把這種增長歸因於前瞻性技術投資、本土化雙品牌戰略和疫情的催化三方面。

首先是技術投資。從轉型的需求出發,HPE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產品,包括能夠把用戶的邊緣、數據中心、私有雲、公有雲形成一個統一連接的HPE GreenLake雲服務平臺;覆蓋容器管理、人工智慧分析、成本控制、IT自動化等產品系列的數據管理產品HPE Ezmeral軟體產品組合;以及Aruba邊緣服務平臺。值得一提的是,HPE還收購十幾家公司,包括SD-WAN領軍企業Silver Peak。Silver Peak所具備的軟體定義的廣域網(Software-Defined WAN),將進一步提升HPE Aruba ESP智能邊緣服務平臺的優勢。

這些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其中GreenLake雲服務的訂單創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2%。這些數據表明HPE與其他所有的公有雲廠商相比,HPE在雲計算業務的發展速度最快。

對此,朱海翔介紹說:「很多人還認為HPE就是一家硬體公司,但事實上HPE在GreenLake的研發上就投入了超過8000名軟體工程師。這些軟體人才為我們向平臺服務轉型,以及研發相應的軟體組合產品,提供非常好的人才保障。」

從中國市場來看,HPE實行了雙品牌戰略,其中的合資企業模式是HPE在中國市場獨特的運營模式。目前,HPE在中國設有6家分公司、5個全球交付中心,數千名員工支持全球15個國家的業務。作為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新華三既是HPE和紫光集團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也是HPE品牌伺服器、存儲和相關技術服務在中國的獨家提供商。

朱海翔表示:「35年前的中國惠普就是以合資的方式作為首家高科技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目前我們與紫光集團的合資合作也是我們在新環境下中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獨特並且成功的多贏模式,成立至今四年時間,新華三營收已經翻了兩翻多,市場地位和業務覆蓋都穩步提升。」

HPE實現業績高增長的原因還有疫情的催化,當下最大的挑戰如今變成了加速的動力。疫情促使用戶對數位化轉型的功用產生了新思考,同時也讓用戶以更快的速度開始了數位化轉型。朱海翔介紹說:「近期全球疫情的影響下,客戶對分布式雲解決方案的要求越來越高,客戶需要解決方案更注重安全性、連接性和性能表現。這也是HPE推出的GreenLake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另一方面,疫情還讓用戶對即服務產生了新的理解。朱海翔解釋說:「通過即服務的模式,提供IT消費的方式,用戶可因此節省大量的資金。HPE GreenLake的理念,是通過一切皆服務的方式實現。疫情之後,產生了太多的不確定性,用戶需要某項服務,但卻又不願馬上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採購,就可以採用「即服務」的方式去消費IT。許多企業因此而享受到服務的便利之後,反而更願意加大服務的採購量。」

讓朱海翔感到更有信心的還有國內疫情的平復以及雙循環政策的效果。而事實上,在HPE提供的2020- 2023財年的中期財務模型中,HPE預計到2023財年,即服務業務年化收入將增加近兩倍,達到14億美元以上,公司自由現金流將超過20億美元。此外,HPE將戰略重點轉化為一個更強大的財務架構,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架構將實現可持續的盈利性增長,不斷地增加收入並提升毛利率。HPE預計,在關鍵增長領域的投資以及優化運營模式的推動下,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年複合運營利潤增長將達到10-12%。業界在更長的時期內,看好HPE的戰略轉型。

新常態下的三個管理智慧

疫情已經打破了固有的常態,把我們帶進了一個隨時可能變化的常態。這種隨時可能會變化的常態由於無法用新常態來描述,所以又被稱為是「無常態」。在這種無常態之下,HPE轉型中還有三種管理智慧尤其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在嚴峻的疫情面前,HPE中國區被迫採用遠程辦公的方式保持員工之間的溝通,這個時候HPE企業文化中的HPE Way精神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HPE內部,因為不存在傳統層級關係、開放溝通,員工和領導之間都是直呼其名,就算是彼此的辦公工位也差不多大。在這種開放的辦公環境內,員工更容易形成主人翁意識,從而在容易發生變化的新常態中,員工更容易在「極端失控」的狀態之下,依然保持主觀能動性。

有了這種主觀能動性做基礎,HPE再通過利用科技響應包括員工在內的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和優先事項,持續賦能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從而保持激勵;以及通過自身率先開始實施新的edge to office(彈性混合辦公)計劃,通過創新技術為員工遠程辦公提供便利條件,減少通勤帶來的不便,並始終保證業務的連續性。

在HPE戰略轉型的過程中,洞見力同樣起了很大的作用。風險投資人Mary Meeker在近期發表的報告Our New World 2020(我們的新世界 2020)中,將之前的情形描述為:「我們被數據所包圍,但卻缺少連接和洞見力。」其原因就在於缺少連接和由數據驅動的洞見力。

在常態之下,洞見力缺失的危機已經顯露,只是相關組織沒有關注到。但到發疫情初起,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官員都依賴於基本的數據表格來了解醫院的收治情況,同時又有海量的數據無法得到分析。洞見力缺失的危機就開始顯露無疑。而洞見力的前景,卻正如HPE 總裁兼執行長安東尼奧.奈裡所言:「今天,我們正邁進洞見力時代——這是一個由洞察和探索發現所定義的全新時代,將惠及所有人,並提升地球上每一個人的福祉。」當我們進入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時,再任由洞見力缺失的危機蔓延,卻不採取任何措施,顯然是不明智的。

在HPE Way精神、洞見力時代理念之外,不得不提的還有ADAS(以數位化為核心)的企業思考。在新常態之下,洞見力時代下的數位化轉型一定是結構化的。數位化轉型為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還有運營流程的優化及商業模式的轉變。商業模式的轉變從本質上來說是加速向「核心數位化模型」轉變,這需要基於四個重要原則,即適應性(Adaptive)、數據主導(Data-led)、輕資產(Asset-light)、服務為本(Service-based),而不是單一地提供傳統產品。在打通數字渠道的同時,企業必須將數字平臺及市場渠道進行系統性的變革,而不是擴展傳統模式和渠道。

在這一點上,HPE已經用自己的成功做出了證明。為了應對客戶需求的轉變,HPE從購買和自行運營IT轉變為以「即服務」模式使用IT基礎架構與獲得日常技術支持,從而進行了戰略轉型:成為一家從邊緣到雲的平臺即服務型公司。與此同時,HPE還將繼續以原有的固定資產形式和許可模式提供軟硬體產品,將最終選擇權留給客戶——通過傳統或「即服務」模式來消費HPE產品和服務。

應對新常態的最好辦法,就是應用新思想和新方法實現創實。從這個視角來看,新常態下的這三個管理智慧,顯然已經給企業適應新常態指明了發展路徑。

【結束語】

如果我們問一下周邊人群最大的願望,我們可能會得到一個答案——讓2020年快點過去。但是,2020年一定會過去,疫情也一定會平復,我們卻可能再也回不去從前。因此,伴隨著穩健的技術投資布局,手握雙品牌戰略的HPE,將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市場加速自身的即服務轉型之路。而他們帶給客戶的,除了創新的雲服務解決方案,還有三條值得所有人參考的管理智慧,怎樣掌握HPE Way精神的精髓、增加洞見能力,成為ADAS的企業,也許這些最終會成為我們的不二之選。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相關焦點

  • 解讀HPE Discover峰會:數字驅動,開啟「洞見力時代」
    由此也引發了各行業對於疫情管控的探討,特別是對於科學界來說,如何藉助科技的力量在與病毒的鬥爭中佔領先機,亦或是通過科技改變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成為了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疫情期間出現了雲辦公、雲會議等新模式,而事實證明這也大大提升企業邁向雲計算的步伐,加速了數位化轉型的進度。
  • ...區董事總經理朱海翔:深耕邊緣計算到雲平臺 循環賦能企業數字轉型
    在活動現場,HPE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朱海翔首先介紹了HPE的發展歷程,從進入中國市場發展長達35年的惠普公司中拆分出來後,HPE便更為專注於企業市場。在朱海翔給出的數據中可知,截至目前,HPE的業務覆蓋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賦能於各行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
  • 數據為核心 唯亞尼珠寶探索企業數位化轉型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在世界影響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也間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在如今全球貿易化的影響下,使得我國經濟與世界變得緊密相連,而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比於其他網際網路企業,傳統企業如何才能夠在世界經濟的侵襲化浪潮衝擊下獨善其身並且有所表現,「結合時代進行數位化轉型」成為了國內眾多傳統企業的首要目標,根據埃森哲公布的《2019
  • 智能財務時代,企業CFO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
    移動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及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平臺+智能生態」逐漸成為「未來企業」的核心管理模式。數位化時代,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正在形成,倒逼企業和CFO加速進行系統化思考和全面的自我升級。
  • 「聚力向新起而行之」 ——2019-2020年度受尊敬企業年會落幕
    本次年會以「聚力向新,起而行之」為主題,寓意我國在過去一年凝聚的堅韌與不易,以及逆流而上的決心與果敢,同時致敬那些勇於創新、敢於擔當時代使命的受尊敬企業。 ,以及我國在「十四五」規劃指引下如何砥礪前行。
  • 數位化時代需求轉變,企業如何開啟客制化之路?
    在演講中,宋玉明博士主要討論了關於數位化時代對用戶、客戶、市場和行業有些什麼樣的改變,以及企業轉型契機的一些思考,並探討了京北通宇作為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服務商,怎麼樣在數位化時代提供基於客戶應用的客制化連接方案轉型,以期於客戶共同實現數位化時代的轉型,從而達到合作共贏。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啟用hpe.design
    HPE使用hpe.com作為官方網站的同時啟用了hpe.design。hpe.design是由HPE DESIGN運營,這個團隊於2018年成立,同年註冊了該域名,網站上線是2019年初。HPE Design主要致力於為HPE客戶和合作夥伴構建理念、文化和工具。HPE不僅開發APP,同時試圖改變企業體驗。
  • 「聚力向新起而行之」 ——2019-2020年度受尊敬企業年會盛大落幕
    本次年會以「聚力向新,起而行之」為主題,寓意我國在過去一年凝聚的堅韌與不易,以及逆流而上的決心與果敢,同時致敬那些勇於創新、敢於擔當時代使命的受尊敬企業。在致辭環節,經濟觀察報社執行總編輯文釗表示,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企業界的擔當,為中國恢復經濟社會秩序作出了巨大貢獻。邁向「十四五」新階段,數位化、智能化為企業家提供了更大舞臺。今天,我們向入選「受尊敬企業」的代表祝賀,也期待更多中國企業加入這個行列。
  • 聯想盛蓓蒂:數位化時代的核心驅動力是數據洞察
    11月20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獨家協辦的「2020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數位化轉型的紅利藍海」在北京召開。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而數位化的重要一環則是「上雲」。企業如何「上雲」?「上雲」還面臨哪些困難?
  • 數位化時代,如何讓組織更快一步?
    疫情是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次檢閱。面對疫情所要解決的問題,本質上和數位化轉型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同一件事情。企業如何面對不確定性的本質,就是這個企業是不是智能的體現。未來十年,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面對海量個性化消費者的表達權、話語權、參與權、選擇權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可以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願,面對這樣一個消費者主權崛起的趨勢,所有的企業,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製造企業、工程機械、零售企業、手機製造廠商等,都要轉型成為一個客戶運營商。
  • 企業如何數位化轉型?參考答案來了!
    從左至右以依次為:安筱鵬、戴濤、許清池、孫仕軍、盧向華1實時響應是高頻競爭決勝法寶以前,數位化轉型還是企業面臨的選擇題;疫情後,數位化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答題。他說,消費者主權持續崛起,需求從碎片化進入粉塵級,敦促企業進入高頻競爭時代。企業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競爭優勢,成為實時洞察客戶需求,實時滿足客戶需求的客戶運營商。圖為阿里研究院副院長 安筱鵬與阿里共創數位化基礎設施一款由「認養一頭牛」訂製的天貓精靈會產生什麼不同?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 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企業數位化轉型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更是要從商業模式、研發模式、製造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和決策模式等方面搭建全新架構,讓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  12月19日,以「智變·創變」為主題的中國CIO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數位化時代,傳統企業要繼續生存,必須要實現數位化經營
    在數位化時代下,傳統企業要在新趨勢下繼續生存,他們必須實現數位化。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是這樣描述企業數位化的,「對於一些高管來說,這是一場關於技術的競爭。對於其他人而言,數位化是一種與客戶互動的新方式,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經營方式。
  • 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解題思路」,首屆中國企業數位化高峰論壇在...
    12月20日,以「數位化·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企業數位化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論壇由武漢市人民政府和騰訊公司共同主辦。來自美的、好未來、美年大健康、百麗國際、微盟集團等企業的百餘名企業家圍繞企業數位化轉型展開深度對話,探尋數字經濟時代的思路與發展方向。活動現場。
  • 企業數位化轉型2.0時代已經到來 10個關鍵點讀懂數位化轉型
    如何理解和認識企業數位化轉型,這十個關鍵詞也許可以幫助勾勒出數位化轉型的本質:1、不確定性,2、複雜系統,3、競爭的本質,4、轉型的邏輯起點,5、工具革命,6、決策革命,7、數據的自動流動,8、軟體的本質,9、技術架構的大遷移時代,10、體系重構。
  • 數位化經濟時代,企業發展該如何破局?
    數位化經濟時代,新技術與新模式層出不窮,未來會怎麼發展?基於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以下是我對數位化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考。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成熟,AR、VR、人工智慧等逐漸被應用到各類行業當中,所有行業都受到了數位化的衝擊,區別只在於影響的時間和程度。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企業數位化轉型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更是要從商業模式、研發模式、製造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和決策模式等方面搭建全新架構,讓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12月19日,以「智變·創變」為主題的中國CIO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企業營銷數位化已經成為「增長」的近義詞
    傳統的企業營銷模式在新冠的衝擊下讓企業不得不為未來思考,現在只要提到企業轉型,幾乎都會說數位化營銷,但數位化營銷到底意味著什麼?第二,以用戶為中心抓住用戶核心需求:思考如何運用數位化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更適合的服務和產品,只有抓住用戶需求,才有機會讓客戶持續產生交易,使企業與客戶之間關係越能緊密連結,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和商業價值。
  • 企業數位化轉型,運營人員如何構建數位化運營能力?
    對於2B企業,數位化獲客的比例也會逐步高於地推與面銷。疫情之下,數位化技術如何協助智慧政務,如果協助企業協同?甚至也看到了「數位化疫情管理」這樣的新鮮詞彙。那麼對於消費者的完全在線,企業本身是否需要進行數位化轉型呢?運營人員又該如何進行針對性的數位化運營能力提升呢?
  • 數位化企業,需要具備五項基本能力
    儘管許多企業早已在嘗試數位化管理,但至今仍有不少企業對於如何打造數字時代的組織能力缺乏必要的認知和方法。那麼,企業究竟應該如何打造數位化企業的組織能力呢?我們從對一些企業的調研中看出,企業可以從數位化的領導力、數位化的組織結構、數位化的團隊、數位化的人才,以及數位化的組織文化等五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