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生活中的心理學 ----倒「U」曲線

2020-11-06 諮詢師斌哥

請閉上雙目,想像一下倒「U」曲線是怎樣子的:它不同於拋物線,不是由低到高,到達最高點就即刻下滑的弧線。倒「U」曲線中,由低到高,到達最高點時,如果平衡性好,最佳狀態就會在一定的範圍內保持。結合學習到的心理學理論知識,整理了生活中的倒「U」曲線。它們可以在以下情景中存在------交往頻率和喜歡程度呈倒「U」曲線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中,熟悉與鄰近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但是熟悉也需要一個「度」。過少的交往,因為缺乏了解,存在防備心理,或因為彼此間的相似性或互補性都很難找到,彼此的喜歡程度就大打折扣.「生命中擦肩而過的匆匆過客」亦然。保持適度的交往,那種心理上若即若離的維繫,是倒「U」曲線的最高點,最佳狀態。最美。(有人說那就是曼妙的愛情,雖然我保持個人意見。因為個人認為,不想負責任的情感不能稱之為愛情。愛情應該具有利他性,為了愛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何況負點責任?替愛人負責任,那是一種幸福,一種榮耀。)

過多過密的交往,則因為近距離的接觸,帶著放大鏡看一個人,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意,通常意義上說的是走進圍城裡的男女,較之於戀愛時期,喜歡的程度不會因為交往頻率提高而提高,相反還有變得麻木不仁了的可能。外人看是親密愛人,實則天天大喊「碰頭冤家」。張愛玲的「紅玫瑰和白玫瑰」理論:一個人,擁有了紅玫瑰----白的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光,紅的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擁有了白玫瑰,紅的就成了心口隱隱作痛一生的硃砂痣,白的則成了衣服前襟的一顆剩飯粒。

對婚姻有責任心的男女,他們的「超我」模範表現或多或少是有違於「本我」的追求快樂之原則的。當然,現實需要這樣正統的道德導向。說服次數與效果呈倒「U」曲線比如一位做母親的,她希望自己孩子遵照自己的意願執行,或者是什麼自己認為需要強調的,反覆說反覆說,後來發現孩子的態度反而沒有原先配合了。這就是說,在孩子面前,適當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成人及時適當的引導。但是當提醒變為「嘮叨」後,效果反而不好了。這一點,為人父母,可要時刻檢查自己哦!信息強度與態度轉變呈倒「U」曲線信息如果喚起人們的畏懼情緒,一般會有利於說服。但是畏懼與態度轉變的關係不是正線性關係。一般來說,畏懼的喚起能增強說服效果,但是,太強烈的畏懼信息反而引起接收者的心理防禦以至否定畏懼本身。比如你說,吸菸飲酒會影響身體健康,那些被說服者是相信的,雖然很多人照樣吸菸飲酒,但是你說,吸菸飲酒會導致癌症------雖然事實如此,但是他們感覺那還是遙遠了些,而且這是最極端的後果。據說長壽的山野村夫中,也是不乏長期吸菸飲酒者。

壓力和職位之間呈倒「U」曲線一個單位裡,高層領導和基層員工是有壓力的,但是比不上處於夾心地位的中層領導壓力大。高層領導由於級別高,能支配自己的時間,控制自己的工作量,可改變自己的環境,他們在做重大決策時體驗到的是一種迎接挑戰的正性壓力。一句話,自主權大,負性壓力體驗相對減少。基層員工則相對被動接受上級安排的工作,做好本職工作基本是不會有錯的。他們對工作目標,工作是什麼或什麼時候完成沒有控制權,所以他們比領導要容易感受到壓力體驗。中層幹部則是在上下級之間扮演緩衝的角色,他們經常被突然要求去協調,處理突發事件,平時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他們是在模糊的情景中扮演模糊的角色,這是壓力角色的一種。他們因為模糊而更多地經歷了壓力體驗。壓力與效率的關係呈倒「U」曲線當沒有壓力或動力的時候,人的辦事效率很低。在毫無壓力刺激的情況下,幾乎不能提高效率和幫助人們提高挑戰能力,生活會變得乏味。挑戰恰恰是積極應對壓力的一種表達方法。感受壓力激發挑戰的勇氣,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如果學生沒有絲毫壓力了,那很難想像會有好成績,把考試看成挑戰而不是壓力時,學習效果會很好。但是當壓力過度了,結果就可能完全相反。「崩潰」的狀態就是壓力過度的體現。當然,個體的認知和易感性都影響著壓力的體驗程度。倒「U」曲線的高低大小變化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根據實際畫出的圖,有些人是又尖又窄,有些人,則是又平又寬。動機與效果呈倒「U」曲線動機是指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並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在一定範圍內,動機越強效果越好。因為做事情,想要有好的效果,勢必要賦予客體一定的內在動力,而動力則來自於適當的壓力,(這個問題回歸到壓力與效果這個話題上了。)超出這個度,效果當然是未必好,這點比較好理解。

相關焦點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心理學裡常見的「曲線」   教育心理學一直是大家教綜備考過程中一個較難的科目,接下來帶大家一起複習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見的幾條
  • 教師資格常見的4大心理學效應,5條曲線知識點
    4大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 心理學與生活(一)|生活中的心理學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01 實 驗 研 究種族歧視實驗心理學家(主試):肯尼斯·克拉克研究對象(被試):黑人幼兒實驗過程:得出結論:這些兒童和其他在他們所生活的社會中從屬於明顯劣等地位的人一樣,在其人格發展過程中的確受到了傷害;他們個性中不穩定性是明顯的。
  • 心理學與生活:如何將心理學,靈活運用到生活中?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有關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它是建立在依據科學方法收集證據研究之上的。我們從電視媒體上接觸了很多的偽心理學,導致不少人對心理學抱有一定的成見。事實上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我們的行為。
  • 在生活中如何應用心理學
    抽象的心理學很難應用到規則的生活裡,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是因為張沒有去實踐。所以說心理學想要真的有用,你真的也需要進行大量的演習。第一個原則為什麼叫健康與發展,就跟我們大家的醫學治誰呀我們每個人都很關注自己的健康,但是我們同時那也要增加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的時候,其實未必要花很多時間去看非常專業的比如說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這樣的專業教材
  • 運用心理學中的拐點效應:讓人生狀態在最底部進行反彈,曲線上升
    在數學上來說:指改變曲線向上或者向下方向的點,這個點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但是在某一個時刻就會出現。那麼延伸到心理學中,就出現了一種效應:拐點效應。那什麼是拐點效應呢?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發展周期,從一個周期過渡到另外一個周期產生的一系列不同的變化,出現了拐點的現象,稱之為拐點效應。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十講:「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何高效記憶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十講,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著名的艾賓浩斯關於如何高效記憶的研究。一、《心理學百科》解讀第一模塊即將學完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的這一講,是整個《心理學百科》解讀第一模塊—「心理學源起」的倒數第3講,也意味著大家快要完成第一模塊的學習了!
  •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日常生活中,心理學的妙用
    「你不是學心理學的嗎?猜猜,猜猜。」「我猜你可能是個棒槌。」「猜不到嗎?別學了,跟我學做菜吧。」很多朋友對心理學的作用不大了解,了解後,又覺得心理學好像派不上什麼用場,或者說,用處不大。古龍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天我想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
  • 看完《心理學與生活》,會不會就懂心理學了?
    《心理學與生活》是心理學的入門書籍,從生活的角度如何看待心理學的思維方式以及初步的應用,如果是初學者,看此書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否會從此而懂心理學?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單純從讀書角度來看,我認為無論那本經典,哪怕是把書都能夠倒背如流,要想悟透裡面所有的理論和運用,沒有長時間地到生活中去運用和理解,都是不會完全弄懂的。如果說你想要學好心理學,首先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研究的心理學方向,就拿你現在看的這本心理學和生活,那麼你就可以考慮去研究一下社會心理學。當然了,還有很多的種類。
  • 心理學經典書籍推薦
    普通心理學書籍推薦社會心理學書籍推薦行為心理學書籍推薦認知心理學書籍推薦《自卑與超越》pdf下載《動機與人格》pdf下載《心理學與生活》pdf下載《社會心理學》pdf下載《烏合之眾》pdf下載《社會性動物》pdf下載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好書推薦:心理學入門經典書籍《心理學與生活》
    如果要問心理學入門所必讀的經典書目有哪些,可以羅列出很多。但是如果只能推薦一本,那一定是這本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都有哪些來頭,讓人如此推崇呢?首先,《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其次,還是被許多國家大學的「普通心理學」課程選用的教材。
  • 心理學,本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自戀型人格將給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帶來哪些不便?什麼是自我意識與他人意識?成年人的思維故事與原生家庭有什麼關聯?真正的心理學知識並非獨立存在的空談,也不是沒有任何依據的思想實驗。相反,心理學涵蓋的繁雜結論都是通過科學實驗中得出的完整且有效的數據中總結出來的理論。也就是說理論不是隨便說出來的空話,不是與生活毫無關聯的設想。
  • 生活中的心理學,將讓你學會認識自己
    而牛津通識讀本《生活中的心理學》就是這樣一本書:以少量的篇幅,系統地講清楚心理學是什麼東西,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指導意義。當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給心理學下的定義是——精神生活的科學。他認為人類心理學由一些基本成分構成:思想和感情、存在於時空中的物質世界,以及了解它們的方法。根據這個定義,我們知道心理學的研究,主要跟我們的大腦有關。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 心理學中的你不可不知的那些曲線
    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部分會常涉及一些曲線問題,學生在做題時常出現搞混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真正明白每種曲線的真正含義,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梳理這部分的考情,通過講解和練習配合,讓您輕鬆明了各種曲線,為您的備考提供幫助。一、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教育心理學的重點人物匯總!
    很多學生在備考中會抱怨說教育領域裡的人物和觀點太多了,很容易混淆,張冠李戴,那在這裡幫大家整理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那些人和事,希望能有助於大家備考。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2.1924、廖世承——我國編寫第一本《教育心理學》4.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四階段:感覺動作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13.巴甫洛夫——經典條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實驗20.奧蘇伯爾將學習動機區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
  • 倒U形曲線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越補越差?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倒U形曲線理論。它是說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倒U形曲線關係。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也就是說,動機強度處於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動機強度超過了這個水平,對行為反而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反映在學習上,如果動機太強、急於求成,會產生過度焦慮和壓力。
  • 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歷史人物及其著作觀點!
    很多學生在備考中會抱怨說教育領域裡的人物和觀點太多了,很容易混淆,張冠李戴,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人和事,希望能有助於大家備考。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2.1924、廖世承——我國編寫第一本《教育心理學》3.勞倫茲——印刻現象——關鍵期的發現4.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四階段:感覺動作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
  • 心理學之流派之爭:心理學中的百家爭鳴
    於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就此興盛,而心理學的發展也正是如此。在心理學的形成及接下來的發展歷史中,因為建構心理學理論體系的分歧,「百家爭鳴」的現象同樣出現。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心理學中派別林立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