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又傳來了強強的哭泣聲,時不時地還夾雜著父母的斥責聲:"這麼一點作業寫到現在還寫不完,你到底準備幾點睡覺?","讓你寫個作業怎麼那麼難?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喝水,一點心思都不在學習上。"
幾乎每天晚上八九點的時候,樓上都會傳來類似這樣的聲音,很顯然強強並沒有因為父母的混合雙罵而加快他寫作業的進度。
以至於強強父母快要崩潰了,逢人就說拿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估計也只能認命了。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寫作業慢是因為性子慢的原因,很顯然這是難以改變的。
暫且不管這是不是他們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但是客觀上來說,現在很多孩子寫作業慢並不是因為慢性子,而只是因為他們有拖延症,兩者之間其實是有區別的。
行為心理學上認為,拖延症是在能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的一種行為。
拖延症並不僅僅表現在孩子身上,其實很多大人也會有拖延症。
這對人們的生活其實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會導致他們在一件事情上花更多的時間,打亂他們原有的計劃,當然也會讓人們錯失更多的機會。
1、表現狀態不同
性格很多時候都是天生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一個人的性格往往從他們出生時就註定了。
慢性子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不急不慢,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步伐去前進,即便其他人已經非常著急,但也無法對他們造成一點影響。
拖延症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和人們的性格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拖延症會表現的非常明顯,不是說喝口水再去寫作業,就是上趟廁所再做題,總之能拖一分鐘是一分鐘,完全沒有主動性。
但是如果讓孩子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說帶孩子出去玩,或者是讓他們看電視。
這時孩子的反應比誰都快,完全不需要父母催促,就已經早早換好了衣服換好了鞋,只帶著父母準備就緒,然後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出門了。
2、心理影響不同
慢性子的人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許在別人看來很難理解,但是他們自己卻樂在其中。
所以不管別人對他們的生活做出如何的評價,慢性子的人情緒都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這就是他們最自然的表現方式,不可能因為任何人而改變。
但是拖延症的人卻不同,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帶有一定的情緒,有的時候是反感有的時候是焦慮,有的時候是無力。
目前身邊人對他們的評價很容易對他們的心理情緒造成影響,所以拖延症的孩子在心理方面往往會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一些問題。
1、生理方面的原因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做事拖延並不是他們故意為之,而是和他們的大腦結構有關。
德國洪波大學Erhan Genc團隊經過研究發現,拖延與大腦中釋放的多巴胺息息相關。
多巴胺的釋放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更大的快樂,這直接導致他們無法很順利的完成一件事情,總是會有拖延的表現。
2、時間概念淡薄
孩子的時間觀念往往都比較差,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規劃,也從來都不會感覺到時間的緊迫。
即便父母在一邊不斷的催促,他們也無法在寫作業的時候加快速度。
因為寫作業的過程讓他們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所以才會本能的想要推遲一會兒再寫,並不會感覺到其實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
3、缺乏專注力
專注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通常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法國著名的古生物學者喬治.居維葉說過:"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學習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照射不進來。"
可見專注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很難獲得真正的成功。
1、影響孩子的學習
《當代認知心理學》指出:注意力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如果不注意就會對課堂上的關鍵信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果孩子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專注力,那麼老師講課時他們自然會分散精力,所以老師說的什麼他們根本沒有意識。
這就使得在課後他們無法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自然而然的會出現寫作業慢的現象,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到學習。
2、影響孩子的社交
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無法認真的和他人交流。
當對方在非常認真的和孩子說話時,孩子也許只是最初幾秒鐘能夠表現出耐心傾聽的樣子,但是很快就開始左顧右盼,這樣的表現對他人顯然是非常不尊重的。
如果孩子總是這樣,那麼必然會導致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畢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不受歡迎的,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孩子交朋友。
3、影響孩子的前途
孩子做事有拖延症,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缺乏專注力,這對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有影響。
當孩子以後進入社會時,會因為做事拖拉磨蹭而經常遲到或者導致工作無法按時完成,這很顯然會讓他們在職場的發展受阻,影響他們的前途。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那麼改變孩子的拖延症,提高他們的專注力迫在眉睫。
運用"舒爾特方格"提升注意力
"舒爾特方格"是全世界範圍內最簡單、也是最科學有效的注意力訓練方法。
它的訓練方法是,在方形卡片上或者是在白紙上畫出25個1cm*1cm的方格。在方格內任意填寫1-25等25個數字。
讓孩子按照1-25的順序依次指出數字在卡片上的位置並朗讀出聲,結束時用時越短,則專注力越高,反之注意力越低。
或者父母可以隨便報1-25號數,讓孩子指出其所在位置並念出來,記錄下所耗費的時間,同樣是用時越短,專注力越高。
只要反覆進行這樣的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自然會提高,拖延症自然會緩解,能夠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學習的效率,取得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