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二)

2020-12-12 新東方網

  (二) 有些概念在英語和漢語中都有,但它們又不是完全同義的

  有些懂一點英語的中國人介紹自己的愛人時用lover一詞,外國人對此頗為驚訝(因為lover表示信夫或情婦的意思)。外國人不理解,一向在這類問題上謹慎小心的中國人,為何公開聲明自己有 lover呢?應該記住,相當於漢語中「愛人」這個詞的英語詞就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frience(未婚夫)或 fiancee(未婚妻)。

  美國總統的夫人和州長的夫人常稱為First Lady,有時譯作「第一夫人」,但一些中國人看到「第一夫人」字樣會發生誤解,以為既然有「第一夫人」就有「第二夫人」甚至有「第三夫人」、「第四夫人」等,從而得出一種錯誤的印象:「白宮的主人居然搞了好幾個老婆!」

  中國人問別人的「籍貫」時,可能指place of birth或where a person is from(本人的出生地或來自某地),也往往指where a person's parents or ancestors came from originally(父母或祖先來自何地)。有時候兩個地方是相同的,但也常常不同。在英語中沒有與「籍貫」對應的詞。Place of birth 只表示本人出生的地方,與祖先的任何情況無關。這種差別有時會造成混亂,填寫身份證、個人履歷表、護照等時尤其如此。

  下面再舉一些英漢兩種語言中「貌合神主」的詞語的例子。

  1、指「處所」、「機構」等的詞語:

  high school ≠高等學校 high school 是美國的中學。英國的中學叫 secondary school,

  service station≠服務站 service station 是給汽車加油及進行簡單維修的地方。

  Rest room ≠休息室 在美國英語中,rest room 是劇院、大商店或大建築物中的一間房子,裡面設有廁所、盥洗設備等,供顧客、僱員等使用。這是浴室、廁所的委婉說法。漢語中的「休息室」應譯為英語中的lounge 或 lobby.

  2、指「人」的詞語:

  busboy ≠ 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或司機 busboy 與公共汽車沒有任何關係,它指的是在餐館中收拾的碗碟,擦桌子的雜工。(美國英語)

  goldbrick ≠ 金錠 goldbrick 不是用以稱讚人的詞,它是美國英語中的俚語,指逃避工作的人,尤其是愛偷懶的士兵、懶漢。

  大忙人≠ busybody 英語的busybody相當於漢語的「愛管閒事的人」。漢語中為「大忙人」可譯為 a very busy person,也可以直接說: He/She is always busy. He/She is always busy with something.

  從詞的組成看,人們會認為 goldbrick和 busybody是褒義詞,其實都是貶義詞。指「政治活動」、「社會活動」等的詞語:

  political campaign≠政治運動 political campaign指英美政府職務的候選人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爭取選票而組織的活動,即竟選活動。

  改善生活≠improve one's standard of living 在英語中improve one's standard of living表示「提高生活水平」的意思,而漢語中的「改善生活」則不然;《人民日報》一則新聞中說:「我的鄰居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隔三差五,到街頭飯館改善一次生活。但每次都是去一家私人飯館。她說,原因不是別的,就是這家小飯館服務態度好,總聽到一聲'裡邊請'.」按中國的習慣用法,「改善生活」在一般情況下指吃一頓或幾頓比常吃的夥食較好的飯菜等。

  3、成語,諺語,常用語法:

  令人髮指≠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前者用於看到或聽到某種暴行等而十分「氣憤」的場合,後者用於看到或聽到某種可怕的事物而十分「害怕」的場合,相當於「令人毛骨驚然。」例如:The sight made his hair stand on end —he thought it was his dead brother's ghost.( 這個景象使他毛骨諫然,他以為這是他哥哥[或弟弟]的鬼魂出現了.)英語中有 to bristle with anger一語,表示「氣得毛髮豎起來」,但多用於動物,不用幹人,除非用作比喻。

  自食其言≠to eat one's own words 前者指說了話不算數,答應了的事不去做。後者指收回自己說的話,一般多用於強迫別人收回所說的話,使他丟臉。例如:He told everyone he was absolutely certain that his article would be published by the Times,but when the letter of rejection came, he had to eat his own words.(他逢人就說《泰晤士報》必將發表他的文章。退稿之後,他只好收回自己的話。)

  to get a kick out of something≠被踢出去 前者是非常道地的英語成語,多用於口語,意思是「欣賞…或從…中得到極大愉快」。如:I got a kick out of watching those kids perform; their play made me realize how strange and funny we grown-ups must seem to them.(我非常欣賞孩子們的表演。他們演的戲使我意識到。在他們看來,我們這些成人多麼古怪和可笑。)這與「踢」這一動作本身毫無關係。

  To blow one's own horn (or trumpet) ≠各吹各的號 前者是個成語,表示「自吹自擂」,一般用來形容某人炫耀自己的成就、技能、智力等。很象漢語中的「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如: If he's so successful,why does he have to keep blowing his own trumpet?(既然他幹得很出色,幹嗎要整天自我吹噓呢?)漢語中的「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號」則表示兩個或幾個人各於各的事或各自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能協調一致,與英語中的 each doing his own thing相近。

相關焦點

  • 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三)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旅遊英語>正文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三) 2013-01-15 00:06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四)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旅遊英語>正文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四) 2013-01-15 00:04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五)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旅遊英語>正文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五) 2013-01-15 00:04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旅遊英語>正文旅行英語必備: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一) 2013-01-15 00:05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文化差異與英語詞彙教學
    (2)英語中說 paul was in blue mood。paul 是什麼情緒?高興、激動、悲哀,還是什麼? 在上列兩句中, green (綠)和 blue (藍)都不是指顏色,兩個詞都有別的意思——某種文化方面的聯想——從字面上看這種意思不明顯。在詞典上, green 這個詞有」(臉色)變綠」的意思,但 green with envy 是個固定詞組,不過表示」十分妒忌」而已。
  • 淺談語言文化差異對醫學論文寫作的影響
    語言的可傳承性使得人類語言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而相對地域的群體的獨特文化又使得語言千差萬別。個性迥異的語言使不同民族的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醫學論文是科技論文的一個分支,它具有獨創性、準確性、客觀性、公平性、證實性等特性。
  • 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 (二)社會文化的差異 由於東西方國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文化傳承和不同的風俗習慣下生活。導致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較大的差異,針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也就截然不同。商務英語的翻譯中,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一個事物往往被翻譯成多個版本。在商務英語中,詞彙的多面性學習很重要。
  • 一名對外漢語老師總結的中外語言文化差異
    掌握一種語言並不僅限於學習語言本身,在語言教學和學習中,目標語的文化知識不但是培養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其本身也是教育的內容之一。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每位對外漢語老師的最終目的。因此,在課堂中教師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學生感受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差異,有助於其邁開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第一步。
  • 考研英語翻譯必備知識:英漢語言的主要差異
    第三節  英漢語言的主要差異正如第一節所述,就基本的句型結構(簡單句)或句子主幹(主語、謂語和賓語)而言,英語和漢語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直譯或順譯,這是兩者可以互譯的基礎。但是在實踐中,由於受不同的傳統習慣、思維方式、歷史文化等的影響,英語和漢語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並不能簡單地直接轉化,這是兩者互譯的困難所在,也是吸引眾多翻譯精英不懈努力的魅力所在。
  • 英語教學以及中西方文化差異
    英語教學以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文化知識的欠缺和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已經會影響到學生對於所學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其中包括對西方的文化,社會習俗和典故的理解。如果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學語言國的文化知識,那麼他就不能更好的掌握這門語言。
  • 語言藝術:通過習慣性語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真是長知識了!
    而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都擁有著歷史悠久性,自然也會都包含著大量的習語,因此,英語學習者往往可以從英語習語的學習中進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和學習,這對於其真正把握英語這種語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以英語習語為研究對象來探究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
  • 從英語看英美文化差異
    提起英語的學習,不免會有英式美式的區別。小編知道一句特別有名的話:英國和美國是同一種語言分割而成的兩個國家。不記得是哪個名人說的了,但從這句名人名言就可以看出儘管英美兩國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但文化差異還是很大。即使是同一種語言,卻有很多不同之處。
  • 語言觀文化:從中英文語言順序對比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現象二:關於名詞所有格的表達。中文:(這條)狗腿。「狗」在前,而「腿」在後。英文:the leg of the dog。leg(腿)在前,而dog(狗)在後。現象三:關於地址的表達。03這些表達差異說明了什麼?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語言使用者思維的體現。這些語言順序上的差異反映了:一、漢語思維重整體,英語思維重個體。中國的集體主義,大局觀,少數服從多數,等等說法,都是這個思維的體現。
  • 如何理解和欣賞文化差異
    在家開闊眼界1消除文化差異的唯一要求就是介紹。這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但是最好的辦法就是努力參加國際民間音樂節,在英語不是第一語言的餐廳裡吃飯。這些活動通常是免費的,這使您輕鬆地參與多元文化環境。2擴展媒體文化可以幫助欣賞文化差異。來自國外的旅行紀錄片和新聞,甚至只是BBC,都將帶給您更廣闊的家庭世界視野。從圖書館中以其他語言閱讀一些音樂,讀一本翻譯過的書,並關注國際新聞,而不僅僅是美國人。
  • 趣談英語和漢語背後的文化差異,提高英語翻譯水平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和漢語不僅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而且也是不同文化的象徵,它們也是文化差異的體現,英語一門被廣泛使用的國際語言,而且它也是西方國家的文化標誌之一。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對於文化上的差異值得我們注意,更好地了解和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背後文化,能夠有效幫助我們提高英語翻譯水平。進行翻譯不僅是把文字翻譯為另外的一種文字,而且還必須準確地翻譯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用義。
  • 從英語口語中的我和我們,看文化差異
    >這是 無二雜貨 的第 94 篇文章今天接著說說英語口語表達中的文化差異和思維問題。從英語口語中看文化差異另一個區別是個人和群體的區別。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比較推崇人多力量大,講究團結,說的更多是集體意識。老師沒有太多地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想要的自己。小時候回到家,父母可能會問,今天你們學校老師講了什麼?你跟同學們的關係處的怎麼樣啊?用的是「們」。
  • 英漢文化差異與商標翻譯
    而商標,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往往折射出有關國家與民族的文化、風俗、經濟、政治、宗教和人文美學,在交際中產生不可替代的社會語用功能。因此要想準確地翻譯商標,不僅要求譯者有良好的文字處理能力,還須具備跨語言、跨文化交際的綜合知識,能設法溝通文化差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等效翻譯。
  • 深入了解英美的逆文化差異
    英美語言差異,母語都是英語,但也有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兩種區別,英國人發音口語清晰字正腔圓,連讀和略讀部分較少,而美國人發音則是能省略就省略,能連讀就連讀,此外,某些字詞含義也有所不同,美國地鐵是「subway」英國地鐵是「underground」、美國商店是「store」英國商店是「shop」等。
  • 從英漢語言差異解讀考研英語翻譯
    但是在實踐中,由於受不同的傳統習慣、思維方式、歷史文化等的影響,英語和漢語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並不能簡單地直接轉化,這是兩者互譯的困難所在。所以,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譯技巧之外,要做好英譯漢的翻譯順利通過考試,還必須要通過大量的親身實踐,通過對英漢兩種語言的比較研究,掌握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及其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強自身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和對漢語的駕馭能力,從而提高翻譯的綜合能力。
  • 美語與英語的五大差異!
    我們在商業交往中,必須小心謹慎,特別是在外貿洽談、訂貨、發貨方面,要注意辨別,以免因文字含義的不同而引起大錯,造成損失。  例如我們知道,first floor在英語是指二樓,而美語則指一樓,英語指一樓時要用ground floor.這是一般常識,而其它單詞就可能容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