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經》裡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不是讓你自己去修善根福德因緣

2021-02-19 驀直念去

《彌陀經》裡面還有一句話,也給大家說一下。《彌陀經》有這樣一句話: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這句話難壞多少英雄漢,想求往生的,看到這句話就退卻了。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了。這句話,我們很多人看到這話,是不是就膽怯了?不可以少啊!

善根福德因緣是什麼?那我們就修福唄!修善根唄!是不是?

這一句話難壞多少淨宗人,於是很多人大種福田,天天做好事去吧,修善根培福吧!

其實不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裡頭善根福德因緣,表面看是幾樣?是不是三樣啊!

不可以少善根,還有福德,還有因緣,是不是三樣?這三樣到底是什麼?不可以少,是不是得多啊!

你不多就不夠,就不能得生彼國。翻譯過來是什麼?那必須得多善根、福德、因緣。這句話我當時看到,我也不知道。

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這上哪兒找?其實就在《要解》裡頭,大家都粗心大意了。

所以《要解》真的是第一註解啊!如果沒有《要解》這句話,累死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啊!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從字面上看,你自己得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對不對呀?才能往生。

那是什麼力?不是自力了嘛!淨土是「二力」,為什麼還得讓我自己,多善根福德因緣呢?

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裡,給我們解釋得太到位了。

所以說,真的是像印祖說的:《彌陀經要解》真是第一註解。蕅益大師在《要解》裡是這樣說的:

彌陀以大願就是四十八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你看,這下我們知道了。


「彌陀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是彌陀的大願,作為我們眾生多善根的因啊!

以大行,無量劫積功累德,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原來這個善根福德,是誰給我們攢的啊?是阿彌陀佛呀!

 

你看阿彌陀佛五劫精勤求索,發了四十八願。對不對呀?是我們多善根的因。沒有這四十八願發出來,能不能成就?不能啊!

但是只有願沒有行,行不行?沒有功德行不行?彌陀又於無量劫積功累德,幹什麼?兌現了四十八願。

那就是無量劫的修行,作為眾生多福德之緣。這樣你看,實質是一個善根,一個福德,還有因緣。實質是幾樣,看是三樣。實質是幾樣?兩樣啊!一個是因,一個是緣。

四十八願是眾生多善根的因,無量劫積功累德是眾生多福德的緣。明白嗎?

你看一看,原來這善根福德是誰培植的啊!是阿彌陀佛五劫精勤求索。結得大願,作為我們善根之因,無量劫積功累德的大行,無量劫的功德作為我福德的緣。原來善根、福德,是彌陀給我培育的呀!感不感恩?

靠我們自己怎麼能往生?說那既然我有,為什麼我還沒往生啊?你沒拿來呀。因為他的善根福德存在哪裡了?存在卡裡了。得怎麼能打開?有「信願」就打開了,明白嗎?

怎麼能拿來?「信願持名」。

眾生「信願持名」,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這個福德善根怎麼來?「信願持名」就拿來了。明白嗎?

原來我們「信願持名」是修什麼?是修本有的善根福德因緣,是彌陀給我攢下的,只需我「信願」就是拿來而已。拿來它,有了善根,福德因緣,就可往生了。明白嗎?

這善根福德因緣是誰的啊?是阿彌陀佛給我攢的,只是給我存卡裡了。我們要把它拿來,怎麼拿?「信願行」就拿來了。

其實「信願」就可以拿來,我們加個行更好,就是省著人家挑,「信願持名」就換來了。明白嗎?

所以這個善根福德,我們很多人認為是做善事啊!不是。這個善根福德是彌陀成就的。

我只是「信願」念佛就拿來了,就歸你了。所以就這句話呀,一百個人,九十九個都認為是自己修的呀!是不是啊?是現成的。

這還有一句話:

「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這話說到份兒了。皆是已成,說眾生的多善根福德,已經早都培植完了。皆是已成。非今非當。不是現在成就的,也不是將來成就的,早都成就完了。都等十劫了,你還沒去拿去呢,明白嗎?聽懂了嗎?

「皆是已成,非今非當」,這「善根、福德、因緣」,早都給你培育好了,就等著你去開採。你看你就不拿呀!拿不拿?

而且每個人都有一個卡,功德卡,存著呢,都給你存著呢!十劫前就每人一份兒,一個紅包,都包好了,都是「善根、福德、因緣。包好了,只要你拿回去就往生了,只要你打開就行了,打開密碼就是「信願」。明白嗎?聽懂了嗎?

所以說「皆是已成,非今非當」啊!只要「信願持名」就拿來了,別光持名,拿不來。

「信願持名」一願啟動,「信願」啟動四十八願了,善根福德來不來?統統都來了。大願得沒得到,無量功德得沒得到?全得到了。明白嗎?

所以蕅益大師太了不起了!

沒有他解釋,我們這輩子都想不出來啊!多善根福德認為自己修,怎麼修啊?是什麼都不知道啊!這回明不明白了?

善根福德因緣怎麼拿?「信願持名」就拿來了。

所以說你看我像不像會《彌陀經》的人?像啊!講《彌陀經》我沒有時間,有時間我講《彌陀經》,我用《無量壽經》講,異曲同工啊!

我講四十八願《無量壽經》,願願都是生「信願」。

我講《彌陀經》告訴你,願願都是生「信願」的呀!你就看到這塊兒讓不讓你生「信願」?信願就換來「善根福德因緣」。你生不生?你都生啊!

所以《彌陀經》字字句句,全是勸信勸願啊!只是你不知道啊!是不是?

所以說皆是已成。非今非當。眾生具足「信願」就換來了,明白嗎?

所以《彌陀經》這一句話啊,困惑了很多人!認為我自己得修善根福德因緣,不是你自己修善根福德因緣。這是現成的,只需拿來屬於你自己的那份兒就行。

皆是已成,不是現培植的,十劫前就培植完了,就是乾等著你拿。已經拿來的,已經往生了;今生拿來,今生往生;來生拿,來生往生。

怎麼拿來?「信願具足」就拿來了。

--節錄自《大經分享》第四套第8集

相關焦點

  • 佛說阿彌陀經析85 你的福德、善根、因緣怎麼樣了?
    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是往生極樂必備的三個條件。有人說往生極樂的三資糧是「信願行」,不過在我看來「信願行」是修行所有佛法的基礎資糧,可是如果善根、福德和因緣這三條,如果缺任何一條,都是不可以的,這就使得很多人轉頭去研究如何滿足這三條要求才能往生的事情上來了。
  •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一句千萬不可忽略
    各位師兄,都清醒醒吧,淨土宗絕不是只有念佛,而且佛號也不是這麼念的,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阿彌陀經》中非常重要但又被許多人或有意或無意的忽略的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難不成就是為了換取您一人往生極樂的門票?您的利益眾生的「願」哪裡去了,這又算什麼大乘佛法呢?對此淨空法師專門開示過,大家理解的「萬人修萬人去」以及「念佛必能往生」的理論是沒錯的,但是前提一定要是「善男子和善女人」才行,就像是您想要考上大學,必須要先是高中生並參加高考一樣,這屬於最基本的條件,有時候都不用多說,但絕不是不需要。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極樂世界 (宣化上人)
    善根福德因緣 C2. 持名念佛功德 C3. 結勸今C1【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舍利弗啊!講是這樣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的人,他沒有法子生到極樂世界去的。這都要有大善根,有大福德的人,都是生生世世修行諸波羅蜜門,才能生到極樂世界去。不然,他就沒有機會遇著這種的妙法,所以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C2.
  • 聞其名號丨南無阿彌陀佛,是圓滿的善根福德因緣
    《彌陀要解》也有一段解釋:羅漢、菩薩,但可雲「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羅漢和菩薩只能講是「善人」。《無量壽經》說明了,極樂的羅漢、菩薩、人民都是念阿彌陀佛去往生的,都是這句名號功德的成就,「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所以內證都一樣,都懷佛德,都是以佛的功德成就自己,「念念成就如是功德」,沒有差別,所以如果從內證來講,都可以稱為「上善人」。佛是「無上善人」,唯佛一人稱為「無上」。
  • 能讀到這部經,善根福德因緣不可思議!
    《無量壽經》如果我們能讀到、看到,善根福德因緣都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這是無量劫前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所種的善根福德因緣的果報。不是能當多大官,不是有很多很多花不了用不盡的錢;而是這一生能生到極樂世界,你就是生到忉利天、摩醯首羅天,也沒出六道輪迴,福報雖然大、壽命雖很長,但不是無量壽。到極樂世界福報有多大?無量壽、無量光,跟阿彌陀佛一樣,證得究竟圓滿的自性,無量智慧、無量相好、無量德能、無量光壽,樣樣圓滿無量。
  • 通過善根、福德和因緣三種因緣認識佛
    佛法真理就像一部性能非常優越的車,這部車子的性能絕對是頂極,但是你不會開或者看不懂說明書,或者是沒有油,這就叫三種因緣(善根、福德和因緣)不具足,你的車就開不動。什麼叫善根呢?我們從意識當中不能了解車的性能,你不會,看不懂說明書,這叫善根缺乏。比如我們對佛的認識,但凡有善心的人都認為佛是教人行善的,他都說自己信佛。
  • 釋淨空:善根與福德要清楚
    聽,實在講要會聽,不會聽的,聽一輩子不開悟;會聽的人,一句、兩句他就開悟了。這個問題,與我們自己善根福德因緣有很大的關係。因緣是什麼?遇到一個真正善知識,他善說,這是因緣,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如果我們自己善根福德要是不具足,縱然諸佛菩薩來給我們說法也是枉然,自己沒有善根、沒有福德。善根與福德,我們在講堂裡常常講。為什麼常講?時時刻刻提醒諸位。我講得很簡單、很清楚,什麼叫善根?信是善根、解是善根。我們對於佛菩薩信不信?說老實話不信。
  • 佛法:修行無為法,離不開善根福德
    因為無為福德之性,才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可以使眾生轉煩惱為菩提,導迷津至彼岸,度有情眾生同登涅槃聖境,如果修行有生有滅的有為福德,是不可能如無為福德一樣可以廣大平等而長久的,也滅不掉心上的塵垢與煩惱,也無法明心見性,徹見自我的真如實相,正因為如此,所以佛祖才不厭其煩的為大眾演說無為福德的勝妙,希望眾生都能如法修行,獲得開悟的智慧。
  • 少善根,能生極樂嗎?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裡的「少善根福德因緣」,玄奘大師譯是「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就是說,少善根的不能生。 良恐眾生曾聞佛說臨終十念即得往生,我今天命未究且當放逸。為遮此念,故言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彼國。【基疏】 在窺基大師的《疏》裡面,「簡少因」,是說小小的善是不能生的。為什麼要說「簡少因」呢?上面說了「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有人會想,「哦,這個太好了,我要去!那我念一句佛就去了」。不可以!
  • 淨空法師:「自覺覺他,具足善根福德因緣」
    凡間遊戲快樂,在佛法叫壞苦,三苦裡,苦苦、壞苦、行苦。這個地方講遊戲快樂,是真的不是假的,結使煩惱斷了,得大自在,在九法界做種種示現,叫遊戲神通。到處表演,自覺覺他。表演的人,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多快樂。
  • 很短,卻異常殊勝珍貴,無福德善根因緣者,根本不見不聞!
    編輯《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經文我們一起來看《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經文很短,卻異常殊勝珍貴,無福德善根因緣者,根本不見不聞!其實當我們深入經藏,會發現佛陀說了很多殊勝的增益福德和財富的法門,有些人動不動就嗤之以鼻,何況這些法要經典都是佛陀所說,難道這些人比佛陀還有智慧?我們稱呼佛陀為兩足尊,就是福德和智慧圓滿,至誠修持佛法福德和智慧增長,其中福德增長最直接的就是體現在財富和運勢的增長上!
  • 王路:為什麼福德是菩薩摩訶薩根本?
    古人說,讀書要「於不疑處有疑」,這是儒家的話,對佛教經論也適用。既要「於不疑處有疑」,也要「於疑處有不疑」。於疑處有不疑,是指不疑佛所說——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傾向認為,既然經上這麼寫,必然有它的道理。「於不疑處有疑」,是說不要隨隨便便看過去,覺得怎麼說都行,好像正著說也通,反著說也通。
  • 如何理解阿彌陀經中的「少善根」?少善根福德能去西方極樂嗎?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餘善為少善根」,如來就是釋迦如來,為了說明持名的功德殊勝,先貶其餘的善為少善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其他善法不能往生。下面告訴我們什麼是少善:「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若無正信,回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
  • 善根和福德是同一個意思嗎?聽聽蕅益大師是如何理解這兩個詞的!
    「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這是兩個層面。聲聞、緣覺已經超出人天,他只是善根少,但已是無漏、無生無滅了。一般人修的都是人道、天道的有漏福業,即使修了善法到天道去,還是屬於福報,不能叫善根。就像我們天天讀經,如果從一般的教理講,聞經屬於善根,可以增長智慧,但是還沒有解脫,這個善根還是世間的福報。只要還在人天有漏的範圍內,所有的福業都是少福德,得到的果報只是人天果報。持五戒的人,可以得人身;修十善的人,可以生欲界天;有禪定功夫的人,可以四禪八定,但還不能超出三界。還有一層叫非想非非想天,這是佛教的專業名詞,不太好理解。
  • 世間法善根與淨土善根有什麼區別?
    善根是什麼?世間法的善根,不貪、不瞋、不痴,三善根。世間所有的善法從這三個根來的,所有的惡法是從貪瞋痴生的,所以貪瞋痴也叫三毒,不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淨土的善根是什麼?真信,真想到極樂世界,我真心的願意去,我真念這句佛號,我要珍惜我每一分鐘、每一秒鐘也不放過。無論金剛念、大聲念,心裡佛號不能間斷,除佛號之外沒有雜念。為什麼?除佛號念頭外,什麼念頭都是假的,任何念頭都障礙你往生,我們念佛功夫要純、功夫要一,純淨念佛就決定得生。把時間浪費到別的事情,是錯誤的,往往造許多的罪業。
  • 聞其名號丨持名眾生,善根福德與佛一樣
    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極樂凡聖同居土的眾生,因為持念彌陀名號,善根福德跟佛是一樣的。這句話,一般人都說不出來,說出來也不敢相信。持名眾生,善根福德跟佛一樣,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所有的善根福德都在這句名號當中,你信了就是你的。信願持名,就跟佛的善根福德沒有差距。但是你要相信,不相信就沒辦法。所以淨土法門特別強調信,是有道理的。
  • 佛學文化:整部《佛說阿彌陀經》的核心就是四句話
    《阿彌陀經》經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 印光大師勸人念佛,今生能念佛都是有福德善根的人!
    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一句萬德洪名的佛號,不是每個凡夫眾生都能夠思量的,更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念的。今天,我們大家之所以能夠念佛,相信淨土法門,相信這一句佛號能夠拯救我們,我跟諸位同修講:這個是我們累生累劫所積累的善根和福德。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的話,我們不可能相信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力。
  • 佛教:不要隨便講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緣!
    卻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都有其本身存在的目標,不要隨便批評指責他人,不是他人何敢言他人過錯!不要隨便比較,更不要輕易評價別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業力來的。自己修行自己好,自己因果自己了,守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才能過好這一生。
  • 念佛只是六個字,為什麼是多善根?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