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改變,孩子很難改變

2020-12-25 幸福的麻辣燙

父母不改變,孩子很難改變。一個大二的學生家長在做完心理諮詢,決定讓自己變成影響孩子改變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從她與孩子的微信聊天當中並沒有看到她的改變:她只是假裝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始終通過各種勸說讓孩子好好學習,結果是孩子不僅沒有感受到被理解,反而覺得跟她溝通非常無聊,更加無助!

我們都做過數學題,知道自變量變化,會帶來因變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看,父母就是自變量,孩子就是因變量。父母的心態、理念、方法沒有做到調整、改變,再怎麼偽裝,孩子都會感受到父母的本質用心就是逼著自己好好學習!

父母真正的改變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1、真正接納孩子的所有問題,保持淡定、從容。

2、理解和共情孩子的情緒、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看到、聽到、理解、接納。

3、了解孩子真實的需求,並和孩子一起探討滿足需求的方法、途徑。

4、給予孩子願意接受的支持和幫助。

5、允許並陪伴孩子慢慢改變、慢慢成長。

6、信任、欣賞、傾聽貫穿於父母與孩子相處的各個細節當中,真切地讓孩子看到、聽到、感受到。

方向永遠優於速度!只有父母堅定地信任孩子會改變,並堅定地做出改變的行動,孩子的改變就會從一點一滴開始,最終通過小改變實現大改變!

相關焦點

  • 要想孩子改變,先從父母改變自己開始,父母自我改變的十大理由
    02 我們改變不了任何人,只能改變自己 要想改變孩子,必先改變父母。沒人願意接受別人強加給自己的改變,孩子更是如此。如果你想改變你的孩子你的愛人、你的人際關係,你就必須改變你的內心世界。幸運的是,你的內心世界是你能夠掌控的。
  • 改變孩子先改變父母
    家教最大的作用就是影響和薰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定格在孩子的個性磁帶上,自動播放一輩子。家教是深入骨髓的教育,是打好兒童生命底色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重中之重。家長變革,提高等於改善,優化兒童家庭教育的成長環境,提高家庭教育軟實力,是兒童健康成長的最基本保障。二、我們不能改變任何人,只能改變自己為了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他們的父母。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改變了孩子才能改變
    當一個個美好的生命呱呱落地,嗷嗷待哺,每個孩子基本都是相同的,餓了要吃奶,困了便呼呼大睡。隨著父母們的養育,有的孩子變的活潑可愛,而有的孩子變的調皮搗蛋。看到別的孩子乖巧懂事,有上進心,一看自家孩子,許多父母總會說一句: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你看看你。其實與我們孩子朝日相處的父母則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自然是深刻相信的,自然會去模仿。所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 想讓孩子改變,父母從改變自己開始
    需要去問路時,我和愛人就會互相依賴,後來我發現:倆孩子每次都瞪著眼兒,看著我們嬉笑著互相推搡。我忽然意識到:我們的性格,有些影響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出外旅行,給我們帶來不少困擾!我們的今天就是孩子們的明天,我和愛人這樣做不行。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改變,需要從自己改變開始!
  • 你不改變,孩子怎麼可能改變
    在這一點上,向我諮詢的父母都百分之百認可。但是,同樣的認識卻沒有同樣的改變。就像這位媽媽,即使知道自己以前批評太多、對手機的管理又太松才導致孩子目前的狀況,卻仍然沒有改變,仍然一味地抱怨孩子。而與此相對,一些父母因為及時改變,孩子的情況明顯轉好,有的甚至發生了質的改變。
  • 父母的改變是孩子成功的保障
    如果自己的孩子缺乏內在動力,那真的要考慮作為父母的自己做了一些什麼?學習與改變同步才能有效。當然學習非常的重要,改變也很重要,在學習與改變中間還要有方法和行動。 1、父母決定孩子的學習動力 大部分孩子學習能力提升了卻仍然無法做到認真學習。通過研究我終於發現,原來是孩子缺乏內在學習動力。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 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除了改變環境,父母更應該改變孩子自己
    大人們可能很難理解,被霸凌的孩子心中的絕望和痛苦有多麼漫無邊際,對他們來說真的就像天塌了一樣。那麼,當孩子成為被霸凌對象,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呢?01別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改變環境上孩子被霸凌,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不告訴老師。
  • 面對孩子,媽媽們為什麼很難改變自己?
    有一個鄰居,她兒子上五年級了;從小到大,都是她在輔導孩子。在輔導孩子學習的問題上,經常打罵孩子。後來她老公都受不了了,花了不少錢給她報名參加「溫暖媽媽培訓班」;在她學習期間,輔導孩子的態度和方法變了很多;但是學習完了之後,人又恢復了之前的狀態!面對孩子時,媽媽們為什麼就改變不了自己呢?
  • 父母改變1%孩子改變99%,只願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成長更好
    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諸多難題。這時候我們也需要去學習,去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由此才能夠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並找到解決辦法。這才是帶孩子的重點。陪孩子長大,不僅是孩子在成長,最重要的是父母也在成長。
  • 父母1%的改變,影響的是孩子的100%
    平常在跟寶媽聊天的時候,如果有人問:「你想改變你的孩子嗎?」這個時候,大多數媽媽的回答都是:「當然想!」 一提到孩子,很少家長能100%滿意的,孩子們總有一大堆毛病讓家長們頭條、抱怨。總有一些家長,總是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孩子,用了很多方法,結果卻總是效果甚微。
  • 做稱職的家長: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
    他的愛人首先被感動,主動幫助他料理好家庭中的各種事物,以便留出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和研究;孩子被父親脫胎換骨般的轉變所折服,在溝通理解的基礎上,逐漸體會到了家的溫暖、父母的真愛,不再跑出去泡網吧了,學習成績也穩步提升;他轉變孩子的經驗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大家在向他豎大拇指的同時,不斷有人拖兒帶女地來找他諮詢教育的良方。改變自己的意義,賈容韜體會最深。
  • 孩子出生後的性格隨誰?醫生:娘胎裡就已經決定,後期很難改變
    導讀:孩子出生後的性格隨誰?醫生:娘胎裡就已經決定,後期很難改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生後的性格隨誰?醫生:娘胎裡就已經決定,後期很難改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情感需求被父母忽視,一種不明顯的傷害,父母還不改變?
    當孩子放學回家,興高採烈地向你講述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時,你是否因為忙著做飯,對孩子說的話心不在焉;或者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傷心回家,你沒有問發生了什麼事,還責怪孩子太笨老受欺負;孩子高興地告訴你,他考試考了好成績,你不但沒有表揚孩子,卻警告孩子不許驕傲······在生活中,這些事情在父母看來都是小事,卻不知道這些父母認為的小事
  • 孩子性格像爸爸還是像媽媽,胎兒時期就已決定,很難改變
    導讀:孩子性格像爸爸還是像媽媽,胎兒時期就已決定,很難改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性格像爸爸還是像媽媽,胎兒時期就已決定,很難改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書單|愛是一場修行:父母改變了,孩子就會改變
    01、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這本書作者約翰.戈特曼在婚姻關係、人際關係、家庭關係領域很有名。他書籍不只是基於個人經驗,還是有專門實驗室調研總結出來的。「這一步主要是幫孩子情緒貼標籤,可以起到很好安撫作用,平復下他激烈的情緒。五、劃定界限,解決問題。接納孩子的情緒,先平復孩子情緒,再溫和而堅定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不對的,哪些規則必須堅守的。要注意的是,讓孩子明白情緒沒有對錯,有對錯的是行為。
  • 改變自我,做孩子眼裡滿意的父母
    在原生家庭環境裡,他們的人格特徵、性格特點直接且長期影響孩子的性格,父母的教養方式也對孩子們影響很大,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童年創傷的人,從小受原生家庭及父母的影響,以至於長大之後一直活在那種童年陰影之下。著名央視女主持人董卿也有過自卑,而且也是家人對她小時候的影響。
  • 父母不是孩子的僕人,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他們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去爭取什麼。 ——裡昂.F.塞爾澤 哲學博士我經常看到家長送孩子上學,家長背著書包,挎著水壺,孩子站在滑板車上,家長推著車走。還有稍微小一點孩子讓父母父母背著,要不然就哭鬧踢打父母。G姐最近約我吃飯,邊吃邊訴苦:「你是不知道,我什麼都不要求他做,只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可是現在寫作業都費勁。
  • 孩子不努力怎麼改變?關於改變,家長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關於子女教育,很多家長在實踐中也歸納出了不少心得體會,但是這些種種在實施之前很可能遇到一大難題,那就是孩子的「不努力」,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是開展一系列教育的前置條件。「孩子學習不努力」大概是很多父母的心聲,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難免焦慮,家長包括孩子自己都看到了差距,但是依舊缺乏執行力和自制力,得過且過的心態不應該出現在孩子們身上,這也是大多數家長急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 要想改變問題孩子,首先要改變的就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首先說十四歲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自尊心正是最要強的時候,就是要說服教育也要顧及孩子的面子,更不要說這樣暴力對孩子。其次無論孩子犯多大錯我都不贊成暴力對待孩子,這暴力包括:羞辱,懲罰打罵。如果打有用的話,天下儘是英才,這種既不費心又能把孩子教育好,還能痛快淋漓發洩了自己的情緒真是省心省力。
  • 孩子社交成問題,4個特點說明"老實",父母抓緊改變
    導語:很多父母都為孩子&34;沾沾自喜,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安靜、聽話,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過度老實,在生活中會失去什麼。不同於以往了,在古代,有本事的人都會受到尊重,就算二十年前,教育沒普及的時候,知識也是一個人水平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