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配方:
中筋麵粉5千克,加入鹽20克、食用鹼30克混合均勻,注入清水2-2.2千克,和成質地均勻的鹼水麵團,用壓面機壓好麵團,用麵條機做出麵條。
煮麵條
取麵條放入沸水中,大火燒開,沸水滾兩滾後撈出麵條,控幹水分,平攤在案板上,先用電風扇將麵條吹涼,再用刷子在麵條上刷上一層薄薄的菜籽油拌勻,分成若干份即可。
小面王中王——辣椒油
辣椒油調料配方:
幹辣椒600克,老薑40克,大蒜80克,大蔥300克,香菜籽50克,草果15克,八角10克,香果15克,桂皮12克,小茴香6克,花椒10克,香葉5克,香油60克,白芝麻100克,菜籽油2500克。
製作方法
第一步:把幹辣椒剪成小段,鍋裡去水燒熱,將幹辣椒倒入鍋裡開小火慢炒,待辣椒表皮有米粒大的黑點關火,辣椒完全冷卻後用石臼搗碎備用。
第二步:菜籽油和香油倒入鍋裡,大火將油燒到七成熱,把老薑、大蔥、大蒜、香菜、洋蔥絲、草果、八角、香果、桂皮、小茴香、花椒、香葉倒入鍋裡,開小火將香料炸8分鐘,然後撈出所有渣料。
第三步:辣椒麵和白芝麻倒入不鏽鋼盆裡,將油用勺子一勺一勺的舀入辣椒麵上面,然後用勺子攪動辣椒麵,靜置12個小時,辣椒油就做好了。
自製醬油配方
黃豆醬油3千克、清湯500克、紅糖60克、小蔥25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10分鐘,過濾料渣即可。
料湯配方
八角、山柰、桂皮、白豆蔻、草豆蔻各5克,香葉、小茴香各2克用紗布包好,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晾乾水分,跟醬油一起放入鍋內熬製即可。熬好後將香料包撈出。
自製醋配方
菜油50克、陳醋500克、幹辣椒4個切段、生薑10克、鹽10克、味精 10克。
製作方法
鍋內大火倒入菜油,待油溫7成熱時,放入幹辣椒、生薑(幹辣椒剪成段,生薑切末);待炒出香味後,加入陳醋;鍋內醋燒開後,改小火慢熬;5~10分鐘之後,依次放入鹽和味精即可。
高湯配方
豬大骨1500克、雞骨架500克、洋蔥150克、大蔥70克、黃瓜300克、八角10克、香葉4克、陳皮25克、桂皮10克、草果15克、香果15、料酒40克、花椒8克、胡椒8克、薑片40克。
製作方法
第一步:雞骨架去除內臟洗乾淨,豬大骨敲碎洗乾淨,將豬大骨、雞骨架放入鍋裡,鍋裡加入適量的水將其淹沒,開大火燒開轉小火煮十分鐘,撈出來洗乾淨。
第二步:鍋裡加入20斤清水,將豬大骨、雞骨架、洋蔥、大蔥、黃瓜、八角、香葉、陳皮、桂皮、草果、香果、料酒、花椒、胡椒、薑片放入鍋裡。
第三步:大火將鍋裡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熬4個小時,撈出所有渣料即可。
小面佐料大集合
醬油、味精、花椒麵、姜蒜水、豬油、蔥花、榨菜粒、芝麻醬。地道小面的佐料製法和打作料的比例如下介紹:
醬油:放其他作料的次序可以打亂,但是醬油必須先放。一般二兩小面放一湯匙半(平時家用的陶瓷小湯匙)即可。
味精:有句俗話形容重慶人做菜:「火大油多,味精起砣砣」,吃小面就是要捨得放味精!小編驚奇的發現在重慶比較著名的麵館都用的天廚出的佛手牌味精。
花椒麵:茂文的花椒還是最好的。放的時候要捨得,超市賣冰激凌送的小勺子一勺子差不多,不然顯不出麻味來。
姜蒜水:老薑50克、大蒜80克、鹽4克 、開水700克。老薑和大蒜切碎後用開水衝調得來的。老薑味道辛辣,但在重慶小面中不一定能夠顯示出這一特點,這兩樣東西多點少點無所謂,最好是蒜多姜少,用滾水衝調,冷卻備用。
豬油:上好板油熬製而成。三分之一湯匙足,。怕胖的朋友可以選用熟菜油,一定要是菜油,色拉油沒有香味的。熟菜油用量可多一點,一湯匙合適。
蔥花:最好是火蔥,夠味。大蔥、黃蔥、韭菜、蒜苗等類似物在想精想怪的時候可以用一下。
榨菜粒:涪陵榨菜名揚天下,重慶地區的特點自然少不了它。一根根的不來,可以不管是紅油還是原味,關鍵是要切小成粒狀,最多一湯匙,多之則鹹。
芝麻醬:在重慶小面中起著兩個作用:第一,增加香味;第二,讓佐料變稠,用筷子夾面時佐料會附著在上面,吃著味道十足。芝麻醬取一湯匙,按1:5的比例用開水調散,放半湯匙在佐料中足夠。
佐料碗內依次放入
第一、用小勺鹽1匙,味精2匙,雞精2匙,香油1/2匙,花椒麵1匙。
第二、用大勺榨菜粒1匙,熟菜油1匙,紅油1匙,辣椒油1匙,醬油2匙,芝麻醬1/2匙、姜蒜水1匙。
肉醬面製作配方
鍋內放入色拉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薑末、蒜末各30克煸炒出香,下入五花肉丁(肥三瘦七)5千克,烹入黃酒30克,中火煸炒至出油,下入甜麵醬50克、郫縣豆瓣醬75克、老抽10克,繼續中火煸炒至肉酥香,倒入高湯中火燜10分鐘,用鹽60克,味精、雞粉各100克,白胡椒粉15克調味出鍋。
豌豆黃製作配方
幹豌豆清水浸泡一夜。次日煮的時候多加水,一斤豌豆放一克鹼,用大火燒開改中小火煮2小時至軟爛。煮到後期要經常攪拌,防止糊底。煮好後用細紗布過濾掉水分,冷卻之後放冰箱裡凍著。用的時候拿出來用解凍後用開水燙一下,就可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