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玲:用科研引領實踐,用耐心等待成長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曾海玲給學生上課。

  對於天健小學語文老師曾海玲來說,2017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在這一年,她走上教育教學工作崗位整整24年,而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她24萬字的個人專著;這一年,她來到深圳整整10年,福田區教育局批准了她的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正式成立。而在不久前,她在選拔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福田區「年度教師」的稱號。

  從教十餘年後來深重新尋找方向

  曾海玲是從教十餘年後、33歲時才來到深圳的。在湖北襄陽,她是學校建校38年來最年輕的教導主任,也是省級骨幹教師,地市級語文學科帶頭人,在省、市、區級的評比中,她主講的優質課都是第一名。

  但那時,曾海玲總覺得在專業上仍然有迷茫之處,幾經思量,她放下一切,來到深圳,從零開始。「我希望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找到專業發展的方向。」

  來到深圳後,曾海玲說,遇到的幾任校長都是專家型校長,他們給了她很多專業發展的機會和平臺,而天健小學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氛圍也讓她如魚得水。她一路成長,參加了陳金才特級教師工作室,進入福田區特級教師後備班、全國主題閱讀福田工作站;成為福田區小學語文核心教研組成員、福田區首席教師、福田區春暉家長學校講師、深圳市骨幹教師。

  「讓老師不怕教作文,讓學生不再怕寫作文」

  多年來,曾海玲一直堅持用科研引領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她曾為超常兒童寫2萬多字的觀察日記,為中央教科所的差異課題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在轉變教與學方式的改革中提煉出「天健小學語文六段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朗讀訓練模式和課程體系等等。

  近幾年,她則致力於小學生專題習作的深入研究。「在語文學習中,只有作文是沒有教材的,老師教起來很吃力,我們希望通過習作教材的編寫、習作內容的整合、習作要求的明確,使小學習作教學體現序列清楚、重點突出、教法明確、訓練紮實的特點。」

  小學生專題習作的概念是已故天健小學校長陳金才根據習作教學內容無序和教法隨意的現狀提出來的,試圖在遵循兒童語言發展規律和思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尋求小學習作訓練的序列和重點,指導學生圍繞一系列科學有序的專題進行寫作。曾海玲帶領團隊目前已經研究出了比較科學的小學生專題作文訓練序列:比如,一年級的聽記習作、動作習作,三年級童話習作,遊戲習作等。她還梳理出了小學六個年級十二個專題共94個單元的專題習作內容、寫作要點和訓練重點。

  「未來我計劃帶領大家一共完成12冊專題習作教材的編寫,一方面填補目前沒有習作教材的空白,同時惠及所有的師生,讓老師不怕教作文,讓學生不再怕寫作文。」她說。

  耐心等待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在曾海玲看來,在學習之外,老師還應該幫助學生建立健康自信的人生觀念。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曾海玲考下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將專業的教育心理學知識運用到課堂內外,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

  在福田區「年度教師」的評選答辯中,曾海玲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她接手一個新班級,在課上點了一位同學起來回答問題,她一說那個同學的名字,全班同學就沸騰起來,而且大家告訴曾老師,這個同學是不說話的,更不會回答問題了。曾海玲很快知道,這是一個被貼上負面標籤的孩子,她馬上告訴同學們,他只是以前不講話,現在到了新學年,他會和大家一樣正常交流。曾海玲耐心地和那個孩子溝通,鼓勵他說話,但不管她怎麼引導,孩子還是不吭聲,到最後才小聲蹦出幾個音節。

  曾海玲沒有灰心,她從此特別留意這個孩子,一有機會就和他交流,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重塑孩子的自信,並要求孩子的媽媽來接納、擁抱這個孩子,通過學校和家庭一起努力,改變這個孩子的狀況。在她的爭取下,現在孩子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可以在課堂上發言、回答問題。「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尊重、等待、呵護每一個孩子,用生命喚醒生命,讓生命共同成長!」(記者 韓文嘉)

相關焦點

  • 王瑞喜校長談家庭教育:等待是一種教育,耐心是一種教育
    家長和老師應該用哪些眼神來看待孩子(學生)? 引領、耐心、等待(拖拖)即都為「無聲教育」。孩子(學生)成長中,角色有兩種: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教育的策略有三:跟著我幹,看(看守的「看」)著你幹,我要你幹。這三種策略,有三種截然不同的「領導觀念」,也會有三種截然不同的效果。
  • 中山大學藥學院:聚焦科研實踐,引領升學深造
    中山大學藥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三全育人,圍繞中山大學「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的十二字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藥學院「培養新藥研究行業精英」的人才培養方針,以推動科研實踐為抓手,聚焦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和學術引導,全力支持、大力推動本科生升學深造。
  • 秦枝月|耐心等待你長大|
    耐心等待你長大文|秦枝月無意中看到一個教育格言——「耐心等待你長大」,講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位溫柔、敦厚、不焦慮的媽媽陪伴的重要性,自我感覺很有感觸。於是就在心裡默念多遍「耐心等待你長大」,直到記牢每個要點。 記得一天下午下班回家,你聽見自家熟悉的車聲,就習慣性地為我打開家門,像個小女孩一樣撒嬌地叫著:「媽媽,我一天都沒見你了」,一邊撲上來擁抱著我。 費力地抱起身體日漸壯實的你,那一瞬,我心裡眼裡柔軟了世上所有的人和事——沒有什麼是大不了的!沒有啥坎是過不去的!
  •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沒有耐心的等待成功只好用一生的失敗去面對
    但是有時候,我們還要善於等待:堅信理想一定能實現,靜下心等待時機的到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實際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驚奇地發現,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都具有非凡的耐心以及吃苦耐勞的品質,他們正是以這種驚人的耐心忍受著暫時不成功的現實生活。由此可見,唯有不屈不撓的耐心和決心,才能戰勝困難。一個有耐心和決心的人,任何人都會相信他,也會給他以足夠的信任、悉心的幫助。
  • 曾軍良:教育科研年會促教師專業成長
    「魅力教育」開啟了「北京實驗學校」幼、小、初、高十五年一貫基礎教育全面綜合改革,通過立足規範求精細、立足深化求質量、立足創新求效益、立足科研求發展,運用集體智慧科研引領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人說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有人說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而教科研年會則是將學習與反思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
  • 用愛呵護孩子的成長
    ――記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教師羅良玉 □本報記者 蘇萍她用青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用艱辛收穫了孩子們的發展與成長;用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家長們的認可與喜愛,她就是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優秀教師羅良玉。
  • 教孩子如何耐心等待的5種方法
    並非每個成年人都能耐心等待,更不用說孩子了。如果一個孩子可以用「哦,這就像刷牙一樣快」這樣的比較時,等待對他來說就不會那麼令人討厭。Bob老師給這個男孩展示了非常漂亮的樂高坦克,以及用這個樂高坦克拍攝的超酷定格動畫。告訴男孩,如果他獨自完成拼裝,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攝定格動畫,這個男孩用來兩天獨自完成了1000個零件的大挑戰。
  • 好的特殊教育老師什麼樣 用堅守等待花開
    24年特殊教育教師生涯,她見證了一批批「特殊的世界」孩子們的成長,收穫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榮譽,也尋到了做一名特殊教育老師的真諦:用愛去溫暖,用專業去培育,用堅守去等待最美的花開。用愛去溫暖初為人師,迎接肖敏的是全校最高年級的聾生班:12個聾生,打架、偷東西、半夜翻牆去玩遊戲,甚至高高地舉起椅子與她對峙。
  • 用愛陪伴 用心成長——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王老師從三方面闡述了她的教育觀點:一、愛與陪伴,用愛心陪伴學生,讓學生感受班集體的溫暖;二、專業引領,用文字打造班級特色,搭平臺助力學生成長;三、共同成長,教育需要師生彼此理解、尊重、接納和包容。作為一名資質尚淺的青年教師,王老師的分享讓我對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策略都有了更深的認識。
  • 王明儒:從「理解」到「博雅」科研引領學校特色發展
    面向「十四五」發展,學校將從「理解」到「博雅」,始終堅持以科研引領學校特色發展。 學校不斷完善自然分類德育課程實施方案,從健康心理、主動學習、人際交往、學會做人四個方面出發,通過挖掘學校教師的潛能、發揮教師特長和利用社區資源等方式來豐富課程資源,並在自主、自願、靈活的基礎上供學生自主選擇利於自身自然成長的課程。學校從導師引領、互助共進、活動體驗、自主發展等方面開展自然分類德育實施的機制保障研究。
  • 齊魯名師 | 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崔佃金:用熱枕播撒教育,耐心靜候花開
    作為引路人的崔佃金都將用自己的熱忱引領孩子們走過人生中最充實的路程。本期讓我們一同走近桓臺一中崔佃金這位耕耘在熱土上的教育智者。每一夜伏在教案邊做備課的背影,每一節精彩有趣、知識充實的課堂,每一位走進理想大學的莘莘學子,都是崔佃金用一片熱枕為之付出過的成就。他從未停下追逐著教育先輩的步伐,用其充實的教育理念奠定了自己獨特的教育藝術底色。身正為範,師生共成長作一位教育者應該用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心去引領和教育孩子們,崔佃金通過不同的教育方法帶領學生走近知識、掌握能力。
  • 若你沒有足夠耐心等待成功的到來,那就得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需要我們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還需要我們有持久的耐心以及不斷奮進的耐力。若你沒有足夠耐心等待成功的到來,那就得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成功從堅持做起,不輕言放棄,積累更多的堅持,必然會走向成功之路。
  • 【一線看教育·人物】鄧姝妍:用愛心耐心細心陪伴幼兒成長
    幼兒教師鄧姝妍在秦安縣第二幼兒園一直從事幼兒班主任管理工作,從教8年來,她熱愛教育事業、尊重家長,用火一般的情感溫暖著每一位幼兒的心房 對於班級一些「調皮」、「搗蛋」的幼兒,她不是當面予以批評,而是耐心地給他們講解,為人師表,讓幼兒明白其中道理
  • 99%的家長都懂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耐心不可或缺
    、耐心的心去哺育、照顧他們。我覺得:龍應臺是有耐心的,書中的種種事例證明了這點:去老婦人的花鋪裡買花,等待著她的孫子用草繩捆住花,並打結,可5歲的男孩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在大家看來,這似乎是一件令人十分惱火的事情,可她「卻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他的兒子上了半年小學後,母親認為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用車接了,畢竟只是十五分鐘、拐三個彎的路程。可是兒子卻走了一小時十分鐘!
  • 等待一棵樹苗的發芽需要信心,愛心和耐心,陪伴一個孩子成長呢?
    等待一棵樹苗的發芽,需要信心,愛心和耐心。陪伴一個孩子的成長呢?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住著只有水泥牆和柏油馬路的現代城市的孩子們,不知道種樹這一回事,更不知道一棵小樹苗長成一棵大樹需要什麼?小樹成長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水分。除此之外,還需要什麼?
  • 將大地作課堂,用實踐寫答卷
    武漢市開展「新青年下鄉」活動,將大地作課堂,用實踐寫答卷,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了新模式,為青年人才培養提供了新載體,為大學生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搭建了新平臺,構成了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武漢樣本」。
  • 孩子沒耐心?講道理沒用,等待也沒用,《小雞沒耐心》也許有用
    今天我們要講的繪本《小雞沒耐心》裡的小雞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對於孩子的一系列問題,文森特的媽媽都是一直耐心的教導、引導,文森特犯了錯誤,她就耐心的告訴文森特該怎麼做,文森特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她就耐心的解釋。
  • 廣東高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
    針對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新媒體時代帶來的價值衝擊,充分利用各類學科資源,打造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平臺,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極大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認同度。  3.以知識外化的踐行促進引領。
  • 鄭雅方:用愛與學生一起成長
    在經院任教六年,鄭雅方一直秉持科研服務於社會的同時也反哺於教學的理念,她發表的研究論文以及相關感悟,都會在與學生分享交流,並指導他們參與實踐。只要有機會,鄭雅方就會帶學生參與科研工作。       法學Q1542馮春華參與由鄭雅方指導的共享單車科研立項,老師的耐心和細心讓她印象深刻。
  • 【優秀學子】周文琪:逆風成長,請耐心等待
    一直像老師們說的,不僅是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也是普通大學生到一個軍校大學生的轉變,一切都那麼不一樣了,難以想像的軍校生活就這麼拉開序幕,從雷厲風行下樓集合軍訓到喊不完的熱血口號,從匆忙的洗澡吃飯到一年四季永不間斷的早操和隊列,不得不說,那時的我們成長了很多。一直念家的我,沒有想到被忙碌勞累的軍訓「逼迫」著變得很勇敢,竟然不再那麼愛哭。沒有了家庭這樣堅實的港灣,軍校的團結生活竟然給了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