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宋鐵血戰將,也是歷史有名的詞人;
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他被稱為「人中之虎,詞中之龍」;
一句「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更是讓人如痴如醉。
他就是辛棄疾。
與蘇軾合稱為「蘇辛」,與李清照並稱為「濟南二安」,他致力於收復故土,恢復山河,一生不休。
辛棄疾21歲時,聚集了2000人,參加由耿京領導的起義軍,後與朝廷聯絡先要歸順,在功成歸來的途中聽說張安國殺了耿京後叛變投敵,導致義軍潰散的消息。
辛棄疾大怒,帶領50名騎兵直接闖入有5萬精兵把守的敵營,把叛徒擒拿交給朝廷處理。一夜之間,辛棄疾就書寫了一段震驚天下的傳奇,朝野內外,一片歡呼,抗戰復國的熱血如燎原之火燃燒起來。
多年後,與朋友喝酒聊天,想起往事,當年的壯舉在他的詩中一覽無餘:「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詩人的代表,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卻鬱郁不得志,一腔熱血只能寄托在詞作中。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他一生力盡忠報國,並提出有關方略《美芹十論》等,均未被採納。空有一腔凌雲志,奈何出生在需要英雄而又打壓英雄的南宋,「報國欲死無戰場」,只能在酒醉之時「挑燈看劍」,夢中馳騁沙場,快意一時。
他的作品豪放如驕龍,滿懷壯志,一心為國。豪放之外,亦能婉約,柔腸相思,不輸花間派。身為馳騁沙場的鐵血將軍,也能作出世間最柔情的詩詞,一首《青玉案·元夕》,顯現了他的鐵漢柔情。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詩,是充滿爭議的,很多人將它當成一首愛情詩,其中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是不輸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柔腸百轉。
但《人間詞話》的作者,國學大師王國維卻將這句詩,比擬成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這就是人生的境界。
辛棄疾出生時,故鄉已經淪陷,所以他從小就有堅定的報國之志,立志恢復河山,卻一生不被重用。他的這首詞,看似塑造了一個品格孤高、超群淡泊的女性形象,但那個燈火闌珊處的孤獨人,又何嘗不是他自己呢?
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辛棄疾病逝,終年68歲,耗盡全部心血,畢生壯志未酬,臨終大呼:「殺賊!殺賊!」
願這個世界真的有平行時空,在那裡,21歲的辛棄疾,能夠披甲上陣,手持金戈,足跨鐵馬,在氣吞萬裡如虎中得償所願,收復故土……
辛棄疾的詞,可以醫心;品辛棄疾的一生,讓人奮發
這本《辛棄疾詞傳》中不僅收錄了辛棄疾的詩詞,還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他的一生娓娓道來,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感受到他的報國熱血與無奈。
生的壯烈,死的悽涼——這是命運對一生錚錚鐵骨,志在「補天裂」的辛棄疾最大的不公。
人中之虎,詞中之龍——在後人心中,辛棄疾到底蓋過了党懷英,蓋過了南宋朝廷佞小,這是歷史最大的公平!
《辛棄疾詞傳》中選取了辛棄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他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既豐富了文章,又能從當時的境遇體會他作詞時的情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