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將在乾陵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20-12-24 網易新聞

新華網西安1月16日電(記者姜辰蓉)16日,陝西省文物局發表公開聲明稱,近日一些關於唐乾陵發掘的報導並不屬實。文物部門尚未像報導中所稱那樣在考慮研究乾陵的發掘事項。作為盛唐時期保存完好的重要陵墓,今後乾陵的目標是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是陝西境內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乾陵在中國古代陵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一陵葬二帝,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陵墓史上也非常罕見。經過多年的發展,乾陵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旅遊觀光地。

聲明稱,我國政府和文物部門一直堅持對帝王陵採取「不主動發掘」的原則,「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是文物保護工作的基本方針。由於目前文物保護技術尚不成熟,文物部門暫不會考慮乾陵的發掘問題。作為盛唐時期保存完好的重要陵墓,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乾陵今後的發展目標。

陝西省文物局在聲明中表示,2005年以來,文物部門已完成了對乾陵賓王石像扶正加固和部分賓王像化學清洗保護、內城南門石獅化學清理除鏽工作;完成司馬道4尊直閣將軍石像除菌處理、加固封護;完成內城西門環境整治及石獅殘件拼接復原;完成內城北門環境整治及4尊石馬、1只石虎扶正、加固與重新夯基工作。其中石虎與東西二石馬系本次保護工作新發現文物,引起海內外極大關注。該工程歷時4年,共整治環境面積5600平方米,修復、扶直、歸位石刻18件。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驗收全部合格,這些前期工作為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乾陵陵園遺址保護範圍內的所有自然或人為因素引起的對遺址破壞行為已得到控制或糾正,所有完成的建設項目的審批手續齊全,所有規劃的建設項目均符合國家遺址公園規劃,目前乾陵陵園已向公眾開放。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乾陵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原標題:乾陵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 陝西: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4個立項8個 總數全國第一
    央廣網西安12月2日消息(記者雷愷)記者從陝西省新聞辦今天(2日)召開的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陝西已經建成漢陽陵、大明宮、漢長安城、秦兵馬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個、立項8個,總數居全國第一。
  • 媒體稱乾陵「發掘」 管理處否認並稱50年內不提
    改革開放以來,乾陵文物保護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各項事業有了較快發展,特別是乾陵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絲綢之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陝西段名單後,乾陵的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更是大踏步推進,工作成績不斷湧現。目前,地方政府制定並頒布了《唐乾陵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完成了《乾陵保護總體規劃》《乾陵保護管理規劃》文本和「申遺」文本的編制,等待有關專家論證和國家文物局審批。
  • 英德力爭把青塘遺址建設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記者今天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英德青塘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項目規劃編制服務採購項目進入公示。此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 英德市人民政府,以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英德市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鄭州將添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三年內,建設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100家以上各類博物館;推進大運河文化帶納入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推進鄭韓故城、鄭州商城、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四川成都:東華門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解說】經過近7年的發掘,考古人員在成都東華門遺址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2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見證了成都的自古繁華。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家揭秘東華門遺址的「前世今生」,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
  • 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開放
    5月1日,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的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開放試運營,「五一」假期免費參觀。「五一」長假首日,3萬遊客參觀遊覽。圖為遊客參觀喇家出土文物展廳。本報記者 魏雅琪 通訊員 石延壽 攝本報海東訊 (記者 趙睿 通訊員 石延壽) 4月30日,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舉行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試營業,「五一」節假期免費向公眾開放。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黃河上遊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為主的大型聚落遺址,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被稱為「東方龐貝」。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功能定位的三重向度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要求,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所依託的考古遺址屬於文化遺產的三種類型之一,在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長啥樣?詳細規劃來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近日,鄭州市發改委批覆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一時間,「鄭州將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圖  據悉,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是鄭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建設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的重點項目。本次景觀工程是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的有機組成部分,後續還將建設遺址博物館和保護展示等工程。  那麼,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未來長啥樣?什麼時候建成開放?11月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坐高鐵來乾縣,遊覽乾陵,有優惠活動
    目前正在全力衝刺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漢唐帝陵世界文化遺產。2020年12月26日,西銀高鐵將正式開通,乾縣進入了高鐵時代。這將大大拉近了遊客與旅遊目的地的距離,節省了遊客更多的時間,乾陵旅遊融入了大西安「半小時經濟圈」,乾陵景區將迎來美好的明天。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舉辦
    >begin--> 11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 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廣東省臺山市舉行。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第二屆聯席會議在圓明園召開
    6月9日,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代表在圓明園匯聚一堂,在9日上午舉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座談會」上,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18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的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大家關注的重要課題。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及海澱區有關領導蒞臨會議,進行現場指導。
  • 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試運營
    新華社武漢11月27日電(記者黎昌政)長江流域第一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命名地、長江中遊首次發現史前稻作遺存的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6日建成試運營。湖北省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現場會26日在荊門屈家嶺舉辦,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同時試運營。屈家嶺遺址20世紀50年代被發現,2005年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是長江中遊地區最早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先後進行4次發掘。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打造黃河文化主地標
    作為一種大型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模式,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主體對象都是歷史文化價值較高、遺存保護現狀良好、考古研究比較完備的大遺址。其建設初衷就是為了讓這些塵封已久的大遺址「醒過來」,通過嚴謹的提煉、闡釋與轉化,將中華文明娓娓道來。而黃河文化主地標的根魂性決定了其肩負著講述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演變與融合的歷史責任。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正式開幕
    11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 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廣東省江門臺山市正式開幕。臺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驛站,歷史文化史跡點眾多且保存良好,大力推進「海絲」申遺和川島海域水下考古工作,臺山市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落地臺山,充分體現了臺山市委、市政府對文物保護利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重視和積極行動。
  • 陝西省建成4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8個 總數居全國第一
    ; 秦聲秦韻 陝西省建成4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8個 總數居全國第一
  • 墎墩漢墓要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今年,我省將推動墎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江西風景獨好」今年將再度進京  文藝創作方面 推動設立省地方戲曲振興專項資金。  開展「中國夢」主題創作,組織「中國夢」、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創作和展演活動,舉辦首屆全省青年演員折子戲展演活動。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江門臺山舉行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彭紀寧 通訊員 譚耀廣 梁園園 20日,以「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江門臺山市舉行。
  • 遼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復工
    目前,遼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開始復工,鋪設木棧道等工程正在按規划進行。遼上京遺址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是我國古代契丹政權遼王朝的開國皇都,號臨潢府。遼上京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一五」期間,遼上京遺址又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的100個大遺址之一,2001年遼上京遺址的保護被列為內蒙古唯一西部大開發文物重點保護項目。目前,內蒙古成立了遼上京和遼祖陵遺址申遺工作領導小組,推進遼上京和遼祖陵遺址申遺各項工作。
  • 明楚王墓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復工了,系武漢首個文保類復工項目
    楚賀王墓遺址本體保護工程施工方、北京懷建集團現場負責人任逸透露,該工程今年完工後,屆時將達到最小幹預、最大保護的效果。記者從龍泉山明楚王墓文物管理處獲悉,按照原計劃,明楚王墓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今年的修繕保護工作2月初就啟動,疫情導致工期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