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學好奇門遁,來人不用問」。道成法師利用奇門遁甲及風水獨創【秋南奇門風水】理法體系,通過奇門遁甲局一一介紹【秋南奇門風水】理法體系中的基礎知識,領悟【秋南奇門風水】理法體系的精髓!
A
太極生陰陽:天地循環之始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構建的基本概念,這一概念體現了宇宙中一切事物對立
統一、相磨相蕩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古人認為,在天地未分的混沌時期,宇宙只呈現出一團混而為一的元氣狀態,叫做太極,也叫無極。太極靜而生陰,動
而生陽,分化出天地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易經上說,無極之前陰含陽,有象之後陽含陰同。宇宙萬物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相包含與轉化著,十分複雜與微妙。
古人還認為天與地的形成與終結的周期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叫做「一元」之數。一元又分為十二宮,每宮一萬零八百年,叫「一會」之數。十二會為一次「大數」。所謂「大數已定」由此而來,古人認為,天開於子宮時期,地形成於醜宮時期,人產生於寅宮時期......一直發展下去,到了戌宮時期.「物閉於戌」,人也隨著萬物消亡;到了亥宮時期,連天地也逐漸消失,又呈現出一片混沌狀態。然後再重新開天闢地,周而復始,如此循環以至無窮無盡。以上數字雖然未必準確與科學,但我們已經可以為古人感到驚奇與驕傲了,他們竟然具有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還掌握了宇宙形成與消亡的大致規律,這種時間與空間的大觀念,與現代科學理論不謀而合。奇門遁甲正是在陰陽易理的基礎上,分為陽遁和陰遁兩種。
冬至一陽生,故冬至後為陽遁;夏至一陰生,故夏至後為陰遁。陽順而陰逆,以體現天地四時的陰陽消長變化。
B
夏至與冬至:陰陽二遁分界點
陽遁歌
冬至驚蟄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同推。
春分大寒三九六,芒種六三九是真。
穀雨小滿五二八,立春八五二相隨。
立夏清明四一七,九六三從雨水期。
陰遁歌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重逢。
秋分大署七一四,立秋二五八流通。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相同。
處署排來一四七,立冬寒露六九三。
C
陰陽之理:秋南奇門風水總法則
《易經.繫辭上傳》中說:「一陰一陽謂道。」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都隨著時間與
空間的變化而變化,或變為陽剛,或變為陰柔,陰與陽互相包含與轉化著。這一宇
宙法則、人生規律,也就是天理與人道。懂得了這個「理」,整個天地萬物,一理、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甲、七曜、八門、九星等,都在掌握之中了。這是說奇門演示宇宙萬象的微妙作用。這也是秋南奇門風水的重要理論基礎,世間萬事萬物與變化中永恆,這也是【秋南奇門風水】理法體系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