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達哥拉斯是公元前6 世紀的希臘哲學家。傳說有一次他路過一家鐵匠鋪,聽到大小不同的五個鐵錘打擊鐵砧發出的聲音很有節奏,像是一支悅耳的樂曲。他不覺停住了腳步,端詳著這些鐵錘,並讓人稱了一下,它們的重量符合一定的比例:6 : 12 =l : 2 , 6 :9=2 : 3 , 6 : 8 和9 : 12 =3 : 4 。畢達哥拉斯心中豁然開朗,匆匆趕回家又做了一些實驗,他發現弦長成一定比例時能發出和諧的聲音。於是他得出結論,音樂的和諧是由數的比例造成的。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學派認為這種和諧就是美。
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使用「哲學(原意為「愛智」)這個術語的人。然而,數本原說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帶有神秘色彩,和神話很接近。畢達哥拉斯學派直接宣稱數是神,神首先是數。現在剛入小學的學生都知道,前四位數1 、2 、3 、4相加等於10,而2500年前畢達哥拉斯學派為此發現驚訝不已。畢達哥拉斯學派把10 看做玄之又玄的、完滿的數。所以,數本原說對世界的解釋還是神話學的和宗教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用數的和諧來解釋宇宙的構成和宇宙的美,他們把數學、音樂和天文學結合起來。數是宇宙的本原,字宙內的各個天體處在數的和諧中。他認為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是月亮和地球的距離的兩倍金星和地球的距離是月亮和地球的距離的三倍。每個別的天體也都處在一定的比率中。天體的運行是和諧的,距離越大的天體運動越快並發出高昂的音調;距離越小的天體運動越慢,並發出渾厚的音調。和距離成比率的音調組成和諧的聲音這就是宇宙諧音。可以聽到、可以看到、可以觸摸的字宙,總之,具體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